动物的采食量_第1页
动物的采食量_第2页
动物的采食量_第3页
动物的采食量_第4页
动物的采食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食是摄入营养物质的基本途径;采食量是衡量摄入营养物质的数量的尺度。,第二十八章 动物的采食量,第一节 采食量的概念和意义,一、采食量的概念 24h采食饲料的重量。分随意采食量、实际采食量。(一)随意采食量 单个动物或群体在自由接触饲料的情况下,一定时间内采食饲料的重量。(二)实际采食量 实际生产中,一定时间实际采食饲料的总量。,二、采食量的衡量,(一)用采食饲料的重量表示 采食量与养分数量(二)用能量摄入量表示 为能而食,三、采食量的意义,(一)影响动物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采食量影响生产水平和饲料转化率 1.采食量过低:用于维持的比例增大,用于生产 的比例减小,饲料转化率下降; 2.采食量过量:过多的能量用于贮存脂肪,降低 饲料转化率; 3.适度提高采食量:可增加用于生产的比例,提 高饲料转化率。,500头阉牛以三种不同的增重速度达到340kg体重时的能量需要,净能需要量(MJ) 日增重 饲喂天数 玉米当量 (kg) (d) 维持净能 增重净能 (kg) 0.45 700 9.02106 2.96106 1707.7 0.91 350 4.51106 3.10106 1176.6 1.36 234 3.02106 3.28106 1018.8,(二)配制饲粮的基础 消化道容积与饲粮营养物质浓度相结合;(三)合理利用饲料资源的依据 (四)合理组织生产的依据,第二节 采食量的调节,动物的采食包括觅食、识别、定位感知、食入和咀嚼吞咽等一系列过程。采食的饲料在消化道消化,吸收并参与体内代谢。这些活动和过程影响采食量。采食量的短期和长期调节主要受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其他如感觉器官、胃肠道、肝、血液和脂肪组织也通过神经-体液的反馈作用参与采食量的调节。,一、调节采食量的中枢神经系统,(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饥饿-动物在一段时间内未采食而消化道内食物已排空 时的生理状态,采食后,饥饿状态便会消失。 饱-动物采食后,消化道已充满食物时的生理状态。 食欲动物想吃食的愿望,通常由一些内在因素(生理 或心理)刺激或抑制动物的食欲。 食欲、饥饱状态均与采食行为和采食量有关。,(二)中枢神经系统(CNS)的部位,1.饱中枢:位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抑制摄 食的中枢部位;2.饿中枢:摄食中枢,位于下丘脑两侧的外 侧区,刺激摄食的中枢部位。,二、调节采食量的其他途径,(一)化学稳态理论或化学调节 1.血糖:与采食量呈负相关 2.VFA:反刍动物乙、丙酸,pH 3.激素:性激素、胰岛素、胆囊收缩素、 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 4.其它:AA、pH、渗透压,(二)物理调节,1.胃肠道紧张度:物理机械特性,压力受体;2.体内温度变化:热稳衡理论 低能量、大容积和难消化时物理调节为主;反之以化学调节为主。,(三)脂肪稳衡理论,长期调节机制,采食量的长期调节取决于动物体内的能量储备,与能量储备相关的物质则可能作为反馈信号CNS活动,从而控制采食量。 1.胰岛素: 2.肾上腺素能物质: 3.莱普汀:,采食量的反馈调节,CNS色 味 胃肠道 血液中 机体香 质地 机械受体 肝脏 脂肪组织 化学受体 后脑 肌肉组织 采食 消化 代谢 时间 注: 表示随着采食饲料到养分存积在体内的过程中 流向CNS的反馈信号,饲料 食糜 养分 贮备,三、各种家畜采食量调节机制异同,(一)共同点 中枢神经统一控制(二)不同点 1.猪:化学调节为主 2.禽:化学调节为主 3.反刍动物:物理、化学,第三节 影响采食量的因素,一、动物因素(一)遗传因素(二)生理阶段(三)健康状况(四)疲劳程度(五)感觉系统(六)学习,二、饲粮因素,(一)适口性(二)能量浓度(三)饲粮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四)脂肪(五)中性洗涤纤维(六)矿物元素和维生素(七)饲料添加剂,母猪和仔猪饲粮添加风味剂对仔猪断奶3周内生产性能的影响,母+/仔+ 母+/仔- 母-/仔+ 母+/仔- 日增重 450a 359b 366b 363b (g) 采食量 818a 725b 751b 729b (g),注: +和-分别表示添加与不添加,饲粮能量浓度对4.5-8周龄肉鸡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饲粮能量浓度 采食量 能量摄入量 F/G 日增重(ME,MJ/kg) (kg) (MJ) (g) 11.76 2.30 27.03 2.80 34.2 12.47 2.31 28.74 2.65 36.3 12.97 2.31 30 2.45 39.3 13.14 2.22 29.2 2.39 38.8 13.31 2.20 29.37 2.35 39.1 13.85 2.18 30.12 2.32 39.1 15.86 2.09 33.05 2.14 40.6,三、环境因素,四、饲喂技术,(一)饮水(二)饲料形态(三)饲喂方式和时间(四)饲喂的连续性,影响采食量的各种因素,因 素 效 应感觉系统 味觉 控制采食量嗅觉 控制采食量温度 控制采食量大脑 下丘脑 控制能量平衡 垂 体 控制能量平衡,影响采食量的各种因素,因 素 效 应代谢物和激素 促生长因子 影响肌肉和软骨组织 葡萄糖 对单胃动物采食量控制作用大 对反刍动物采食量控制作用小 生长激素 降低胰岛素分泌,导致采食 胰岛素 降低胰岛素,导致采食 胰高血糖素 不清楚 游离脂肪酸 不清楚 游离氨基酸 对反刍动物无效,影响采食量的各种因素,因 素 效 应消化 饲粮容积 压力感受器感受瘤胃紧张度 消化率 绵羊十二指肠受体感受吸收的养分 饲喂频率 影响食糜通过的速度 饮水量 控制采食量pH 影响瘤胃壁化学受体尿素 注射尿素、 氯化铵、乳酸胺 缩短绵羊的采食时间 尿素(添加剂) 降低第一次采食的时间和采食量,但 由于增加奶牛采食频率,总采食量不变乙酸 降低牛、绵羊和山羊的每顿采食量乳酸(注射乳酸纳) 降低山羊的每顿采食量丙酸 降低采食量,瘤胃静脉壁存在丙酸受体,影响采食量的各种因素,因 素 效 应性激素 雌激素 增加反刍动物的采食量 孕酮 影响其它卵巢激素 脱氢异雄酮 降低小鼠的增重,但不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