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用药指导_第1页
糖尿病用药指导_第2页
糖尿病用药指导_第3页
糖尿病用药指导_第4页
糖尿病用药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用药指导 曹艳媛,一、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是由于体内一种被称为“胰岛素”的激素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即被胰岛素作用的效应细胞如脂肪、肝脏、骨骼肌等)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病症。 本病是终身性疾病,很难彻底治愈。随着病程的延长,体内三大物质代谢紊乱加剧,可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若不得及时治疗,会导致糖尿病性白内障及视网膜病、双目失明、下肢坏疽、尿毒症、脑血管病变或心脏病变,以致危及生命。,三、糖尿病的分型,1996年WHO根据糖尿病的病因将其分为4型 型糖尿病 是由于胰岛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此型病人必须依赖外源胰岛素方能存活。 型糖尿病 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此型占糖尿病的90% 以上。 特异型糖尿病 药物性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 营养不良相关性糖尿病,我国目前采用的是1999年WHO修订的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一天中随意血糖达到或超过11.1毫摩尔/升,或者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服药2小时后血糖达到或超过11.1毫摩尔/升。有临床症状,空腹至少8小时后血糖达到或超过 7.0毫摩尔/升。,四、诊断标准,五、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 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体重减少,因此降糖药根据分泌不足及胰岛素抵抗而将药物分为:A):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如磺脲类和苯甲酸类B):增加胰岛素敏感的药物,如双胍类和噻唑烷二酮类C):-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平,5、老年糖尿病的治疗要点年龄大于70患者易受低血糖危害,后果严重,故在治疗时应注意:避免选用作用强且作用持续时间长的降糖药,如格列本脲(优降糖)、消渴丸。用药时特别注意老年人的肾功能、肝功能对疗程长的患者己出现的口服药疗效低且有合并症者宜尽早改用胰岛素治疗。同时注意降压和调脂治疗。,关于胰岛素的应用,一、什么是胰岛素 在胰腺中散布着许多的细胞群,称为胰岛。其中有一种细胞叫-细胞,此物质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的激动而分泌出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称之为胰岛素。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它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能促进细胞外的葡萄糖进入这些细胞,并转为糖原贮存起来,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糖原重新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降低。此外,胰岛素还能促进蛋白质和脂肪合成,防止脂肪和蛋白质向葡萄糖转化。胰岛素分泌不足,无论是相对不足还是绝对不足,都会造成血糖升高,以致引起糖尿病。 二、种类:根据来源不同分为人胰岛素、猪胰岛素、牛胰岛素根据制备工艺不同分为传统胰岛素、半合成及合成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 根据作用时间长短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临床常见胰岛素,人胰岛素: 国际统一包装:黄色短效 、绿色中效 预 混:30R 红棕色 50R 灰色 诺和灵系列:规格有R、N(瓶装,笔芯)30R,50R(笔芯) (酵母菌 生物合成 ) 优泌林系列:规格有R 、N、70/30(瓶装,笔芯) (大肠杆菌 基因重组) 胰岛素类似物: 诺和锐(改变了胰岛素一侧的氨基酸结构,起效快,10分钟起效)特别提示:短效胰岛素注射液可皮下注射、静脉点滴 中、长效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不得静脉点滴,通过辩别颜色就可以选择诺和灵的种类,短效 诺和灵R 黄色,中效 诺和灵N 绿色,预混 诺和灵30R 红棕色,预混诺和灵50R 灰色,三、胰岛素制剂种类作用时间用法表,五、如何正确应用胰岛素,正确使用胰岛素要遵循以下几点:确定适宜时间:根据病情不同,选用不同剂型的胰岛素外,还应根据不同剂型和病情,来确定适宜的注射时间。注射短效胰岛素在餐前30分钟。各餐前注射量不相同。早餐前剂量最大,晚餐前剂量次之,午餐前剂量较小。如果睡前需要另外注射一次,剂量应该比午餐更小。例如:如果全天胰岛素的用量为30单位,三餐前分别为早12单位、中8单位、晚10单位。如全天的用量为24单位,三餐前的分配为早10单位、中6单位、晚8单位。单独使用中效胰岛素,应在早餐前30分-60分钟注射,也可在晚上睡前使用,以便更好地控制空腹血糖。使用短效加中效或加长效胰岛素方法,可减少注射次数。如短效、中效混合,可按(1:1)-(2:1)的比例;如短效、长效混合,可按 (2:1)-(4:1)的比例。使用时间在早餐前和睡前。对于空腹血糖偏高的患者,为了避免因注射胰岛素过晚而引起空腹血糖高,早餐前注射胰岛素应早,最好不要晚于早7时。,五、如何正确应用胰岛素,选择最佳部位 :注射的部位不同,效果也不同注射胰岛素一般多采用皮下注射方法,而可供选择的部位有双臂外侧(即三角肌处)、腹部两侧、臀部及大腿外侧等部位。身体各个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不同。双臂及腹壁比臀部及大腿的吸收速度快。有硬结或脂肪萎缩处,胰岛素是不易被吸收的,应尽量避免使用。皮下注射的部位要经常更换,一个部位连续注射2周后,就应更换。注射前只可用75%酒精消毒。,六、胰岛素可引起的不良反应,(1)低血糖反应:多数因胰岛素应用过量,餐前注射后未进食或进食少,运动量较大所致。因此,应经常监测血糖。(2)胰岛素漏:虽然不常见,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拔针时,少许胰岛素会顺着针眼流出,这样会引起胰岛素注射剂量不准确,故必须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即在注射时捏起皮赘、45度角度进针,推注时速度放慢,注射后迅速用棉球压住注射针眼。(3)脂肪垫:是由于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胰岛素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肥大引起。在脂肪垫部位注射胰岛素,将影响药液的吸收,需有规律的更换注射部位。(4)皮下脂肪萎缩: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出现皮下脂肪萎缩或纤维增生,形成视觉不易察觉的小凹陷。防止办法是轮换注射部位。(5)胰岛素过敏:局部过敏可表现为注射部位皮肤潮红或发热、孤立性风团,多在注射后30分钟出现,迟发者也可在4-12小时出现皮肤红肿、发痒、硬结。全身过敏反应可表现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紫癜,极个别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使用动物胰岛素出现过敏现象比使用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时多见。过敏反应可见于初次使用或使用1个月后,以及停用一段时间后又开始使用者。,六、胰岛素可引起的不良反应,(6)皮肤感染:常常是由于皮肤不卫生引起的,应注意皮肤卫生和注射过程的无菌操作。(7)胰岛素水肿:糖尿病未控制前,体内有失水、失钠、细胞外液减少,一旦接受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后4-6天内,体内水钠潴留,出现颜面与四肢水肿,一般数日内可以自行吸收。(8)屈光失调:因使用胰岛素后血糖迅速下降,影响晶状体及玻璃体内渗透压,使晶状体内水分逸出而屈光下降,发生远视,视力模糊,为暂时想象,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