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震逃生演练方案.doc_第1页
学校防震逃生演练方案.doc_第2页
学校防震逃生演练方案.doc_第3页
学校防震逃生演练方案.doc_第4页
学校防震逃生演练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45团二中防震逃生演练方案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25号)关于救护培训“五进”的相关要求,重点加强群众参与的“进社区、进学校”公益性、普及性培训工作,以“小手拉大手,安全一起走”为主题开展“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师市红十字会联合访惠聚工作组、社区和学校积极打造平安校园,当学校发生紧急情况时,全校师生能安全、快速地进行疏散工作,特制定本安全疏散演练方案,并进行实际演练。一方面提高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学生的安全逃生技能。一、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患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掌握自护自救知识,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特举办此次演习活动。二、演习任务任务设计:地震警报响起后学生紧急撤离的应急处理过程。三、演习目标要求全体师生听到警报声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有序、镇定、快速地到达安全地带(见第一次集结点)集合。在整个疏散过程中做到师生配合默契、疏散路线清楚、组织有条不紊、人人各尽其责,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四、具体工作小组:通讯指挥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地震搜救助五、活动流程(一)前期准备1、召开学部工作会议。明确演习的目的和要求,并研究和确定疏散方案。2、召开全体老师会议。明确老师疏散时的分工及路线,分楼层落实负责人员。3、_老师负责张贴各楼层的疏散标识、_负责音响系统准备。4、活动前告知学生演习的安排和疏散路线,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高年级要注意保护低年级学生,确保演习顺利、安全、成功。5、_教师指挥所有车辆退出疏散路线,确保道路通畅。6、_救护员(校医)准备急救箱,随队疏散,确保学生意外事故的处理及时。7、体育组提前在篮球场、行政楼前规划各班级位置,并画线。(可按做操时位置进行集结)(二)演习过程。1、时间:2015年12月31日上午12:00时2、险情出现地:突发地震3、疏散集合点:第一步:学校正门口、篮球场;第二步(最终集合点):田径场4、由通讯指挥组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发出紧急疏散指令。地震发生后,由校长或书记通知_老师安排按响警报,并通过广播指挥全学部师生按预定方案疏散。(疏散路线附后,为所有疏散逃生路线)5、第一声警报为强震预警,各班学生在当班老师指挥下就地避震,做好如下事情:(1)赶快把教室前后门打开!(2)关闭电扇、电灯、电视等电器用品。(3)用二三本书或其他物品或用双手保护头部!(4)蹲在桌子旁边,头和身体不要超过桌面!6、一分钟后,第二声警报响起,为听到疏散信号时,当堂任课老师马上组织各班学生按照迅速集合(不要强调队形),根据事先安排的顺序有序疏散,各班主任(无课)马上赶往班级(若在他班上课,则组织当堂课班级疏散,至疏散点之后,各班班主任回到本班;要求:各班体育委员提前熟悉逃生路线)。行进过程中队伍要安静、有序、按路线安全下楼,严禁追逐打闹、高声喧哗、互相推搡等行为。保安员到达大厅、阶梯教室旁出口帮助疏散。7、在学生经过的每一个楼层派出老师控制场面,若出现意外,紧急疏导。(楼层疏散负责老师安排附后)8、各办公室老师也根据避震要求操作,并按就近原则向疏散地点疏散,并在疏散过程中和到达疏导地协助当班老师排队。9、各班疏散首先在篮球场和学校正门集合(附后),强震过后(假设时间一分钟),经安全地带( ),实际地震时经 )至田径场集合。 10、在往田径场集结的过程中,以两班(四纵队)方式,按照先入场班级先后循序,由北至南方向排队。(杨俊老师统一协调、文卫老师协助)11、安全救护防护组第一时间就位,准备好救护、安全防护工作。_做好救护准备,_安排好车辆随时待命。12、集合完毕后,各班清点人数并上报年级级长,级长上报教务处_老师,_老师上报校领导。13、与此同时,搜救组开始搜救,并将结果迅速报梁天健,并上报陆峻主任。14、学校领导讲话,总结点评本次演习情况。强调一旦出险,切莫惊慌,按照班主任在地震知识培训班会上的方法操作,并按此方案疏散。六、紧急疏散原则1.快慢结合(1)快:出班集合快,直路跑进快。(2)慢:进入楼梯或拐弯要慢。2.有序(1)靠近走廊一二组从前门疏散,三四组从后疏散,尤其注意前后门要打开。 (2)不按顺序排队,边走边排,边排边走。3.避让(1)下楼梯不要拥挤,行进时不得抢、推前面的同学,不得跳跃楼梯。(2)高年级避让低年级;老师避让学生,主动帮助维持秩序。(3)六至八年级、高三在行政楼前等小学生走完之后,再至田径场集合。4.第一责任人(1)班主任(平时上课时为科任教师)为第一责任人。(2)班主任、科任教师必须熟悉本班疏散的方案和路线。(3)班主任(科任教师)听到紧急疏散警报,第一时间组织学生按事先指定的路线进行疏散,不得脱岗,不得在第一时间离岗。(4)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学习本方案,学生熟悉本班疏散路线。七、注意事项整体要求:全体到位,注意安全。1、各班主任做好提前做好地震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强调本次演习的重要性,切忌轻视,放松,更不准争先恐后,相互拥挤,以防互相践踏。同时组成紧急疏散小组,以组为单位疏散。落实学生疏散下楼梯时的要求:有序疏散、严禁拥堵、不能推撞、不能停留、不准返回。2、第一声警报响起后,各教室、办公室按照如下方法操作:(1)赶快把教室门打开!(2)关闭电扇、电灯、电视等电器用品。(3)用二三本书或其他物品或用双手保护头部!(4)蹲在桌子旁边,头和身体不要超过桌面!2、疏散时各班队伍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约1米左右);3、为争取时间,各班学生疏散时均要开前后门,规定1、2组走后门,3、4组走前门,学生出来快速排队但不整队(即不用喊立正、稍息等集队口号),快速、安全、有序疏散。靠右行)4、学生在撤离过程中,手摸同侧的墙壁小跑(急走)下楼,到操场按升旗的位置集结队伍,听杨俊老师指挥蹲下。5、疏散过程中学生如有掉鞋、掉东西等事项,均不得捡拾停留,可过后捡回。七、特别提醒:规划好各班大致位置:对组内老师做好分工,篮球场、田径场均有体育老师引导,确保进退场有序。本次演练,班主任做好宣传教育与预演。年级长:1、做好演习的跟踪,演练结束后,督促各班级要对演练作出总结,扬长避短。八、疏散路线:九、结束工作学校领导及时总结逃生演习情况,进行点评,总结演习的经验,针对疏散路线、人员安全进一步修正。地震防范知识地震时不要跳楼跳窗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一定不能跳楼,不能夺窗而逃,而应保持镇静就地避震。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网站的文章指出,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当保持冷静,并在12秒内作出正确躲藏的抉择。文章还指出,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一定不能跳楼,不能夺窗而逃。因为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充其量只有十几秒钟至一分钟左右,而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在地震过程中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脚,急不可待,用手砸破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另外,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楼顶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去暂时躲避,因为这些地方房体跨度小而刚度大,加之有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历史经验表明:就近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文章说,地震发生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静态度,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远震常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震动小,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12日下午,汶川发生强烈地震,许多地区出现明显震感,部分群众惊慌失措。天津市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刘允秀提醒说,发生地震后千万不要慌乱,应利用各种设施就地就近避险。有可能的话,最好找一个枕头、沙发垫等物品垫在头顶,进行自我保护。若被埋 自救与互救。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自救原则包括: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