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消化系统总论液体疗法_第1页
中西医消化系统总论液体疗法_第2页
中西医消化系统总论液体疗法_第3页
中西医消化系统总论液体疗法_第4页
中西医消化系统总论液体疗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生理特点1、口腔: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已具有较好的吸吮吞咽功能,早产儿较差。小婴儿口腔易受损伤和感染。2、食管:小婴儿食管呈漏斗状,肌肉和弹力纤维发育不全,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易发生胃食管反流。3、胃:新生儿胃容量为 3060ml, 13月时90150ml, 1岁时 250300ml, 5岁时 700850ml,成人约 2000ml.婴儿胃呈水平位,直立行走后变垂直;由于胃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而贲门和胃底部肌张力低,易引起幽门痉挛而出现呕吐。4、肠:易发生肠套叠或肠扭转;早产儿肠蠕动协调能力差易发生粪便滞留甚至功能性肠梗阻。肠粘膜屏障作用较差,肠壁薄,血管丰富通透性高,肠内细菌及其毒素、消化不全产物和过敏原等可经肠粘膜进入体内,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婴幼儿结肠短,不利于水分吸收,故婴幼儿大便多不成形而为糊状。小儿直肠相对较长,肌肉发育不良,固定差,易发生脱肛。5、胰腺:各种胰腺酶的活性低,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都不够完善;胰淀粉酶含量少。6、肝:肝细胞和肝小叶分化不全,屏障功能差,易因感染、中毒、缺氧等而使肝细胞发生肿胀,脂肪侵润、变性、坏死,纤维增生而肿大。7、肠道细菌:母乳喂养儿以双歧杆菌占优势,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儿肠内的大肠杆菌、嗜酸杆菌、双歧杆菌及肠球菌所占比例几乎相等;断乳后以厌氧菌占优势的稳定菌群。8、健康小儿粪便( 1)人乳喂养儿粪便 金黄色糊状,少许颗粒粪便,或较稀薄,绿色,每日 24次。添加辅食后变稠,每日 12次。( 2)人工喂养儿粪便 淡黄色或白色,乳凝块较多、较大,量多,较臭,每日 12次,有时便秘。( 3)混合喂养儿粪便 与单纯喂牛乳者相似,但较软、黄;乳类加淀粉类喂养者,量多,质软、暗褐色,有臭味。婴幼儿粪便特点婴幼儿粪便特点外观 味道 PH值 次数 母乳喂养儿 糊状、金黄色 酸 .不臭 4.7 5.1 2-4次 /日 粪便人工喂养儿 成形 . 淡黄色 有臭味 6 8 1-2次 /日粪便混合喂养儿 稍软 . 深黄色 同上 同上 1次 /日粪便胎便 粘稠 . 深绿色 不臭 不定(新生儿 3日内大便 , 由羊水 . 胆汁 . 肠液 . 脱落上皮细胞组成 )第二节第二节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小儿体液平衡特点 体液总量及分布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 (占体重 %) 年龄 总量 血浆 间质液 细胞内液足月儿 78 6 37 351岁 70 5 25 402-14岁 65 5 20 40成人 60 5 15 40 1.年龄愈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间质液比例相对愈大 2.除新生儿在生后数日内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以及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外,小儿体液电解质的组成与成人无显著差异。 水需要量大,交换率快生长发育需积蓄水 不显性失水大排泄水速度快,水交换率快,对缺水耐受性差体液调节功能不成熟肾浓缩稀释功能不成熟摄入过多 -水中毒低钠血症摄入不足或失水过多 -高渗脱水、代谢物潴留水代谢特点水代谢特点渗透压概念渗透压概念概念 指溶液中溶质的多少(包括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用毫渗分子作单位( mmol/L、 mOsm/L)即渗透压 ( 张力)正常值 280320mmol/L (称等渗液或等张液)腹泻时 如水 = 钠 则 280320 为等渗水 钠 280 高渗渗透压的意义渗透压的意义 代表溶液吸引水分的能力 (水分由低向高移动)脱水性质:等渗、低渗和高渗,等渗性脱水最常见。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细胞外压 细胞内压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减少) (水肿) (相对增多) (减少) 休克 抑制,不口渴 少休克 兴奋,口渴 4.ORS盐配方: Nacl3.5g NaHco3 2.5 g 加水 1000mlKcl 1.5g 葡萄糖 20g ORS盐配方儿科常用的几种混合液配制儿科常用的几种混合液配制 100ml(一(一)混合液 渗透压 糖 :盐 :碱 10%G.S 0.9%NaCl 1.4%NaHCO3 (每 100ml)1:1液 1/2张 1 : 1 50 502:1液 1/3张 2 : 1 65 354:1液 1/5张 4 : 1 80 202:1等张液 等张 2 : 1 65 353:2:1液 1/2张 3 : 2 : 1 50 33 173:4:2液 2/3张 3 : 4 : 2 33 45 226:2:1 1/3 6 : 2 : 1 67 22 11常用溶液简单配制常用溶液简单配制 (100ml)(二)(二)溶液 5%或 10%糖 10%NaCl 5%NaHCO3 张力6:2:1 100 2 3 1/33:2:1 100 3 5 1/23:4:2 100 4 7 2/34:1维持液 100 2 2:1等张液 100 6 9 1含钾维持液 100 2 10%kCl1.5 1/3常用溶液简单配制常用溶液简单配制 (500ml)溶液 5%或 10%糖 10%NaCl 5%NaHCO3 张力6:2:1 500 10 15 1/33:2:1 500 15 25 1/23:4:2 500 20 35 2/34:1维持液 500 10 1/4配制说明配制说明v方法一能批量配制,适用于儿童专科医院方法二适于病人较少的基层医院,随用随配v为配制简便,加入的各种溶液量均取用整数 ,各家医院及医生所取值可能有出入v0.9% NaCl和 1.4% NaHCO3 所需的液量相对较大,配制很不方便 .药房不供应 1.4% NaHCO3,必须转换成 5 NaHCO3进行配制v葡萄糖不计算张力v有人称 3:2:1液为 2:3:1液, 3:4:2液为 4:3:2液3:2:1液液 配制举例配制举例配制 100ml,需 0.9% NaCl 33ml 10 NaCl 3ml配制 100ml, 需 1.4%NaHCO317ml 5 NaHCO3 5ml 计算分式:0.9 x 33 =10 x X X=3ml1.4 x 17 = 5 x X X=5ml3:2:1液: 5-10%GS 100ml、 10 NaCl 3ml、 5NaHCO3 5ml (葡萄糖不算张力)练习配制练习配制 2:1等张液等张液 100ml1. 先算出每份溶液的含量:100ml 2:1等张液,每份含量 1003= 33 ml , 故需 0.9%NaCl 67ml、 1.4 % NaHCO3 33ml 2. 求出 5 NaHCO3的量:5 NaHCO3用量 =1.4x33 5= 9ml,3. 求出所需的 5-10 GS量 = 33-9=24 ml用于稀释 5 NaHCO3为 1.4 % NaHCO3 4. 因此 2:1等张液 100ml配制方法: 0.9%NaCl 67ml 5 NaHCO3 9ml5-10 GS量 24 ml液体疗法目的和应用液体疗法目的和应用预防和纠正脱水目的 纠正电解质 .酸碱失衡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应用 内科疾病 -如 腹泻外科疾病 -如术后腹泻病的液体疗法腹泻病的液体疗法中度以上脱水适应症 吐泻明显腹胀明显途径 口服补液静脉补液1、静脉补液、静脉补液原则 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抽搐补钙 ( 1)第一天补液的方法)第一天补液的方法补液总量 补多少 需计算 补液成分 补什么补液速度 怎么补 同时给予纠酸 、 补钾 、 钙 、 镁等 第一步:定液量第一步:定液量轻度 50ml/kg 累积损失量 中度 50-100ml/kg重度 100-120ml/kg 补液总量包括 生理需要量 60-80ml/kg继续丢失量 10-40ml/kg轻度 90120ml /kg计算补液总量 中度 120150ml /kg重度 150180ml /kg根据脱水程度来决定 第二步:定成分第二步:定成分等渗性脱水 1/2张累积损失量 低渗性脱水 2/3张高渗性脱水 1/3张(根据脱水性质来决定)生理需要量 -1/5张继续丢失量 -1/3张第三步:定速度第三步:定速度扩容阶段 20ml/kg 6-8小时, 4-6天(1) K +进入细胞内速度较慢,补 K +常需数日才能纠正细胞内缺 K + ,勿操之过急。(2) 均匀分布于全日静脉所输液体中,时间不宜短于 8小时。(3) 补 K +过程中应勤查血清 K +浓度及 EKG。补补 钙钙给予 10%葡萄糖酸钙 5-10ml/次 , 用等量的 10%葡萄糖液稀释缓慢静推 .补补 镁镁1. 给予 25%硫酸镁 0.1ml/kg/次 , 肌注2. 出现低镁症状的 ,可用 25%硫酸镁 0.1-0.3ml/kg/日 , 稀释成 2.5%浓度以下静滴3. 不可静推第一天补液方法第一天补液方法扩容阶段 补充累积损失 维持补液生理需要 + 继续丢失补液量( ml/kg) 20 轻度 50 60-80 10-30 中度 50-100 (余量) 重度 100-120补液成分 2:1等张液 等渗 1/2张 1/5张 1/3张低渗 2/3张高渗 1/3张输液速度 20ml/kg/h 8-10ml/kg/h 5ml/kg/h所需时间 0.5-1小时 8-12小时 12-16小时同时纠酸,补钾、钙、镁( 2)第二天的补液方法)第二天的补液方法生理需要量 60-80ml/kg/日 脱水纠正 继续丢失量 丢多少补多少 脱水未纠正 按第一天补液方法2、口服补液、口服补液适应症 预防脱水轻、中度脱水 (无循环衰竭 )严重呕吐、明显腹胀禁忌症 休克、昏迷等并发症新生儿途径:口服与静脉补液不同 成分: ORS速度:无扩容阶段口服补液方法口服补液方法补充累积损失 维持补液成分 ORS ORS+等量水补液量 轻度 50 80ml/kg 余量中度 80 100/kg速度 8 -12小时 12 -16小时 ORS配方配方新配方 (2/3张 )氯化钠 3.5g枸橼酸钠 2.5g氯化钾 1.5g无水葡萄糖 20 g加水至 1000ml(无味,不易变质)米汤加盐溶液米汤 500ml细盐 1.75g(平啤酒瓶盖半盖)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 1992年)年) 3套治疗方案套治疗方案 方案一 适用于无脱水患儿,米汤加盐溶液、 ORS液、糖盐水 方案二 适用于轻中度脱水患儿, ORS液 方案三 适用于重度脱水患儿,静脉输液尽快纠正低血容量练习练习 1患儿 6个月,体重 10kg, 腹泻病。 Na120 mmol/L,渗透压 275, BE -15mmol/L ,血压60/45 mmHg, HR200次 /分,重度低渗性脱水,代酸。请给予第一天正确补液。第第 1天补液天补液补液总量 150-180ml/kg, 取 160ml/kg,即补1600ml,其中半量即 800ml用于补充累积丢失(含扩容用 200ml) ,另外半量 800ml用于补充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液体成份: 3:4:2液 600ml,含扩容阶段用 2:1等张液 200ml,另外 800ml用 1/4张补液速度:扩容部份在半至 1小时内输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