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 CPR ),概 述,大量实践表明:分钟内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救活;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可 以救活;超过分钟者存活率仅;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无存活可能。 从心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原来病变性质,以及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因此心肺复苏应力争在心脏停止后4分钟内进行。,概 述,心肺复苏(CPR) - 是针对骤停的心跳和呼吸采取的急救措施,结合除颤器与复苏药物的应用,力争使患者的心跳、呼吸与意识尽快恢复。其目的是利用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使氧气进入血液,血液在人体内循环,血液携带氧气到达脑部及心脏等人体重要部位,以维持生命。,心肺复苏(CPR),CPR过程中,有效的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应协调进行,复苏方能奏效。CPR过程中,血流产生于胸内压力的变化(胸腔泵机制)或直接的心脏挤压(心脏泵机制)。,心肺复苏(CPR),四个早:早到达现场、尽早CPR、早除颤、早入ICU;电击除颤:早除颤的四个理由:心脏停搏的原因90%以上为室颤;治疗室颤的最有效手段为电除颤;延迟则疗效事倍功半;室颤如不除将迅速为心室静止;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 (AED),心肺复苏分期,基础生命维护 (Basic life support ,BLS)高级生命维护 (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后期生命维护 (Prolonged life support ,PLS),BLS操作程序,判断呼救放置病人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电除颤转送医院,A,B,C,D,CPR,CABD (Circulation Airway Breathing Defibrillation ),电除颤,快速判断心跳呼吸骤停,三大主要指标:突然倒地及/或意识丧失 颈动脉搏动消失自主呼吸停止(三大主要指标检查要求在10秒钟内完成),快速判断心跳呼吸骤停,四项次要指标: 肢体挣扎动作及咳嗽发射均消失 面色苍白或伤口不流血 双侧瞳孔散大并固定 听诊心音消失(此四项指标用于辅助判断),心肺复苏(2010/2015国际指南),C (circulation) 胸外按压 A (airway) 开放气道B (breathing) 人工呼吸D (defibrillation) 体外除颤,心肺复苏(CPR),C - 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分;按压深度:胸骨下陷5-6cm;按压姿势:站立或跪姿于病人的右侧,双膝与病人的肩部或躯干平齐,双臂绷直(肘关节不能打弯)成一条直线,与胸部垂直以髋、腰关节为支点,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压,垂直按压,不能倾斜。挤按压用力要均匀,不可过猛;每次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胸部回到正常位置;,心肺复苏(CPR),A 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梗阻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可采用腹部冲击式挤压手法,排出气道异物。用压额抬颏、托下颌法、提颌法、抬颈法、牵拉法,防止舌下坠造成呼吸道阻塞。有条件可行气管内插管。注意事项:用35秒钟的时间,先将病者衣领口、领带、围巾等解开,带上手套迅速清除病者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通道畅通,然后再将气道打开。,推颌法 压额抬颏法,心肺复苏(CPR),B 人工呼吸:特别要注意有无张力性气胸或连枷胸,可分别行穿刺抽气或加压包扎及胸廓外固定。必要时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术者一手将病人的下颌向上后方钩起,另一手压前额使病人头后仰,同时用拇指、食指将病人鼻孔捏闭。深吸气,对准病人口吹入,先快速连续吹入次,以后吹入次s,平均10次min。要领:吸气时深长,吹入时用力,胸廓要起伏。避免过度通气。,也可使用面罩,通气气囊,简易呼吸器等。,心肺复苏(CPR),D 电除颤/电复律:心脏骤停初始以节律性心室纤颤(8592%) 最为多见,治疗心室纤颤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电击除颤。,心室颤动,非同步电除颤的操作步骤:,1、开启除颤仪,选择“非同步”(除颤仪默认状态即为“非同步”)。2、将导电糊(膏)均匀涂抹于电极板,置于前侧位。 3、旋转能量选择按钮,例如选择200J,按动充电按钮,使除颤器充电。4、除颤器显示充电完成,除颤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压,并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仍为室颤心率。5、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大声说“旁人离开”,双手拇指同时按压两个放电按钮进行除颤。,除颤的部位:,前侧位:一个电极板放置在 左侧第五肋间与腋中线交界处,另一电极板放置在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电击除颤操作要点:, 首先清除患者胸部衣物、汗液等杂物 给电击板涂以导电糊或垫上盐水纱布,充电键,电能选择键,同步键, 打开除颤器电源开关,确定于非同步相放电 选择能量水平并给电容器充电, 正确安放电击板于胸部的位置,并用约11kg压力按压,再次核对监测仪的心律,明确无人与病人接触后,同时按压两个电击板的放电电钮。,心肺复苏是否成功的判断,昏迷程度变浅,出现各种反射;肢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自主呼吸逐步恢复;能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面色转为红润;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心电图证实恢复窦性心率。,2015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15年10月15日,新版美国心脏学会CPR指南隆重登场。时隔5年,AHA 会对指南的哪些部分进行更改?是否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在新的CPR指南中强调如何做到快速行动、合理培训、使用现代科技及团队协作来增加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几率。 该指南提出了14大更新要点。,一、 快速反应,团队协作,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如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分别由施救者实施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压、进行通气或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设置除颤器同时进行)。,二、 生存链一分为二,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 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院外急救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院内急救体系,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三、评估由“3步”变为“2步”,2010版指南:在评估患者意识后再分别评估呼吸和循环 按部就班。2015版指南:在评估患者意识后再同时评估呼吸和循环 。之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求助。这样,及时、有效的评估可以减少启动ERS的时间。,四、按压深度的变更,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五、按压的频率,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过快(超过140次/分) ,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六、强调胸廓充分回弹,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会妨碍患者的胸壁回弹。新指南建议,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离开放在胸壁上但不能有力量。,七、减少中断,尽可能减少按压的中断,是为了在CPR时尽可能增加冠脉的灌注和回流。2015版新指南规定,每次按压的中断必须控制在10秒以内,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八、通气,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医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设定了固定的高级气道通气频率: 2010版要求通气频率为每分钟8-10次; 2015版则将通气频率固定为每6秒1次。,九、除颤,尽快除颤一直是心肺复苏中保证患者存活率的关键一环。2010 版指南中,在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除颤仪就绪时,应先进行 1.5 - 3 分钟的 CPR, 然后再除颤。2015版指南中则提出: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并使用 AED/除颤仪时,对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除颤;若不能立刻取得AED/除颤仪,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准备的时候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提供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十、 C-A-B 顺序仍需坚持,对于施救顺序,最新的指南重申应遵循 2010 年版指南内容,即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 - A - B),减少首次按压的延时。30 次胸外按压后做 2 次人工呼吸。,其他,若患者有疑似生命危险或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应给予纳洛酮。新版指出,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比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在治疗心脏骤停时没有优势。给与加压素相对使用肾上腺素也没有优势,因此,加压素已被新版指南“除名”。新指南建议,所有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无论是ST段抬高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还是疑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音乐编曲技术-洞察及研究
- 监管制度下的私募股权基金合规管理-洞察及研究
- 消费者电子支付心理研究-洞察及研究
- 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接触器应用-洞察及研究
- 皮肤炎症性疾病的免疫调节-洞察及研究
- 样条曲面边缘检测算法-洞察及研究
- 大气对流层顶能量平衡-洞察及研究
- 欣旺达安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26840-2025电子商务药品核心元数据
- 水泥厂安全试题库问答题及答案解析
- 佛山市顺德区飞鹅永久墓园管理处招考2名管理员工模拟检测试卷【共1000题含答案解析】
- GB/T 3131-2001锡铅钎料
-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汇总
- GB/T 25775-2010焊接材料供货技术条件产品类型、尺寸、公差和标志
- GB/T 14454.2-2008香料香气评定法
- 阿甘正传全部台词中英对照
- 《干部履历表》(1999版电子版)
- ISO 9001:2015新版质量管理体系详解与案例文件汇编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航天电子电气产品手工焊接工艺设计技术要求
- 跨文化交际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