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吉林省九台市官地煤矿生产勘探报告 九台市官地煤矿 2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 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 1 第二节 矿区位置与交通 2 第三节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3 第四节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3 第五节 矿山建设和开发利用现状 4 第六节 本次工作情况 8 第二章第二章 区域地质区域地质 10 第一层 地层 10 第二节 构 造 12 第三节 岩浆岩 13 第三章第三章 矿区地质矿区地质 14 第一节 地层 14 第二节 构 造 16 第三节 岩浆岩 17 第一节 含煤性 18 第二节 可采煤层特征 18 第三节 煤层对比 21 第四节 煤质 22 第五章第五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6 第一节 概述 26 第二节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27 第三节 工程地质条件 31 第四节 环境地质条件 32 第五节 开采技术条件评价 33 第六章第六章 勘查工作质量评述勘查工作质量评述 34 3 第一节 勘查方法与工作布置 34 第二节 资料的来源及其可靠性 35 第三节 探采对比 40 第四节 本次工作质量评述 40 第七章第七章 资源储量估算资源储量估算 41 第一节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其工业指标 41 第二节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估算参数的确定 42 第三节 煤层圈定原则 43 第四节 资源储量类型确定及块段划分原则 45 第五节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46 第六节 本次生产勘探前后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 47 第八章第八章 矿山开发建设经济意义的研究矿山开发建设经济意义的研究 49 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 49 第二节 煤炭市场情况调查分析 49 第三节 矿床的资源储量及开采选矿条件 50 第三节 矿山的自然环境及其开采可能对周边环境影响 54 第四节 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 54 第六节 经济技术指标评价 55 第七节 矿山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综合评价 57 第九章第九章 结论结论 58 附图目录附图目录 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 11吉林省九台市官地煤矿区域地质图1 5 万 22九台市官地煤矿地形地质图1 2 千 33九台市官地煤矿井上 下对照图1 2 千 44九台市官地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1 2 千 55九台市官地煤矿综合柱状图1 1 千 66九台市官地煤矿岩煤层对比图1 5 百 77九台市官地煤矿 1 1 地质剖面图1 1 千 87九台市官地煤矿 2 2 地质剖面图1 1 千 97九台市官地煤矿 3 3 地质剖面图1 1 千 107九台市官地煤矿 4 4 地质剖面图1 1 千 118官地煤矿 3 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 2 千 128官地煤矿 4 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 2 千 139九台市官地煤矿 199 号钻孔柱状图1 5 百 149九台市官地煤矿 7810 号钻孔柱状图1 5 百 159九台市官地煤矿 7858 号钻孔柱状图1 5 百 169九台市官地煤矿 7816 号钻孔柱状图1 5 百 附图目录附图目录 序 号 图 号 图名比例尺 179九台市官地煤矿 191 号钻孔柱状图1 5 百 189九台市官地煤矿 7815 号钻孔柱状图1 5 百 199九台市官地煤矿 7814 号钻孔柱状图1 5 百 209九台市官地煤矿 7862 号钻孔柱状图1 5 百 219九台市官地煤矿 45 号钻孔柱状图1 5 百 229九台市官地煤矿 7820 号钻孔柱状图1 5 百 2310官地煤矿巷探及巷道见煤点素描图1 2 百 附表目录附表目录 单订一册 1 钻孔坐标成果表 2 3 号煤层巷道利用厚度统计表 3 4 号煤层巷道利用厚度统计表 4 九台市官地煤矿综合利用表 5 九台市官地煤矿储量汇总表 6 九台市官地煤矿 3 煤层 7 九台市官地煤矿 4 层储量估算表 附件目录附件目录 单订一册 1 项目委托书 2 吉林省九台市官地煤矿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3 吉林省煤田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资质证书复印件 4 吉林省九台市官地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吉国土资储备字 2005 75 号 备案证明 5 吉林省九台市官地煤矿 2011 年度资源储量动态监测报告 备 案证明 6 吉林省九台市官地煤矿承诺书 7 吉林省煤田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承诺书 8 吉林省九台市官地煤矿生产勘探备案证明 9 吉林省九台市官地煤矿生产勘探野外验收意见 10 2011 年矿山瓦斯等级鉴定结果 内容提要 吉林省煤田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受九台市官地煤矿委托 根据 吉林省国土资源厅 吉矿勘备字 2011 11 号 文批准的生产勘探实 施方案 于 2011 年 10 月 10 日至 2012 年 6 月 4 日进行生产勘探 2012 年 6 月编写生产勘探报告 该矿行政区隶属于九台市土们岭镇管辖 生产勘查区地理坐标 东经 125 59 16 125 59 52 北纬 44 09 56 44 11 18 面积 1 0844km2 矿区内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上统沙河子组 共含有五个煤层 其中 3 煤层和 4 煤层为可采煤层 其未动用部分 走向长 488m 倾向平均宽 1724m 平均煤层厚度 1 65m 煤种为不 黏煤 干燥基高位发热量平均为 18 6MJ kg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平均 16 8MJ kg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是以工程地质问题为主的中等复杂类 型矿床 2 型 矿山开采经济效益较好 本次生产勘探共投入资金 68 2575 万元 完成 6 条探巷 708 11m 工程量和 8 个煤层煤样的采样测试任务 编制和收集各种 图件 24 张 文字及附表 1 本 估算保有资源储量 2370 7kt 其中 111b 为 1054 3kt 122b 为 464 4kt 333 为 852kt 建议本报告经 评审备案后 可作为矿山设计开采的依据 主题词 官地煤矿 生产勘探 九台市 吉林省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第一节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目的与任务 一 目的一 目的 吉林省九台市官地煤矿 为了进一步查清矿区内可采煤层的赋 存情况和可采范围 提升煤炭资源储量类型和增加资源储量 受该 矿委托 吉林省煤田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在该矿以往地质工作的基 础上 根据吉林省国土资源厅 吉矿勘备字 2011 11 号 文批准的 吉林省九台市官地煤矿生产勘探实施方案备案证明 的要求 于 2011 年 10 月 10 日至 2012 年 6 月 4 日 在批准的生产勘探区范围 内开展生产勘探工作 2012 年 6 月 18 日向长春市国土资源局申请 现场验收 2012 年 6 月 25 日长春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组进行了 现场验收 并予以通过 在现场验收通过后 编写了 吉林省九台 市官地煤矿生产勘探报告 为该矿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储量提供 可靠的地质依据 二 任务二 任务 根据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 T 13908 2002 煤 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DZ T0215 2002 和我院与九台市官地煤矿的 生产勘探合同要求 本次生产勘探报告的具体任务如下 1 根据合同要求对矿区以往地质资料和井下的地质情况进行收 集 核实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 2 详细查明矿区内的地质构造形态及断层 岩浆岩对煤层开采 2 的影响 确定矿区内的构造复杂程度 3 详细查明矿区内的地层层序 可采煤层层数 厚度和可采范 围 确定可采煤层的稳定类型 4 详细查明矿区内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 工艺性能 确定可采 煤层煤种 工业价值及利用方向 5 详细查明矿区内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 件 并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进行评价 6 估算可采煤层的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并说明本次生产勘探前 后矿区内资源储量的变化原因 7 依据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 地质可靠程度 开采技术条件及 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和该矿的开发利用方案等 对矿山开采的经济效 益进行评价 8 2012 年 5 月提交 吉林省九台市官地煤矿生产勘探报告 第二节第二节 矿区位置与交通矿区位置与交通 一 矿区位置一 矿区位置 矿区位于长春市 61 方向 直距 64km 九台市 79 方向 直 距 16km 行政区隶属于九台市土们岭镇管辖 矿区 80 地理坐标为 东经 125 59 16 125 59 52 北纬 44 09 56 44 11 18 面积 1 0844km2 二 交通情况二 交通情况 矿区位于长春 吉林两市之间 九台市至沐石河镇公路在矿区 3 西北部约 4km 处经过 且与矿区间有水泥路相联 交通较为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 4 5 第三节第三节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矿区属于松辽平原与东南部山区过渡带的丘陵地貌 地势东高 西低 地表标高为 207 50m 250 00m 相对比高为 42 50m 区内 水系不发育 多为雨后地表迳流 并沿沟谷向南流入官地河后再向 西流入饮马河 官地河从矿区南部经过 是季节性小河 只有雨季 才能有水 且流量较小 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西部官地河 处 其标高为 205 80m 本区属北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长夏短 冬季最低气温 38 夏季最高气温 36 年平均气温 4 6 春季干旱 雨量多 集中在 6 7 8 月份 年平均降雨量为 597 66mm 11 月份至来年 3 月份为冰冻期 平均冻土层厚度为 1 38m 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 主要农作物以玉米 大豆 水稻为主 农业产值占当地总产值的 99 以上 居民多数务农 只有少数在附 近煤矿上班或外出打工 矿区所在地水 电 劳动力资源充沛 完 全可以满足矿山开发利用 第四节第四节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1 1958 年到 1966 年 吉林省煤炭管理局煤田地质勘探公司 112 队 102 队 105 队 普查大队和物测队相继在该区进行了地质 测量 物探 钻探 地震等地质工作 105 队和普查大队分别提交 了 饮马河 四楞山找矿总结报告 四平 其塔木煤田普查地质 报告 其结论为本区有可采的工业煤层赋存 6 2 1978 年至 1979 年吉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 203 队在该区进 行了煤炭详查工作 并于 1979 年 11 月提交了 吉林省九台县营城 煤田官地详查 最终 地质报告 吉林省煤炭工业局以 吉煤基字 79 第 84 号 文批准 报告提交 C 级储量 563 万 t 该报告是本 矿的建井依据 也是本次生产勘探的依据 第五节第五节 矿山建设和开发利用现状矿山建设和开发利用现状 一 矿山建设一 矿山建设 吉林省九台市官地煤矿 是以 1979 年 11 月吉林省煤田地质 勘探公司 203 队提交的 吉林省九台县营城煤田官地详查 最终 地质报告 为依据 于 1996 年开始组建的个人独资企业 2004 年投产 2004 年 8 月吉林省第五地质调查所提交了 吉林省九台 市营城煤田官地详查区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 暨 吉林省九台 市官地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吉林省长春市军鑫煤矿李 家二井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吉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以 吉储核字 2005 20 号 文评审通过 吉林省国土资源厅以 吉 国土资储备字 2005 75 号 文进行评审备案 该报告截止至 2004 年底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如下表 1 1 7 营城煤田官地详查区截止 2004 年底资源储量表 表 1 1 单位 煤 kt 锗 金属量 t 矿石 kt 官地煤矿军鑫官地二井未占用区全区合计 矿 种 资源 储量 类型 编码 保有量 累计查 明量 保有量 累计查 明量 保有量 累计查 明量 保有量 累计查明 量 储量1228164261242 122b1166117060861917741789基础 储量2M212193162316231623183 2S225757105105162162324324资源 量333222222115115337337 煤 资源 储量 合计144514518288583324332455975633 锗 资源 量 2S2230 144530 145117 82818 85870 332470 3324117 5597118 5633 营城煤田官地详查区 未占用部分面积为 2 103km2 拐点坐标 表 1 2 营城煤田官地详查区未占用部分拐点对照表 北京 54西安 80区 块 拐点 XY 拐点 XY 14894395 6742498595 9414894362 4842498553 10 24894801 9042498963 7824894768 7142498920 94 34894681 4442499048 2134894648 2542499005 37 44894528 3742499112 4044894495 1842499069 56 54893890 2842499158 4554893857 0942499115 61 64894137 1742498736 8064894103 9842498693 96 一 面积 0 288km2 14894917 4042499464 9114894884 2142499422 07 24895020 0242499658 0324894986 8342499615 19 34895098 9742499690 7134895065 7842499647 87 44895635 8842500199 2044895602 6942500156 36 54895659 7142500305 5354895626 5242500262 69 64895890 4142500306 8964895857 2242500264 05 74895974 1942500569 0774895941 0042500526 23 二 84895855 3542500718 0584895822 1642500675 21 8 94896075 3142500799 8494896042 1242500757 00 104896699 3442501421 05104896666 1542501378 21 114895427 4342500924 51114895394 2442500881 67 124894615 8742501225 00124894582 6842501182 16 134894337 4342500775 82134894304 2442500732 98 144893960 6842500500 00144893927 4942500457 16 154894917 0142500500 00154894883 8242500457 16 164894518 0042499600 00164894484 8142499557 16 面积 1 815km2 该报告基本上反映了矿井的实际情况 是矿山开发利用的依 据 也是本次生产勘探的基础 2007 年 1 月长春煤炭设计研究院为该矿做了生产能力为 60kt a 的开发利用方案 开拓方式为斜立井混合开拓 开采方法 为从上至下走向长臂后退式开采 顶板管理为全部陷落法 现采 矿登记和发证机关为吉林省国土资源厅 采矿许可证编号为 C2200002008071120102597 生产规模 60kt a 矿区面积 1 0844km2 开采水平标高为 80m 至 300m 有效期为 2008 年 7 月 至 2017 年 5 月 采矿许可证上的拐点 80 坐标为 表 1 3 九台市官地煤矿采矿权坐标对照表 北京 54西安 80 拐点 XY 拐点 X Y 148948904249942514894856 8242499382 16 A489400042499706A4893966 8142499663 16 248933384249986724893304 8142499824 16 348923404249924534892306 8042499202 15 448944704249915544894436 8242499112 16 548947254249906554894691 8242499022 16 二 开发利用现状 矿区内共有五个煤层 从上到下分别为 1 煤层 2 煤层 3 煤 层 4 煤层和 5 煤层 其中 3 煤层和 4 煤层为可采煤层 目前 4 9 煤层尚未开采 3 煤层开采水平标高为 55 22m 35m 可采煤层 厚度为 0 95m 2 40m 煤质较好 煤种为不黏煤 矿井截止至 2011 年末动态监测年度报表中资源储量如下表 4 本矿井截止至 2011 年末动态监测年度报表中资源储量 表 1 4 单位 煤 kt 锗金属量 t 矿石 kt 2011 年底上报表中资源储量 矿种资源储量类型类型编码 保有量累计查明量 122b11181181 基础储量 2M212 2S225757 资源量 333222222 煤 资源储量合计13971462 锗资源量2S2229 002 139730 351 1462 本矿井自 2004 年底资源储量核实后至 2011 年末 始终是停产 整改矿井 矿井整改累计动用资源储量 59kt 其中采出量 54kt 损 失量 5kt 平均回采率为 92 报表中保有资源储量与 2004 年提交 的核实报告相比 由于煤层增厚致使动用块段中资源储量增加 11kt 详见表 5 矿区内 2005 至 2011 年间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表 表 1 5 单位 煤 kt 锗金属量 t 矿石量 kt 2005 年核实报告2005 年初至 2011 年底2011 年底上表量 矿 种 资源 储量型 编码 保有量累计查明量 采出 量 损失 量 增减量 保有量 累计 查明量 122b11661170545 1111181181 基础 储量 2M210202 2S2257575757 资源量 333222222222222 煤 资源储量合计1113971462 10 锗资源量 2S22 30 144 5 30 1451 1 12 1 54 0 10 3 5 0 228 11 29 002 1397 30 351 1462 2011 年动用量 7kt 原煤产量 6kt 损失量 1kt 回采率为 86 原煤平均售价 376 元 t 成本 185 67 元 t 若矿山能够正常生产 企业经济效益较好 第六节第六节 本次工作情况本次工作情况 为了进一步扩大矿山资源储量规模 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查清 矿区内可采煤层赋存情况和可采范围 提升煤炭资源储量类型 该 矿委托吉林省煤田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 在以往地质资料和井下现 有巷道见煤点的基础上 根据吉林省国土资源厅 吉矿勘备字 2011 11 号 批准的 吉林省九台市官地煤矿生产勘探实施方案 备案证明 的要求 于 2011 年 10 月 10 日至 2012 年 6 月 4 日在批 准的生产勘探区范围内开展生产勘探工作 实际投入资金 68 2575 万元 按生产勘探实施方案 完成沿煤层底板施工倾斜探巷 708 11m 测试煤层煤样 8 件 详见报告附表 巷道见煤点测量 12 个 2012 年 6 月 25 日由长春市国土资源局进行生产勘探野外验 收 详见表 1 6 表 1 6 巷道工程经费一览表 3 煤层4 煤层 项目 名称 巷探 A A 巷探 B B 巷探 C C 巷探 D D 巷探 E E 巷探 A A 合计 工程量 57 40m77 06m127 75m67 33m281 37m97 20m708 11m 单价860 0 元 m860 0 元 m860 0 元 m860 0 元 m860 0 元 m860 0 元 m860 0 元 m 经费49364 元66272 元109865 元57904 元241978 元83592 元608975 元 表 1 7 煤样化验及报告编制费用一览表 续上表 11 项目名称煤样检验实测巷道点报告编制 总计 工程量 8121 单价450 元 个70000 元 份 经费3600 元70000 元68 2575 万元 本次计划投入资金 56 万元 施工巷探工程量 962 5m 煤层煤 样检验 6 件 与计划相比 实际完成了资金投入为 121 9 巷探 为 73 57 煤层煤样检验为 133 3 同时收集了吉林省煤田地质 勘探公司 203 队于 1979 年 11 月提交的 吉林省九台县营城煤田官 地详查 最终 地质报告 吉林省第五地质调查所于 2004 年 8 月 提交的 吉林省九台市营城煤田官地详查区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 暨 吉林省九台市官地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吉林省长春市军 鑫煤矿李家二井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并编制了 3 煤层 A A B B C C D D E E 和4煤层A A 巷探素描图 收集巷道 见煤点 16 个 实测巷道见煤点 12 个 共计 28 个 查明了本次资 源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3 煤层和 4 煤层的可采范围增大及个别巷 道见煤点煤层增厚 经过综合分析研究 编制 4 张地质剖面图 2 张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 张综合柱状图 1 张煤岩 对比图 1 张巷探素描图 收集了本矿区的地形地质图 井上下对 照图 10 个钻孔柱状图和井下涌水量 瓦斯 煤尘爆炸性等数据 编写了生产勘探报告及附表一本 并将本次煤炭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与 2011 年底该矿动态监测报表中的保有资源储量进行对比 说明 变化原因 本次估算矿区内截止到 2011 年底保有资源储量如下表 7 12 截止到 2011 年底矿区内保有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 表 1 8 单位 kt 资源储量类型编码保有资源储量 111b1047 基础储量 122b451 资源量 333877 资源储量合计 2375 第二章第二章 区域地质区域地质 区域上西起饮马河 东至土们岭 南起西营城镇 北至庆阳公 社 图幅呈东西向长方形 位于 1 5 万的九台县幅和张家大院幅 面积约 775km2 地理坐标为东经 125 37 10 126 04 09 北纬 44 00 50 44 17 43 第一层第一层 地层地层 根据吉林省区域地质志并结合原详查报告中的划分方法 该区 地层属于天山 兴安岭区 松辽平原分区 营城含煤盆地内 晚古 生界二迭系下统范家屯组为含煤盆地基底 区内晚古生代 中生代 13 新生代地层均有不同程度出露 由老至新分别为 古生界二迭系下 统范家屯组 P1f 中生界侏罗系上统火石岭组 J3h 沙河子组 J3sh 白垩系下统营城子组 K1y 泉头组 K1q 和第四系全 新统 Q4 详见表 8 区域地层简表 表 2 1 界系统组代号岩性描述厚度 m 分布范围 新 生 界 第 四 系 Q 由腐殖土 砂质粘土 粘土 流沙 砂砾石等 组成 3 21 34 16 分布于河床 阶 地及河谷中 泉 头 组 K1q 紫红色巨砾岩 砾岩及 砂岩 泥岩组成 13 00 969 4 区内分布广泛 白 垩 系 下 统营 城 子 组 K1y 灰白色凝灰质砂砾岩 安山角砾岩 凝灰岩 流纹岩 珍珠岩 集块 岩等 3 30 372 3 分布于营城一带 沙 河 子 组 J3sh 黄色 灰白色粗砂岩 粉砂岩夹薄层泥岩 凝 灰岩 流纹岩 砾岩及 煤层 5 70 410 0 分布于营城 九台附近 中 生 界 侏 罗 系 上 统 火 石 岭 组 J3h 暗绿色 略带紫色 安 山岩 辉石安山岩 凝 灰岩 灰白色粗砂岩 灰黑 黑色粉砂岩 泥 岩及薄煤层组成 28 380 96 分布于火石 岭附近 古 生 界 二 迭 系 下 统 范 家 屯 组 P1f 深灰 灰绿色板岩 浅 灰 灰白色凝灰岩 流 纹岩等 241 48 分布于东南部上 家 山咀一带 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14 第二节第二节 构构 造造 区域大地构造位于天山 兴安地槽区 I 级 吉黑褶皱系 亚 I 级 松辽中断陷 级 东南隆起 级 九台 长春凸 起 级 的东部边缘 区内构造主要有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现将区内各构造分述如下 一 褶皱构造一 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属于新华夏系 位于松辽盆地第二沉降带即九台 长 春凸起的东部边缘 在煤系地层形成之前 松辽盆地东南部边缘 就形成了波状凹陷 营城含煤盆地就是该时的产物 在区域上即 营城含煤盆地内表现为一组北西 南东向的压力 其结果产生了 一些斜列式的北东向向斜 背斜 在营城盆地内由东南向西北具 体表现为营城子向斜 背斜 九台向斜 背斜 其走向均为北东 向 轴部向北东倾沿 长度均大于 5km 两翼均为不对称型 二 断裂构造二 断裂构造 区域内在北西 南东向压应力的作用下 形成北东向背 向 斜的同时 产生北东及近南北向裂隙 进一步发育成断裂 是初 序次断裂构造 起 控矿作用 煤系形成后 受侏罗系末期及白垩系初期张扭力的作用 沿 已有两组断裂面 追踪张裂 北东向一组发育成主干断裂 另一 组为近南北断裂 北东向断层活动规模大 在白垩系早期仍有活动 切断白垩 系泉头组 持续时间长 落差大 属继承性断裂 而近南北断裂 15 活动规模小 落差小 切割背 向斜轴及前期断裂 区内断裂构 造比较发育 多为正断层 断块一般呈梭形 中间落差大 向两 端变小 尖灭 具牵引 追踪等待征 第三节第三节 岩浆岩岩浆岩 区域上岩浆岩比较发育 侵入岩体主要有花岗岩 辉绿岩 火山喷出岩主要有安山岩 流纹岩 现分述如下 一 侵入体一 侵入体 1 上家花岗岩侵入体 3 4 该侵入体出露于本区东南部上家附近 以岩基形式产出 出 露面积大于 15km2 岩性为肉红色花岗岩 是华力西期岩浆活动的 产物 是营城煤田的基底 对煤层没有破坏作用 2 土们岭花岗岩侵入体 1 5 该侵入体出露于本区东南部官地屯至土们岭一带 以岩基形 式产出 出露面积大于 25km2 岩性为肉红色花岗岩 是印支早期 岩浆活动的产物 是营城煤田的基底 对煤层没有破坏作用 3 辉绿岩侵入体 该侵入体在营城煤田个别钻孔中有所揭露 以岩珠或岩床的 形式侵入到沙河子组煤系地层的顶部及营城子组底部砾岩中 是 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对 1 煤层和 2 煤层具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作用 二 喷出岩二 喷出岩 16 1 安山岩 该安山岩广泛分布于本区南部石咀一带及九台银矿山附近 以岩床形式出露 面积较大 岩性主要为灰绿 紫红色 具有气 孔状 杏仁状构造 赋存于营城组之中 是煤系的盖层 对煤系 地层影响不大 2 流纹岩 赋存于沙河子组含煤段上部和营城子组之中 主要分布于小 南山 大秃山附近 呈锥形 向四周迅速变薄 对煤层有一定的 影响 第三章第三章 矿区地质矿区地质 第一节第一节 地层地层 矿区位于松辽平原分区 营城煤田东部 矿区内第四系普遍 发育 根据钻孔资料将本区地层由老至新叙述如下 一 侏罗系上统火石岭组 一 侏罗系上统火石岭组 J J3 3h h 矿区内钻孔均终在侏罗系上统沙子组的火山岩段中 没有揭 露出火石岭组 根据官地详查报告 该组在本区内普遍发育 为 河流相和火山碎屑岩相沉积 厚度大于 180m 由灰绿色 略带紫 色安山岩 凝灰岩 灰色中砂岩 细砂岩及杂色砾岩组成 与下 伏二迭系下统范家屯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二 侏罗系上统沙河子组 二 侏罗系上统沙河子组 J J3 3shsh 该组为矿区的含煤岩系 区内普遍发育 厚度 17 109 02 291 03m 早期以河湖相 火山喷发相沉积为主 晚期以 湖泊沼泽相沉积为主 与下伏侏罗系上统火石岭组为角度不整合 接触 该组由下至上分为三个岩性段 1 砂泥岩段 J3sh1 矿区内只有 191 号钻孔揭露出该岩 段 厚度 6m 岩性为灰黑色砂泥岩 2 火山岩段 J3sh2 厚度 1 66 50 61m 其下部主要由 灰白 灰绿色流纹岩 流纹角砾岩 流纹质凝灰岩所组成 向上 逐渐过渡为灰绿 草绿色凝灰岩 凝灰质砂岩 火山角砾岩 该 段普遍发育 是含煤段的基底 为本区终孔标志 3 含煤段 J3sh3 厚度 58 41 289 37m 是本区的含煤岩 段 全区普遍发育 由下至上分别为 1 灰白 灰黑色砾岩 粗砂岩 薄层粉砂岩 泥岩 并夹 两个煤层 其中 4 煤层为部分可采煤层 5 煤层为不可采煤层 2 灰白色粗砂岩 细砂岩及黑色泥岩和一个全区可采煤层 3 煤层 泥岩中有植物碎片化石 局部水平层理发育 3 灰黑色中砂岩 细砂岩 并夹有两层不可采煤层 即 1 煤层和 2 煤层 且在 1 煤层与 2 煤层之间普遍存在大量的植物碎 片化石 4 黑色泥岩 薄层状 为静水湖泊相沉积 并夹 2 3 层 草绿色凝灰岩薄层及少量菱铁矿 全区发育 属本区标志层 三 白垩系下统泉头组 三 白垩系下统泉头组 K K1 1q q 该组厚度 95 40 277 40m 区内普遍发育 超覆在沙河组之 18 上 主要岩性为紫红色巨砾岩 砾岩 砂岩及泥岩 与下伏侏罗 系上统沙河子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四 第四系 四 第四系 Q Q 该层厚度 3 60 13 77m 上部由腐殖土 粘土 砂质粘土组 成 下部由流砂 砾石 卵石组成 与下伏白垩系下统泉头组为 不整合接触 第二节第二节 构构 造造 矿区位于九台 长春凸起 IV 级 的东南边缘 营城煤田东 部 营城向斜盆地的东南翼 区内地层为单斜构造 走向 87 倾向 357 倾角为 11 27 矿区内落差小于 5m 的断层较发 育 落差大于 15m 的断层有 3 条 且对煤层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具体情况如下 F2断层 位于矿区南部 走向长度大于 898m 断层带宽度 21m 形成于白垩系之前 并被白垩系下统泉头组覆盖 是一条由 F18断层派生的实测正断层 该断层对煤层破坏较大 F16断层 位于矿区中东部边界 走向长度大于 589m 断层带 宽度 31m 形成于白垩系之前 并被白垩系下统泉头组覆盖 该 断层切割 F18断层 是一条实测正断层 对矿区内煤层破坏不大 F18断层 位于矿区南部 走向长度大于 774m 断层带宽度 18m 形成于白垩系之前 并被白垩系下统泉头组覆盖 该断层被 F16断层所切割 是一条实测正断层 对矿区内煤层破坏较大 19 F15断层 位于矿区西部 是矿区西部边界断层 走向长度大 于 1626m 断层带宽度 38m 形成于白垩系之前 并被白垩系下统 泉头组覆盖 该断层切割 F18断层 是一条实测正断层 对矿区内 煤层开采影响不大 详见表 9 断层一览表 表 3 1 断层 编号 性质产状落差 m 确定断层依据控制程度 F2 正 101 70 21 由 3 煤层探巷 A A 和井下 31m 水平以 上巷道及井筒控制 可靠 F15 正 80 57 48 由 3 煤层探巷 E E 和 40m 水平采空区 中巷 6 号点控制及 7816 号孔和 45 号孔 191 号孔推断 较可靠 F16 正 74 55 31 由 3 煤层探巷 D D 和邻近李家煤矿井 下 46m 水平巷道控制 可靠 F18 正 317 60 18 由 3 煤层探巷 C C 和井下 4m 水平巷 道及井筒控制 可靠 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 矿区内断层较发育 且对煤层具有一 定的破坏作用 所以构造复杂程度确定为中等类型 第三节第三节 岩浆岩岩浆岩 本区内岩浆岩不发育 本区内钻孔终在沙河子组的火山岩段 中 没有揭露出火石岭组安山岩 所以到目前为止矿区内没有见 到岩浆岩 综上所述 矿区内地层为单斜构造 没有岩浆岩 断层较发 20 育 且对煤层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因此矿区内构造复杂程度确 定为中等类型 这和原核实报告中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相同 第四章第四章 煤煤 层层 第一节第一节 含煤性含煤性 本次矿区内含煤性以含煤系数为主进行评价 矿区内含煤岩系 为湖泊 沼泽相沉积 共含有五个煤层 由上至下分别为 1 煤层 2 煤层 3 煤层 4 煤层和 5 煤层 见煤工程点煤层厚度为 0 05 3 00m 平均厚度为 0 84m 3 煤层和 4 煤层是矿区内可采煤 层 赋存标高为 80m 300m 全区大部分发育且可采 根据本次 利用的 10 个钻孔资料所揭露的煤系地层厚度和煤层厚度的统计结 果 采用煤层总厚度与含煤岩系总厚度的比值来确定含煤系数 1 本区内含煤系数 本区内煤层总厚度 m 35 81 本区内含煤岩系总厚度 m 100 1843 13 100 1 94 2 本区内可采含煤系数 本区内可采煤层总厚度 m 14 18 本区内含煤岩系总厚度 m 100 1843 13 100 0 77 综上所述 本区内含煤岩系的含煤性较低 21 第二节第二节 可采煤层特征可采煤层特征 矿区内煤系地层为侏罗系上统沙河子组 J3sh 共含有五个 煤层 其中 3 煤层和 4 煤层可采 3 煤层是矿区的主要可采煤层 全区大部分发育且可采 未 动用部分主要分布于矿区的南北两侧 走向长度 528m 倾向平均 宽度 1720m 赋存标高 80 300m 煤层分布较稳定 可采厚度 0 70 3 10m 平均可采厚度 2 00m 厚度变异系数为 65 但总 体看煤层厚度变化较大 连续性较好 煤层为单斜构造 产状 357 9 27 结构简单 含泥岩 粉砂岩夹矸 1 3 层 夹矸 厚度 0 06 1 12m 煤层顶板以泥岩 页岩为主 少量为砂岩 底板以砂岩为主 少量为页岩 可采面积 0 727804km2 所以 3 煤 层是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与 4 煤层的间距为 13 88 25 71m 平均间距为 20 79m 该煤层的可采厚度 顶底 板岩性 煤层间距统计情况见表 10 目前 该煤层采空区分布于矿区中西部 走向长度 285m 倾 向平均宽度 304m 采空区标高为 56 35m 是正在开采的煤层 4 煤层是矿区的次要可采煤层 全区大部分发育 局部可采 未动用部分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中南部 走向长度 532m 倾向平均 宽度 450m 赋存标高 78 260m 煤层分布不稳定 可采厚度 0 70 1 60m 平均可采厚度 0 94m 厚度变异系数为 70 但总 体看煤层厚度变化较大 连续性不好 煤层为单斜构造 产状 22 357 8 18 结构简单 含泥岩 粉砂岩夹矸 1 层 夹矸厚 度 0 06 0 27m 煤层顶板以砂岩为主 少量为页岩 底板为砂 岩 可采面积 0 211944km2 尚未开采 所以 4 煤层是全区局部可 采的不稳定煤层 该煤层的可采厚度 顶底板岩性 煤层间距统 计情况见表 10 23 可采煤层厚度 顶底板岩性 煤层间距统计表 表 4 1 78204578147815191781678587810 30 822 101 831 300 751 201 160 95 煤层厚度 m 40 900 700 850 79 粉砂岩页岩泥岩泥岩页岩泥岩泥岩砂岩 3 细砂岩页岩中砂岩粗砂岩凝灰质砂岩中砂岩粗砂岩细砂岩 页岩中砂岩细砂岩细砂岩 顶底板岩性 4 凝灰质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细砂岩 3 煤层间距 m 4 25 7122 7521 9422 1118 3213 88 孔 号 煤 层 号 项 目 24 第三节第三节 煤层对比煤层对比 一 煤层对比方法一 煤层对比方法 本次采用标志层 特殊岩性和生物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煤 层对比 1 标志层法 1 1 煤层之上黑色泥岩 本矿区内厚度 1 47 23 82m 其间 夹有 2 3 层草绿色凝灰岩薄层 是营城煤田进入煤层的主要标志 层 但本矿区内个别钻孔无芯钻进 没有见到 2 沙河子组火山岩段上部草绿色凝灰岩是营城煤田的对比 标志 施工中将该层作为终孔依据 也由此将沙河子组的含煤段 与其下部火山岩段分开 3 2 煤层和 3 煤层之间的黑色泥岩 本矿区内普遍发育 厚度 0 20 19 08m 层位稳定 其间夹有薄煤层及煤线 是进入 3 煤层的主要标志层 也由此将 3 煤层与 1 煤层 2 煤层 4 煤层分 开 4 3 煤层和 4 煤层之间的灰白色粗砂岩 7810 号孔为细砂 岩 本矿区内普遍发育 厚度 2 00 15 30m 层位稳定 凝灰质胶 结 是进入 4 煤层的主要标志层 也由此将 4 煤层与 3 煤层 2 煤层 1 煤层分开 2 特殊岩性法 3 煤层底板及其以下岩层凝灰质成份增多 且由凝灰质砂岩 25 逐渐过渡到凝灰岩 并夹有局部可采的 4 煤层和局部发育且不可 采的 5 煤层 3 生物特征法 本区的 1 煤层和 2 煤层之间的泥岩 粉砂岩中 含有大量的 蕨类 侧羽叶 坚叶杉等植物碎片化石 其数量多 保存好 是 其它岩层所有没有的 在含有大量植物化石的岩层之下为 2 煤层 之上为 1 煤层 由此将 2 煤层与 1 煤层分开 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煤层对比 经井下开采证实 其对比 结果可靠 没有错层现象 第四节第四节 煤质煤质 矿区内共有五个煤层 其中 3 煤层和 4 煤层是可采煤层 本 次以 2004 年 8 月提交的 吉林省九台市营城煤田官地详查区矿产 资源储量分割报告 暨 吉林省九台市官地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 实报告 吉林省长春市军鑫煤矿李家二井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 告 中本矿区范围内可采煤层检验的 11 个可采煤芯煤样和本次化 验的 8 个煤层煤样 详见报告附表 为依据进行阐述 一 物理性质一 物理性质 3 煤层为黑色 块状 沥青光泽 条痕黑褐色 贝壳状 参 差状断口 体积重量 1 65t m3 煤岩类型为半暗煤 暗淡煤 夹有 亮煤条带 煤岩组分以暗煤为主 少量为丝炭 煤质一般 4 煤层为黑色 块状 沥青光泽 条痕黑褐色 贝壳状断口 26 体积重量 1 65t m3 煤岩类型以暗淡煤为主 少量为半暗煤 煤岩 组分以暗煤为主 少量为丝炭 煤质不好 二 化学性质二 化学性质 矿区内共检验可采点煤样 19 个 详见报告附表 其中本次检 验煤层煤样 8 个 取样点分布均匀 具有代表性 收集原报告煤 芯煤样 11 个 检验结果如下 3 煤层全水为 1 44 10 40 平均为 5 35 挥发分为 24 62 44 80 平均为 33 25 是中高挥发分煤层 灰分为 33 95 55 02 平均为 43 71 是高灰分煤层 全硫含量为 0 36 1 31 平均为 0 66 是低硫分煤 4 煤层全水为 3 70 5 70 平均为 4 76 挥发分为 11 05 32 01 平均为 23 33 是中等挥发分煤层 灰分为 30 94 57 65 平均为 44 13 是高灰分煤层 全硫含量为 0 52 0 85 平均为 0 65 是低硫分煤 详见表 4 2 三 煤种牌号及工艺性能三 煤种牌号及工艺性能 1 煤种牌号 根据 中国煤炭分类 GB T5751 2009 方案 挥发分 Vdaf 10 透光率 Pm 50 为烟煤的规定 本矿区内 3 煤层挥 发分平均为 33 25 透光率 Pm 为 88 4 煤层挥发分平均为 23 33 透光率 Pm 为 90 为此矿区内可采煤层为烟煤 又根据 挥发分 Vdaf 20 0 37 0 粘结指数 G 小于等于 5 为不黏煤的 规定 本矿区内 3 煤层挥发分平均为 33 25 4 煤层挥发分平均 27 为 23 33 3 煤层和 4 煤层粘结指数 G 均为 0 为此矿区内可采 煤层煤种确定为不黏煤 2 煤的工艺性能 1 煤的可选性 本矿区内煤的可选性较好 井下开采的原煤经过人工挑选后 完全可以满足电厂等各种用户的需要 2 主要用途 本矿区 3 煤层所有煤样干基低位发热量平均值为 17 06MJ kg 是中热值煤 4 煤层所有煤样干基低位发热量平均 值为 17 81MJ kg 是中热值煤 为此本矿井生产的原煤是低硫 中热值 高灰分的不黏煤 主要用途是工业动力用煤和民用煤 28 可采煤层化学性质统计表 表 4 2 原煤工业分析元素分析 灰成份分析 灰熔点 Mt Ad Vdaf 发热量 Qnet d MJ kg 全硫 St d 体积重 量 ARD CrHrNrSiO2Al2O3Fe2O3CaOMgOSO3T1T2 锗 g g 粘结 指数 G 透光率 焦渣特 征 极小 1 4433 9524 6213 420 361 4878 564 701 1962 8912 352 510 390 350 091290 143000882 极大 10 4055 0244 8021 021 311 7886 715 761 5478 6825 606 040 830 880 471350 143040885 3 煤 层平均5 3543 7133 2517 060 661 6582 125 251 3970 6018 824 030 530 590 191320 143020882 8 极小 3 7030 9411 0513 960 521 5870 1810 653 040 280 930 151270 14300 600902 极大 5 7057 6532 0121 360 851 7177 1819 254 121 011 031 271330 14300 600904 4 煤 层平均4 7644 1323 3317 810 651 6573 6814 953 580 650 980 711300 14300 600903 注 平均值为所有参加计量样品的平均值 项 目 检 验 结 果 煤 层 号 29 第五章第五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 本次工作一 本次工作 本次工作是在收集 1979 年 11 月提交的 吉林省九台县营城 煤田官地详查 最终 地质报告 和 2004 年 8 月吉林省第五地质 调查所提交的 吉林省九台市营城煤田官地详查区矿产资源储量 分割报告 暨 吉林省九台市官地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吉林省长春市军鑫煤矿李家二井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及本 次收集的矿井涌水量 瓦斯 煤的自燃情况等资料的基础上对本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进行评价 二 自然地理二 自然地理 矿区属于松辽平原与东南部山区过渡带的丘陵地貌 地势东 高西低 地表标高为 207 50m 250 00m 相对比高为 42 50m 区 内水系不发育 多为雨后地表迳流 并沿沟谷向南流入官地河后 再向西流入饮马河 官地河从矿区南部经过 是季节性小河 只 有雨季才能有水 且流量较小 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西 部官地河处 其标高为 205 80m 煤层分布标高为 80 300m 目前矿井开采最低标高 35m 探矿坑道揭露最低标高 50m 所以 煤层均赋存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 本区属北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长夏短 冬季最低气温 38 夏季最高气温 36 年平均气温 4 6 春季干旱 雨量多 30 集中在 6 7 8 月份 年平均降雨量为 597 66mm 11 月份至来年 3 月份为冰冻期 平均冻土层厚度为 1 38m 第二节第二节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一 含水层一 含水层 1 第四系上更新统砂砾石孔隙水含水层 Q3 矿区内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普遍发育 岩性以砾石为主 厚 度 3 60 13 77m 渗透性强 水位理深一般在 1 6 2 7m 单位 涌水量 0 633 1 286L s m 属于中 强富水含水层 地下水化学 类型为 HCO3 CaMg 型 PH 值为 7 1 2 白垩系下统泉头组风化裂隙孔隙水含水层 K1q 白垩系下统泉头组顶部紫色砾岩 砂岩中风化裂隙普遍发育 形成裂隙孔隙水含水层 该含水层厚度 30 87m 一般 50m 左右 含水性随岩性不同而异 一般砂砾岩中含水量大 同时该含水层 富水性随风化裂隙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算中心算力资源分配管理方案
- 建筑钢结构安装技术方案
- 钢结构厂房抗风设计方案
- 建设工程成本预算编制方案
- 储能系统维护保养周期规划方案
- 校园消防安全教育调查
- 建筑垃圾分类运输与资源回收方案
- 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验收标准实施案
- 政工类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城乡供水水资源循环利用方案
- 2025年福建省榕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年级上册语文晨读课件
-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指南
- 2025重庆市专业应急救援总队应急救援人员招聘28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5届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44)
- 2025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上的水含解析
- 2026届高考作文写作素材:《感动中国》2024年度十大人物素材及其运用
- 2025年重庆八中宏帆中学小升初自主招生数学试题(含答案详解)
- 苹果栽培学完整版课件
- 湿性愈合和新型敷料选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