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保险业务的核算ppt课件.ppt_第1页
再保险业务的核算ppt课件.ppt_第2页
再保险业务的核算ppt课件.ppt_第3页
再保险业务的核算ppt课件.ppt_第4页
再保险业务的核算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再保险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再保险业务概述 略述 第二节再保险业务会计处理的概述第三节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第四节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再保险概述 一 再保险概念再保险 Reinsurance 也称为分保 是指保险人将自己所承保的部分或全部风险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 再保险的买方 原保险人 OriginalInsurer 也称为分出公司 CedingCompany 再保险的卖方 再保险人 Reinsurer 也称为分入公司 CededCompany 或接受公司 AssumingCompany 二 购买再保险的原因1 提高承保能力 增加了业务量 2 使理赔支付的波动减少 分散了风险 3 获得有关产品设计 核保 理赔 业务管理方面的信息 4 增加了积累 三 再保险的局限不能使不可保风险转变为可保风险 不能控制这些损失所发生的频率 过度使用再保险来减少风险的保险人在财务上会遭到损害 四 再保险的两个核心概念 一 危险单位危险单位是指一个保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范围 我们通常所言的危险单位划分主要指普通保险事故情景下的最大损失范围划分 极端概率事故则主要通过累积风险控制进行管理 危险单位划分的标准是坐落于同一地点的两 多 项保险财产彼此安全区隔 发生于其中一项财产的保险事故不会同时影响另一项保险财产 最大可能损失是指在所有保护系统失灵 相关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公共救灾机构无法提供任何有效救助的情况下 单一设施可能遭受的财产损失以及营业中断损失的合计最大金额 二 自留额对于每一危险单位或一系列危险单位的责任或损失 分出人根据其本身的财力而确定的所能承担的限额 称为自负责任或自留额 五 再保险的分类 一 按分保责任的分配方式分类1 比例再保险 ProportionalReinsurance 指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按保险金额的一定比例确定其分担的保险责任限额 同时也按该比例分享保费和分摊赔款的再保险 2 非比例再保险 Non proportionalReinsurance 是一种以赔款为基础计算自留责任和分保责任限额的再保险 二 按分保安排方式分类1 临时再保险 FacultativeReinsurance 是指在保险人有分保需要时 临时与再保险人协商 订立再保险合同 合同有关条件也都是临时议定的 优点 在时间上随时依需要而办理 具有选择的自由 针对性强缺点 缺乏及时的保障 不符合经济原则 2 合同再保险 TreatyReinsurance 也称固定再保险合同 是分出公司就某类业务与接受公司预先签订合同 约定分保业务范围 条件 额度 费用等 3 预约再保险 Opencover 也称临时固定再保险 对合同约定的业务 原保险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分出 再保险人则无权选择 有义务接受分保 三 传统再保险与财务再保险 资料补充 财务再保险 财务再保险起源于美国的非寿险市场 原先是非寿险公司希望得到再保险公司的财务援助 来降低因为自然灾害发生 赔偿支付过多造成公司财务亏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寿险公司也开始运用财务再保险这种新型理财工具 转移投资风险 调节原保险人财务状况 平衡利润和改善公司财务报表 财务再保险是原保险人把已有业务的利益或损失分给再保险人 由再保险人来承担将来保险业务收益的风险 依据合同约定 原保险人支付一定的分保费给再保险人 再保险人按照原保险人的要求向其返还扣除经营费用之后的保费和投资收益 原保险人购买财务再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在某一时点上包括偿付能力在内的综合资金实力 保证其财务收支平衡 避免由于积累承保损失或其他经济因素的变化所致的亏损或破产 对于再保险人来说 一般财务再保险合同也要设定一个再保险人所承担累计责任风险的上限 并赋予再保险人再一定的条件下终止合同的权利 六 比例再保险及合同条款 一 比例再保险的分类1 成数再保险 QuotaShareReinsurance 成数再保险是缔约双方约定某一种业务的每一危险单位固定的百分比 分出公司按该比例将某一种业务的每一风险予以分出 分入公司亦按该比例接受 其业务项下的保费和赔款均按规定比例予以分配 例1有一个成数再保险合同 每一风险单位的最高限额规定为600万元 自留部分为40 分出部分为60 则合同双方的责任分配如下表所示 成数再保险的特点 手续简单 节省人力和费用 合同双方的利益一致 缺乏弹性 不能均衡保险责任 2 溢额再保险 SurplusReinsurance 溢额再保险是以保额为基础 由分出公司先确定每一危险单位自己承担的自留额 当保险金额超出分出人的自留额时 才将溢额部分办理再保险 例2某一船舶溢额再保险合同 分出公司自留额为2000000元 分入公司的分入限额为4线 即8000000元 现有3笔业务 其保险金额 保费和赔款数额如下 请计算分出公司 分入公司各自所分担的保险责任 分享的保费和承担的赔款金额 保险人为了方便处理保险金额巨大或性质特殊的业务 还可在第一溢额合同的基础上 再组织第二 第三乃至第四溢额合同 例如 某保险公司组织了一个溢额再保险合同 合同规定原保险人对每一风险单位的自留额为10万元 现有5笔不同保险金额的该类保险业务 保险金额的分配情况如下表 特点 对于再保险业务的安排灵活而具有弹性可以均衡风险责任比较繁琐费时不能完全体现合同双方利益的一致性 三 部分合同条款1 关于帐务处理的条款 1 再保险费率一般按按原保单上规定的费率办理 2 分保佣金 分保手续费 计算分保佣金的方法 固定佣金率 分保佣金率经合同规定后固定不变 即分保佣金不受赔付率高低的影响 浮动佣金率 按照赔付率的高低来调整佣金率 例 有一分保合同 规定接受公司付给分出公司的分保手续费 临时先按分保费的30 计算 之后以每一业务年度的赔付率为依据 按相应的浮动手续费进行调整 当赔付率超过69 时 手续费为25 赔付率每降低1 手续费增加0 5 最高手续费为35 列表如下 赔付率分保佣金率不超过50 35 0 超过50 至51 34 5 超过51 至52 34 0 超过52 至53 33 5 超过53 至54 33 0 超过55 至55 32 5 超过55 至56 32 0 超过56 至57 31 5 超过57 至58 31 0 超过58 至59 30 5 超过59 至60 30 0 超过60 至61 29 5 超过61 至62 29 0 超过62 至63 28 5 超过63 至64 28 0 超过64 至65 27 5 超过65 至66 27 0 超过66 至67 26 5 超过67 至68 26 0 超过68 至69 25 5 超过69 25 0 1 如全年分保费为280000元 临时分保佣金为280000元 30 84000元 2 年终结算时赔付率为54 则佣金率为33 分保佣金应为 280000元 33 92400元 3 接受公司还应付给分出公司分保佣金为 92400元 84000元 8400元 3 盈余佣金 利润手续费 盈余佣金是在合同有盈余时 接受公司按其年度利润的一定比率支付给分出公司的佣金 也称为利润手续费或纯益手续费 说明 盈余佣金的运用 固定分保佣金合同 盈余佣金的计算假如利润30000 盈余佣金率15 则盈余佣金为4500 4 赔款条款注意 分出人处理赔案的权限 分出人及时通知 现金赔款的规定5 保费准备金6 分保帐单和结算 2 关于合同处理的条款合同的期限和终止注意 合同具有长期性 合同的注销临时注销通知合同注销通知确定注销通知 特殊终止合同 由于双方无法控制的法律原因使合同无法履行 由于经营方面的原因导致合同无法持续 七 非比例再保险及其合同条款 一 非比例再保险分类1 超额赔款再保险 ExcessofLossReinsurance 简称超赔再保险 是对于原保险人因同一原因所发生的任何一次赔款 或由同一原因所致各次损失赔款的总和 在超过约定的自负赔款额时 再保险人就超过部分负责至一定额度的再保险方式 1 险位超赔再保险 ExcessofLossperRiskBasis 以每一危险单位所发生的赔款金额来计算自负责任额和再保险责任额 例如 有一超过100000英镑以上200000英镑的火险险位超赔合同 在一次事故中有四个危险单位受损 损失金额为300000英镑 400000英镑 500000英镑和600000英镑 如果每次事故对危险事故没有限制 则赔款的分摊如下表 2 事故超赔再保险 ExcessofLossEventBasis 是以一次事故所造成的赔款总额为基础来计算自负责任额与分保责任额的一种超额赔款再保险方式 例如 有一超过100000英镑以后500000英镑的火险事故超赔再保险合同 在一次事故中有四个风险单位发生损失 损失金额如上表 分出公司和分入公司赔款分摊金额的计算如下表 危险单位发生赔款分出公司承担赔款分入公司承担赔款其他A300000B400000C500000D600000共计18000001000005000001200000 2 赔付率超赔再保险 ExcessofLossratioReinsurance 也称损失中止再保险 是按年度赔款与保费的比例来确定自负责任和再保险责任的一种再保险方式 即在约定的某一年度内 对于赔付率超过一定标准时 由再保险人就超过部分负责至某一赔付率或金额 满期保费 本年度保费 上年度未满期保费准备金 本年度未满期保费准备金已发生赔款 本年度已付赔款净额 本年度未决赔款准备金 上年度未决赔款准备金 净保费收入 毛保费 退保费 注销保费 再保费支出 合约除外项目保费 经纪人佣金赔款净额 已付赔款 包括理赔及诉讼费用 收回的赔款 赔款之追偿 摊回的再保险赔款 例如 有一赔付率超赔合同 规定赔付率在70 以下由分出公司负责 超过70 至120 即超过70 以后的50 由接受公司负责 并规定赔付金额以600000元为责任限制 两者以较小者为准 假设年净保费收入1000000元 赔款净额800000元 则赔付率 80 分出公司负责70 即700000元接受公司负责10 即100000元 非比例再保险费率再保险费率 再保险纯费率 附加费率再保险纯费率 分入公司净赔款额 分出公司净保费收入额 100 1 分类固定再保险费率所谓固定再保险费率 是指由分出公司与分人公司在订立再保险合同时 共同协商确定的不受实际赔付率影响的再保险费率 变动再保险费率所谓可变动再保险费率 是指由分出公司与分入公司在订立再保险合同时 共同协商确定的受实际净赔款和保费收入影响的再保险费率 2 确定再保险费率的具体方法1 一年法所谓一年法 是将按当年分入公司分摊的赔款占分出公司全部净保费收入的比率确定的纯费率 加附加费率计算出来的超额赔款再保险费率 作为本年度实际执行的超额赔款再保险费率 例 假定在一个超额赔款再保险合同中规定的最高再保险费率为5 最低再保险费率为1 5 附加费为纯费率的20 80 分出公司应向分入公司支付的最低预付保费为120000元 如果分出公司净保费为10000000元 分入公司当年分摊的赔款为500000元 请计算再保险费率和分出人应加付的分保费 保险毛费率为 由于费率6 25 大于最高费率 故按最高费率5 计算分保费为 10000000 5 500000 元 分出人应加付 500000 120000 380000 元 2 前三年 或五年 平均法所谓前三年 或五年 平均法 是将按前三年 或五年 分入公司分摊的赔款总和占分出公司全部净保费收入总和的比率确定的纯费率 加附加费率计算出来的超额赔款再保险费率 作为本年度实际执行的超额赔款再保险费率 例如 假定在前三年及本年分出公司净保费收入与分入公司分摊赔款金额分别如下表所示 附加费率为纯费率的20 80 请按前三年平均法计算再保险费率及分保费 纯保险费率为216000 6300000 100 3 43 再保险费率为分保费为2500000 4 29 107250 元 如果最低预付保费为30000元 那么在本年度结束时分出公司应向分入公司追加支付的保费为107250 30000 77250 3 三年风险分散法所谓三年风险分散法 是将前两年与本年度分入公司分摊的赔款总和占分出公司前两年与本年度全部净保费收入总和的比率确定的纯费率 加附加费率计算出来的超额赔款再保险费率 作为本年度实际执行的超额赔款再保险费率 例如果仍采用上一例数据 那么按三年风险分散法计算再保险费率和分保费如下 纯保险费率为234000 6800000 100 3 44 再保险费率为分保费为2500000 4 3 107500 元 小结 比例再保险与非比例再保险的不同1 分保责任计算的基础不同2 分保费计算和支付的方法不同3 再保险人是否支付手续费的规定不同4 原保险人是否扣存保费准备金的规定不同5 赔款支付的方式不同 第二节再保险业务的会计处理概述 一 再保险的认定再保险合同 是指一个保险人 再保险分出人 分出一定的保费给另一个保险人 再保险接受人 再保险接受人对再保险分出人由原保险合同所引起的赔付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进行补偿的保险合同 再保险合同首先要满足保险合同的定义 故再保险合同成立的关键在于判断再保险人是否承担了重大保险风险 再保险保单是否转移重大保险风险 第一步 判断再保险保单是否转移保险风险 第二步 判断再保险保单的保险风险转移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第三步 判断再保险保单转移的保险风险是否重大 计算公式见P119 国际会计对再保险合同的认定 1 从质上看其是否转移与原保险合同相关的承保风险和时间风险 2 从量上看其是否转移显著的承保风险和时间风险 二 再保险会计与原保险会计的区别 一 延时性 预估 二 是否按险种分类核算 一般比例再保险能按险种进行分类核算 而非比例再保险则不然 三 赔款不足准备金 成数再保险其准备金与原保险相对应 但超赔再保险在准备金提取的数额和所包含的内容与原保险存在差异 一般没有区分赔款和理赔费用 直接将超过起赔点以上的部分看作是赔款 三 再保险业务核算的内容 四 分保账单 一 分保账单的概念分保分出公司对于分保业务活动的各项财务指标按一定格式填制的凭证 二 分保账单的种类 按编制期分类 按格式分类 按再保险业务的类型分类 三 分保账单的格式及两种编制方法1 对分保账单的每一个项目 都按分保接受人所接受的比例列出具体数字 2 对分保账单的每一个项目都按100 列示数字 再列出某分保接受人所接受的比例 然后计算出该分保接受人应分担的 该方法具有简化分保账单编制手续的特点 分保账单范例 五月A保险公司编制第一季度分保账单 经B公司确认 分保账单如下分保账单公司名称 A保险公司接受公司名称 B保险公司账单期 2005年1季度业务年度 2005年险种 火险 第三节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 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原则 一 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处理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 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 计算确定分出保费 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 在提取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寿险责任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当期 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 确认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资产 在确定支付赔付款项金额或实际发生理赔费用的当期 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 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赔付成本等 二 将再保险业务与原保险业务独立核算再保险分出人不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资产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负债相互抵销 也不应当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收入或费用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费用或收入相互抵销 分出公司应分别根据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单独进行总额列报 保险合同准备金不得以分保后的净额列报 保险合同保费收入不得以扣除分出保费后的净额列报 原保险合同费用不得以扣除摊回分保费用后的净额列报 保险合同赔付成本不得以扣除摊回赔付成本后的净额列报 三 保险合同债权 债务不得抵销第一 再保险分出人可能同时又是再保险接受人 其与同一再保险合同人同时有分出和分入业务时 分出与分入业务分别形成的债权 债务应单独确认 不得相互抵销 不得以抵销后的净额列报 第二 同一笔分保业务产生的债权和债务不得相互抵销 但如果债权和债务的结算时点相同或者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可以抵销 则再保险合同产生的债权和债务可以相互抵销 二 分出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 分出保费 科目 费用科目 二 摊回分保费用 科目 收入科目 三 摊回赔付支出 科目 收入科目 再保险分出人也可以单独设置 摊回赔款支出 摊回年金给付 摊回满期给付 摊回死伤医疗给付 等科目 四 应收分保账款 科目 资产科目 五 应付分保账款 科目 负债科目 六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 科目 资产科目 再保险分出人可以单独设置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 应收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 应收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等科目 七 摊回分保责任准备金 科目 收入科目 再保险分出人可以单独设置 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 摊回寿险责任准备金 摊回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等科目 八 存入保证金 科目 负债科目 九 预付分出保费 科目 资产科目 三 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 分出保费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 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 计算确定分出保费 借 分出保费贷 应付分保账款 二 摊回分保费用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 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 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 借 应收分保账款贷 摊回分保费用 固定手续费 固定手续费可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 根据原保险合同发生的费用支出 按照再保险合同约定的固定比例计算确定 计入当期损益 浮动手续费 浮动手续费中的预收分保手续费可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 根据原保险合同发生的费用支出 按照再保险合同约定的固定比例计算确定 计入当期损益 浮动手续费中的调整手续费由于在业务年度结束后根据赔付情况才能准确计算 因此 应当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 根据当期原保险合同的赔付情况 按照合理的方法预估应摊回的分保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 纯益手续费 准则第十三条规定 再保险分出人应当根据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 在能够计算确定应向再保接受人收取的纯益手续费时 将该项纯益手续费作为摊回分保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 能够计算确定 是指 再保险分出人能够根据再保险合同的约定 预估当期的纯益手续费金额 三 摊回赔付支出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确定支付赔款金额的当期 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 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赔付成本 计入当期损益 借 应收分保账款贷 摊回赔付支出 四 确认应收分保准备金再保险分出人应在提取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 寿险责任准备金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当期 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 计算确定应向再保接受人摊回的相应准备金 确认当期损益 并同时确认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资产 借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贷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摊回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借 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贷 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借 应收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贷 摊回寿险责任准备金借 应收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贷 摊回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确定支付赔付款项或实际发生理赔费用时 冲减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充足性测试 补提保险责任准备金 五 再保险合同损益的调整当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时 原保险合同保险责任终止 依赖于原保险合同存在的对应的再保险责任也同时终止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 再保险分出人需要在当期按照再保险合同的约定 计算被解除的原保险合同对应的应冲减的分出保费 应冲减的摊回分保费用 再保险分出人应当在因取得和处置损余物资 确认和收到应收代位追偿款等而调整原保险合同赔付成本的当期 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 计算确定摊回赔付成本的调整金额 计入当期损益 再保分出人应在与再保接受人确定分保账单的当期 按照账单数据与前期计算或估算数据的差额 调整当期相关再保险合同损益项目 六 存入保证金在发送分保业务账单时 根据分保业务账单 确认本期应收到和归还的分保保证金借 应收分保账款贷 存入保证金 本期存入数 借 存入保证金 本期转回数 利息支出贷 应付分保账款 七 预收分保赔款再保险分出人应在收到再保险接受人预付的摊回分保款时 确认预付款负债 借 银行存款贷 预收赔付款将预收分保赔款确认为摊回分保赔付成本时 借 预收赔付款贷 摊回赔付支出 例题5 4 P134 八 预付分出保费再保险分出人应在支付最低预付保费时将其确认为预付款资产 借 预付分出保费贷 银行存款在每期按照超赔合同计算或估算当期分出保费时冲减此项预付款资产 冲减至零后再确认应付分保账款 借 分出保费贷 预付分出保费 例题 1 2007年1月1日 甲保险公司向乙再保险公司分出一笔业务 分出保费金额为10万元 借 分出保费100000贷 应付分保账款1000002 2007年3月3日 甲保险公司向丙再保险公司分出的一笔业务原保险合同取消 甲保险公司相应取消原有的分出保费2万元 借 应付分保账款20000贷 分出保费20000 3 甲保险公司在确认非寿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时 计算得出应确认的应收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金额为1万元 借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0000贷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00004 2007年12月31日 甲保险公司调整增加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金额为2万元 借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20000贷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20000 5 2007年4月2日 甲保险公司非寿险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 与此有关的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金额为3万元 借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30000贷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300006 2007年8月2日 乙保险公司计算确定的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金额为4万元 借 应收分保账款40000贷 摊回分保费用40000 7 2007年3月5日 乙保险公司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 计算确定的摊回分保费用的调整金额为1万元 借 摊回分保费用10000贷 应收分保账款100008 2007年5月31日 甲保险公司在提取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 寿险责任准备金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时 根据相关再保险合同约定计算确定的应向再保险人摊回的未决赔款准备金 寿险责任准备金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分别为1万元 2万元 3万元 借 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10000贷 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10000借 应收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20000贷 摊回寿险责任准备金20000借 应收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30000贷 摊回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30000 9 2007年8月4日 甲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支付赔付款项23万元 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计算确定的相应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 应收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 应收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金额分别为2万元 3万元 4万元 摊回的赔付成本金额为11万元 借 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20000贷 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20000借 摊回寿险责任准备金30000贷 应收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30000 借 摊回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40000贷 应收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40000借 应收分保账款110000贷 摊回赔付支出110000 10 2007年3月13日 甲保险公司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 因此应转销的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 应收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 应收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金额分别为2万元 1万元 3万元 借 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20000贷 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20000借 摊回寿险责任准备金10000贷 应收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10000借 摊回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30000贷 应收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30000 11 2007年3月12日 甲保险公司处置损余物资 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约定计算确定的摊回赔付成本的调整增加金额 处理所得少于取得时估价 应调增原已减记的赔付成本 为5万元 借 应收分保账款50000贷 摊回赔付支出50000 12 2007年12月31日 甲保险公司根据相关再保险合同计算确定的纯益手续费金额为1万元 借 应收分保账款10000贷 摊回分保费用10000 综合练习 1 A财险公司2005年将火险业务与B再保险公司签订成数分保合同 当年A公司按20 的比例将业务分给B公司 并且按照分保费的30 收取分保手续费 A公司第一季度业务数据如下表所示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1 24法计提 暂不进行准备金充足性测试 请分别编制每月A公司与再保险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在四月A保险公司的火险投保人J公司退保 A保险公司支付J公司退保费50000元 编制与再保险分出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 分出保费贷 应付分保账款借 应收分保账款贷 摊回赔付支出借 应收分保账款贷 摊回分保费用 借 应收未决赔款准备金贷 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借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贷 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四月 借 应付分保账款10 000贷 分出保费10 000 借 摊回分保费用3000贷 应收分保账款3000 第四节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 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原则 一 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处理再保险接受人应当在再保险合同生效当期 根据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 计算确定分保费收入金额 在确认分保费收入的当期 根据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 计算确定分保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 在收到分保业务账单时 按照账单标明的金额对相关分保费收入 分保费用进行调整 调整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 按会计年度核算损益 二 分入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 分保费收入 科目 二 分保费用 科目 三 分保赔付支出 科目 四 应收分保账款 科目 五 应付分保账款 科目 六 存出保证金 科目 三 分保费收入的会计处理 一 分保费收入的确认条件 1 再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保险责任 2 与再保险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3 与再保险合同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 分保费收入的计量再保险接受人应根据再保险合同的约定对当期分保费收入进行专业 合理和相对准确的预估 1 比例再保险合同 2 非比例再保险合同 3 临分业务 三 预估分保费收入的入账方法1 终期分保费收入预估法采用本方法预估分保费收入 再保险接受人应在再保险合同开始生效当期预估并确认该再保险合同在有效期内能给接受人带来的全部分保费收入 在会计期末或收到分保业务账单或业务结束时可对预估的分保费收入进行调整 调整方法如下 当年调整 确认分保费收入当年 再保险接受人如有充分证据表明可对该最终保费进行更准确的估计 则应对原预估数据进行调整 调整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终期调整 再保险接受人应在分保费收入相关实际账单基本收到后 一般应为合同起期三年后 根据实际账单累计分保费收入数据调整原预估分保费收入 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再保险接受人应当在收到分出人提供的实际账单时 在按照账单标明的金额入账的同时 按照账单标明的金额冲减预估分保费收入 例某再保险合同起期后 预估分保费收入1 500万元 预估分保手续费500万元 两者之差为预估应收账款1 000万元 会计处理为 借 分保费用 预估 5000000贷 应付分保账款 预估 5000000借 应收分保账款 预估 15000000贷 分保费收入 预估 15000000收到第一期账单 分保费收入200万元 分保赔款20万 分保手续费60万 应收分保账款120万 会计处理为 借 分保费用600000分保赔付支出200000贷 应付分保账款800000借 应收分保账款2000000贷 分保费收入2000000根据第一期账单标明金额冲销预估数据 会计处理为 借 分保费收入 预估 2000000贷 应收分保账款 预估 2000000借 应付分保账款 预估 600000贷 分保费用 预估 600000以后各期收到账单处理重复进行第2 3项操作 到第三个会计年度末 累计已收到保费1600万元 手续费550万元 则需将业务累计数据与预估数据之间的差额调整到当期损益 会计处理为 借 分保费用 预估 500000贷 应付分保账款 预估 500000借 应收分保账款 预估 1000000贷 分保费收入 预估 1000000第三个会计年度后再收到账单 若还有保费 保费10万元 手续费2万元 赔款20万元 则会计处理为 借 应收分保账款100000贷 分保费收入100000借 分保费用20000分保赔付支出200000贷 应付分保账款220000 2 账单分保费收入预估法采用本方法预估分保费收入 再保险接受人应在再保险合同开始生效之日起 按照账单期 一般为按季度 分别预估确认分保费收入 计入账单期损益 再保险接受人应当在收到分出人提供的实际账单时 根据账单标明的金额对原预估分保费收入进行调整 调整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分保费收入相关实际账单基本收到后 一般应为合同起期三年后 再保险接受人可不再对以后各账单期保费进行预估 若在此之后 还有分保费收入流入 则再保险接受人应在收到相关账单当期予以确认 分保费收入计入收到账单当期 例 某再保险合同起期后 第一个账单期预估分保费收入180万元 预估分保手续费50万元 两者之差为预估应收账款130万元 会计处理为 借 应收分保账款 预估 1800000贷 分保费收入 预估 1800000借 分保费用 预估 500000贷 应付分保账款 预估 500000 收到第一期账单 账单标明金额为 分保费收入200万元 分保赔款20万 分保手续费60万 应收分保账款120万 会计处理为 借 分保费用600000分保赔付支出200000贷 应付分保账款800000借 应收分保账款2000000贷 分保费收入2000000收到第一期账单 冲销第一期账单预估数据 会计处理为 借 分保费收入 预估 1800000贷 应收分保账款 预估 1800000借 应付分保账款 预估 500000贷 分保费用 预估 500000以后各账单期收到账单均重复进行第2 3项操作 三 分保费用的确认和计量1 分保费用的确认再保险接受人应在确认分保费收入的当期 确认相应的分保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 2 分保费用的计量再保险接受人应根据当期确认的预估分保费收入和再保险合同约定的分保费用率 计算确定应计入当期的分保费用金额 对于采用固定手续费率的 根据分保合同列明的手续费率在分保费收入预估的基础上进行预估 对于采用浮动手续费率的 根据估计的业务终极赔付率计算实际的手续费率 或者根据历史赔付经验建立模型 采用随机模拟等技术得出平均的手续费支付水平 对于纯益手续费的预估 采用与浮动手续费相同的方法即可 3 分保费用的调整再保险接受人应在调整分保费收入当期 根据分保费用率或实际账单标明分保费用金额计算调整相关分保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 五 分保赔付支出 一 确认比例再保险分保赔付成本的确认在收到分保账单时 但在现金赔付时与非比例再保险相同 而非比例再保险赔付成本的确认应在收到出险通知 更早的时点 时 二 计量根据再保险合同的约定和分保账单 出险通知计算确定本公司应承担的赔付成本 三 基本帐务处理借 分保赔付支出贷 应付分保账款如果需要预估 则参见P141 六 分入业务准备金的评估再保险接受人提取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 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 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以及进行相关分保准备金充足性测试 比照原保险合同的相关规定处理 科目设置及帐务处理完全相同 七 存出保证金在收到分保业务账单时 根据分保业务账单 确认本期应缴存和归还的分保保证金 借 存出保证金贷 应付分保账款借 应收分保账款贷 存出保证金利息收入 例题 1 2007年11月30日 乙保险公司与其他保险公司签订火险分入再保险合同 乙保险公司接受分保额为保费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