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doc_第1页
优化数学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doc_第2页
优化数学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doc_第3页
优化数学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doc_第4页
优化数学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数学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西吉县第一小学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却会教出不同的效果,同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却不尽相同,带着这种疑问,我虚心聆听了许多教师的课,也潜心观摩了名师大家课堂实录视频,感触颇深,收获颇丰,发现在“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中,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能强烈引起学生的共鸣,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从而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整堂课如同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令教者轻松自如,学者意犹未尽。其实形成这种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评价方式和方法,让课堂变得更精彩,更和谐。“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要优化数学课堂评价,让切实有效的评价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和谐、健康的发展。我认为优化数学课堂评价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的语言要有艺术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利用评价语言艺术的话,就能够唤醒学生的参与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进一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在评价时的语言要做到“准确得体、亲切自然、生动丰富、启迪激励”。例如当学生解应用题有多种解法时,说:“你的解法老师很好奇,能不能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当学生把举起的手又放下,举棋不定时微笑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能行的”。在课堂中还可以经常用体态语言,包括表情、手势、眼神等。有时,教师对学生一个会心地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温柔的抚摸,都会使他们增强信心和力量,可以温暖学生一节课,乃至一段时间内对一门功课学习的热情,也许会改变他的一生。例如我在课堂上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平时连正面看老师的勇气都没有,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只有他自己和同桌听得见,同桌经常是他的传话人。一次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声音依然很小,我就微笑着对他说:“你的声音如果能再大一些,全班同学就能听见,这样不就更好了吗?再大一些、再大一些”,在这样不停的等待与鼓励中,他终于放大声音来回答,当他回答完后,我和同学们给他送上热烈的掌声。然后我再次鼓励他,“他下一次的声音比这次更洪亮,大家说是不是”?学生铿锵有力的回答“是”,大大的激励了他。在以后的发言中,他是那样的出色,并且带动了一小部分胆小的同学也踊跃展示自己。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也可以顺势走过去抚摸他的头,给他力量。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眼神跟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眼神的变化可传递无声的信息。让每一位学生感到自己是老师的注意中心。尤其对于一些好动、静不下心来学习的学生来说,如果老师一直用语言来提醒他,就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给他送去一个暗示的眼神,或者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拍一下肩膀,或者讲课的声音有意停顿一下,都会让他的意识重回课堂 如果一直在课堂上灵活利用艺术化的评价语言和丰富得体的体态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2、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十个手指头伸出来有长短”,我们要承认差异,对那些行为上有些出格、学习上有些吃力的学生,我们要学会等待,学会“宽容”。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也是现代化教育观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正确掌握全体学生的共同特点及个体差异,以多维视角评价学生的表现,要全面衡量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对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给予积极的评价。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尺度,淡化评价中的横向比较,突出学生的纵向发展,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评”,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等进行评价,贯彻弹性原则。本着“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念,充分体现了“新理念下的评价目的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这一思想。3、评价要具有指导性、启迪性、互动性和创造性(1)指导性。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来自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一个“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估计,并进而明确不足,找出努力方向。(2)启迪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生偏差乃至错误都是极其正常的现象,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启发点拨的最佳契机。教师对学习结果的正确与否,要适当的点拨,留些时间,让学生重新感悟,引起深入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辨中明确认识,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3)互动性。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多向互动的师生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抛绣球”,将评价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既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运用口头评价语言,又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做人。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可说:你认为他的回答如何?你有更好的看法吗?让学生来评价,避免生硬简单的判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扑灭学生的思维火花。(4)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评价,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创造性地实施评价。物化如送一个智慧星,奖励一句名言等,要用爱心和智慧去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沐浴在教师富有个性的评价中。4、评价要多一些欣赏和鼓励教育家陶行知曾说道:“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评价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而自然地流露,用教师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只有当教师把学生都视为独特的生命个体,对每一位学生真诚评价,才能使所有孩子都能在课堂倾吐心灵的声音、享受生命成长的喜悦。5、评价方式要追求新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孩子整天面对的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那么孩子将对此失去兴趣。而教师的评价也应注意常换常新、层出不穷。比如我在面对刚入学好动、好奇的一年级小学生时,对于上课表现好的,不仅给予口头表扬,还会在黑板报的一角评价栏目中奖励一个醒目的“五角星”,我发现最初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奖励的这个五角星,课堂上积极表现自己, 而当自己周围的许多小朋友都得到了这一殊荣时,“五角星”便失去了昔日的吸引力,学生的表现衰退了。突然有一天,依然表现不错的学生得到了 “一张笑脸”很是自豪,于是,许多小朋友又争先恐后的动起来了。一学期来,这样不定时的变换着奖励方式红花、小红旗等等,就是这常换常新的奖励评价形成了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动力之一,同时,随着时间的迁移,学生也养成了良好地课堂学习习惯。教师切实有效的课堂评价,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教师适时地发挥评价的魅力,巧妙地运用评价,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再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是学生自主动脑、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这样也就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接受知识的快乐殿堂,更为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师逐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