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下 第一节李商隐和杜牧杜牧 公元 约 年 字牧之 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 人 世家出身 杜牧是一位奇士 他能文能武能诗能政 又喜风流 善交际 不仅诗人而已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一 风流成诗 增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中晚唐文学概况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中晚唐文学概况 兵部上书席上作 华堂今日倚筵开 谁唤分司御史来 偶发狂言惊满座 三重粉面一时回 中晚唐文学概况 二 才子成性 上李中丞书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上池州李使君书 阿房宫赋 杜牧 中晚唐文学概况 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盘盘焉 囷囷 q n 焉 蜂房水涡 矗 ch 不知乎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不霁 j 何虹 高低冥迷 不知东西 歌台暖响 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 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 一宫之间 而气候不齐 中晚唐文学概况 妃嫔 p n 媵 y ng 嫱 qi ng 王子皇孙 辞楼下殿 辇 ni n 来于秦 朝歌夜弦 xi n 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绿云扰扰 梳晓鬟 hu n 也 渭流涨腻 弃脂水也 烟斜雾横 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 宫车过也 辘辘 l 远听 杳 y o 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 有不见者 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 韩 魏之经营 齐 楚之精英 几世几年 摽 pi o 掠其人 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 输来其间 鼎铛 ch ng 玉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 l 迤 y 秦人视之 亦不甚惜 中晚唐文学概况 嗟乎 一人之心 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 z 铢 zh 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 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 chu n 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 y 之粟粒 瓦缝参差 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 ji n 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 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 戍 sh 卒叫 函谷举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中晚唐文学概况 呜呼 灭六国者 六国也 非秦也 族秦者 秦也 非天下也 嗟乎 使六国各爱其人 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三 干城之具1 罪言 往年吊伐之道未甚得所 故作 罪言 上知己文章启 国家事 牧不当官 言之实有罪 故作 罪言 上知己文章启 中晚唐文学概况 生人常病兵 兵祖于山东 胤于天下 不得山东 兵不可去 王者不得 不可为王 霸者不得 不可为霸 猾贼得之 可致天下不安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2 注 孙子 某所注 孙武 十三篇 虽不能上穷天时 下极人事 然上至周秦 下至长庆 宝历之兵 形势虚实 随句解析 离为三篇 辄敢献上 以备阅览 上周相公书 曹杜注孙子 中晚唐文学概况 四 伤怀古今1 怀古咏史诗 润州二首 之一 句吴亭东千里秋 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 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 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 一笛闻吹 出塞 愁 中晚唐文学概况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六朝文物草连空 天澹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 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 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 参差烟树五湖东 长空澹澹孤鸟没 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 五陵无树起秋风 登乐游原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赤壁 杜牧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解说 胜败是兵家的常事难以预料 能忍辱负重才算是堂堂的男子汉 江东子弟中多有人才俊杰 说不定还能在整旗鼓卷土重来 题乌江亭 杜牧 杜牧 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中晚唐文学概况 2 感激伤今诗 洛阳长句二首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杜秋娘诗 中引用的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中晚唐文学概况 3 感离伤别诗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第二节晚唐大诗人李商隐李商隐 公元 年 字义山 号玉谿生 怀州河内 今河南泌阳 人 一 诗人的童年幼年丧父 家道中落 自称 四海无可归之 九族无可倚之亲 但他聪慧过人 岁 即能作诗为文 公先真帝子 我系本王孙 哭萧侍郎24韵 五服之内 无流寓之魂 一门之中 无归全之地 泽底名家 翻同单系 山东旧族 不及寒门 中晚唐文学概况 二 诗人的两个名字 1 玉谿生2 樊南生三 求仕之路1 令狐楚2 崔戎3 王茂元 二 安定城楼 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 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 838 时诗人年二十六 安定城即泾州 今甘肃泾川 当时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治所 三年前 李商隐仕途受阻 远道投王茂元幕 还被王茂元招为女婿 而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中 王茂元属李党 据说李商隐就是因为这一原因 在应博学宏辞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 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回泾州时所作 诗中主要抒写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的志趣 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端受谗的愤慨 它是晚唐时期年轻士子在朋党争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古往今来 登高临远的文人骚客总爱赋诗言志 不同遭际的诗人 把酒临风 登高望远 总是思绪飞扬 感慨万千 相似的主题 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情感和人世感慨 登楼诗成为中国诗歌里颇有意味 颇有深度的一类作品 涌现出大量的千古名篇 那么 当失意的李商隐站在安定城楼上举目远眺时 他又有什么独特的人生感喟呢 迢递高城百尺楼 绿杨枝外尽汀洲高峻绵延的城墙上耸立着百尺高楼 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放眼望去 只见婆娑的杨柳之外 是无尽的水边平地 迢递 高远绵长 汀洲 水边平地 登高远眺 杨柳荫荫 河水清清 洲青沙白 天地是那么广阔 山河是那么壮美 而自己的处境却是这样的局促 满目春色顿时化为满眼的凄迷 一个 尽 字 涵蕴无穷 面对此情此景 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道出了自己压抑许久的悲伤 贾生年少虚垂涕 王粲春来更远游想当年 贾谊少年才俊 却只能空自垂泪 枉有满怀抱负 王粲才高 亦无用武之地 只能春日远游 写写 登楼赋 在纸墨之间寄托忧思 这是诗人借贾谊和王粲来暗示自己的人生遭遇 贾生 即贾谊 西汉著名文学家 二十二岁就被汉文帝召为博士 可谓是少年英才 他曾向汉文帝上 陈政事疏 说道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 可为流涕者二 可为长太息者六 李商隐借 垂涕 来指代贾谊的忧国忧时之情 可惜他的建议不仅没有被汉文帝采纳 而且还遭到排挤 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三十三岁即抑郁而死 未得汉室重用 所以说是 虚垂涕 王粲 汉魏间诗人 建安七子 之一 少有才名 十七岁诏受黄门侍郎 因避三国战乱 离开长安到荆州去依附刘表 但一直未受重用 在一个春日 他登上城楼 写下传颂千古的 登楼赋 抒发内心的抑郁苦闷 春来更远游 一句是指王粲 登楼赋 中所言 华实蔽野 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 曾何足以少留 意思是田野里万物生发 欣欣向荣 虽然确实很美 但毕竟自己寄居异地 有志难申 不可稍留 而当远游 仔细体味 正与李商隐寄居岳父之所 眼望泾州盛景 胸怀挫折之情相通 贾谊献策之日 王粲作赋之年 都与诗人一般年轻 诗人应博学宏词科考试而落第 其心境与贾谊上书未一样抑郁愁苦 诗人远赴泾州入王茂元幕府 与王粲一样寄人篱下 流落幕府 万般情怀 便由这两个典故准确地传达出来了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常想白发年老时归隐江湖 披散头发 驾一叶扁舟 悠游于江湖之间 但需待自己扭转乾坤 回旋天地 建功立业之后 诗人虽然遭遇困顿 可是他的凌云之志并未减退 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成就霸王之业后 辞去爵位 乘一叶扁舟飘然而去 成为千古美谈 李商隐借用这个典故 表明自己想学范蠡 建功立业 等到功成名就之后便引身而退 欲回天地 说的是自己渴望有回天之力 以重振李唐王朝 永忆江湖 强调自己并非贪慕功名利禄 而有功成身退之心 永 字表达的是诗人毕生的理想 欲 字可见诗人强烈的用世之心 这一联历来备受推崇 它不仅对仗工整 气势雄浑 而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代表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既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又追求淡泊宁静的超远人生 有了前者 才能胸襟开阔 兼济天下 有了后者 就会区别于那些追名逐利之徒 纪晓岚曾经盛赞此联 千锤百炼 出以自然 杜亦不过如此 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鹓雏竟未休不料死老鼠被当成美味 而秉性高洁的鹓雏竟然被猜疑个不休 鹓雏 凤凰一类的神鸟 这一联出自 庄子 秋水 战国时惠施任梁国相 庄子准备去探望他 有人对惠施说 庄子是想来谋夺你的相位 惠施于是百般防范 庄子听到这事后 就对惠施说 南方有一种叫鹓雏的神鸟 从南海飞往北海 一路上非梧桐树不歇 非竹实不吃 非甘泉不饮 有只猫头鹰刚获得一只死老鼠 看到鹓雏飞过 怀疑它要来抢食 就仰头向它发出 吓吓 的怒叫声 现在你也想用梁国这只死老鼠来 吓 我吗 诗人巧妙地借用庄子的典故 把本来很难用简短文字表达的意思说得委婉含蓄 耐人寻味 李商隐应博学宏词科考试而落选 与某中书大人 此人不堪 这一含有道德人品的非议有关 诗中所用典故 大概正是对这种猜忌与中伤的愤慨 同时 也可能是讽刺那些企图把持利禄 一力排斥异己的朋党势力 四 全才的诗人1 骈体文独步李唐现存骈文329篇 旧唐书文苑传 商隐能为古文 不喜偶对 从事令狐楚幕 楚能章奏 遂以其道授商隐 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博学强记 下笔不能自休 尤善为诔奠之辞 与太原温庭筠 南郡段成式齐名 时号 三十六 岑仲勉先生考订为 三才子 之误 刘学锴先生认为三人皆排行十六 故称 三十六 新唐书文艺传 商隐初为文 瑰迈奇古 及在令狐楚府 楚本工章奏 因授其学 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 时温庭筠 段成式俱用是相夸 号三十六体 代平安公遗表 上令狐相公状五 2 文追韩柳李贺小传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 状长吉之奇甚尽 世传之 长吉姊嫁王氏者 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 通眉 长指爪 能苦吟疾书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所与游者 王参元 杨敬之 权璩 崔植辈为密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 未尝得题然后为诗 如他人思量牵合 以及程限为意 恒从小奚奴 骑距驴 背一古破锦囊 遇有所得 即书投囊中 及暮归 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 见所书多 辄曰 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上灯 与食 长吉从婢取书 研墨叠纸足成之 投他囊中 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 过亦不复省 王 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 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 洛 所至或时有著 随弃之 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 忽昼见一绯衣人 驾赤虬 持一板 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 云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 欻 下榻叩头 言 阿弥老且病 贺不愿去 绯衣人笑曰 帝成白玉楼 立召君为记 天上差乐 不苦也 长吉独泣 边人尽见之 少之 长吉气绝 常所居窗中 勃勃有烟气 闻行车嘒管之声 太夫人急止人哭 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 长吉竟死 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 实所见如此 呜呼 天苍苍而高也 上果有帝耶 帝果有苑囿 宫室 观阁之玩耶 苟信然 则天之高邈 帝之尊严 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 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 噫 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 不独地上少 即天上亦不多耶 长吉生二十七年 位不过奉礼太常 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 又岂才而奇者 帝独重之 而人反不重耶 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3 诗夸李 杜李商隐的七律 只有杜甫可以和他相提并论 二人各有所长 平分秋色 他的七绝 独步晚唐 和李白 王昌龄等七绝圣手处在同一个档次 除我们书上总结的艺术特点之外 我觉得李诗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李商隐诗歌的主观化倾向流莺流莺漂荡复参差 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 良晨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 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 凤城何处有花枝 2 一贯的感伤情调 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 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 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 岂宜重问 后庭花 中晚唐文学概况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楚吟 山上离宫宫上楼 楼前宫畔暮江流 楚天长短黄昏雨 宋玉无愁亦自愁 3 委婉曲折 难以索解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4 声韵美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中晚唐文学概况 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 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 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 绮靡繁艳 的新风尚 一 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 追求幽约细美 三 重主观 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李商隐 813 858 字义山 号玉谿生 唐怀州河内人 今河南沁阳 二十五岁进士及第 因触犯朋党之争而屡遭排挤 只当过幕僚等 潦倒一生 诗歌特点 1 深于寄托 工于比兴 2 用典工巧 表现婉曲 3 意境含蓄 风格独特 1 诗境朦胧多义 词义飘渺难寻 2 凄艳浑融的风格1 独特的意象群 2 技法纯熟 3 情感统一 李商隐抒情诗的特点 1 政治和咏史 约一百多首 如 隋宫 2 抒怀和咏物 如 登乐游原 3 应酬和交际 如 酬别令狐补阙 等4 爱情 如 无题 锦瑟 等 诗歌分类 1 李商隐留有十多首 无题 诗 或写爱情 或别有寄托 大都含蓄而多比兴 诗意甚为隐晦 诗意不便明言 所以标以 无题 2 另有些诗取首句头两字为题 题目和内容基本上没什么联系 实际上也属于无题诗 3 前后共创作了近一百首无题诗 约占他诗作总数的六分之一 李商隐的 无题 诗 诗以 无题 命篇 是李商隐的创造 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 多数描写爱情 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 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 所以命为 无题 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 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 但往往没有确论 李商隐无题一类诗歌 境界和情思的朦胧 在内涵上也就往往具有多义性 元好问感叹 诗人总爱西昆好 独恨无人作郑笺 李诗的多义性 跟独特的意象及其组合 用典等有关 更主要的 在于把心灵世界作为表现的对象 重在对人物心境的挖掘与开拓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解 画楼 桂堂 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灵犀 旧说犀牛有神异 角中有白纹如线 直通两头 送钩 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 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 藏于一人手中 令人猜 分曹 分组 射覆 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 射覆未必是实指 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鼓 指更鼓 应官 犹上班 兰台 即秘书省 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 是参加宴会后 随即骑马到兰台 类似蓬草之飞转 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昨天晚上 在画楼西畔 桂堂东面的幽会 天空点缀着稀稀点点的星星 微微的春风轻轻的吹拂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可恨没有彩凤的双翼 无法飞到意中人的身边 而意中人和自己心心相印 正如犀角之两端 有白理如线相彻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在私宅 隔座送钩 分曹射覆 酒暖灯红 好不热闹 可叹呵 听到更鼓敲响 我要上朝点卯了 策马赶到兰台 像随风飘转的蓬蒿一样 真是身不由己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诗写的是痛苦与欢乐交织的爱情 诗的前四句是在分离时对震撼心灵的爱情的执着回忆 第一句中的 昨夜 是指往昔的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 这句诗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 把往昔与今日 爱情的温馨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微电网储能系统在智能能源管理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新能源光伏产业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报告
- 2025湖南省安全员考试精准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低空经济行业产业链协同创新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车辆充电站安全运营与管理策略报告
- 第23课《太空一日》说课稿-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综合练习练习题(解析版)
- 2025年中国消防面具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低空经济网络安全风险防范与应急响应能力提升报告
- (2024年秋季版)山西省洪洞县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六课“我”和“我们”第1框 集体生活邀请我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5年绩效管理自考试题和答案
- 高三试卷: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答案
- 2024年全国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考试快速提分卷(附答案)
- 土地法律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湖北省荆门市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气象科研课题申报书
- 人工智能+开放共享城市安全监控数据共享分析报告
- 2023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试题真题及答案
- 新疆质量安全总监培训课件
- 心理健康指导手册方案
- 电厂安全学习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