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失信、信誉资本与会计诚信产权安排,.doc_第1页
会计失信、信誉资本与会计诚信产权安排,.doc_第2页
会计失信、信誉资本与会计诚信产权安排,.doc_第3页
会计失信、信誉资本与会计诚信产权安排,.doc_第4页
会计失信、信誉资本与会计诚信产权安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失信、信誉资本与会计诚信产权安排刘建秋(暨南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广州,510632;湖南商学院会计学院,长沙,410205)摘要:现代企业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企业签约主体包括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由于物质资本的专用性特征使其加入企业契约后存在退出障碍,经营者人力资本的专有性决定其可以利用专有性特征而敲物质资本所有者的竹杠,这样会计信息失真不可避免。会计诚信的实现必须确立经营者人力资本的诚信产权安排,使会计契约在最大范围内实现自我履行。关键词:会计失信,资产专用性,信誉资本,产权安排Accounting fraud, reputation capital and accounting integrity arrangementsLiu jiqnqiu (Post-doctor station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JiN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accounting department of Hunan Business College, Changsha, 410205;)Abstract: The modern firm is a nexus of contracting relationships which contains the owners of material capital and humanity capital. For the specificity and the obstacle of drawing from the enterprise of material asset, the personal capital can hold up the owner of material capital, and this made its inevitable fo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 We must establish the arrangement of integrity property for humanity capital and strengthen incentive for accounting integrity property to aim accounting integrity.Key words: accounting fraud; asset specificity; reputation capital; property arrangement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不完全契约视角的会计信誉生成与演化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刘建秋(1972)男,湖南桃江人,暨南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湖南商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与审计理论。联系地址:刘建秋,湖南商学院会计学院,410205电话e-mail:会计失信、信誉资本与会计诚信产权安排摘要:现代企业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企业签约主体包括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由于物质资本的专用性特征使其加入企业契约后存在退出障碍,经营者人力资本的专有性决定其可以利用专有性特征而敲物质资本所有者的竹杠,这样会计信息失真不可避免。会计契约的顺利履行必须确立经营者人力资本的诚信产权安排,使会计契约在最大范围内实现自我履行。关键词:会计失信,资产专用性,信誉资本,产权安排现代企业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这一组契约关系涉及到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所需的一系列要素使用权的交易,企业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规定了企业内部的所有权安排结构。企业契约要素根据其使用特征可以分为两大类:物资资本与人力资本。考虑到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与企业的契约性质,企业可以认为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一个特别契约(周其仁,1996)。在这个特别契约里,由于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不同的产权特征,引起他们在企业契约中的权力配置差异,这种差异容易引起企业契约主体行为异化,从而造成会计诚信缺失并引发会计信息失真。这可为我们提供一个分析会计诚信缺失本质问题的全新分析框架。一、资产专用性与“敲竹杠”问题的理论逻辑专用性(specific)是契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一般叫做“资产专用性”。所谓专用性特指专门为某一特定的团队生产而进行的持久性投资,并且投资一旦形成,再改作它用将十分困难或其价值将大受损失。因此,专用性资产的价值在事后严重依赖于团队的存在或其他团队人员的行为。具备这种性质的资产常见的有专用性不动产如建筑物,专用性物质资产如为生产某个特殊零部件所需的专门充垫等,或专用性人力资本如具备某一特定技能的人才。与之相对应的是通用性资产。在只包含通用性资产的投资交易中,交易的任何一方都可以轻而易举的转而寻求其他交易对象,并且能保证投资创造的价值和双边利益不受损失。在契约交易中当一方做出专用性投资形成专用性资产后,由于这种资产难以转作它用或转作它用要遭受较大的价值损失,该交易者就被紧紧捆绑在这笔交易上了。有时,资产专用性投资对交易主体来说可能是相互的,这种捆绑效用会使任何一方退出都同时给双方造成损失。与此同时,资产专用性给交易双方带来了可占用专用性准租,即某项资产最优使用者超过次优使用的价值1。由于专用性资产难以转作它用,即使付给所有者的价格下降,资产使用者得到的供给也不会减少,这时租金便产生了。专用性准租的存在,给不完全契约条件下契约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客观的便利,这就引发了不完全契约下的“敲竹杠”问题。我们下面用资产专用性的概念来分析企业这个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现代企业契约内部,存在两种要素交易主体,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作为企业通用契约条款的公司法等明文规定,原始物质资本投入企业形成股本,股本在企业存续期内一般不能退出和偿还,因而成为企业的永久性资产。虽然物质资本相互可以转让而对于其个体所有者而言可以退出,但作为一个整体物质资本是无法退出企业的,因而成为企业的专用性资产。相对而言,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表现为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可以相对自由的进出企业。这里需要重点指出的是,物质资本证券化后在资本市场的流通转让并不能改变物质资本专用性的本质。首先,尽管是证券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证券化的比重也只有32%,未证券化的比重占67%2。未证券化的物质资本投入企业后显然是不能随意转作它用的。其次,证券化的物质资本所有者可以把资本转让而退出,但这时退出的只是资本的价值形态,而作为资本的物质载体仍然在企业契约内部生产经营,显然其专用性特征是没有因为单个投资者投资的转让而有丝毫变化的,而且,物质资本作为一个整体并没有退出企业契约。事实上,资产专用性的本质正在于其退出障碍无法退出或退出遭受重大的价值损失,因此物质资本在企业契约中存在退出障碍而成为企业的专用性资产。与资产专用性投资相联系的一个可能后果是契约一方针对专用性资产的敲竹杠问题。威廉姆森(1979)认为敲竹杠问题产生于契约不完全性、信息不对称和当事人事后机会主义行为3。契约不完全性激励了交易主体的机会主义动机,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一方掌握了私人信息,契约另一方无法对信息优势主体的行为做出事前有效监督和事后评价。契约主体就会利用信息优势攫取专用性资产带来的专用性准租,从而产生敲竹杠问题。这种敲竹杠行为是不完全契约下的后契约机会主义行为。一般而言,契约当事人既可以利用不完全契约留下的漏洞和监督的困难,减少专用性投资实施敲竹杠行为,也可以在契约再谈判时利用资产专用性带来的捆绑效用和退出障碍,以中止契约相威胁,直接要求增加契约收益。前者是在既定的契约收益下通过减少自己的投入来达到寻求更多准租的目的,后者则试图通过改变事后的契约分配原则来直接侵占对方的专用性准租。前者是一种隐含的偷懒式行为,后者是显性的敲竹杠,或者叫攫取或威胁行为。不管是哪一种敲竹杠行为,敲竹杠的实质都是通过改变既定的契约规则而对其他主体进行利益侵占。敲竹杠的一个经典案例是克莱因提出的通用汽车公司和费雪车身厂的车身订购契约通用汽车公司和费雪车身厂签订了一个费雪公司向通用汽车供应金属汽车车身的契约。费雪车身厂为了生产通用公司所需的汽车车身,不得不进行一大笔专用性投资。这时,敲竹杠的风险就产生了,一方面,在费雪公司进行了专用性投资以后,通用公司就有可能以减少需求甚至解除契约相威胁以迫使费雪公司下调汽车车身价格,为了使通用汽车敲诈费雪公司的可能性最小,契约规定了一个未来10年的竞争性价格,即等于费雪公司的可变成本加上17.6%的利润;另一方面,实际情况是,这个契约签订以后,市场行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对金属汽车车身的需求迅速而绝对地增长。这使费雪公司反过来通过利用较多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并拒绝把汽车车身厂建在通用汽车装配厂附近,趁机将17.6%的利润附加在其劳动和运输成本上,而敲诈了通用汽车公司。在这种只涉及物质资本专用性的敲竹杠行为中,纵向一体化通常被认为可以解决敲竹杠问题(威廉姆森1971,1979,克莱因1978)3。事实上,费雪公司和通用汽车的敲竹杠案例中,最终以通用汽车公司购买费雪车身厂得以解决。只涉及物质资本投资的敲竹杠问题在纵向一体化后不复存在,是因为纵向相关的资产联合所有权使专用性投资决策主体和可占用准租归属主体同一化,从而避免了冲突的发生。但是,当交易契约涉及到人力资本投资时,比如,在同一个企业契约内部纵向一体化:物质资本要素所有者和人力资本要素所有者签定契约组成一个企业,并不能有效避免两类主体之间相互敲竹杠的可能性。事实上,作为人力资本所有者之一的企业经营者经常利用偷懒“虐待”非人力资本,或者利用其对企业天然的控制权来进行会计操纵以剥削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人力资本所有者对物质资本所有者敲竹杠的便利,源于人力资本特有的产权特性。二、会计失信:人力资本专有性与敲竹杠的形成从契约角度研究企业内部的要素特性及其产权安排规律,不能不注意到人力资本产权形式的重要特点。人力资本包括人的健康、体力、经验、生产知识、技能和其他精神存量。他与物质资本的根本差别在于其产权与其主体的天然不可分离性。正如罗森(Rosen,1985)所说,人力资本的所有权限于体现它的人。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只能不可分离的属于其载体,这个载体不但必须是人,而且必须是活生生的人。而其他经济资源包括各种非人力资本和土地所有权等,既可属于个人,也可属于家庭、社区、其他共同体或国家,还可以不属于任何人或人的群体,即便是作为极端的奴隶,也具有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的产权特征4。巴泽尔(Barzel,1977)的研究证明,在奴隶社会,使奴隶主成为最完全意义上的所有者的前提条件是监测奴隶的劳动无需花费任何成本5,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当人力资本产权的一部分被限制或删除时,产权主体可以将相应的人力资本关闭起来,以至于这种资产似乎从来就不存在。企业契约内部的人力资本,特别是对企业契约存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的经营者人力资本,其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的产权特征,形成了人力资本的“专有性 Alchina &Woodard(1987)在对企业理论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专有性(exclusive)的概念,但作者没有对其作进一步深入研究。杨瑞龙,杨其静在专用性、专有性与企业制度(经济研究,2001,3)一文中,论证了“专有性”是企业组织租金分配,进而是企业剩余分配权利的来源。而与之相对的观点是,物质资产专用性特征使专用性投资易受机会主义行为侵害,因此专用性投资的产权主体应该拥有企业产权以对其专用性投资进行保护,因而物质资本所有者必须拥有企业,得出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结论。”。专有性资产就是这样一些资产,一旦他们从企业退出,将导致企业的生产力下降、组织租金减少甚至企业组织解体。或者说,专有性资源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基础,他们的参与状况直接影响到组织租金的大小或其它团队成员的价值87。从上述定义不难看出,专有性资源的特点在于为企业团队生产所必需,同时又难以被替代,某种资源越是团队所必须,越是难以被替代,该资源的专有性就越强。因此,专有性与专用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区别在于:(1)专用性资源价值的存在依赖于企业团队生产的存在,面临被其他团队成员机会主义行为威胁,在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而专有性资源正好相反,团队生产价值依赖于专有性资源,或者说专有性资源被团队整体和团队其他成员所依赖,处于契约谈判中的主动地位;(2)专有性资源由于对企业团队生产的重要作用,其所有者经常处于一个近似的卖方垄断市场上,或者这种资源的交易市场还没有发育成熟,使得买方很难找到一种廉价的机制对专有性资源进行直接定价(杨瑞龙,杨其静,2003)6。这样,专有性资源所有者就有敲其他方竹杠的可能性,并且这种敲竹杠行为可以用其价值合理回归而得到自我解释。专有性资产可以分为“专用性的专有资产”和“通用性的专有资产”,前者是指该种资产虽然对企业价值创造很重要,但其难以改变使用方式而具有出障碍。相反,通用性的专有性资产既可灵活改变用途又对团队价值创造至关重要。通用性的专有性资产所有者一般有如下几种:(1)拥有发现并能组织实现某种市场获利机会的企业家,(2)掌握某种能带来巨大商业利益技术的人,如重大专利技术的拥有者,(3)在资本稀缺的经济中掌握大量货币资本的人,(4)掌握能带来大量商业机会的特殊社会关系的人,如一些高干亲属6。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企业经营者属于通用性的专有性资本所有者,根据杨瑞龙的专有性资源所有者分享企业组织租金的理论逻辑,经营者拥有对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就成为自然。同时,因为物质资本具有专用性而存在退出障碍,不但不能增强其所有者的谈判实力,反而使其面临被经营者机会主义行为侵害的威胁。而经营者人力资本专有性的特点,使其在企业契约中对物质资本敲竹杠威胁成为可能。由于会计信息是对企业产出的替代(杜兴强,2002),因此经营者对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敲竹杠通过操纵会计信息就能实现7。在现实的企业契约中,经营者分享的企业所有权应该与其专有性人力资本产权相对应,这是初始的企业所有权契约安排。而在企业的持续经营中,经营者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干中学在人力资本专有化与专业化两个方面增进其人力资本价值,根据所有权对称性安排原则,人力资本应该在企业内部分享更多的企业所有权(主要是剩余索取权)。而一般的企业所有权契约没有对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增值因素进行相应的所有权追加配置机制,因此,企业经营者只有利用其手中的天然控制权改变会计契约而实现自己的利益,从而造成报告会计信息与企业经营实际出现差异而引发会计失信。另一方面,经营者更多的情况是通过纯粹的事后机会主义行为更改会计契约,执行于己有利的会计方法,或干脆进行虚假会计处理,增加自己利益而敲物质资本所有者的竹杠,这是现实中会计诚信缺失与会计信息失真的一般逻辑。可用如下的博弈模型说明“敲竹”的形成及其存在机理。假设市场上有许多同质的经营者,由于经营者具有通用性的专有性人力资本,不管其是否与物质资本所有者签定企业契约,都可得到w的固定工资收入。R0为物质资本所有者自己经营企业时的企业剩余,R 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委托经营者经营企业带来的企业剩余增加额,R0。经营者有两种行为选择:敲竹杠与不敲竹杠,假定敲竹杠利用会计造假来实现,并能给经营者从物质资本所有者那儿得到H的敲竹杠收益。假设面对经营者的敲竹杠行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只能通过解雇经营者(自己来经营企业)进行惩罚。这时,双方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表1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敲竹杠博弈物质资本所有者 雇 不雇(自己经营)人力资本(经 营 者)敲竹杠(W+H,R0+R-W-H)(W,R0)不 敲(W,R0+R-W)(W,R0)显然,由于经营者拥有专有性人力资本,企业契约博弈对经营者收益难以有实质性影响,即经营者总能得到W的市场收益。在没有其他因素控制(如有效的外部监管)的情况下,经营者敲物质资本的竹杠总是其(弱)占优战略,对于物质资本所有者而言,只要有:R0+R-W-HR0即RW+H经营者给企业带来的剩余增值额大于其工资和敲竹杠转移收益之和,(敲竹杠,雇)就是双方的那什均衡解。此时,物质资本所有者就会默认经营者的敲竹杠行为,从而与H相对应的会计信息失真就成为双方博弈均衡的结果,会计契约无法得到理想的执行。三、信誉资本与会计契约自动履行会计失信与会计诚信是同一硬币的两个方面。会计失信的经济实质表现为经营者人力资本敲物质资本的竹杠,其外在表现为会计诚信缺失、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从契约理论分析,会计失信是会计契约履约失败的直接结果。企业经营者对会计契约违约行为的原因,必有其深层的利益驱动。企业经营者作为一个社会经济个体是理性的经济人,有着自己的效用函数和行为偏好,其不仅要得到社会的尊重、认可,更要满足自己对个人财富的追求。会计契约规定了企业经营者诚信的职业要求,然而,现实中会计履约失败比比皆是,其根本原因在于,诚信和利益密不可分,仅仅从社会学的角度、从道德伦理层面来谈论诚信毫无意义。诚信的缺失是因为在利益上有所得,因此,要解决“诚信危机”必须从经济学入手。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诚信的普遍缺失一是因为失信的成本过低,二是因为诚信的收益过低。解决失信成本过低的途径必须通过加大对会计失信的处罚力度,而诚信收益的提高必须使经营者会计诚信资本显现并实现其对诚信的产权。广义的资本理论把资本分为三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一种无形资源形式,以社会关系中的信任、规范和网络为载体,既包括社会关系中的制度、规范和网络化等组织结构特征,又包括公民所拥有的信任、威望、信誉等人格网络特征。社会资本通过对人际关系的协调、对互动能力与合作潜力的开发,来提高社会效率,增加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信誉是社会资本的一种,信誉能减少正式会计制度的执行成本,提高企业契约运行的效率。从契约的履行方面考虑,会计诚信丧失和会计信息质量低下是会计契约履行失败的结果。一个契约被有效履行无非有三种形式:相互履行、第三方履行和自我履行8。契约的相互履行取决于双方谈判力量实力对比,自我履行取决于违约成本与履约收益大小的衡量,第三方履行是在前两种方式失败的情况下的一种强制履行机制,其实施主要是由国家以暴力优势作为强制手段进行的。最优的契约设计应该使契约条款达到一种纳什均衡,使契约条款界定的利益限定在契约的自我履行范围之内,契约的自我履行范围受制于契约执行主体私人履约资本的大小9。由于违约将遭受契约对方的私人惩罚和市场上的声誉贬值,违约有可能使理性的经济人得不偿失,使契约履行者考虑违约对其私人履约资本的惩罚性报复,从而使契约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自我履行。在会计契约这种特殊的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契约中,作为物质要素投入者的契约主体投入了较大的专用性物质资产所有权以及资产的未来收益权,因而具有巨大的私人履约资本。因此会计契约中,物质资本所有者一般没有违约的积极性 现实中也存在大股东进行会计欺诈的可能性,但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其他契约主体监督弱化,大股东控制企业成为会计契约的执行者,他们进行会计舞弊的本质是利用其会计执行者的身份而侵害其他物质要素投入者(中小股东和潜在投资者)的利益,这样就回到了会计诚信的物质要素投入者会计执行者之间的会计诚信一般分析框架(此时大股东就是会计规则执行者)。作为会计规则执行者的经营者代理人,他们投入企业契约的只是其经营者人力资本,由于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的天然特性,人力资本不具有抵押性,因而不能作为契约中的私人履约资本,会计执行者的私人履约资本只包括其未来的收入现值和声誉损失(包括人力资本贬值)。在企业契约内部,这个数值相对于物质要素投入者的专用性物质资产而言往往是较低的。因而会计契约履行中具有违约积极性的一般是会计执行者。我们用图1来分分析私人履约资本与会计契约的自动履约范围,该图提供了会计契约双方违约的概率分布及其自动履约范围的大小。图1 会计契约的自动履约范围在会计契约中,作为会计信息需求主体的物质要素投入者具有较大的私人履约资本Kw,作为会计执行者的经理人具有较小的私人履约资本Kp ,契约主体的潜在违约特征用其违约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物质要素投入者的违约密度函数为fw(x),会计执行者的违约密度函数为fp(x)。图1左所示,物质要素所有者的会计契约自动履约范围为: 自动履约范围以外的区域为: 即左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由于物质要素所有者在会计契约中的参与特征,使其具有较大的私人履约资本Kw和较为集中的履约概率密度分布,因此自动履约范围以外的区域很小。从图1右图可以看出,会计规则执行者的自动履约范围为:自动履约范围以外的区域为 即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由于会计规则执行者在会计契约里的参与特征,其私人履约资本Kp较小,且履约密度函数尾部较长,因此自动履约范围以外的区域较大,从而存在较高的违约概率。就基于会计诚信的会计信息质量而言,社会最优的会计契约履约目标为最大化契约双方的自动履约范围,即使: ,或成立。这时理论上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通过契约条款的规定减少违约的概率,即改变契约主体违约的密度函数,以增大契约的自我履约范围。这在一般的物质交易契约中是一条较为可行的途径。例如,清楚标明所要交易物品的数量、质量和价格等细节,通过法律之手约束那些能够从交易对手那里获取的准租金变量,使契约主体减少违约的可能性。但对于会计契约而言,这一方法的作用有限。原因在于会计契约是不完备的,对于会计信息产品的质量、数量等难于严格约定,对于产品质量的检验也必须通过外部审计鉴定来完成,在实际中往往难于进行检验。而且由于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通过严格的契约条款规定不仅成本巨大,而且可能发而引起更大的含糊和不确定性。会计契约的本质特征决定通过契约条款来减少违约概率是难以实现的。减少违约概率的第二种基本方式是,通过改变契约主体的私人履约资本进行。增大契约主体的私人履约资本,就扩大了默认契约的自动履约范围,使原来处于自动履约范围之外的区域,变成了自动履约范围以内的部分,从而提高了契约履行的概率。四、提高会计契约自我履约范围的途径:会计诚信产权安排经营者作为会计契约的执行主体,其个人履约资本的大小对契约的有效履行至关重要。经营者可能的私人履约资本包括个人财富、学识水平、社会地位、市场声誉和信誉资本等。因为契约的自我履行必须通过契约对方的私人惩罚和市场声誉贬值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作为保证契约自我履行的私人履约资本,必须能给契约主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否则,这种对私人履约资本的惩罚和贬值就是不可置信的,它也就无法保证契约的自我履行。企业经营者信誉资本虽然是能够带来社会收益的社会资本,但在现行的企业契约市场里,它还不能为经营者带来应有的诚信收益。因此,实现经营者会计诚信的市场收益,是信誉资本真正成为经营者私人履约资本的前提。这只能通过对经营者会计诚信进行明确的产权安排才能实现。经营者诚信产权安排的实质是经营者享有和实现其会计诚信信誉资本的收益权。诚信度高的企业会计执行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产品,必须同时得到较高的诚信收益。较高的诚信溢价进一步强化了经营者的私人可履约资本,使其在会计诚信契约执行中实现契约的自我履行。具体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