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厅TD-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docx_第1页
营业厅TD-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docx_第2页
营业厅TD-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docx_第3页
营业厅TD-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docx_第4页
营业厅TD-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本科毕业设计题目:葫芦岛绥中营业厅TD-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专题:专 业: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说明书 页,图纸 张,专题 页,译文 页辽宁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IV页葫芦岛绥中营业厅TD-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摘 要 全世界移动通信技术使用的双工技术共有两种,一个技术是FDD频分双工技术,另一个则是TD-LTE双工技术。TDD的中文名字是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LTE双工技术是TDD版的LTE技术,也就是 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TD-LTE双工技术的定义与规范是由3GPP组织涵盖的全球各大企业及运营商共同完成的。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使用,移动互联网电话业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用户们对移动终端接入速率也给予了更高的要求。TD-LTE作为TD-SCDMA的发展方向,它的上下行速率相比3G的TD-SCDMA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分析,超过四分之三的通信业务在室内发生,正是因为这样,TD-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是移动运营商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本设计根据葫芦岛市绥中移动营业厅的内部结构,完成了葫芦岛市绥中移动营业厅TD-LTE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在设计中,通过对葫芦岛绥中移动营业厅实际环境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绘制了室内分布设计图,确定了合理有效的室内分布设计方案,根据方案完成了具体工程的实施与调测,最终达到葫芦岛绥中移动营业厅TD-LTE信号覆盖和正常使用 。关键词:TD-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Design of Huludao Suizhong Business Hall TD-LTE 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Abstract TD-LTE, namely 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timesharing), the worlds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operators covered by the 3GPP organization jointly develop, TDD time division duplex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is a dual us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the corresponding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DD. TD-LTE is the TDD version of LTE technology. With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smart phones, mobile Internet business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terminal access rate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D-LTE as the evolution of TD-SCDMA direction, compared to its 3G downlink rat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Based on user behavior analysis, data business for more than 75 percent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room, so the TD-LTE indoor coverage is the focus of mobile operators need to focus on. This design has complete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that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over the students dormitory of Shenyang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In this design,the date and implementation of Huludao Suizhong Business Hall TD-LTE 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 solutions. In the design, the data of the Business Hall of Huludao Suizhong phys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collection, analysis, rendering the indoor distribution design,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distribution of interior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program completed the implementation and commissioning of specific projects, Huludao Suizhong Business Hall eventually reach TD-LTE signal coverage and proper use.Keywords: TD-LTE, 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目 录1 绪 论11.1概述11.2课题研究的目的、现状和意义1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21.2.2 室内覆盖的概念和重要性31.3课题的主要内容52 TD-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原理52.1 TD-LTE关键技术62.1.1 MIMO技术62.1.2链路自适应技术72.2 TD-LTE频率规划72.3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82.4 TD-LTE室内分布系统拓扑结构103方案设计113.1概述113.2方案总工程量113.3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113.4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图纸134 工程实施214.1工程实施214.2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214.2.1室内覆盖信号干扰215 工程验收22 5.1工程验收测试流程22 5.2验收测试方法及测试数据23 5.2.1安装工艺检查23 5.2.2 AP设备及系统验收测试24结 论28致 谢29参考文献30附录A 外文文献31附录B 外文翻译37HSDPA应用需求:37HSDPA历史和发展37TD-SCDMA HSDPA技术特性介绍37第 42 页辽宁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1 绪 论1.1概述 2005年年初开始的3GPPLTE国际标准化进程中,在LTE-FDD和TD-LTE的标准化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2007年底,国内企业和机构对于TD-SCDMA的演进技术进行独立研究,也同时提出TDD-LTE,并形成TDD LTE标准,并且获得了国际通讯行业的大力支持。在2010年5月,世博会对外展现了世界上第一个TD-LTE示范网络,此次科技世博的最大的突出点是TD-LTE的即摄即传、移动高清会议等数据业务。2011年6月,中国移动的项目落实了TD-LTE多城市百站的建立,以及构成了大范围试验网的。2011年9月的测试网络已顺利完成,并逐渐进入商用阶段。TD-LTE将占据移动网络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是中国移动抢占市场的重要工具。 TD-LTE的全拼是TD-SCDMA Long Term Evolution,是TD-SCDMA的长时间技术演进。TDD技术和FDD技术的最大的不同就是TDD采用的是用时隙进行双工的,FDD则是采用一组频率来进行双工技术的。3G的TD-SCDMA 技术是CDMA技术,演进的TD-LTE是采用OFDM技术,在根本上是没有任何联系的。在网络无线接入网的一侧,用OFDM(正交频分调制)技术替换为CDMA技术。OFDM技术是公认的4G储备技术,具备抗多路干扰、完成简易、灵活支持不同带宽、频谱利用率高支撑高效自适应调度等优势。为进一步增加频谱效率,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同样成为LTE的必选技术。使用多天线系统的空间信道特性的MIMO技术,可以在同一时间传递多个数据流,这样就成功地使数据速率和频谱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LTE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的统一标准,具备高频谱效率、高峰值速率、高移动性和网络构架扁平化等多种优势。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从标准的提出到最终进入商用阶段。1.2课题研究的目的、现状和意义在最近几年中,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迅速,以及移动用户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而高的建筑物也越来越多,相应的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不断上升。用户数量的迅速扩张,并需要提供更好的室内的移动通信业务,但在许多地方,因为它的体系结构的原因,移动通信的信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从而形成的覆盖区域。在弱信号的大型建筑下层环境下,通讯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将形成移动通信的盲区;大型建筑物的中间层,从各地的不同的基站的信号,使该信号将重叠,将产生的乒乓效应,频繁交换电话,移动电话更严重的将被丢弃,使得信号以减少使用的移动电话用户感知;在大型建筑物的顶部,经常是移动通信信号盲区。这是因为在顶部将被限制天线的高度,因此不能使信号全部覆盖。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覆盖网络,要保证手机用户在室内的正常使用,是用以保证信号的良好覆盖,内存的大容量,信号质量的室内移动用户这三个方面,是用于提高建筑物内的移动信号有用的方案。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网路覆盖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把信号点均匀分布在室内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点,通过这样的系统来保证区域内具有良好的信号覆盖,使每个用户都能顺畅的上网、打电话。根据目前的网络数据统计分析,预计TD-LTE 4G网络70%80%的数据业务都将发生在室内,所以室内覆盖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形象和经济收入。根据服务的经验和用户流量的预测,规划大容量、高品质的室内网络运营商成为主要目的,所以一些关键技术指标,例如手机视频共享的能力,已经成为网络规划的重点。作为研究方向的一个要点,TD-LTE网络室内分布覆盖系统具有重要的意旨和实用价值。 在数据传送速率等方面,TDD-LTE拥有很大很强的技术优势,TD-LTE室内分布体系势必会大规模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公司网络业务的增长及宏蜂窝基站覆盖率的增加,城市的室外覆盖网路已经达到了无缝紧密连接,语音通话质量上也进一步得到了改良和提高。但由于大型建筑物结构本身原因,是很多网络信号屏蔽了,很多室内区域网络的覆盖率还是很不好的。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增加,如何提高网络的容量,在有限的频带也显得很重要。室内信号覆盖系统是室内的用户群体、提高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近年来,在国内手机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解决室内覆盖不均,吸收话务量,提高用户满意度的直接有效的办法。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在国内近年来,移动通信飞速发展。PHS(Personal Handphone System,小灵通)、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BWA(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宽带无线接入)、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 用户愈来愈扩张,这些网络范围也愈来愈大,它们的室内覆盖方面的问题也日趋显明。在大城市中,已经完成了很多的室外基站,并且在不断扩大容量,室外网络建设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此外,在房间内,尤其是在室内覆盖系统大型建筑内,如餐厅、写字楼、办公间、购物广场、地铁、机场、地下室等,建筑物的覆盖不均作用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含有大量的盲区,弱区或频率切换区域。一些建筑进行了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但是各大运营商单独建立了各自的系统,使机房和管线的造成了多余的投资,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欧洲、美洲等很多国家的无线网络成长比较早,室内分布系统发展也较先进,技术也发展的比较完善。例如美国,无线覆盖技术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市场也比较成熟。国内谋划无线通信营业市场的运营商公有六家,它们之间竞争十分激烈。然而伴着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创新,用户的需求也愈来愈广泛,运营商时常要对高楼、宾馆和车站等建筑物改变技术来升级网络,已达到网络更好的覆盖。美国的通讯法案明确制定了同等接入(Equal Access)的法则,所有排斥他性的接入条目都属违返法律。因此便寻找了解决方案,一个名叫Inner Mobile的无线室内综合分布覆盖解决方案经过对楼宇,高层等建筑物进行一次工程改造,商业信号能够完全覆盖多个运营商,它们也并没有标准的限制,无论CDMA、GSM、i DEN(integrated Digital Enhanced Network,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还是WLAN都能在系统中工作而且互相不干扰,对3GTD-SCDMA的各种标准也完全兼容。1.2.2 室内覆盖的概念和重要性室内分布覆盖系统就是利用很多种传输方式,例如:光纤、同轴电缆、泄漏电缆等将基站信号无线、有线方式引入到室内的各个角落,再由小型天线将基站信号发出,使室内各个角落都能收到均匀分布的信号,以达到去除室内盲区、抑制干扰等目的,让室内的移动用户得到稳定且可靠的信号,得到高质量的移动通信服务。建设室内覆盖系统,不仅能比较全面地提高室内的通话质量,增强移动电话接通效率,还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服务区。如适合于室外信道的按距离的负指数变化的传输模型适合室内信道距离传输模型并不总是有效的对于室内信。因为室内信道很是复杂,类型较多,已经提出的一些模型没有普遍性,性能指标也不够完整,测试的也不够广泛;因此,由基于现实假设的数学模型来分析性能,实际是不可能的。但用一个简化的理论公式,又过于简单。当然了,也可建立一个符合实际的仿真统计模型,来仿真整个通信链路进而分析性能。然而,模型必须考虑所有的实际情况,必须根据区域类型和RF预测数据。因此,室内覆盖系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建设室内覆盖系统呢?原因如下: (1)需要改善的室内移动通信环境还是有很多方面; (2)在信号均匀分布方面,由于高层楼宇本身拥有屏障和吸取功能,使无线电波有大的传输消耗,移动信号有了弱场强区乃至是盲区; (3)在大型建筑物中,由于大的移动电话应用程序的密度、容量,本地网络能力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无线信道易产生堵塞的现象。 (4)在品质方面,高层楼宇很容易发生无线电频率滋扰,信号不牢靠,产生开关效应,语音品质很难保证,而且将会发生语音通话切断现象。因此,室内覆盖系统具有以下的效果: (1)发掘隐含话务,增强网络形象。 (2)供应高速数据业务,扩充增值服务。室内覆盖不仅提升系统的室内通话质量,扩大网络容量,降低准入阻击,并把重点放在覆盖区域提供更好的服务,是提高内部无线通信环境的一个重要方法。通信室内覆盖,不仅可以提高室内的盲目,也提升语音质量,网络质量和系统容量的室内移动通信,除了帮助屏蔽本地信号的引入,对建筑关闭的顶部,突破和交换不成功的现象时有帮助。在另一方面,对于扩大覆盖范围室内覆盖的完善,提高质量,提高接通率,降低断线,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室内覆盖是一种膨胀的方法和在共享室外交通,扩大网络的容量,提高频率的利用率有很大作用。1.3课题的主要内容 目前TD-LTE初步进入商业化,因为TD-LTE的时间划分的显著的特点,智能天线,室内分布系统的各种方式,配置的安装和设定与传统的室内分布系统解决方案完全不同。室内分布系统原理是室内分布系统的使用将移动基站信号源的均匀分布在房间的所有覆盖点的室内区域以保证一个很好很强的信号覆盖。在这个方面来看,TD-LTE迎来大规模发展,对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前夕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对指导TD-LTE网络建设的意义重大。 本论文将理论与工程实际经验相结合,通过测试、数据分析、对葫芦岛绥中移动营业厅TD-LTE室内分布系统进行设计,解决小区边缘话务质量差,相邻小区互相干扰等问题。完成葫芦岛绥中移动营业厅TD-LTE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的制定及实施之后,进行工程的调试和验收,以实现TD-LTE移动信号的完整覆盖。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搜索相关材料,探究TD-LTE室内分布体系的设计原理,主要技术。(2)TD-LTE室内分布体系方案设计。(3)方案的实施及问题的解决。2 TD-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原理 TD-LTE作为通信产业革命时期的重要通信技术,其中包括很多中国的专利,由中国主要引导,并已获得了国际标准的广泛支持,并已成为国际上统一的标准。TD-LTE网上浏览信息速度非常快,可以说是TD-SCDMA传输速度的好多倍,让随处可见的优质网速浏览网页成为可能;该体系自我成长速度快,达成了与其他国家移动宽带技术同样速率的技术发展,代表着当今世界移动通信产业的最先进水平。 TD-LTE室内分布体系的完成的原理源于分布在建筑屋外通讯信号不能传输到的建筑物内部,正因如此就采用室内分布式天线体系来实现信号的均匀分布。对于现有TD-LTE室内分布覆盖体系的创新和增大规模方案中,MIMO技术采用的两个通道模式是目前国内技术的主要模式,可是这项技术的工程改变量、配合量和投入资金都是比较大的,当前国内外没有一个数学模型和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篇论文创立了一边新建、一边合路方法的MIMO两个通道没有电源室内分布体系模型,而后为这个模型独立策划了这种快速的、高速率的基于M2M种群分解策略的算法。相同的本文对优化算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建议了一种飞快抑制的混合遗传算法,并以庞大的一维函数和二维多峰函数Shaffer的全体优化问题为例,考证了这类混合遗传算法的效率优于独立的共轭梯度法和遗传算法,赢得了较好的成效。2.1 TD-LTE关键技术2.1.1 MIMO技术 MIMO技术系统在使用的是802.11n的核心技术。 802.11n标准是IEEE,高达600Mbps的速度后,新的无线局域网技术。与此同时,专有MIMO技术可以提高现有的802.11a / b/ g网络的性能。该技术最早是在1908年提出的马可尼,它使用多个天线来抑制信道衰落。根据发射器和接收器天线,相对于SISO(单输入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数量,MIMO还可以包括西莫单输入多的PLE-输出系统和MISO(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只有网站(移动设备)或接入点(AP)支持MIMO部署MIMO。简单的说,MIMO技术就是指得是移动台在同一个地区收到同一个基站多根天线发射来的信号,使上下行都人为的经过多路信号传播,再通过DSP重新计算,根据时间差等因素将数据重新做排列组合,达成控制信号减弱、抗滋扰的效果。智能天线也采用了类似办法。MIMO技术优势是能够扩大系统容量无线电发送的信号被反射时,会产生多份信号。每份信号都是一个空间流。采用单输入单输出(SISO)的新系统或老系统一次只可发射或回收一个信号流。MIMO容许多个天线同时传递和接收回收多个信号流。它容许天线同时传递和回收信号流。能够看出,此时的信道容量跟着天线数目的增多而线性增多。也就是说,MIMO信道可以在几倍的基础上提高无线信道的容量,在原基础上不断的加宽带宽并提高天线的发射功率,频谱利用率也可以成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大大的提高,空间分集增益和空间时间编码通过MIMO信道提供的技术是降低的比特错误率。MIMO是多径无线信道与发射和接收作为一个整体优化,这是一个接近最优的空域时域联合的多样性和干扰消除处理。2.1.2链路自适应技术链路适配技术是确保该发送功率是恒定的,所述无线链路的传输速率是通过调节调制模式和无线链路的传输速率保证。选定一个较小的调制和编码速率,信道条件时有差,对于较大的信道调制方案的条件是最好的选择,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传输速率,速率控制,可以获得一切的能力优势。通过冗余信息的传输数据的调整,传输信道的动态范围小和信道的动态范围是在接收端获得的。通过冗余信息的传输数据的调整,所以在接收端得到的重传合并获得信道的动态范围小实现准确快速的适应。通过动态调整发射功率维持接收端以一定的信噪比保证链路的传输质量。通过无线信道变化的发射功率调节系统,在良好的通道,降低发射功率,信道在时间差,增加传输功率。功率控制可以很好的避免了用户间干扰细胞内。根据无线信道的测量,航道条件的选择是数据传输良好的频率资源。从而最大化吞吐量相对于单载波CDMA系统的基础上,LTE系统的一个典型特征信道在频域调度和速率控制。2.2 TD-LTE频率规划室内分布体系与室外网络覆盖体系采用的是非同一频率组网。对楼层间距离较好的,可以采用带宽20M同频组网方式;对于同一物理层天然隔离较差的区域,推荐采用2个10M频点异频组网方式,同层小区间频率交错复用。室内网络分布同一物理层面如果需要设定多个小区时,距离较近小区间建议采用非同一频率组网。在一个建筑可能会阻碍合理利用自然频率规划。图2.1 LTE使用频段2.3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 方案一为单路建设,是通过合路器使用原单路分布系统(如图2.2所示)。TD-LTE与其他系统共享,原有的分配制度,根据规划和建设的TD-LTE系统的性能要求,原系统响应必要时适当变换。注释:红色器件为新增器件,蓝色器件为更换器件,其余为利旧器件。图2.2 单路建设系统 方案二是双路建设,即一路新建,一路通过合路器使用原单路分布系统(如图2.3所示)。TD-LTE双用原有的方式分配系统,和一个新的方式来室子系统。要确保通过功率平衡双向分布系统的合理设计。注释:红色器件为新增器件。图2.3 双路建设系统方案三是双极化天线建设(如图2.4所示)。注释:红色器件为新增器件,蓝色器件为更换器件,其余为利旧器件。图2.4 双极化天线建设2.4 TD-LTE室内分布系统拓扑结构TD-LTE室分天馈系统根据所选设备不同,可分为分为“单通道系统”和“双通道系统” 两种拓扑结构。图2.5为单通道室内分布系统。每个室内覆盖点需要一个无线电频率传输链路,用于发送和接收吸顶天线。通常只使用一个通道的地板上。该方案适合小规模的现场数据的需求不高。图2.5 单通道室内分布系统双通道可更好满足室内对业务速率的需求,缺点是工程复杂度较高。图2.6为双通道室内分布系统。每一个室内覆盖点都需要经过一根双极化天线或有两个物理地点不同的普通单极化吸顶天线进行放射和接收,构成2*2MIMO组网。该方案有完整的MIMO特性,用户峰值速率和系统容量获得提高。 图2.6 双通道室内分布系统3方案设计在实际工程中,要对实际环境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然后按照指标的要求,通过计算和分析,设计出葫芦岛绥中移动营业厅TD-LTE室内分布系统方案,明确设备安装位置以及所用材料的多少。3.1概述 绥中移动营业厅楼高6层。绥中移动营业厅建筑面积约为4800平方米,一楼手机卖场二楼营业大厅,3至5楼为楼办公室,6楼为办公室和仓库。3.2方案总工程量 本设计共包括室分信源站1个,全部通过对现网TD-SCDMA设备升级的方式建设室内覆盖信源,建设TD-LTE室内分布系统1个,改造单路TD-LTE 室内分布系统1个,共配置O11 站点1个,新增载频1个,共覆盖1个物业点,实现覆盖面积0.35 万平方米。3.3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 本设计中,共覆盖1个物业点,全部为共址TD-LTE室内分布系统。表3.1 葫芦岛市室内分布物业点信息表序号站名所属区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新建建设方式室分集成厂家覆盖面积(平方米)BBU设备数量(架)RRU设备数量(架)信源建设方式1葫芦岛绥中营业厅绥中县共址改造单路虹信350011传统合计350011表3.2 葫芦岛市室内分布系统工程量表序号站名器件线缆及接头光纤其他材料合路器(个)1/2硬馈线(米)1/2接头(个)直角弯头、接头(只)1葫芦岛绥中营业厅9521202合计9521202表3.3 建筑安装工程量总表序号设备名称及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安装地点1BBU台1移动公司2RRU台1移动公司3合路器个11移动公司41/2馈线米120移动公司51/2馈线接头(N型male头)个70移动公司6耦合器个4移动公司7腔体功分器个5移动公司8尾纤条4移动公司9波纹管米50虹信公司10空开个1虹信公司11电源线米10虹信公司12地线米10虹信公司13普利卡米10虹信公司14线槽米5虹信公司15热缩管米1.4虹信公司16胀钉包3虹信公司17胀塞包1虹信公司18以下空白193.4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图纸根据采集的数据以及分析,严格遵守指标要求,最终确定室内分布设计图纸。图3.1 图纸a图3.2 图纸b图3.3 图纸c图3.4 图纸d图3.5 图纸e图3.6 图纸f图3.7 图纸g4 工程实施本人主要负责室分设计和后期数据开通,负责与局方以及施工单位的沟通工作,在实际工程安装中起沟通监督作用。严格遵守局方要求的施工工艺进行安装覆盖。4.1工程实施本设计中,工程的实施要严格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施工前检查、天线改造、单通道室分扩容、解决TD-LTE与WLAN互干扰等问题。严格按照局方要求的施工工艺进行安装和放置。每日施工进度需即时向局方和客服汇报,做好每日工作记录以备日后的工程验收和检查。4.2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4.2.1室内覆盖信号干扰 室外站的特点,室内覆盖信号1-2层容易出现弱覆盖,4至8层更好的覆盖范围,更好的信号质量,高层次的信号杂波干扰。室内分布体系覆盖室内使用分布式基站(BBU+RRU)实现室内场景的覆盖。高流量场景的室内覆盖将优先考虑大容量BBU建设,通过使用多个RRU实现大容量覆盖。建筑室外宏基站附近区域的交通需求,能力可以在室外宏基站到房间通过RRU,以达到室内和室外覆盖的协同作用。基于分布式基站的室内覆盖体系包括单通道室分、双通道室分。 4.2.2容量规划及扩容分析 当覆盖系统的设计,应保证系统的扩展。对业务需求的一个特别频繁的网站,在满足需要满足RRU的数量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满足未来业务扩展的需求。当系统容量不足时,尽可能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通过空分复用、增加载波及小区分裂等方式,满足业务需要。不改变室内分布系统和增加源载频配置,只需增加一个RRU可以增加1的载波频率,小区吞吐量增加了1倍,但不能提高单用户最大下行吞吐量。经过将单通道室分创新成双通道室分,足够增加小区下行吞吐量为本来的1.6 倍,单用户最大下行吞吐量也可提升。关于不能建立双路天馈线体系的场景,应使用RRU的双通道计划分布其他地区,规划时担保RRU通道间的隔离度尽量高,以利于后续MU-MIMO技术引入,提升单路天馈线系统的容量 。5 工程验收5.1工程验收测试流程(1)工程完工接收流程图 为了验收以下工程项目,一项一项公布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有问题出现,我们必须第一时间为整改,以保证网络体系的正常运行。工程完工接收流程图5.1所示。图5.1 工程完工接收流程图(2)工程初验工程部门完成工程后让用户开始使用,在五天之内进行改进并完善,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对工程进行验收。在这五天内,对葫芦岛绥中移动营业厅TD-LTE室内分布体系完成自我查误,等到一切指标都在要求的范围内,把查误报告交给工程验收方。在学校确认后之后,我们与局方共同进行初验。验收测试项目主要对系统设备、安装工艺、统计指标等项目进行了测试。(3)试运行在自检初验合格之后便是试运行,时间为半个月。无论会发生什么问题,我们进一步为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并对改造后的室内分布体系进行验收。(4)工程终验在改造后的室内分布体系实验期到期后,通知局方进行终验,终验合格后,与局方签署合同。5.2验收测试方法及测试数据5.2.1安装工艺检查(1) 电脑操作间设施的安装根据工程设计要求,保证接入交换机,宿交换机等设备的安装位置完全符合要求。加强与工程设计符合抗震,保证接地的可靠和良好的。(2)有源设备安装检验窗体顶端 电力设备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室内分布体系的设计及设备安装的位置尽可能的方便,保证做到维护和散热,保证没有电、磁、铁、强腐蚀设备,设计好的任设施零件必须按照要求安装完好,无破损,油漆脱落现象;的电源设备的位置在板应放置在不易触及的安全;设备必须接地。(3)天线的配置 按照室内分布体系工程的设计要求完成天线的安装位置和参数配置;天线的安装一定牢固,美观,并且不破坏周围环境作为一个总体;质量好的天线,并尽可能的确保天线是干净的;(4)馈线的放置 馈线在线井和天花吊顶铺设,以及绷带牢牢固定;馈线的种类和规格,路由走向要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外形美观,走线无交叉,扭曲,裂损;弯曲,弯曲角度委婉,曲率按照规定的半径;设备连接到跳线或使用馈线码或馈线夹固定牢固,接触良好,防水密封处理;馈线实际长度和正的误差小于10的长度的设计。 (5)五种线布放 五种线走强,美观,不得有扭曲,交叉,裂损伤;分布弯曲,弯曲角度委婉,曲率按照规定的半径;五点一线连接器必须安装牢固,接触良好,防水密封处理;五种线必须避免与高电压,高压力,消防等管道一起布放。 (6)电源线布放 电力电缆的分布和工程设计。主电源线是主要的线,零线是相对的,不可扭转。火线为红色、零线为蓝色、地线黄绿色,交换供电电缆不小于2.5mm,电缆上要贴好标签。电源线要套铁管或PVC管,电源线应牢固绑扎,走线时应尽可能避开高压管道、消防管道、强腐蚀设置。 (7)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系统符合工程设计要求避雷针安装位置和保护天线角度符合设计要求;避雷针的安装必须牢固,同时必须接地;2.5mm接地线、16mm接地线根据设计要求布放,并要求接地线弯曲角度大于90,曲率半径大于130mm。40mm4mm镀锌扁钢布放和接地排设置符合设计要求。 (8)标签 每个设备和每个线端标记和标记的设备名称,编号和电缆每一集的结束每个电缆标记和标注设备名称,编号和电缆标签;应贴在设备正面简易看到的地方,并保证雅观;标签采用防水标签,为避免标签脱落,应使用透明防水胶带密封或尼龙扎带捆扎。 上诉测试本次施工覆盖中均合格,详表见附录。5.2.2 AP设备及系统验收测试 利用WLAN专用测试仪表或在插有没有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上运转专用预测软件,在计划目的覆盖地域内进行覆盖电平测试;每20平方米的试验点不应少于1,测点的选择应是均匀分布的,并能反映区域的覆盖。(1) 信噪比测试。 目标要求:在计划方向笼盖地区内95%以上地点,用户终端无线网卡回收到的信噪比(SNR)要比25dB大。测试方式:专用测试软件允许在WLAN专用测试仪表或在插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上运行,在设计目标覆盖地区内进行SNR测试。每20平方米的试验点不应少于1,测点的选择应是均匀分布的,并能反映区域的覆盖。(2)AP配置检测。目标要求:AP频率装备务必相符计划文档为每一个AP指定的信道,AP的播送SSID配置为CMCC。注:特别专网的SSID依据具体要求进行配置。测试方式:利用WLAN专用测试仪表或在插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上运转唯一测试软件,在计划目标覆盖区域内测试全部AP信道及SSID。(3)客户认证测试。根据WEB认证测试,目标要求:认证失败次数小于等于1次;测试方法:在采用用户名+密码的认证方式20个不同位置的地区热点,记录成功的认证。(4)Ping包测试。目标要求:时延不大于50ms,Ping包的丢包率小于3%。测试方法:笔记本经过密码确认链接网络,笔记本经过无线网卡各自ping AC或AC上连端口的IP地址,ping包大小为1500bytes,ping包的数量是100倍,响应时间和丢包率的记录。(5) 用户推荐测试。要求:小于或多线失败等于1倍。 测试方法:在热点不一样覆盖地区使用“用户名+密码”方法进行20次Web认证,接入高出1分钟后,进行下线,纪录是否下线成功。(6)同一AP测试下。指标要求:两终端平不合理。测试方法:利用两个终端分别经过认证接入网络,检察终端被分派的IP地址;两终端IP地址ping对方。(7) AP切换。开关的成功率不低于90%。 测试方法:笔记本经过密码确认链接网络,笔记本经过无线网卡Ping本地网关,笔记本终端由现在接入AP的覆盖范围移动至相邻AP的覆盖范围内后,一直进行的ping本地网关仍然成功,在此过程中使用另一台笔记本终端登陆到源AP和目标AP管理页面,确认测试笔记本终端由源AP切换到了目标AP,重复以上步骤,连续测试10次以上,测试包含热点任何相邻AP,记录切换是否成功。(8) 系统吞吐量与接入带宽测试。指标要求:1) 在下载过程中没有明显中断,2) 要求单用户接入时,在信号强度大于-70dBm的区域,802.11a和802.11g模式终端平均速率不低于8Mbps。 注:对于受传输带宽等条件限制的热点,可根据传输带宽等确定下载速率要求。测试方法:笔记本终端加载可记录用户传输速率的软件,用户通过认证接入到网络后,登录测试FTP服务器,进行50M文件的FTP上传下载操作,记录速率,重复3次,记录上传下载速率。(9) 同邻频干扰检测。 目标:同频干扰小于80dbm;(指与使用信道相同的信道),邻频干扰小于-70dBm。(指1/6/11三个信道相邻的频点)。对于非中国移动AP,记录干扰情况,以便于后续定位 。测试方法:确定某个AP覆盖的地区,在AP覆盖区边缘选取测试点,对于有多个AP同时使用的信道,进行单信道测试,查看是否有相同频带干扰,观察是否有AP工作在相邻信道上,查看是否有相邻频带干扰 。(10) AP安装位置检查。 指标要求:要求两个地点A、B保证相同。 测试方法:在众多AP热点中选取相关热点A,根据笔记本终端占用AP的MAC地址,检查热点AP安装表中填写的安装位置B,检查两者是否相同。(11)AP可以测试网络管理。指标要求:网络管理应该找到新的接入AP。测试方法:通过IP地址等信息,将热点各AP加入网管系统 。(12)网站访问成功率、首页响应时延,指标要求:要求访问成功率不低于95%;访问国内网站显示时延不大于3秒;访问国际网站显示时延不大于5秒。测试方法:笔记本终端在验收热点通过认证接入网络,点击国内热点网站20次,测试网址中可选用以下网站:1):百度;2):新浪,等,记录成功的主页响应延迟的数量,在国外的网站点击20次,记录成功的主页响应延迟数。(13)下载速率和在线视频测试。指标要求:FTP下载速率600kbps观看视频流畅测试方法:笔记本终端在验收热点通过认证接入网络,对指定服务器文件进行FTP下载,建议文件大于10M,记录下载速率,登录视频网站(如优酷或土豆),选择一个视频查看 。(14) 单AP压力测试。 指标要求:验证各品牌终端网络的速度变化与同期的人数,并验证了无线网络的稳定性,网络在线,业务体验良好测试方法:1012用户并发;批量登陆网页浏览无线网络,上传和下载,在线视频等操作。结 论通过以上方案的设计,建设,优化和验收,在绥中葫芦岛移动营业厅TD-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的最终完成,实现网络的正常运行。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我积累了很多知识,为了对我这四年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和巩固,特此,我选择该题目作为我的毕业设计题目。通过这个题目,自己的实践动手、动笔能力得到锻炼,增强了即将跨入社会去竞争,去创造的自信心。该题目与我所学的知识基本相吻合,可以检测出我所学的知识是否到位,并且能了解我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如果能自己独立完成该设计也是从知识转向能力的一好很好的过程,能让我在其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哪写方面需要补充,哪些方面有待于强化,同时在自己动手制作的时候,能够培养我严谨,认真的好的工作态度,这对以后走向社会有着不可多得的帮助。在做这项毕业设计时,还使我掌握了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训练和提高了我对通信技术的认识,更深入了解国内移动通信发展状况。在毕业设计的最后所进行的答辩也能很好的培养我口述的能力,从而让我在进入社会需要这项能力的时候,有着很好的自信心。更好的为个人职业规划做好准备。课题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习TD-LTE网络原理;(2) 接入感知度分析,包括道路测试分析、定点测试分析与统计分析,力求从室内室外、指标等多角度分析接入影响用户感知度的因素;(3)利用软件进行后台案例分析,分析出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案;(4)写出毕业设计论文致 谢转眼间,几个月来的毕业设计已经快结束了,通过此次的毕业设计,我的知识量确实也增加了不少,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后的那种成就感与喜悦感。在做毕业设计当中我充分运用到了大学四年来所积累的知识,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的不足,知识积累还不够全面。真心的谢谢孟华伽老师在我学习、工作研究上给予了关心和帮助。以及对我耐心的指导和孜孜不倦的教诲,使我加深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使问题的研究思路更加明确。感谢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对我在工程实践中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同时在此也要感谢通讯专业的各位授课老师四年来对我们的关心教导。在公司的几个月是我大学中一段令人愉快的经历,在这个技术氛围活跃、团结友爱的集体里,大家互相帮助,彼此讨论问题,共同提高。在此要感谢我的领导、同事,和他们进行的测试设备操作、软件操作交流,使我更快的进步,和他们开心融洽的合作时光,值得我留恋和回忆。在这里,也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朋友,他们的支持使我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工作,最终完成论文的研究与写作。参考文献1王文博,常永宇,李宗豪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2刘良华移动通信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811923尤肖虎我国未来移动通信研究发展展望N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42003庞宝茂,肖刚,杜思深等编现代移动通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5裴郁杉;无线协同通信网络中的资源管理与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6马捷;无线通信系统中天线的优化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陈永安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策略 期刊论文 -新技术新工艺2013(7)8肖寒春.宋海龙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研究 期刊论文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10)9戴源. TD-LTE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M.H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10俞一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跨层设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11室内分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室内分布系统培训教程12王文博,常永宇,李宗豪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M北京: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