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工程常用设备.doc_第1页
传输工程常用设备.doc_第2页
传输工程常用设备.doc_第3页
传输工程常用设备.doc_第4页
传输工程常用设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输工程常用设备目 录一、概述2二、传输工程常见设备识别31、传输设备:32、配套设备82.1 ODF(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光纤配线架:82.2 DDF(Digital Distribution Frame)数字配线架:102.3综合配线柜:132.4综合配线箱:132.5电源设备132.5.1列头柜:142.5.2开关电源:142.5.3蓄电池:162.5.4交流配电屏:162.6其它配套:172.6.1走线架:172.6.2地线排:18三、传输工程常见缆线识别:193.1同轴电缆193.2光跳纤193.3电源线:21一、 概述传输系统的作用是实现信号在空间的传递输送。传输工程设计目前涉及到的传输设备主要分为有线传输设备和无线传输设备两种。设备名称英文有线传输(基于光纤)PDH准同步数字系列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DWDM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CWDM粗(稀疏)波分复用Coarse 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无线传输微波FSOFree Space OpticsL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s 3.5G固定无线接入 本次主要介绍常见的SDH、PDH设备及其在设计中的常用缆线。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二、 传输工程常见设备识别1、传输设备:以烽火公司为例子说明如下:设备类型常见设备型号尺寸(高宽深)(mm)直流满配功耗(W)PDH集成型GD/MF8HS-VC43.5(1U)44019110左右155M/622M集成型GF155-03C89(2U)48030040GF155-03B222(5U)480300100标准型GF155-03A2000/22006006003002.5G集成型GF2488-01D(IBAS 180)133(3U)450350123.38标准型GF2488-01B1600/2000/2200/240060060061410G标准型FonsWeaver780A1600/2000/2200/24006006001800FonsWeaver780B1600/2000/2200/24006006001100注:1U大约为44mm。1英寸 约为25.4 mm,19英寸大约为482.6mm。19英寸标准机柜柜宽为600mm。MSTP以烽火公司为例进行说明:PDHGF155-03CGF155-03AGF155-03BGF2488-01D(2.5G)GF2488-01B(2.5G)FonsWeaver780(10G)2、配套设备2.1 ODF(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光纤配线架:光纤配线架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局端主干光缆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分配和调度。常见的规格有:144芯、240芯、288芯、576芯。芯数通常为12的倍数。每个方向光接口需要2根尾纤(收,发);活动连接器插入损耗0.5 dB;2.2 DDF(Digital Distribution Frame)数字配线架:数字配线架又称高频配线架,在数字通信中越来越有优越性,它能使数字通信设备的数字码流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从速率2 Mb/s155 Mb/s信号的输入、输出都可终接在DDF架上,这为配线、调线、转接、扩容都带来很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每个接口(2M、8M、34M、140M、155M)需要2根同轴电缆(收,发)。特性阻抗:75、120。BNC头:卡式(粗头)、螺纹(细头)常见的规格有:120系统、144系统、160系统、200系统。仿西门子2.3综合配线柜:随着网络集成程度越来越高,出现了集ODF、DDF、电源分配单元于一体的光数混合配线架,适用于光纤到小区、光纤到大楼、远端模块局及无线基站的中小型配线系统。常见的规格有:72芯/16系统、96芯/16系统、144芯/16系统、72芯/32系统、96芯/32系统、144芯/32系统。2.4综合配线箱:常见的规格有:24芯/8系统、48芯/8系统、24芯/16系统、48芯/16系统。2.5电源设备传输设备大多采用直流48V供电,主要的配电设备有列头柜(局)或开关电源(局、站)。2.5.1列头柜:常见规格有100A、160A、300A。2.5.2开关电源:作用:为设备供电;为蓄电池充电。常见规格有200A、300A、400A、600A。2.5.3蓄电池:常见规格有400AH、500AH、600AH、1000AH、2000AH。最好配置为2组。2.5.4交流配电屏:常见规格有100P、50P。2.6其它配套:2.6.1走线架:机房为上走线时通常采用走线架或走线槽道。基站通常采用走线架,宽为400mm、600mm、800mm。材质有铁、铝合金等。部分局所采用半封闭式或封闭式槽道。2.6.2地线排:三、 传输工程常见缆线识别:3.1同轴电缆同轴电缆(Coaxtal CabLe)常用于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或应用在总线型网络拓扑中。同轴电缆中心轴线是一条铜导线,外加一层绝缘材料,在这层绝缘材料外边是由一根空心的圆柱网状铜导体包裹,最外一层是绝缘层。它与双绞线相比,同轴电缆的抗干扰能力强、屏蔽性能好、传输数据稳定、价格也便宜,而且它不用连接在集线器或交换机上即可使用。主要用于电信传输设备和仪表内及设备间传输射频信号。同轴电缆结构参数型号内导体根数、直径(mm) 绝缘直径 (mm) 外导体护套直径(mm)单线直径(mm)编织结构 SYV-75-2-11/0.342.10.10单层3.60.2SYV-75-2-21/0.342.10.10双层4.00.2SYV-75-3-11/0.493.00.15单层5.00.2SYV-75-3-21/0.493.00.15双层5.50.2SYV-75-4-11/0.603.70.15单层6.00.2SYV-75-4-21/0.603.70.15双层6.70.2注:电缆内加地线时,在型号后加(A)表示。地线直径0.3-0.5mm 3.2光跳纤分为单头尾纤和双头尾纤,双头尾纤也叫光跳线。尾纤连接器由纤面和机械头组成。其中纤面分为三种类型:PC(物理接触的连接器)、SPC(超级PC连接器)和APC(有角度的连接器);机械头有两种类型:FC(通用型连接器)和SC(方型连接器)。型号插入损耗(国标)插入损耗(企业)插入损耗(典型值)回波损耗(国标)回波损耗(企业)回波损耗(典型值)PC0.3dB0.2dB0.1dB40 dB45 dB45 dBUPC0.3dB0.2dB0.1dB45 dB50 dB50 dBAPC0.3dB0.2dB0.2dB60 dB65 dB65 dBl FC连接器最早是由日本NTT研制。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表明其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l SC型由日本NTT公司开发的光纤连接器。其外壳呈矩形,所采用的插针与耦合套筒的结构尺寸与FC型完全相同,其中插针的端面多采用PC或APC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此类连接器插拔操作方便,插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密度高。常用于在数据工程中使用。一般SC型均指SC/PC。l LC光纤连接器采用模块化插孔(RJ)机理制成。其所采用的插针和套桶的尺寸是普通SC,FC等尺寸的一半。LC常见于通信设备的高密度的光接口板上。l PC 是Physical Connection 的缩写,表明其对接端面是物理接触,即端面呈凸面拱型结构,APC和PC类似,但采用了特殊的研磨方式,PC是球面,APC是斜8度球面,指标要比PC好些。l 常用ODF侧连接器为FC/PC型,设备侧连接器为SC/PC。l 单头尾纤表示方法:FC/PC、FC/SPC、FC/APC、SC/PC、SC/SPC、SC/APC;l 双头尾纤表示方法:FC/PCFC/PC、FC/PCSC/PC。FC/PCFC/APCSC/PCSC/APC双芯多模尾纤LC/PC上图为FC/PC型光纤跳纤(非正规叫法是双头尾纤),英文名为PATCH CORD即两头带光纤连接器的软光纤,用于设备至ODF架的连接以及ODF架之间的跳接。光跳线颜色为黄色,表示单模跳纤。 上图为MTRJ-SC型光纤跳纤, 光跳线颜色为橙色,表示多模跳纤。另外,还有用于光缆成端的尾纤,英文名为PIGTAIL CORD,一端与光缆熔接,一端固定在ODF上。在生产中,为了便于测试,均生产为跳纤,即两头均有光纤连接器,施工时,从中间剪断,一根跳纤即成了两根尾纤。3.3电源线传输设备电源有直流48V和交流220V两种。通常采用48V进行供电。传输设备直流电力电缆共有三条:48V电源线、工作地线、保护地线。规格程式:铜芯阻燃聚氯乙烯软电缆RVVZ1KV2.5mm2、4mm2、6 mm2、10 mm2、16 mm2、25 mm2、35 mm2、50 mm2、70 mm2等。设备名称英文有线传输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1985年,Bellcore提出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同步光纤网)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通过 一系列有关SONET标准。1989年,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接受SONET概念制定了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标准,使之成为不仅适于光纤也适于微波和卫星传输的通用技术体制,与SONET有细微差别, SDH/SONET定义了一组在光纤上传输光信号的速率和格式,通常统称为光同步数字传输网,是宽带综合数字网B-ISDN的基础之一。SDH/SONET采用TDM技术,是同步系统,由主时钟控制,精度10-9)。两者都用于骨干网传输.是对沿袭应用的准同步数字系列PDH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的一次革命。SONET多用于北美和日本,SDH多用于中国和欧洲。DWDM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即在一根光纤上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承载若干不同频率点的光信号。当光波的频率间隔不大于100GHz时,则称密集波分复用DWDM。由此可见,WDM并非新技术;但DWDM的实用化完全得益于光放大器、光无源器件和光纤本身的技术进步。传统的SDH技术都采用单一波长的光信号传输,这种传输方式是对光纤容量的一种极大浪费,因为光纤的带宽相对于目前我们利用的单波长信道来讲几乎是无限的。 DWDM系统包括光放大器OA、光复用器OMU、光解复用器ODU、光波长转换器OTU和光监控系统OSC以及光分插复用器OADM等。整个光复用段包括两个端站和若干个中继站,全段均为光信号,不需进行电的再生。CWDM粗(稀疏)波分复用Coarse 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密集波分复用)无疑是当今光纤应用领域的首选技术,但其昂贵的价格令不少手头不够宽裕的运营商颇为踌躇。有没有或能以较低的成本享用波分复用技术呢?面对这一需求,CWDM(稀疏波分复用)应运而生。 稀疏波分复用,顾名思义,是密集波分复用的近亲,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二点:一、CWDM载波通道间距较宽,因此,同一根光纤上只能复用5到6个左右波长的光波,“稀疏”与“密集”称谓的差别就由此而来;二、CWDM调制激光采用非冷却激光,而DWDM采用的是冷却激光。冷却激光采用温度调谐,非冷却激光采用电子调谐。由于在一个很宽的波长区段内温度分布很不均匀,因此温度调谐实现起来难度很大,成本也很高。CWDM避开了这一难点,因则大幅降低了成本,整个CWDM系统成本只有DWDM的30。 CWDM用很低的成本提供了很高的接入带宽,适用于点对点、以太网、SONET环等各种流行的网络结构,特别适合短距离、高带宽、接入点密集的通信应用场合,如大楼内或大楼之间的网络通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WDM与PON(无源光网络)的搭配使用。PON是一种廉价的,一点对多点的光纤通信方式,通过与CWDM相结合,每个单独波长信道都可作为PON的虚拟光链路,实现中心节点与多个分布节点的宽带数据传输。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SON 的概念来源于ION(智能光网络)。2000年的ITU-T正式确定由SGL5组开展对ASON的标准化工作。ITU-T进一步提出自动交换传送网(ASTN)的概念,明确ASON是ASTN应用与OTN的一个子集。ASON是在选路和信令控制下,完成自动交换功能的新一代光网络,是一种标准化了的智能光传送网,代表了未来智能光网络发展的主流方向,是下一代智能光传送网络的典型代表。ASON首次将信令和选路引入传送网,通过智能的控制层面来建立呼叫和连接,使交换、传送、数据三个领域又增加了一个新的交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路由设置、端到端业务调度和网络自动恢复,是光传送网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光网络的主流技术。无线传输微波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因此是国家通信网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也普遍适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我国微波通信广泛应用L、S、C、X诸频段,K频段的应用尚在开发之中。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其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 一般说来,由于地球曲面的影响以及空间传输的损耗,每隔50公里左右,就需要设置中继站,将电波放大转发而延伸。这种通信方式,也称为微波中继通信或称微波接力通信。长距离微波通信干线可以经过几十次中继而传至数千公里仍可保持很高的通信质量。 微波站的设备包括天线、收发信机、调制器、多路复用设备以及电源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为了把电波聚集起来成为波束,送至远方,一般都采用抛物面天线,其聚焦作用可大大增加传送距离。多个收发信机可以共同使用一个天线而互不干扰,我国现用微波系统在同一频段同一方向可以有六收六发同时工作,也可以八收八发同时工作以增加微波电路的总体容量。多路复用设备有模拟和数字之分。模拟微波系统每个收发信机可以工作于60路、960路、1800路或2700路通信,可用于不同容量等级的微波电路。数字微波系统应用数字复用设备以30路电话按时分复用原理组成一次群,进而可组成二次群120路、三次群480路、四次群1920路,并经过数字调制器调制于发射机上,在接收端经数字解调器还原成多路电话。最新的微波通信设备,其数字系列标准与光纤通信的同步数字系列(SDH)完全一致,称为SDH微波。这种新的微波设备在一条电路上八个束波可以同时传送三万多路数字电话电路(2.4Gbit/s)。微波通信由于其频带宽、容量大、可以用于各种电信业务的传送,如电话、电报、数据、传真以及彩色电视等均可通过微波电路传输。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进行建设。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在电波波束方向上, 不能有高楼阻挡,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考虑城市空间微波通道的规划,使之不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