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MZZQ-2标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MZZQ-2标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MZZQ-2标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MZZQ-2标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MZZQ-2标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1目   录1 编制说明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范围 .11.3 编制原则 .12 工程概述 .32.1 工程概况 .32.1.1 总体概述 .32.1.2 工程地质构造 .32.1.3 水文地质特征 .42.1.4 跨鉴江情况 .42.1.5 工程的特点、重点及难点 .42.2 主要工程数量 .52.3 工期及质量要求 .53 施工总体部署 .63.1 施工组织机构 .63.2 施工方案 .73.2.1 施工总体方案 .73.2.1.1 水中墩施工方案 .73.2.1.2 陆上墩施工方案 .93.2.2 施工顺序及作业面安排 .103.2.3 资源配置方案 .11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23.2.3.1 陆地钻孔机械、定型模板、劳力配置 .113.2.3.2 水中钻孔机械、桥墩定型模板、钢围堰配置 .133.2.3.3 地材料配置 .153.2.4 施工用电方案 .153.2.5 施工便道方案 .183.2.6 施工生活区 .183.2.7 通讯联络 .193.3 施工进度安排 .194 施工方法及工艺 .204.1 栈桥施工工艺及方法 .204.1.1 施工施工工艺流程 .204.1.2施工工艺流程 .214.1.3栈桥施工方法 .224.2 钻孔桩基础施工 .264.2.1钻孔机械的选择 .264.2.2冲击钻机钻孔桩施工 .264.2.3钻孔桩施工工艺图 .304.3 承台施工 .354.3.1基坑开挖 .354.3.2破桩 .364.3.3钢筋安装 .374.3.4模板安装 .40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34.3.5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措施 .404.3.6砼浇筑 .424.4一般陆地钢板桩围堰 .464.4.1施工准备 .464.4.2钢板桩的吊运插打与合拢 .464.4.3抽水堵漏 .474.5水中墩钢板桩围堰 .474.5.1钢板桩围堰概述 .474.5.2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 .474.6墩身施工 .514.6.1模板 .514.6.2钢筋 .524.6.3墩(台)身混凝土施工 .534.7桥台施工 .574.7.1模板工程 .574.7.2钢筋的制备 .584.7.3混凝土浇注 .584.8桥梁附属施工 .594.8.1台后防水 .594.8.2台后回填 .594.8.3桥台锥体 .59第五章  主要工程材料计划 .60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45.1物资组织供应计划 .605.1.1招标采购初步设想 .605.1.2供应计划及组织措施 .605.1.3保证材料供应的措施 .615.2设备组织供应计划 .625.2.1配备原则 .62第六章  创优及质量保证措施 .636.1质量目标 .636.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636.2.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636.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646.4 “三全”质量控制 .646.5质量管理三大标准和八项制度 .646.5.1三大标准 .646.5.2八项制度 .656.5.3经济措施 .676.6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676.6.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676.6.2高性能砼质量控制 .676.6.3高性能砼施工过程控制 .696.6.4高性能砼的运输和浇筑施工 .706.7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0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56.8墩身帽外观质量保证措施 .71第七章 安全保证措施 .717.1安全目标 .717.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717.2.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717.2.2安全人员配备 .727.2.3安全保证体系及说明 .727.3安全保证措施 .737.3.1安全管理制度 .737.3.2现场布置安全技术措施 .777.3.3水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787.3.3.1 施工期间航行标识的布设 .787.3.3.2水上交通管理措施 .797.3.3.3减小施工对航道干扰的措施 .797.3.3.4防止过往船舶撞击临时支架及桥墩措施 .807.3.4钻孔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817.3.5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817.3.6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837.3.7防洪渡汛安全措施 .847.3.8防台风、防雷电安全措施 .857.3.9水上作业应急救援预案 .86第八章  其它应说明的事项 .98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68.1行车、道路保障措施 .988.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998.3控制工程造价保证措施 .99第九章  环境保护措施 .100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1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1.1 铁道部、广东省对新建茂湛铁路项目的批复文件。1.1.1.1  2006 年 12 月 30 日铁道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批准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项目建议书 (铁计函20061080 号) 。1.1.1.2  2009 年 1 月 7 日铁道部、广东省批复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9591 号。1.1.2 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验收标准。1.1.3 茂湛铁路勘察设计合同及合同有效文件。1.1.4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工程鉴江特大桥施工图 。1.1.5 茂湛公司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1.2 编制范围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鉴江特大桥下部结构及附属工程。1.3 编制原则1.3.1 施工组织设计及时编制,超前于施工,切实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1.3.2 在充分调查施工现场及当地的自然环境、水文地质、气候气象、交通运输、资源调配、与其它专业结合施工等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编制。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21.3.3 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难点项目,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合理配置施工所需劳、材、机具设备,实行标准化作业,组织连续均衡生产,做好工序衔接,紧张有序,加强施工监控量测,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保证按期竣工。1.3.4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保证措施,确保生产安全,做到文明施工。力求体现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准确实用性。1.3.5 严格按照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认证标准要求组织施工。1.3.6 遵循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1)执行铁道部新建时速 200 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200408 号文) 。2)对于铁建设200408 号文未涉及的专业和未包含的内容,按照文中前言部分的要求,执行现行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15-2003) 。3)混凝土工程执行铁道部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铁建设2005160 号)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9152 号文) 。4)参考的指南: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3-2008) 。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32 工程概述2.1 工程概况2.1.1 总体概述鉴 江 特 大 桥 中 心 里 程 为 茂 湛 线 DK30+791.065, 起 止 里 程 为DK29+722.53 DK31+859.59, 全 长 2137.06 米 , 全 桥 按 双 线  (15 32m+2 24m +23 32m+2 24m+11 32m+3 20m+11 32m) 简支 梁 布 置 。 该 桥 共 67 孔 , 为 跨 鉴 江 、 285 省 道 及 鉴 江 冲 击 平 原 而 设 ,其 中 57 64#墩 共 8 个 墩 位 于 水 中 , 14 15#墩 为 上 跨 285 省 道 , 净 空6.5m。该 桥 全 部 为 钻 孔 灌 注 桩 、 钢 性 承 台 基 础 。 钻 孔 桩 : 直 径 1.0m 的498 根 、 1.25m 的 64 根 ; 墩 台 : 68 个 , 所 有 砼 工 程 量 共 计 37634m3。 其中 17 个墩台为摩擦桩,分别为8#、12#16#、19#、23#28#、36#、41#、67#墩台采用 1.0m 摩擦桩,66#为 1.25m 摩擦桩;51 个墩台为嵌岩桩,分别为 57#65#为1.25m 嵌岩桩,其余为 1.0m 嵌岩桩。5765#桥墩桩基嵌入 W2 新鲜岩面至少 2.5m,3235#、3740#、4256#桥墩桩基嵌入 W2 层新鲜岩面 34.0m,0#桥台、2931#桥墩桩基嵌入 W2 层新鲜岩面至少4.5m,17#、9-11#、1718#、2022#桥墩桩基嵌入 W2 层新鲜岩面至少 5.0m。2.1.2 工程地质构造桥位区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区域性断层通过,钻孔揭示,桥位区 DK30+910-DK31+320 及 DK31+432-湛江台为燕山早期(52)花岗岩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4体呈岩株侵入寒武系()变质泥质石英砂岩中,上部被第四系全新统地层所覆盖,侵入体埋深 5.026.5m,宽度为 410448m。2.1.3 水文地质特征本桥位所处地表水体发育,鉴江河宽 247.39m,墩位处水深3.610.8m,流速较慢;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靠大气降雨补给,水位随季节影响而变化。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 0.55.2m。2.1.4 跨鉴江情况在 鉴 江 积 美 船 闸 上 游 约 2.7km处 跨 鉴 江 新 建 鉴 江 特 大 桥 , 其 中 57-64#墩 共 8个 墩 位 于 水 中 , 通 航 孔 承 台 顶 全 部 在 -0.8m水 位 以 下 , 设 计钻 孔 桩 为 8 1.25m, 水 中 钻 孔 桩 最 短 15.5m, 最 长 32m。 水 面 宽247.39m, 设 计 流 速 2.02m/s, 鉴 江 水 流 方 向 与 桥 轴 线 交 角 为 88度 , 最高 通 航 水 位 标 高 7.9m。 施 工 前 实 测 桥 轴 线 处 水 面 标 高 为 5.38m、 56#墩( 陆 上 ) 距 左 岸 25.17m、 57#墩 ( 水 中 ) 距 左 岸 7.53m; 64#墩 ( 水 中 )距 右 岸 10.89m, 65#墩 ( 陆 上 ) 距 右 岸 21.84m。 实 测 水 中 墩 水 深 如 下 :2.1.5 工程的特点、重点及难点工程地处沿海,受南亚季候风影响,夏秋汛期多台风、暴雨,且比较强烈,对铁路建筑物特别对桥梁影响较大。本桥跨越河道,水深墩多,且全部采用 T 型梁结构形式。线路跨越省道和乡村桥 墩 57# 58# 59# 60# 61# 62# 63# 64#水 深 度( m) 3.6 8.1 7.6 7.0 7.7 8.7 8.8 6.8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5道路以及鉴江河道,施工干扰多,安全防护及配合协调任务重。水中墩钻孔桩及承台施工为本工程的施工重点,施工难点分别为水中栈桥施工、水中墩围堰封底和大体积砼施工温度控制。2.2 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表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基坑开挖 m3 44548.07回填 m3 27419.24台后回填 C15混凝土 m3 276.36基坑抽水 m3 44548.07草袋围堰 m3 2780.001.0m m 18654.00钻孔灌注桩(H1,C35) 1.25m m 2004.00承台 C30混凝土 m3 10651.52基础钢筋 Kg 327161.96C35混凝土 m3 9776.91C40混凝土 m3 2159.93墩台身钢筋 t 484.076渗水性土 m3 730.10吊箱围堰 t 2100.00附属工程 M20浆砌片石 m3 1706.402.3 工期及质量要求根据业主指导性施组要求及实际情况鉴江特大桥计划于 2009 年10 月 9 日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 2010 年 10 月 8 日,总工期 365 天。在保证总工期的前提下我公司的质量目标为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客货共线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100,杜绝质量大、重大事故。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6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73 施工总体部署3.1 施工组织机构施工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兼书记樊树杰秦少华项目总会刘丹项目副经理李志贤项目总经张泉民项目副经理闫长青项目副经理马治军工程管理部巴图质量环保部安全王文平物资设备部秦少华计划财务部马建原综合管理部赵玉平兼副书记项目副经理赵洪亮项目总工刘彪正工地试验室第三架子队队长:张泉民第三架子队技术负责人:王镇范中淮技术员刘坤安全员杨哲质检员赵学恭试验员王文平物资员领 工 员陈章钊工 班 长陈杰钦鉴江特大桥各施工班组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83.2 施工方案3.2.1 施工总体方案3.2.1.1 水中墩施工方案鉴江属于级航道,为减少施工对河流运输的影响,采用搭设钢栈桥,作为各种材料、机具、人员等的运输和前进通道,变水上施工为虚拟陆地施工。水中桩基础施工搭设水中钻机平台,待桩基础施工完成后采用钢板桩围堰进行承台及桥墩施工。1)钢栈桥方案如下:(1)栈桥平面位置及宽度由于鉴江上游有高岭船闸、下游有积美船闸,船闸净宽 8m只能通航船只最宽为 6.8m,因此无法进行将吊车在船上施打钢管桩(施打钢管桩船需宽 8m) ,即栈桥施工只能采用边搭设栈桥、边架梁边打钢管桩施工方法。根据吊车施工作业需净宽 5.8m,因此栈桥确定为桥面宽 6m。栈桥设于鉴江桥左侧(下游侧) 、为曲线桥,与主桥左线曲线要素一致。起始里程为大堤上 57#墩左 DK31+512m,终点里程为 64#墩右DK31+774。栈桥轴线距鉴江特大桥轴线距离:L=12.2/2+6/2+1.8=10.9m(承台长 12.2m,栈桥半宽为 3m,插打钢板桩并保证工作面后需留置承台边距栈桥边为 1.8m) 。(2)栈桥通航设置及建设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 要求级航道必须设置双向通航条件通航孔最小净宽为双孔 20m或单孔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932m,净高不小于 4.5m或临时设置单向通航条件单孔最小净宽为 20m,且需请海事部门设置警戒船进行航道管制。则有三种建设方案:方案一:水中栈桥施工分两阶段进行,栈桥贝雷梁底标高为8.0m(5 年一遇最高洪水线为 7.9m) 。第一阶段:栈桥从左岸搭设至62#墩并先施工 62#墩,预留航道宽度不小于 32m。第二阶段:待施工完毕 62#墩后拆除 61#-62#墩段栈桥,将航道设置在新建的 62#墩两侧并保证双孔宽度各为 20m,然后搭设栈桥从右岸至 63#墩以便施工63#、64 #墩。显然两步施工法完全可保证航道宽度及净空。鉴江右岸侧工程运输混凝土跨江通过积美船闸上既有桥做为运输通道。此方案不需协调海事部门及水警部门。方案二:一次拉通水中栈桥,栈桥贝雷梁底标高为 12.5m(鉴江特大桥墩顶标高为 13.64m) 。在 61#-62#-63#墩段设置 3跨 21m贝雷梁(贝雷梁长为 3m倍数) 。施工方法为先利用中间跨做为单向通航孔(需航道管制)施工 61#、63#墩,施工完毕拆除该两墩施工平台后利用两 21m贝雷梁边跨做为双向通航孔施工 62#墩。鉴江右岸侧工程运输混凝土跨江通过栈桥做为运输通道。方案三:通航设置同方案二,不同点为将 3跨 21m贝雷梁跨设置为电动龙门提升跨,提升高度为不小于 5m,则栈桥贝雷梁底标高为 8.0m。显然根据施工难度、经济性及协调难度和为保证航道通航条件且便于施工,采用方案 1栈桥分为两阶段施工为佳。第一阶段栈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10桥布置为 16跨 12m;第二阶段栈桥布置为 4-12m+1-9m。设计及施工时严格控制通航孔处栈桥轴线法线与鉴江水流方向夹角小于 5。2)钢平台施工方案:水中墩每墩位处施工中采用双侧钢平台,尺寸为 15m6m(结构同栈桥结构) 。在钻孔桩施工中利用钢护筒和双侧平台做为支撑将双侧平台做为一个整体平台进行钻孔桩施工。其中双侧钢平台边距为:L=5.7+1.82=9.3m(承台宽 5.7m,插打钢板桩并保证工作面后需留置承台边距钢平台边为 1.8m) 。3.2.1.2 陆上墩施工方案钻孔桩基础采用冲击钻机钻孔,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陆地区域承台采用放坡开挖施工,地层条件差的,采用先施做导框后插打钢板桩方案,部分承台以水泵抽排水或井点降水法辅助施工。桥台采用组合钢模板并配以木模,墩身采用特制定型钢模板。由于该桥陆地墩身高为 3.5 6.0m, 因 此 墩身、台顶一次浇筑完成。施工时按先施工桥台、后施工桥墩作业顺序施工。3.2.2 施工顺序及作业面安排1)施工顺序陆地施工以满足业主工期为目标组织多单元平行流水作业。水中墩先期开工、集中力量快速施工,并在洪水期(6 月 1 日)到来前完成水中墩施工。为保证路基工程尽快完成,尽快完成 0#台、67 #台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11施工。2)作业面安排根据现场调查,5 #墩 10#墩处有多户民房需拆迁,在当地村民搬迁前为不影响当地村民生活及休息,不进行附近 100m 范围内桩基础施工;39 # 57#墩位于香蕉地内,征地难度大于稻田(15 # 38#墩位) ;65 #墩 67#台和施工便道位于鱼塘与大量坟墓处,征地拆迁难度较大;10 #、15 #、18 #、20 #墩位正上方有电信电缆线和高压线影响施工;38 # 39#墩 有 鉴 江 外 防 洪 堤 坝 横 穿 大 桥 。根据以上实际情况并为使材料、机具、模板倒运方便和结合其它专业施工,将陆地墩施工分 3 个作业面,水中墩施工作业分 3 个作业面,并根据施工工期等要求计算需配置的劳力、机械等资源:(1)陆地墩施工安排:陆 地 第 一 工 作 面 : 0#台 ( 16 根 桩 ) 、 21#-38#墩 施 工 ( 共 18 墩 、 1台 ) ;陆地第二工作面:39#-56#墩、65#-66#墩、67#台(12 根桩)(共 19 墩、1 台, ) ;陆地第三工作面:1#-20#墩施工(共 20 墩) 。(2)水中墩施工安排:水中墩按保证第二阶段栈桥顺利进行和栈桥施工与水中墩施工流水作业考虑且需拆除第一阶段 61-62#墩段栈桥,因此先进行58#、61 #、62 #墩施工。水中第一工作面:58 #、61 #、62 #墩施工(共 3 个墩) ;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12水中第二工作面:57 #、59 #、60 #墩施工(共 3 个墩) ;水中第三工作面:63 #、64 #墩施工(共 2 个墩) 。3.2.3 资源配置方案3.2.3.1 陆地钻孔机械、定型模板、劳力配置计算原则:为使机械发挥最大生产效率、所用墩台模板满足生产且无任何闲置为最佳效果。因此最佳效果为第一工作面桩基施工完成后第二工作面桩基立即开钻且第一工作面各 模 板 调 配 段 第 1 个 承台 桩 基 已 检 测 完毕(按 10 天考虑) ,待第二工作面桩基施工完毕后立即能进行承台、墩台施工且第三工作面桩基开钻,以此递推最终完成全部施工。这 3 个工作面工作量大致相当,为简化计算每一工作面按 1/3总工作量考虑(不同处按最大工作量或最短工期计算资源配置) ,显然本工程应考虑的循环期为 4 次(最后一次为第三工作面的承台、桥墩施工)即可计算桩基和承台、墩台每工作面施工工期:每日需完成钻孔桩根数及钻机配置365/4 90 天 -10 天 ( 各 模 板 调 配 段 第 1 个 承 台 桩 基 检 测 期 ) =80天钻孔桩平均为 506(陆地墩台桩基总数)/3169 根。每天需完成 169(根)/80(天)2.1 根。由于本桥嵌岩桩比重较大、嵌岩桩入岩较深,因此钻机完成钻孔平均按 6.5 天考虑,清孔、下钢筋笼及灌注平均按 2.0 天考虑,挪位及对位平均按 0.5 天考虑,机械使用效率按 70%考虑,则陆地需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13用冲击钻机数量(每天按三班制考虑): 台27%70)5.6(12钻机除 20m 、24m 跨以外基本按 1 个墩位两台钻机摆排。陆地需用桥墩定型模板数量(除 53#、56 #墩外陆地全部为直墩)承台按 10 天考虑(因该工程地表水系发达、承台开挖支护难度较大) 、墩模板按 7 天考虑,每工作面共计平均完成 20 个墩台,因此需用墩定型模板数量: 套490)1(2每工作面上每套模板循环段落按 20/4=5 个墩为宜(为保证施工时模板倒替量最小,理论上应尽最大努力使每套模板循环段落的墩号连续) 。陆地需用劳力配置a、每工作面桩基施工需用劳力数每台钻机钻机手 3 名(每日 24 小时 3 班制) ;每天应完成 3 个钢筋笼,每钢筋笼需用钢筋工 4 名、焊工 3 名、壮工 2 名;混凝土工需用 8 名,电工 2 名,吊车司机 2 名,挖掘机司机 2名,装载机司机 2 名。合计钻孔劳力为 273+39+16=124 人。b、每工作面承台墩台需用主要劳力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14每承台、墩(台)钢筋工按 6 人、木工 6 人、混凝土工按 4 人、壮工按 6 人考虑,吊车或装载机司机 10 名(5 台) ,挖掘机 4 名(2台) ;电工按 2 名。则 5 个“承台、墩”施工循环段合计劳力为 5(6+6+4+6)+16=126 人。 (据此可知从第二工作面开始至第三工作面钻孔结束为陆地墩施工高峰期,需配置主要劳力为 124+126=250 人) 。3.2.3.2 水中钻孔机械、桥墩定型模板、钢围堰配置水中施工总工期为 09 年 11 月 10 日10 年 5 月 31 日(第一阶段栈 桥 及 第 一 段 工 作 平 台 施 工 工 期 为 09 年 11 月 10 日09 年 12 月 14日) 。则水中墩施工工期为 168 天(不含第 一 阶 段 栈桥施工时间) ,第二阶段栈桥及钢平台施工占用 12 天。水中墩计算原则:倒排工排以第二阶段栈桥、钢平台搭设完毕施工水中墩需用最短时间然后反算第一阶段水中墩机械、劳力配置以确定是否满足工期要求。显然第三工作面最后两个墩 63#、64#墩达到同时能进行同步施工将使第二阶段栈桥搭设完毕施工水中墩需用时间最短。63 #、64 #墩施工计算:因此所需桥墩定型模板数量为 2 套(1:70)和 2 套钢围堰进行同步施工。水中钢围堰、承台、墩身施工分别按 10 天、15 天、10 天考虑。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1563#、64#墩钻孔按每墩 2 台冲击钻,每台成孔 5 天(水中墩桩长较短,从 57#-64#墩依次为32、25.5、26、28、21、21、20.5、15.5 m) 、清孔下笼浇筑 1.5 天、挪机对位 0.5 天、机械使用效率为 75%考虑,则需施工时间为:8(根桩)(5+1.5+0.5)/(275%)38 天(不包括桩基检测10 天) 。63#、64 #墩施工共需 12(栈桥占用时间)+38(钻孔时间)+10(桩基检测时间)+35(钢围堰、承台、墩施工时间)=95 天,按4 台钻机、2 套 1:70 桥墩定型模板和 2 套钢围堰组织施工。57 #-62#墩施工计算:根据以上每一阶段栈桥搭设完毕施工水中墩应为:桥墩必须在第 168-35=133 天前完成;钻孔必须在 168-35-38-10=85 天前完成。根据以上钻孔循环期若按 6 个墩每 3 个墩配置 6 台钻机为一工作面显然能满足工期要求(85/2=42.5 天38 天) 。现只需计算 2 套桥墩定型模板和 2 套钢围堰能否满足 57#-62#墩施工工期要求:(133-38-10)/(6/2)=28.3 天35 天(不能满足循环周期) 。为此考虑第一阶段采用 3 套水中桥墩定型模板和 3 套钢围堰以缩短周转期:(133-38-10)/(6/3)=42.5 天35 天(能满足循环周期) 。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1657#-62#墩施工按 6 台钻机、3 套 1:70 桥墩定型模板和 3 套钢围堰组织施工。由于本桥除水中墩为 1:70 坡墩以外陆地 53、56 #墩也为 1:70 坡墩,57#墩施工完毕后模板可在此两墩进行周转。3.2.3.3 地材料配置水泥采用湛江海螺水泥,按业主招标的甲控料进场。粉煤灰采用珠海台山粉煤灰按业主招标的甲控料进场。砂采用鉴江桥河砂,经试验合格后使用(已做试验并合格,日产量为 4000m3) 。碎石采用电白县新安采石场碎石(已做试验并合格,日产量为6000m3) 。3.2.4 施工用电方案根据 3.2.3 机械、劳力等资源配置方案,施工用电按高峰期段计算施工用电。显然高峰期为陆地桥墩第二工作面已开始且水中墩第二工作业面也已开始,则施工主要机械机具用电量计算表为: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 MZZQ-2 标              鉴江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17主要机械机具用电量计算表序号 机械(设备)数 量(台)额定功 率(KW)总功率(KW) 备  注1 冲击钻机 33 40 13202 循环泵 33 15 4953 砼插入式振动器 7 1.5 10.54 钢筋切断机 2 5.5 11 30mm 以内5 钢筋弯曲机 2 5.0 10 40mm 以内6 钢筋调直机 1 3.5 3.57 潜水泵 3 4.8 14.48 滚压直螺纹套丝机 1 7.5 7.59 电焊机 7 15 10510 照明 70 1 70每施工墩位上 2个碘钨灯总用电量的计算:P=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