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有感(2).doc_第1页
何丹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有感(2).doc_第2页
何丹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有感(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有感 中岭小学 何丹在十年前的全县优质课比赛中,评委老师肖成显在评我的课时说我的课有点吴正宪老师的风格,听到这个名字时,我还认为是一名男将,怀着这份好奇,也想知道自己风格是什么样的,于是我便在网上搜这位老师的名字,一看她的个人简介,才知她是一名女将,还是我国教育界的精英,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在网上听她的课,如平移和旋转、平均数等,还听了她的讲座有效教学设计。从网上听她的课和讲座中我发现这个吴老师太厉害了,肖成显老师说我有她的风格,分明是给我指明学习的方向,提醒我要不断向名师学习。成为了杨兴文名师工作室的学员后,我有幸亲临了吴正宪老师的课堂,现场听了她的两堂课用字母表示数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吴老师居然能带着孩子们玩数学课,我很惊呀,数学课竟然还能这样上?她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我不得不崇拜她,我便告诉自己:“跟着名师,我永远成不了她,但我可以学习她,亲近她”。这个假期,我怀着崇拜之情认真阅读了吴老师的著作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我又一次更近距离地走近她,这本书分四部分来写,分别是在探索教学改革之路上、和学生一起走近数学乐园、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大家眼中的吴老师。35年以来她全身心地投入和探索,在数学教学改革之路有了收获,从书中我又一次感受她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数学乐园的幸福与快乐,体会她令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的智慧与用心。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1、 努力学习,不断探索是成长的前题。 大量的阅读,勤奋的学习,为成就今天的一代小学数学名师吴正宪打下了厚重的伏笔。1970年7月,未满16周岁的吴正宪从北京108中学初中毕业。在学校就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吴正宪,因为班主任老师的全力推荐,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为了弥补自己学历低的不足,尽早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小小年纪的吴正宪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约法三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头,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当时人民教育发表的329道小学教师自测题,她只用几个晚上便全部完成了。她还精心整理了小题库、难题辨析、思维训练、趣味数学、教海拾贝等二十余本学习笔记。就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攻下了第一关教材关。接下来,她师从特级教师刘梦湘、马芯兰,开始了对数学教学本质的探究,攻下了第二关教法关。更为重要的是,她阅读了大量书籍,从日本山内光哉教授编著的学习与教育心理学、林崇德先生编著的智力发展与教学学习,到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完成了第三关学生关。多年来,吴正宪几十年如一日,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正是这些,为她提高数学素养奠定了基础。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就必须树力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坚持不懈的自觉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适应教育工作、轻松生活。 二、努力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前提。 吴老师在书中说过:“做一名好教师先让学生喜欢我”,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前提是要让学生先喜欢你,要做到这一点就得走进学生,做学生真诚的好朋友,处处理解并尊重他们。吴老师的数学课很精彩,除了她精湛的教学艺术外,更打动我的是她对孩子们的理解与尊重。在她的课上,看不到对学生的否定,更没有批评,她总是以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和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同喜同忧;她总是那么善于引导学生争论,让孩子们在相互争论中体会数学知识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她总是善于为学生的心灵碰撞搭桥,与学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她总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给孩子更多自由和发展的机会。书中说道:作为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课堂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新出现的数学概念,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探索和接受数学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而且吴老师还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进行了修改,她认为:成功亦是成功之母。的确,教师对学生充分的尊重,会带给孩子成功的体验,当学生获得成功后,因成功而酿造的自信心对其新成绩的取得又会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对于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做一名宽容的、有爱心的老师,尊重和理解孩子们之间的个体差异,特别是最近复习期间,难免有焦躁的不良情绪,我要努力调整心态,真诚地和孩子们手牵手迎接挑战,度过难关。 三、不断反思,是成长的反思是关键 吴老师在顽强、自觉学习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反思,通过思考,她对教育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刻。我很欣赏吴老师有关思考的论述,她说“多年的教改实践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在教学工作中人人都会产生点点滴滴的体会,或深刻,或肤浅,如果放松,则稍纵即逝;如果稍稍留心,把它记下来,哪怕是肤浅的感悟或缺乏理性的直觉思维,都会带来日后冷静的思考。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她还说“在众多学术研究成果面前,在繁杂的教育信息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汲取过滤。学习百家之长,博众家之采,结合自己实际创出特色”。这就是名师的反思,既要勤思、还要具有理性的批判精神,做到善思。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就要做一部时时处于反思状态的发动机,成就自己,启发别人,这就是名师的价值。 四、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 成功的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的习惯构造的日常行为规律,他们并不比别人更聪明,而是好习惯让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他们并不比普通人更有天赋,但好习惯却让他们训练有素、技巧纯熟、准备充分。吴老师深深明白这一点,她在教学中最为注重的便是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