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物理讲义2016 年07 月 目录第1讲:有趣的物理与测量.1-4第2讲:机械运动.5-8第3讲:平均速度与运动图像.9-12第4讲:声音的产生于传播.13-16第5讲: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声音的特征.17-20第6讲:噪音与声音的利用.21-24第7讲:温度.25-28第8讲:熔化与凝固.29-32第9讲:汽化与液化.33-36第10讲:升华与凝华、小结复习.37-40第11讲:光的直线传播.41-44第12讲:光的反射.45-48第13讲:平面镜成像.49-52第14讲:光的折射及光的色散.53-56第15讲:看不见的光及小结.57-60科学之旅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说明物理是有趣的,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目】1、器材:漏斗,乒乓球。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2、 器材:注射器做法: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口子,推活塞压缩空气。现象:松手后看到活塞反冲 拓展:拉伸活塞3、 器材:笔套盖子做法:给笔套盖子灌满水,封上小纸片,倒过来。现象:水不流出 拓展:吸管吸饮料【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提问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解析:外表面。提问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解析:空身。【怎样学好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不要以为问老师一些简单的问题会遭到耻笑,而不问。(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我们学了知识以后,如果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完成了一次飞跃,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问,又从课本中找到根据,就又完成一次飞跃。(4)像科学家那样探究。介绍伽利略的贡献:伽利略望远镜,伽利略温度计等。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过程与方法:1、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行特殊测量。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并会估测时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教学难点1、单位的换算。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教具准备刻度尺、乒乓球、物理课本、钟表 、硬币、细铜丝、圆柱饮料瓶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 103 10 10 10 103 103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m)、 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5、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积小成多法、转换法、替代法。考点1:长度单位、长度估测和选择刻度尺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2)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8 _;(3)一根新铅笔长约 cm。2、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黑板的高度约为70dm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约20 C某中学生的质量约500g D课桌上的橡皮掉到地上时间约10s 3、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4、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为20.0mm,若改用dm表示,这个结果应是()A0.2dmB0.20dmC0.200dmD0.2000dm5、小明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A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10cm的学生用尺 B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2m的钢卷尺 C选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15m的皮卷尺 D游标卡尺 考点2:长度测量与记录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如图,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59mm B0.590dm C0.00059km D0.059m 2、用塑料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测得的结果将()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 3、如图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ABCD4、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5、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6、 某同学测量一本书的厚度是6.4 mm,已知课本共200页,那么,每张纸的厚度是 mm7、如图所示,在测细铜丝直径实验时,要把细铜丝在铅笔上排绕32圈,然后用 测出这个线圈总长度 cm,则铜丝直径d= 8、 某同学测一物体长度5次,测量5个结果:17.82cm、17.89cm、17.81cm、17.28cm、17.81cm,其中一次错误的结果是 cm9、 实验桌上有下列器材:(1)白纸条、(2)天平、(3)大头针、(4)刻度尺、(5)砝码、(6)园柱体要想测出园柱体的周长,那么应选用的器材是 考点3:误差和时间、平均速度测量1、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应该()A在记录实验资料时小数点后多保留几位数B根据测量要求尽量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C尽量使每次测量值相互相等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2、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时,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A排除实验的偶然性对结果的影响 B减小由于估读而产生的误差C避免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错误 D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3、小琼用直尺三次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分别为:18.50cm、18.54cm、18.51cm,则课本的长度应记录为()A0.185mB0.1852mC0.18517mD0.185167m4、 为了探究误差产生的原因,小名和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1)找出几把不同的刻度尺(可以是分度值不同,也可以是制作材料不同),从中取出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将它们的零刻度线对齐,再看看它们的10cm或15cm刻度线是否还对齐;换用其它尺子仿照上述方法再做两次(2)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根直线,由几个同学独立测量直线的长度,注意:使用的是同一把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直线的起点现在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中如果15cm的刻度线不再对齐说明了: ;(2)中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的最后一位不完全相同,说明了: ;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5、 小明跑800m时停表从0走到如图所示位置,他800m跑的成绩是 min s6、 李毅同学用一辆玩具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实验来研究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及小车通过各点时秒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填完整下表(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作业布置】1、 单项选择题1、小明是一名发育正常的九年级男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静时他的心跳每秒10次 B他的体重为500 kgC他的身高是l65 dm D他的正常体温是372、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A光年B岁月C旭日D小时3、如图所示:下面是古人所用的一些工具,其中不能用来计时的是()A日晷B沙漏C焚香D墨砚4、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1.65mB1.75mC1.85mD1.95m5、用某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7.5m,则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B1dmC1cmD1mm6、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9.20cm、9.21cm、9.20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0cm 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cmC9.20cm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有意义的 D9.21cm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7、如图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BCD8、某人在测一段不太长的曲线长度时,用一条松紧绳与曲线完全重合,然后用力把松紧绳拉直,用刻度尺量出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则测量的结果比实际曲线()A偏大B偏小C一样大D无法判定9、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钢球,要较正确地测出它的直径,应使用的测量工具是()A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B厘米刻度尺和三角板C毫米刻度尺和卷尺D厘米刻度尺和卷尺二、填空1、读出下列量具的读数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 物体A的长度是 ; 秒表的读数是 2、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 5.32cm、5.34cm、5.335cm、5.35cm、5.53cm,其中错误的是 ,无意义的是 ,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cm3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 mm,合 m某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的铅笔上紧密排绕30圈后用刻度尺测 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 cm,细钢丝的直径是 mm 4、小平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上右图所示,请指出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1 ;2 ;3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过程与方法: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学习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习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用具玩具车、钩码一、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 叫做机械运动。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二、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计算公式:v=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变形可得:s=vt,t=。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三、测量平均速度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考点1:机械运动1、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心情激动B铁生锈了C月亮升上天空D太平天国运动2、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机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3、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黄河水B岸边的高楼C他乘坐的游艇D迎面驶来的游艇4、)“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5、并列在金城江火车站的两列火车,突然甲车上的小丽发现乙车好像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B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D甲、乙两车都静止不动6、请根据下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7、如上右图所示,将一个1m长的三合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在三合板的下面放几根圆铅笔,再在三合板的上面放一电动玩具小汽车,当玩具小汽车在三合板上向前运动时,则三合板()A静止 B也向前运动 C向后运动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甲、乙、丙三人各乘坐一架直升飞机,他们从自己所在的飞机往外看,甲看见丙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地面上的楼房和乙飞机都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丙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B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C甲相对于丙在匀速下降D乙相对于地面匀速上升9、甲乙两车同时向东行驶,已知V甲=20m/s V乙=24m/s,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方运动,速度是 m/s,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 方运动,速度是 m/s。10、 小华乘商场内的自动扶梯上楼,相对于 ,她是运动的;相对于 ,她是静止的11、我国古书的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对运动 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 为参照物的,“人不觉”是以 为参照物的考点2:速度比较与计算1、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A1.2cm/s B1.2m/s C12cm/s D12m/s 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3、如上右图是甲、乙两辆同方向运动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的大C经过3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经过1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4、下列四个速度中大小和其他三个不相等的是()A15m/s B900m/min C54km/h D1300cm/s 5、一辆车先以10m/s的速度行驶了200m,接着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10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车全程做匀速运动 B第二阶段该车行驶了200m C该车全程平均速度为15m/s D该车全程平均速度约为13.33s 6、南开中学初二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一5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为零 D5s一7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7、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8、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 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67m/s D7.5m/s 9、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可能的是()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A B C D 10、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 11、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同时向一个方向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判定三人中骑车速度最快的是 ;当他们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能继续前进,这是由于 12、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两运动员中, 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 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平均速度是 m/s,合 km/h(3)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 13、一物体作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所示,它在OA段的速度大小为 m/s;它在BC段的速度 OA段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如右上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可以获取两物体运动情况的信息有:(1)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 ; (2)两物体都做 运动15、如图1所示,“40”表示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min 。图116、2007年4月18日,我国实行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参与这次提速的列车由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和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叫动车组,代号用“D”开头,其时速均在二百公里以上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往上海方向(里程:237km)车次到达时间(镇江)开车时间(镇江)终点站(上海)T13109:4309:4512:31D41310:0410:0611:53(1) 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17、人急行的速度大约是2m/s,人急行横穿过12m宽的马路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汽车的行驶是36km/h,那么人至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多少米处开始穿越马路?第三节 几种速度问题教学目的:知识技能.学会通过坐标图分析物体运动规律,计算物体运动时间、速度、路程;.运用平均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用运动相对性、速度公式解决过桥问题、相遇问题和追程问题。情感态度.学会物理计算题的格式;.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解析问题。考点1:图像问题图vtO甲乙1、图给出了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图线甲与横轴平行,图线乙为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由图可知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处于静止C.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2)如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3、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上右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写出一个影响因素)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 考点2:测平均速度实验1、 如图所示为某辆赛车启动过程的频闪照片,该赛车从赛道的起点处(车头所对的零刻度线位置)由静止开始出发,同时,照相机开始拍照(如图甲所示),以后赛车沿直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如图乙所示)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全程S1=t1=V1=上半程S2=0.4t2=V2=下半程S3=t3=V3=仔细观察频闪照片,如果赛车照此规律从起点运动1.0s到达E处(E处图中未画出)请你认真思考后完成下列问题:(1)填写下左表格中所缺的两个数据(不需要估读)(2) 汽车从B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 m/s(3)我们判断从A到D过程,汽车做 运动位置起点ABCDE时间/s00.20.40.60.81.0路程/m014 -3-2-22、 测定沿斜面运动的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3-2-2所示:(1)实验所用的器材除斜面、小车外,还需要 和 ;(2)测出斜面全长为80cm,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所用时间为5s,小车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用的时间为3s,请你将数据填入上右表,并求出各阶段中的平均速度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 cm tBC= s; VAB= m/s; VBC= m/s(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考点3:平均速度问题1、 某同学在爬山活动中上山、下山共用4h,如果他上山用2.4h,从原路下山的平均速度为1.5km/h,则他上山的平均速度是 m/s ,2、 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全程72km,前半时间火车速度为120km/h,后半时间速度为50m/s,火车全程平均速度是 。3、 小明跑步从家中到学校,前半时间速度为6m/s,后半时间速度为8m/s。他全程平均速度是 。4、 汽车从A城到B城全程360km,汽车前半程速度为30m/s,后半程速度为72km/h,汽车全程平均速度是 。5、 某人从家中到市场,前半程速度为V1,后半程速度为V2,他全程平均速度是 。6、甲乙两车速度比为4:3,两车从AB两地相向同时出发相遇时它们所行使的路程比是 ,甲到A地,乙到B地时两车所用的时间比是 。考点4:过桥问题1、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800m的遂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遂道需要108s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火车全部在遂道内运行的时间2、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完全通过一个山洞,耗时40s,已知这列火车长100m,则山洞长为多少米?3、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列长120m以5m/s的速度从对面跑过来的队伍,用1min20s,则火车的长是 m考点5:相遇与追程问题1、 甲、乙、丙三车站的距离如图所示,A、B两车于甲、丙两车站间对开,A由甲站出发,在中途站乙不停车;B由丙站出发在中途站乙停车时间为T1=200s,可以认为前进途中A、B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A=10m/s,vB=15m/s如果两辆车出发时刻间隔T2=300s,求两车相遇处距离甲站的距离?2、 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运行速度是60km/h有一次火车从甲站出发时迟开了5min,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km/h,终于准时到达乙站求甲、乙两站间的路程3、在如图所示的十字路口处,有一辆长10m、宽2.2m的客车,客车正以10m/s的速度正常匀速行驶在马路中间,当它与斑马线的中点B相距60m时,马路上的小王同学正好在斑马线中间A点出发沿AB穿过马路,A、B间的距离为8m,问:(1)小王同学运动的速度为多少时,能够安全过马路?(2)为了减少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分别向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汽车司机和过路行人各提一条合理的建议4、 有甲乙两辆车,同时同地同方向从A地驶向B地,甲车的速度是10m/s,乙车的速度是15m/s当乙车到达B地10min后,甲车才到达B地,问A、B两地相距多远?【作业布置】一、选择题(请将各小题中的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1、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 D火星2、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4、如图,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意志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D.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5、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6、如图所示,小霖和小华同学在一起顺流而下的竹排上,相对竹排而言,处于运动状态的是( ) A、小霖同学 B、小华同学 C、岸边的山 D、竹排上的凳子7、请根据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8、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261026S/米8t/秒48124abc9题图9、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A. 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B. 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 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D. 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10、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授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11、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7.81cm、17.82cm、17.83cm和17.58cm,其中错误的是( ) A17.81cm B17.82cm C17.83cm D17.58cm12、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13、安装窗户玻璃和窗帘时,选用合适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别应该是( )A毫米,毫米 B毫米,厘米 C厘米,厘米 D厘米,毫米1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C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15、以下各物体的运动,最接近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正在启动的汽车 B刹车的汽车 C下落的雨滴D随自动扶手梯上楼的顾客16、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 )A60sB50s C40sD20s 二、填空题1、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 为参照物的。“船高”是以 为参照物的。观察图1所示的情景和文字,认为云向西运动,是以_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_为参照物。2、五一节,爸爸驾车带楠楠去南滨路海洋公园游玩,途经长江大桥,如图2所示。如果小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m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 s。车行驶在桥中央时,爸爸问楠楠:为什么我们看到乔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呢?楠楠告诉爸爸,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 为参照。3、图3中物体A的长度是cm。4、如图4是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南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min。5、通过计算把下列数据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386dm,0.18km,4.5107m,_。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 。7、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选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_m/s。8、两艘以同样快慢飞行的宇宙飞船对接时,宇航员打开前后舱,以便互相连接起来。此时,以一个飞船为参照物,另一个飞船是_;以_为参照物,宇宙飞船是运动的。9、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s内匀速提升了15m,货物的速度大小为 m/s,合 km/h。三、计算题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2、如图所示,一辆轿车在机动车道上由南向北以v=54km/h匀速行驶,已知机动车道的宽度D=3m,轿车长度3m、宽度1.4m,假设行驶中轿车始终位于机动车道的正中间有一人骑自行车匀速横穿机动车道,已知自行车长1.8m,前轮行至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交界处的C点时与轿车沿南北方向的距离s=12m假设双方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自行车速度至少为多少m/s,才能在轿车开到时恰好通过3、 商场里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长12米,24秒钟可以把人送上楼如果小明用2米/秒的速度沿这个扶梯从楼上逆电梯向下下楼,再沿这个电梯同速跑上楼,求小明跑一个来回需要的时间?第二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生产企业安全培训课件
- 初期汽车考试题库及答案
- 保健酒业考试真题及答案
- 江苏农业新质生产力热潮涌动
- 个人如何面对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与实践指南
- 城市管理新质生产力
- 校园篮球联赛策划方案
- 新质生产力最核心的表述
- 美国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
- 2025年国家电网公司招聘岗位竞聘模拟题及答案
- 隧道施工应急预案与响应方案
- 2025年广播电视技术能手预选赛竞赛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健身教练专业技能测评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 环卫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公司适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2025年08月更新
- 医院诊断证明书word模板
- 人力资源部安全责任清单、履职清单
-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