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骨料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粗骨料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粗骨料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粗骨料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粗骨料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粗骨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粗骨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11、检验频次对任何新选货源或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达一年者进行全面检验;每批不大于600t或400m3同厂家、同品种粗骨料进行一次抽验。 22、检测项目及样品要求、全面检验为颗粒级配、岩石抗压强度、空隙率、压碎指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碱活性共计8项指标;抽验为颗粒级配、压碎指标、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共计4项指标。 项目质量指标(C50)压碎指标(%)10母岩与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2含泥量(%)0.5针、片状颗粒总含量(%)5、为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具有代表性,每次试验都需有一定数量的取样;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下表所规定的取样数量;须作几项试验时,如能保证试样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每项试验所需最少取样数量(kg)试验项目最大粒径1016202531.5406380筛分析1015202030406080针片状颗粒含量1.24882040含泥量88242440408080泥块含量 8824244040808033、检测评定依据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xx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相法)TB/T2922.1-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TB/T2922.5-xx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石柱法)TB/T2922.4-1998颗粒级配、岩石抗压强度、吸水率、紧密空隙率、压碎指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JGJ52-xx进行。 碱活性首先采用TB/T2922.1-1998对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碱活性矿物类型进行检验,若骨料含有碱-碳酸反应活性矿物,则采用TB/T2922.4-1998对骨料的碱-碳酸反应膨胀率进行试验;若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则采用TB/T2922.5-xx对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进行试验。 粗骨料的碱活性应首先采用岩相法检验,若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其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不得使用具有碱-碳酸反应活性的骨料。 44、主要试验仪器石子筛、电子静水天平、压力试验机、针片状规准仪等。 55、筛分析试验、样品制备试验前,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略重于下表规定试验所需量最大公称粒径(mm)1016.020.025.031.540.063.080.0试样重量不少于(kg)2.03.24.05.06.38.012.616.0、操作步骤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号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值时,应将该号筛上的筛余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的总重的0.1%,(注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20mm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称取各筛筛余重量,精确至试样总重量的0.1%,在筛上的所有分计筛余量和筛底剩余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重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结果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由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重量(精确至0.1%)累计筛余百分率每号筛计算得出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筛号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相加(精确至1%) 66、针、片状颗料含量试验、样品制备试验前将来样在室内风干至表面干燥,并用四分法缩分至下表规定的数量,最大粒径(mm)10.016.020.025.031.540.0以上试样最少重量(kg)0.3123510然后筛分成下表所规定的粒级备用粒级(mm)5101016162020252531.531.540片状规准仪上相对应的孔宽(mm)35.27.2911.314.3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的间距(mm)1831.243.25467.885.8、试验步骤按上表所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间距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为片状颗粒;粒径大于40mm的碎石可用卡尺鉴定其针片状颗粒,卡尺卡口设定宽度应符合下表规定粒级(mm)40636380鉴定片状颗粒卡口宽度(mm)20.628.6鉴定针状颗粒卡口宽度(mm)123.6171.6、结果计算针、片状颗粒含量p应按下式计算p=01mm100(%)式中m1=试样中所含针、片状颗粒的总重量(g)m0=试样总重量(g) 77、含泥量试验、试样的制备将来样缩分至下表所规定的重量,烘干后分成两份备用,试验数量应符合下表含泥量试验所需试样的最少重量(kg)最大粒径(mm)1016202531.5406380试样重量不少于226610102020(kg)、试验步骤称取试样一份装入容器中摊平,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表面150mm;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较粗颗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或溶解与水,缓缓将浑浊液倒入1.25mm及0.080m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80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过程中应避免小于0.080mm的颗粒丢失。 再次加水重复上述过程,至到洗出水为清澈为止。 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颗粒,并将0.080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内颗粒)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80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筒中已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重量。 、结果计算碎石的含泥量c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c=010mm m?100(%)式中m0试验前烘干试样的重量(g)m1试验后烘干试样的重量(g)以两次试样试验结果算术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88、泥块含量试验、样品的制备试验前,将样品缩分至大于含泥量试验所需试样的所列数量,缩分时应防止泥块被压碎,缩分后的试样在1055烘箱内烘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试验步骤筛去5mm以下颗粒,称重。 将试样在容器中摊平,加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24h后把水放出,用手碾压泥块,然后把试样放在2.5mm筛上摇动淘洗,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将筛上的试样小心地从筛里取出,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5、结果计算泥块含量c.1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c.1=121mm m?100(%)式中m15.00mm筛筛余量(g)m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量(g)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超过0.2%,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99、压碎指标值试验、样品制备标准试样一律采用1020mm的颗粒,并在风干状态下进行试验。 试验前,先将试样筛去10mm以下及20mm以上的颗粒,再用针状和片状规准仪剔除其针状和片状颗粒,然后称取每份3kg的试样3份备用。 、试验步骤a置圆筒于底盘上,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筒内,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直径为10mm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第二层颠实后,试样表面距盘底的高度用控制为100mm左右。 b整平筒内试样表面,把加压头装好(注意应使加压头保持平正),放到试验机上在160300s内均匀地加荷到200KN,稳压5S,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