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物理基础_第1页
燃烧的物理基础_第2页
燃烧的物理基础_第3页
燃烧的物理基础_第4页
燃烧的物理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烧学,燃烧的物理基础,燃烧学,燃烧的热量传递方式,1,燃烧类型,着火,闪燃,自燃,爆炸,燃点,闪点,自燃点,爆炸极限,燃烧类型,燃烧学,阴燃、回燃、轰然,着火,着火: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燃烧的现象。燃点: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物质的燃点。,燃烧学,燃烧学,闪燃,闪燃: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液体表面的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表面上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闪点。,燃烧学,闪点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根据闪点,划分可燃性液体及其火灾危险性类别易燃(45 以下);可燃(45 以上)甲类液体(闪点28 );乙类液体( 28 或 60 );丙类液体( 60 ),燃烧学,燃烧学,自燃,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着火现象。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燃烧学,燃烧学,爆炸,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分类:核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燃烧学,物理爆炸:装在容器内的液体或气体,由于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引起体积迅速膨胀,导致容器压力急剧增加,由于超压或应力变化使容器爆炸。,燃烧学,燃烧学,化学爆炸:由于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使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爆炸极限的概念,爆炸浓度极限: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通常用体积百分比表示。爆炸极限的上下限之间的范围越大,下限越低,上限越高,危险性越大。,燃烧学,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轰然:火在建筑内部突发性的引起全面燃烧的现象。回燃,燃烧学,燃烧学,燃烧的热量传递方式,1,燃烧类型,2,燃烧的热量传递方式,燃烧学,热传导 相互接触而温度不同的物体或物体中温度不同的各个部分之间,当不存在宏观的相对位移时,由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引起的热传递现象。,燃烧学,燃烧学,热对流 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个部分之间,由于相对的宏观运动而把热量从一处带到另一处的现象,或者说具有相对位移的流体与所接触的固体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燃烧学,热对流分类: 自然对流:流体的运动是由自然力所引起的。 强制对流:流体的空间移动是由机械力引起的。,燃烧学,热对流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高温热气流能加热在它流经途中的可燃物,会引起新的燃烧。热气流能够往任何方向传递热量,但一般会向上传播。通过通风孔洞进行的热对流,可使新鲜空气不断流进燃烧区,使燃烧持续发生。,燃烧学,特点:(1)发射辐射热是各类物质的固有特征。任何物体的温度只要大于绝对零度,它就能以电磁波的方式从表面放出辐射热。(2)任何物体不但能从自己表面发射辐射热,而且也可以吸收其他物体发射的并投射到它表面的辐射热。,燃烧学,热辐射 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热量的现象,叫做热辐射。,燃烧学,(3)热辐射过程伴随能量的两次转化,热能转化为辐射能,辐射能转化为热能。(4)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它能把热量以光的速度穿过真空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5)当有两个物体并存时,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辐射热能,直至两个物体温度渐趋平衡。(6)辐射热射到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后,可能部分地被吸收,部分地被反射,还有部分可能穿透过去。,燃烧学,烟囱效应 当烟气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建筑物内的烟气会自动持续向上输运。 建筑内下部压力较低,外面的冷空气进入;建筑内上部压力较高,高温烟气流向外面。,有这么一个比喻:一座500米的高楼相当于把一条大街竖起来。 以防火为例,高楼固有的烟囱效应助燃、人员疏散缓慢、灭火救援困难等特点使其防火难度大大增加。高楼中垂直的楼梯间、电梯井以及封堵不严实的管道井,犹如烟囱,火灾时会助长烟气火势的蔓延,形成“烟囱效应”。,燃烧学,上海金茂大厦曾经做过试验,请一群身强力壮的消防队员从85层楼往下跑,结果最快跑出大厦的一个队员也花了35分钟! 1993年,纽约世贸中心爆炸事件,将近1万人花了整整9个小时才将楼里的10万人救出。 此外,超过一定高度的高楼倘若遭遇火灾,扑救起来极其困难。毕竟,目前我国最好的消防云梯车举高才101米,消防水带的直接供水高度也只有150米!,燃烧学,避难层,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