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乡土资源[1].doc_第1页
充分利用乡土资源[1].doc_第2页
充分利用乡土资源[1].doc_第3页
充分利用乡土资源[1].doc_第4页
充分利用乡土资源[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历史资源 内容摘要:当地的乡土历史资源很多,如历史遗迹、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这些地方都蕴涵丰富历史内容,这些资源应当灵活巧妙地加以利用于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资源是常见易获的教学资源:乡土历史资源是学生最信服、最易接受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周边的文物古迹、纪念馆等资源,运用乡土历史教学资源,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关键词:乡土、资源;发现和利用;兴趣、距离我们当地的乡土历史资源很多,如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这些地方都蕴涵丰富历史内容,这些资源应当灵活巧妙地加以利用于历史教学中。应当树立“在生活中寻找历史教学的灵感”的观点,把能够为我历史教学服务的资源都尽可能的开发和利用起来,去伪存真,取精用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效果。一、积极开发并巧用乡土历史教学资源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但绝不是唯一的。因为,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我们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只是其中的一种文字材料而已。可见,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的历史课程资源还很多。1、乡土历史资源是常见易获的教学资源。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广泛。乡土历史资源社区部门单位有,学校有,不少个人也有,只要留心,是极易获得的。当地图书馆资料最齐全,如通俗历史读物、历史文物图册、历史地图、历史图表、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考古和旅游等方面的读物,可以借来一用,也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或摘录。普遍订阅的日报与历史专业报刊等对历史教学很有帮助。老师平时注意收集和保存这些,就可供急用之所需;号召学生课外去阅读摘录,既可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又能促使他们的“动”,促进课堂的“活”。这是一举多得的事,师生都应该乐意为之。2、乡土历史资源是学生最信服、最易接受的教学资源。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应当随时随地地发现和利用社区中的乡土资源,如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巧用这些资源,学生最信服、最易接受,因为他们的现身说法,能够在不同层面,从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家庭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资源,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图片、实物,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很感兴趣,喜欢探究。如果教师恰当巧用这些社区乡土资源,不仅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丰富其历史知识,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活跃历史课堂。如讲人民军队的建立一文,有关“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问题,我就结合今年5月6日我市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南雄为“中央苏区县”,这一事件向学生讲述: 所谓中央苏区,亦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指在1929年至1934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赣南和闽西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随着近几年党史界的学者、专家对中央苏区范围的深入研究,中央苏区范围有所扩大,目前共有30多个县,其中广东2个县。5月6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南雄为“中央苏区县”,标志着恢复南雄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地位。从1929年至1932年,在这块土地上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邓小平、陈毅、滕代远等人率领工农红军多次到南雄进行革命活动。1930年,南雄县划归中央苏区管辖后,南雄的游击战争更为发展迅猛。 “南雄是一块红土地”,因为这块土地上,留下革命烈士的鲜血、抗战英雄的诗篇,也涌现一批批勇于抛头颅的热血青年,为支援苏区甘冒枪林弹雨的风险。 而今,英雄已经安歇,他们曾经用生命书写的红色记忆任谁也不能忘却。“中央苏区县”地位的确认,是对革命先烈最大的慰藉,也是对南雄人牢记历史、大步向前最有力的鞭策。此举旨在告慰革命先烈,南雄这块红土地上涌现众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他们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不能忘却的记忆”;激励我们,南雄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生认识非常深刻,教学效果特别好。3、充分利用周边的文物古迹、纪念馆等资源历史的学习很多同学认为是一堆毫无用处的秦砖汉瓦的堆砌,然而很多文物、古迹,都与历史分不开,教师在授课中的不同章节中要充分利用周边的文物古迹,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丰富的材料,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如关于人民军队的建立一章的教学,曾组织学生参观“水口战役”遗址纪念馆并请当年的幸存者现场讲述, 1932年7月,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军与粤军陈济棠部在南雄水口一带激战三天两夜,其战争之激烈,战场景象之惨壮,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罕见。不少战死的红军官兵牺牲时还不愿倒下,手握砍卷口的大刀,似乎仍然在面对强悍的敌人,殷红的鲜血染红了他们身下的土地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二、运用乡土历史教学资源,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观念上的现代史”。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继续。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实。在历史教学中结合现实,找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魅力。如关于南方的初步开发一章的教学,在讲述“北方人口大量南迁”问题时,可结合我们本地的乡土资源进行讲解。-南雄珠玑古巷 。珠玑巷是北方汉族人到广东的一个重要落脚点。秦汉时期,有部分汉族越大庾岭进入粤北。唐五代时期,人们越大庾岭后,多在南雄盆地定居下来。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以后,大庾岭取代湘桂走廊和骑田岭,成为进入岭南的重要驿道。两宋时期,有两次大的移民迁徙,一次为北宋末;一次为宋末元初,他们都是由南雄南下迁入珠江流域。珠玑古巷的鼎盛期是唐宋时期。唐开元四年(716),张九龄奉诏开凿梅关,拓宽路面,梅关驿道成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陆上孔道。从此,岭南与中原的交通更加方便,往来更加频繁。珠玑巷位于梅关古驿道上,地理位置优越,经过数代珠玑巷先民的不断开发,周围变成了宽阔平整的良田沃野,沙水河灌溉其中,宜农宜牧。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红冈翠岭,山青水秀,风光旖旎。这是一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南来北往的文人学士、达官仕宦、富商贵贾都有此经过或停留,有的就在此落户。随着缙绅流寓的日益增多,珠玑巷便逐步发展成为百姓杂居的繁荣集镇。到北宋时,金人入侵,中原战火不息,以至靖康之乱,高宗南渡,偏安江南。这一时期,从中原迁到岭南避难的人更多,有朝廷官吏,也有平民百姓,他们在此驻足生息,“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似故乡。” 宋室的南迁,促进了江南的经济发展。作为岭南交通要道梅关古驿道上的珠玑巷,因此曾盛极一时。南宋极盛时,珠玑巷内的商贩和居民多达千户,连同附近牛田坊一带五十七村,简直像一个热闹的小城市。让学生更加了解当地的先民对江南开发所做的伟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解地方历史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中发现其中的传承和变化,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历史对我们并不陌生,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受到历史的亲切。总之,生活构成历史,历史离不开生活,只要我们留意,总能找到历史知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切合点,并将现实生活与历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历史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让历史课堂生动有趣和学于致用。在课堂上适时的引进乡土气息浓厚的历史资源,既补充了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既提升了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又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