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呼唤教育变革.docx_第1页
信息时代呼唤教育变革.docx_第2页
信息时代呼唤教育变革.docx_第3页
信息时代呼唤教育变革.docx_第4页
信息时代呼唤教育变革.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时代呼唤教育变革面对国际化、信息化趋势对教育改革的主导作用和重大影响,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一、世界各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一) 欧美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1. 美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早在1996年,美国中学已达到平均9人一台微机,在全部中小学中约有65%的学校实现了联网,14%的教室连接了Internet。同年美国教育部颁发了第一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让美国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能力的挑战,该计划提出了一个以四项国家教育技术目标为导向的广泛改进教与学的远景设想。2000年底,为了进一步落实将技术应用到教育中的承诺,美国又颁布了数字化学习美国国家教育计划。2005年1月7日,美国教育部提出第三个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迈向美国教育的黄金时代:因特网、法律和美国当代学生变革展望。2007年6月,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正式对外发布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NETSS)的第二版,该标准相当于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各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与能力的新大纲。2008年6月,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颁布了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T)的第二版。2009年6月,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主办的全美教育信息化年会正式发布了面向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Administration,NETSA)的第二版。2010年11月发布了题为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 英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2004年7月,英国教育与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Skills,DFES)在其颁布的儿童与学习者五年规划中指出,信息与通信技术是整个英国教育改革的核心。2005年3月,英国教育与技能部颁布实施了利用技术:改变学习及儿童服务信息化策略。2006年9月,英国政府发布了儿童与学习者五年规划:保持卓越进步报告。2007年,英国政府发布2007年信息化监测报告:教育信息化的进展及成效(HarnessingTechnology Review 2007:Progress and Impact ofTechnology in Education)。报告显示:2007年,英国中学的计算机和学生的生机比为3.61,小学生机比为6.21。笔记本电脑拥有率在小学和中学都有上升,小学达到90%,平均每校14台;中学达到95%,平均每校77台。2008年7月,英国教育与通信技术局公布了新的利用技术:新一代学习(20082014)信息化策略。2009年6月,教育通信和技术管理机构启动了“下一代学习”20092012年实施计划,主旨是面向未来教育、技术和革新的技术策略,针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制订了下一代学习宪章(Next Generation Learning Charter)。(二) 亚洲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概况1.新加坡教育信息化新举措新加坡早在1996年就推出了雄心勃勃的教育信息化计划投资20亿美元使每间教室连通Internet,并做到每两位学生一台微机,每位教师一台笔记本电脑。新加坡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最早制定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的国家之一。1996年,新加坡制定了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该规划的一期工程(Masterplan,简称MPI)于1997年开始实施,2002年结束。从2003年开始,新加坡启动了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的二期工程(Masterplan,简称MP2),起止时间是20032007年。2008年8月5日,新加坡又制定了教育信息化第三期规划(Masterplan III:20092014)。2. 日本教育信息化新举措日本文部省于1990年提出一项九年行动计划,拟为全部学校配备多媒体硬件和软件,训练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支持先进技术的教育应用;1994年又建立了百校联网工程。2005年10月24日,日本IT战略总部制定了2006年度以后的新战略后2005年代IT战略行动计划,计划在五个领域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2007年,日本教育工学振兴会根据日本政府发布的“IT新改革战略”的规划,开展了名为“校园ICT环境的未来形态”的课题研究。2008年7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出台的“教育振兴基本计划”中特别强调了地区、学校和家庭需要加强信息道德教育,校园ICT化的支持体制。2010年10月,文部省发布了教育信息化指南,从9个方面描述了学校开展ICT教育的必要性、对学生的指导、信息化的推进、信息体制化建设等,持续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向全面纵深发展。3. 韩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2004年,韩国政府制定了E-Learning资源体制综合发展计划。2006年2月,韩国政府提出了中小学信息通讯技术教育运营指针说明书,以此来推进以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伦理为基础的、有体系的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应用的教与学方法的改革方案的制订。同年7月,韩国教育部发表实现学校革新和扩大教育机会的E-Learning行动计划,包括7个推进课题2008年,选择部分学校作为数字教科书的试点学校,分析实验效果并提出改进方案。二、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一) 我国在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方面的重要举措2000年10月,教育部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并在该会议上做出决定,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2001年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2003年9月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4年底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标准。2005年4月教育部又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2010年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包括: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二)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绩1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3万多所中小学、5600多所中职学校建成不同程度的校园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建成近8万个教学光盘播放点、近5万个卫星教学接收点和7000多个计算机教室。2 数字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96-750项目)、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建设、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国家级教育资源库建设研究等项目,成果显著;各级各类学校建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2004年,教育部提出的免费向农村中小学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计划得到顺利实施。3 师生信息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据统计,全国将信息技术列为必修课的高中学校比例已经达到92.15%;大中城市的初中将信息技术列为必修课的开课率达到65.32%;独立建制的小学将信息技术列为必修课的开课率达10.33%。就教师而言,通过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如“Intel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明天女教师培训项目”等项目,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4 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初显通过“教育技术现代化实验项目”、“全国中小学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研究”等多项国家级教改试验项目的带动,促进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5 规制建设日趋完善为了保障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教育部在政策、规章和标准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三) 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