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混凝土水池蓄水试验方案20090401.doc_第1页
地下混凝土水池蓄水试验方案20090401.doc_第2页
地下混凝土水池蓄水试验方案20090401.doc_第3页
地下混凝土水池蓄水试验方案20090401.doc_第4页
地下混凝土水池蓄水试验方案2009040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100 万吨 年乙烯工程乙烯第四循环水 场 地下混凝土水池蓄水试验方案地下混凝土水池蓄水试验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茂名西南石化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镇海炼化工程项目部 2009 年 4 月 1 施工方案版本 第 1 版 目目次次 一 工程概况一 工程概况 1 二 试验质量要求二 试验质量要求 1 三 试验方案三 试验方案 2 一 工程概况一 工程概况 镇海炼化乙烯第四循环水场共有 5 个地下混凝土水池 具体项目如下 项目水池名称结构尺寸防水等级混凝土备注 A 吸水池 97325 7100 H4 2m 四级C30P6 0 00 以上 1 5m B 吸水池 97325 7100 H4 2m 四级C30P6 A 冷却塔水池 123900 20600 H1 7 m 四级C30P6 B 冷却塔水池 123900 20600 H1 7 m 四级C30P6 第四循环水场 污水提升池 8700 8700 H4 0m 四级C30P6 二 试验质量要求二 试验质量要求 1 试验执行标准 试验执行标准 SH T3535 2002 石油化工混凝土水池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8 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2 防水质量要求 防水质量要求 2 1 各类防水等级的质量标准 1 级 不允许渗水 结构表面无湿渍 2 级 不允许漏水 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 湿渍总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 积的 6 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 0 2m2 任意 100 m2防水面积不超过 4 处 3 级 有少量漏水点 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 0 3 m2 整个水池平均漏水量小于 0 5 L d 任意 100 m2防水面积不超过 7 处 4 级 有漏水点 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整个水池平均漏水量小于 2 L d 2 2 质量标准的描述和标识符号 术语定义标识符号 湿渍地下混凝土结构背水面 呈现明显色泽变化的潮湿斑 渗水水从地下混凝土结构对衬砌内表面渗出 在背水的墙壁 上可观察到明显的流挂水膜范围 水珠悬垂在地下混凝土结构衬砌背水顶板 拱顶 的水珠 其滴落间隔时间超过 1min 称水珠现象 滴漏地下混凝土结构衬砌背水顶板渗漏水的滴落速度 每 min 至少 1 滴 称为滴漏现象 线漏指渗漏成线或喷水现象 3 对试验规范执行的说明 对试验规范执行的说明 按照 SH T3535 第 6 条 6 1C 要求 在蓄水试验前不得进行回填施工 但 乙烯工程所处位置为软土地基 而且地下水位高 在回填土方前进行蓄水试验 存在困难 因为地下水池均按深基施工 设有围护桩和支撑 水池上部壁板施 工时必须拆撑 拆撑以后如不回填 镇压层 将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而且也不 允许人到坑底进行池壁的渗漏检查 因此 蓄水试验拟分两步进行 即地下水 位以下部分按 GB50208 要求 在水池内部进行渗漏检查 地下水位以上部分执 行 SH T3535 规定 进行蓄水试验 三 试验方案三 试验方案 1 池底和地下水位以下池壁部分试验 池底和地下水位以下池壁部分试验 1 1 试验方法 检查池壁 地下水水位以下 和底板渗水情况 采用渗漏水调查与测量方法 按 GB50208 附录 C 要求 1 2 试验要求 1 水池池壁施工到拆撑前 按 GB50208 现浇结构要求 进行外观检查 如有质量缺陷应按要求进行处理 达到现浇结构外观的质量标准 2 池外壁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防水层施工 之后进行土方回填 回填高 度在地下水位以下 0 2m 处 约相当于相对标高 1 0m 污水提升池 吸水池 塔下池回填至放大脚面 即底板面 3 试水前 绘制 背水内表面的结构工程展开图 4 必须在 背水内表面的结构工程展开图 上详细标识 1 在工程自检时发现的裂缝 并表明位置 宽度 长度和渗漏现象 2 经修补 堵漏的渗漏水部位 3 防水等级标准允许的渗漏现象位置 5 检测方法 1 湿渍的检测方法 检查人员用干手触摸湿斑 无水分浸润感觉 用吸 墨纸或报纸贴附 纸不变颜色 检查时 要用粉笔勾划出湿渍范围 然后用钢 尺测量高度和宽度 计算面积 标示在 展开图 上 2 渗水的检测方法 检查人员用干手触摸可感觉到水分浸润 手上会沾 有水分 用吸墨纸或报纸贴附 纸会浸润变颜色 检查时 要用粉笔勾划出渗 水范围 然后用钢尺测量高度和宽度 计算面积 标示在 展开图 上 2 地下水位以上部分池壁渗落漏试验 地下水位以上部分池壁渗落漏试验 2 1 试验方法 按 SH T3535 2002 第六条进行蓄水试验 由于工期紧 在拆完壁模后 清理完池内杂物材料后即进行试水 现拟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底板至 0 2m 第二次 0 2m 至以上部分 如果有条件 亦可一次完成 2 2 试验要求 1 水池满水试验前 应做好以下工作 1 临时封堵预留孔洞 预买埋管口及进出水口 并检查充水及排水阀门 不渗漏 2 设置水位观测标尺 3 标定水位测线 4 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 5 充水的水源采用清水并做好充水和放水系统设施 2 水池在满水试验过程中 应测定水池沉降量 并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池缓慢充水 每 2 米高度或每次充水观测一次 发生不均匀沉降时 应停止充水 并增加观测次数 直至稳定后再充水 2 水池蓄水达到设计高度后 观测一次 24h 后观测一次 连续观测 3d 以后每 15d 观测一次 直至沉降稳定 3 放水前后再各观测一次 4 地基沉降速度率控制在连续 2d 内为 5mm d 3 水池蓄水试验渗漏水量测定应符合下述规定 1 渗漏水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第一天测定的渗漏水量符合标准 应再测 定一天 2 若第一天测定的渗漏水量超过规范规定值 而以后渗漏水量逐渐减少 时 可继续延长观测时间 3 连续观测的时间依实际情况确定 渗漏水量仍超过规范规定值时 应 进行处理后重新测定 4 与天不进行渗漏水量测定 4 因设计文件无要求 因此水池充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向水池充水宜分三次进行 即第一次充水至设计水位 1 3 第二次充 水至设计水位的 2 3 第三次充水至设计水位 2 对大 中型水池可先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 检查底板及底板 与池壁交接的施工缝处的抗渗漏质量 当无明显渗漏时 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水 位 3 充水时的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 2m d 相邻两次充水时间间隔不应 少于 24 4 每次充水宜测读 24h 的水位下降值 并按式 A 1 计算渗漏水量 5 在充水过程中应对水池作外观检查 并做记录和标记 当发现渗漏水 量过大时 应停止充水 经分析原因作出处理后 方可继续充水 5 水位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充水时的水位可用水位标尺测定 2 进行渗漏水量测定时 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 3 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达到 1 10mm 4 充水至设计水位后 至开始进行渗漏水量测定的延续时间不应少于 24h 5 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为 24h 连续观测时 式 A 1 中前次的 E2与 e2即为后次的 E1和 e1 6 蒸发量测定应按下述规定进行 1 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可采取用直径为 50cm 高 30cm 的敞口钢板 圆形水箱 并设有测定水位的测针 水箱不得渗水 2 水箱应固定在水池中 水箱中充水深度为 20cm 3 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水位 7 水池的渗漏水量按下式计算 A1 q E1 E2 e1 e2 式 A 1 A2 式中 A1 水池的水面面积 m2 A2 水池的渍湿总面积 m2 E1 水池中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