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健康自查2013.11.6_第1页
中医养生健康自查2013.11.6_第2页
中医养生健康自查2013.11.6_第3页
中医养生健康自查2013.11.6_第4页
中医养生健康自查2013.1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持之以恒、全方面的调养,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延长寿命的目的。,一、养生的实质形体不蔽,精神不散。二、养生的核心调和阴阳,平衡阴阳。三、养生的原则协调脏腑、保阳益阴、畅通经络、 调和气血、清静养神、调息养气。,中医是一种文化,西医是一种技术:“中医是治疗患病的人,西医是治疗人患的病。”中医是朴素的辩证法;是实践中的科学;提倡“阴阳平衡”,“顺应自然”。“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认识中医,中医养生法则,百病之因,阴阳失衡,气滞血瘀,经络阻滞,认识中医,认识中医,认识中医,认识中医,认识中医,认识中医,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肝肾。,认识中医,健康自检,认识中医,健康自检,认识中医,认识中医,认识中医,精、气、血、阴、阳平衡自查 精失衡:面色无华、耳鸣失聪、精神萎靡、疲劳不堪、毛发枯萎、牙齿松动脱落、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小便不畅、遗尿便溏。气失衡:语言低微、呼吸短促、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大便无形。血失衡:手脚麻木、面色萎黄、失眠多梦、形体消瘦、大便干结、神疲乏力、头晕耳鸣。气血失衡:面色憔悴、少气懒言、腰膝酸软、咽喉干痛、便秘腹泻、妇女经水不调、带下。阴失衡:口干舌燥、双目干涩、五心烦躁、潮热盗汗。阳失衡:畏冷怕寒、心胸憋闷、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男性功能障碍、咳嗽哮喘、消化不良。阴阳失衡:身重乏力、四肢麻木、小腹疼痛、眩晕耳鸣、关节抽搐、急躁易怒、腰冷酸痛、虚烦失眠、骨蒸潮热。,福如东海长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