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养鸡的九不宜.doc_第1页
高原养鸡的九不宜.doc_第2页
高原养鸡的九不宜.doc_第3页
高原养鸡的九不宜.doc_第4页
高原养鸡的九不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原养鸡的九不宜 核心提示:高原不宜饲养肉鸡 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空气稀薄,氧气少,不能满足肉鸡对氧和热量的需要,加重了心肺负担,血管透性增加,体液外渗,造成腹腔积水,不能盲目在高原饲养肉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鸡免疫接种期不宜用消毒药 鸡免疫接种7天10天内禁止使用消毒药高原不宜饲养肉鸡 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空气稀薄,氧气少,不能满足肉鸡对氧和热量的需要,加重了心肺负担,血管透性增加,体液外渗,造成腹腔积水,不能盲目在高原饲养肉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鸡免疫接种期不宜用消毒药 鸡免疫接种7天10天内禁止使用消毒药,特别是饮水免疫。若使用消毒药会对疫(菌)苗有杀灭作用,导致免疫失败。 酒糟不宜喂鸡 鸡无齿,肠道短,缺乏分解纤维素的酶。因酒糟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无法消化利用,直接影响其他饲料的吸收,引起消化不良。 蛋鸡不宜喂生骨粉 生骨粉未经高压处理,骨粉与骨胶结合在一起,若长期喂鸡会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导致生产力下降。 鸡驱虫不宜用敌百虫 鸡嗉囊内为碱性环境,敌百虫可以生成毒力强大的敌敌畏,极易引起中毒。故鸡驱虫不宜用敌百虫,可用驱蛔灵、左旋咪唑等。 鸡产蛋盛期不宜免疫注射 在鸡产蛋盛期免疫注射,常引起拉稀,翅下垂,呆立,少食,产软壳蛋或停产等,重则发生跛行或瘫痪,甚至死亡。故鸡产蛋盛期不宜免疫注射,宜在休产期进行。免疫前后7天应在饲料中加维生素B2、酵母、鱼肝油饲喂。 种蛋不宜用水洗 种蛋表面有一层胶质保护膜,防水分和病菌入侵,若用水洗掉蛋壳保护膜,将降低种蛋品质,影响孵化率及雏鸡的成活率。故种蛋不宜用水洗,应在孵化前用新洁尔灭等消毒处理。 蚯蚓不宜直接喂鸡 蚯蚓是动物高蛋白饲料,但不宜直接喂鸡,因蚯蚓含有异刺线虫等中间寄主,易引起寄生虫病的发生。应将蚯蚓加工处理成蚯蚓粉饲喂。 蛋鸡舍不宜用生石灰消毒 用生石灰消毒鸡舍,易引起鸡脚趾烧伤;啄食石灰进入胃肠易引起胃肠炎、水肿、溃疡以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故蛋鸡舍不宜用生石灰消毒,可配成10%20%的石灰乳液喷洒鸡舍。 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空气稀薄,氧气少,不能满足肉鸡对氧和热量的需要,加重了心肺负担,血管透性增加,体液外渗,造成腹腔积水,不能盲目在高原饲养肉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鸡产蛋盛期不宜免疫注射 动物机体的生理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在产蛋盛期给鸡免疫注射,会打乱其规律,常引起拉稀、翅下垂、呆立、少食、产软壳蛋或停产等,严重者会发生跛行或瘫痪,甚至死亡。故鸡产蛋盛期不宜免疫注射,免疫宜在休产期进行。免疫前后7天应在饲料中加维生素b2、酵母、鱼肝油。 蛋鸡培育期不宜长期喂高钙日粮 钙是蛋鸡日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饲喂高钙日粮会影响磷等营养的吸收,还会诱发痛风病。 蛋鸡不宜喂生骨粉 生骨粉未经高压处理,骨粉与骨胶结合在一起,若长期喂鸡会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导致生产力下降。 蛋壳不宜直接喂鸡 有的农户习惯于用蛋壳喂鸡,目的是给鸡补充钙质,以促进生长和多产蛋。殊不知,作用适得其反。因为蛋壳内外常附有病菌或病毒,鸡吃后易得肠胃病或传染病。常吃蛋壳的鸡,还会出现自啄、互啄的食蛋癖;再者,蛋壳含有石灰质成分,过量采食,还会引起食欲减少,产蛋量下降。蛋壳应经加工处理,按一定比例添加到日粮中饲喂,不宜直接喂鸡。 蚯蚓不宜直接喂鸡 蚯蚓是动物高蛋白饲料,但不宜直接喂鸡,因蚯蚓含有异刺线虫等中间寄主,易引起寄生虫病的发生。应将蚯蚓加工处理成蚯蚓粉饲喂。马勇强的高原养鸡新观念 鸡2007年底的一天,在阵阵鞭炮声中,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上又一家赛娜尔生态放养药山鸡专卖店开业了。以前,这里的老百姓在市场里买到的大多是从外地引进的冻鸡,随着两家专卖店的相继开业,“生态放养药山鸡”这一新名词逐渐被当地的老百姓所熟知。带着对新事物的好奇,笔者走访了养殖生态放养药山鸡的当地农民马勇强。当问起养殖新品种鸡的初衷时,马勇强讲起了自己的创业经历:“我以前搞过餐饮,跑过运输,但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去养鸡,之所以会有今天的成果,还要得益于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1997年,马勇强在距县城以南35公里处的唐赛山承包了1.7万亩荒山荒坡,当时集中种植了一些油菜、青稞、菜籽等农作物。后来又在山上建了150亩的中药材基地,种植柴胡、黄芪等中药材。2000年,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政策,山上就不再种植农作物了。“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我走上了如今这条道路。2006年,一个在成都养鸡的朋友向我介绍道,内地正在兴起养殖生态鸡。我想,自退耕还林后,塘赛山一直处于休养生息的状态,这里土地肥沃,植被茂盛,是天然的放养牧场,干嘛不试一下呢?于是在那年9月份,我从朋友那里购买了6000只鸡苗。”当时的马勇强没有任何养殖经验,鸡苗买来后就直接放养到了海拔2700米的塘赛山上。没想到鸡苗受寒后开始陆续生病,第二个月就死了2000多只。手忙脚乱的他赶紧购买疫苗、分隔鸡窝、生炉子好不容易稳定住了局面,谁知接下来的问题又是一个接着一个。首先是放养的鸡遇到了老鹰的袭击。怎么办呢,于是他支起了20多个1米高的防鹰网,总算是解决了问题。之后又有黄鼠狼、猞猁相继“光顾”鸡舍,他就派专人守候,又买来看家狗,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在不断的摸索中,渐渐积累起了不少养殖经验。去年6月,马勇强又购买了两万多只鸡苗,并建成了500亩赛娜尔生态放养药山鸡基地,利用中药材种植基地和草场等资源实行放养和舍养相结合的规模养殖。3个月后,第一批生态放养药山鸡出栏了,由于这种鸡以采食野生自然饲料为主,人工科学补料为辅,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并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等特点,2007年9月份一上市就得到了顾客的青睐,每千克卖到了20元,产品供不应求。为了打响品牌,马勇强在县城相继开了两家赛娜尔生态放养鸡专卖店,最近还把价钱降低到每千克17元,就是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品尝。目前,一个店一天能卖出100多只鸡,回头客很多,县上的各大饭店都来订购。“只是现在产量少,只能在县城上销售。以后我打算逐步扩大规模,达到年产50万只孵化鸡,形成育雏、放养、宰杀、上市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还打算养殖2万只蛋鸡,进行禽蛋加工。”“可以说,没有退耕还林就没有这放养鸡,养鸡后,鸡粪又促进了草的生长,养鸡与退耕还林实现了双赢。我现在有了养殖经验,也打开了市场。养鸡周期短、见效快,在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对做大做强这个产业十分有信心。”马勇强充满信心地说。 草原鸡和土鸡防疫注意事项一、防疫失败的原因1.免疫知识缺乏有些养殖户认为鸡得病就是鸡瘟(新城疫),进行了鸡瘟病免疫后再就不会得其它传染病。因此,只防鸡瘟,其它传染病不进行防疫。2.购过期失效疫苗由于养鸡和鸡病防疫知识缺乏,加之兽药经销商的道德问题,购回了过期失效或包装损坏的疫苗。3.使用方法不当常见的有:将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疫苗,用饮水的方法投药用自来水稀释疫苗饮水免疫时,用铁器盛放疫苗溶液,或饮水器清洗时消毒剂未冲净饮水免疫时,对鸡群未进行控水或控水时间不够鸡群免疫时,鸡舍内未进行升温在进行免疫时,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类药物不按剂量用药防疫时两种疫苗投药的间隔时间不够免疫程序不切合当地的实际鸡群正在发病。二、解决方法1.认真进行科学养鸡知识培训,由专业技术人员作指导,使广大养鸡户懂得如何科学养鸡。2.养鸡户在购买疫苗时,要认真阅读疫苗的使用说明,了解疫苗的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并仔细检查疫苗的包装等。包装完好的疫苗一般呈浅黄色或浅粉红色,冻干苗均为真空,内容物呈圆饼状。无冷藏设备的养鸡户,应随用随买。炎热夏季购回疫苗时,应将疫苗包装袋中加冰块降温,回来后应立即使用,用后剩余的药物和器皿进行无害化处理,药瓶深埋处理,以免造成新疫源。3.在疫苗使用时: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按要求和规定的方法投药,配有专用稀释液的用专用稀释液稀释,无专用稀释液的,用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者将河水烧开晾凉后稀释。饮水免疫时,饮水器不得用铁制的,用消毒液浸泡饮水器后,必须将消毒剂冲洗干净。饮水免疫时,必须控水2个小时,炎热季节适当缩短,冬季延长。采用点眼、肌注、皮下注射、滴鼻或刺种时,严格按操作要求稀释疫苗,按量投药。无论采用哪种免疫方法,必须将鸡舍内的温度升高2左右。免疫前后2天内不得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类药物。免疫时,按剂量投药,饮水免疫时增加用量的50%,可按1.5羽价/羽给药。两种不同种类疫苗(含复合苗)使用间隔不得少于1周,更不能将两种疫苗混用(复合苗除外)给药。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每个鸡场或者一个区域,都应有适合自己的免疫程序。该鸡场或该区域发生过何种鸡的传染病,要重点或首先预防该病。鸡群正在发病时,不可进行免疫。待鸡病治愈后再进行免疫。45天快速养鸡新技术介绍相关搜索: 新技术, 养鸡(一)雏鸡的饲养管理(027日龄)1、开食 小鸡第1次给食叫开食,时间是出壳后812小时。方法是在地上铺好塑料布,将搅拌均匀的配合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边撒边用手指轻轻敲打布面,诱鸡吃食,每次投喂时间2030分钟。吃到八成饱时,撤下塑料布,令其安静休息,以后每隔2小时喂1次,使小鸡在第1天全部学会啄食(13日龄鸡,用开水浸润碎末加土霉素和多维素或者用炒熟的碎米作开食料)。2、饮水 饮水可与开食同时进行,但最好在开食前喂水,第1次喂给0.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10%蔗糖水。115日龄最好喂温开水。饮水要求清洁干净、无杂质、无污染,饮水量一般是采食量的1.6倍。3、喂料 427日龄的饲料配方:玉米65%、麦麸4%、豆饼14%、鱼粉9%、血粉4%、骨粉2%、贝壳粉2%、食盐0.3%、促长剂0.2%。除喂配合饲料外,还适当地加喂鲜料、辅料和青饲料,让鸡更好地采食。(1)定时定量:每天给食4次,饲料的增减或变换应逐步过渡,使鸡的消化机能逐渐适应。(2)干湿喂法:干喂,只需定时把配合饲料加在食槽中,青料另喂。湿喂即是把配合饲料、青饲料和水等混合拌均匀后饲喂。4、管理 小鸡在4周龄前,要特别掌握好温度、湿度、密度和光照。04日龄适宜温度为34,57日龄32,以后每周降低2,降至20止。03周龄的相对湿度为65%70%,3周龄以后为55%60%。饲养密度12周龄每平方米4030只,34周龄3025只。光照时间每天不少于16小时。小鸡长到45日龄后,要注意鸡舍内通风透气,适当开窗,让小鸡晒太阳。(二)成鸡的饲养管理(2845日龄)1、适时分群 小鸡长到1公斤左右时,要按不同年龄、大小、强弱进行分群管理,弱群要增加饲料营养,特别照顾,使其尽快赶上强群。2、快速育肥 2845日龄饲料配方:玉米69%、麦麸7%、豆饼12%、鱼粉7%、血粉3%、骨粉1%、贝壳粉1%、食盐0.3%、促长剂0.3%。采用快速育肥方法,从小鸡到成鸡阶段都让其自由采食,使鸡保持良好的食欲,加速生长,一般45天体重就能达到2.5公斤左右,即可出栏 生态绿色养鸡之发酵床养鸡技术介绍相关搜索: 生态, 绿色, 技术, 发酵, 养鸡一、春新生物发酵床养鸡原理 在我们生活的大自然里,生活着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细菌,我们称它们为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有有益的也有有害的。鸡儿乐益生菌就是当地多种微生物的混合群,鸡儿乐益生菌有生命力和适应性,有很强的分解能力。然后把这个菌放到鸡舍里面,通过这个菌的活性来分解鸡粪,达到鸡粪无排放,零排放的目的。 鸡的消化肠道比较短,粪便中还有70%左右的有机物没有被分解。那么作为粪便处理呢,它水度大,有机养分高。如果不及时的分解,会变质发臭。鸡拉出粪便后,被发酵床上的鸡儿乐益生菌分解掉了成了菌体蛋白。鸡还可以吃这些菌体蛋白补充营养。减少饲料的喂养量。鸡舍里面一般产生臭气,学语就称之为氨气,里面的氨气重了之后,就影响鸡的健康,诱发呼吸道疾病。呼吸道轻的话,造成它采食量下降,产蛋减少,严重的话,导致它死亡。同时鸡儿乐益生菌还能够有效的除臭,充分的分解粪便,减少鸡舍的氨气量。鸡舍就不会在产生难闻的臭味。粪便分解的同时,液能够有效的防止寄生虫的传染,减少鸡的发病率。 二、鸡棚建设1、鸡棚根据自己养殖需求来建设,一般要求东西走向,坐北朝南,长宽比例在5:1。2、建设鸡棚应考虑通风,安装有通风机或者天窗。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能够保证温度15到20度之间。三、发酵床的制作 春新生物发酵床的主要的原料是稻草和秸秆,先将稻草或者秸秆切到10到15公分长,一般的我们经常铺30到45公分厚。再按稻草总量的5%,撒上没有污染过的土,和0.3%的粗盐或者1%沸石,因为粗盐(沸石)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分解稻草。再按每平方米500毫升菌液洒上去。这里要特别注意,当发酵床做好以后,不要立即把鸡放上去。先进行前期发酵,一周以后可以放入雏鸡第四部分 效益分析 1、降低运营成本。1、节省人工。无须每天清理鸡舍。2、节省饲料。鸡的粪便在发酵床上一般只需三天就会被微生物分解,粪便给微生物提供了丰富营养,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体蛋白,鸡吃了这些菌体蛋白不但补充了营养,还能提高免疫力。另外,由于鸡的饲料和饮水中也加配套添加鸡儿乐,在胃肠道内存在大量有益菌,这些有益菌中的一些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类能够分解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采用这种方法养殖,可以增加粗饲料的比例,减少精料用量,从而降低饲养成本。据生产实践,节省饲料在一般都在 20% 左右。3、 降低药费成本。鸡生活在发酵床上,更健康,不易生病,减少医药成本。4、 垫料和鸡的粪混合发酵后,直接变成优质的有机肥。5、 提高了鸡肉鸡蛋的品质,更有市场竞争优势。五、注意事项【喂养】1、经常饮用1:100倍的鸡儿乐益生菌稀释液,喂养鸡儿乐益生菌发酵的饲料,能够提前分解饲料的营养成分,便于鸡的充分吸收2、鸡放养的密度要掌握好,密了以后单位面积粪太多,发酵床的菌不能有效分解粪便,每个平方米八到十只。3、鸡儿乐益生菌需要潮湿的环境,观察发酵床的湿度,可以在喷洒1:100倍鸡益生菌儿乐稀释液。湿度控制在30%左右4、密切注意益生菌的活性:必要时要再加入1:50倍鸡儿乐益生菌液调节益生菌的活性,以保证发酵能正常进行。5、禁止化学药物:鸡舍内禁止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类药物,防止杀灭和抑制益生菌,使得益生菌的活性降低。6、必须注意通风换气。 高原性肉鸡腹水症的病因分析及防治腹水, 病因, 高原, 肉鸡本病主要以肉鸡腹腔中大量积水为主要特征,在冬季和春季,以47周龄的肉鸡多发,2006年3月份笔者等人在本地区的疫病普查中发现一饲养三黄鸡的养殖户,共饲养1050只鸡,其中有185只鸡呈显著的临床腹水症状,其患病率为17.6%,为进一步确诊,笔者等人对刚死亡的一只病鸡进行剖检,剖检记录如下:v& l; z+ r I) % c腹腔内有肉眼可见淡红色的腹水,约400毫升,左腹下呈胶冻状浸润,右腹下显著腐败,局部为肉眼可见的绿色,胸骨稍呈“S”形(因缺钙引起),肝脏边缘出血并肿大,且有淡黄色胶冻样物附着,胆囊充盈,心脏肿大,心包膜增厚且内有积液,脾脏苍白且淤血肿大,肺肿大突变,肾脏肿大淤血,腺胃壁溃疡,回肓肠瓣出血。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剖检的病理变化,确诊为高原性肉鸡腹水症。5 i/ j( Q2 b8 C: z6 ?1 临床症状! O k; . R8 T- S: i, c病初,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缩头呆立,食欲减退,随后出现呼吸困难、腹泻,排白色或黄色稀粪,腹部膨大下垂,触压有明显的波动感,行动困难,出现上述症状后13天内死亡。0 v+ D5 p6 + y: W+ N$ K C2 病因分析8 - N( V+ a/ l* G(1)遗传因素 高原上饲养的肉鸡由于其生速度过快,对能量及氧的需要量增加,机体发育快于心脏的发育,使红细胞不能在毛细血管内自由通畅地流动,影响了肺部的血液循环,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腹水综合症。本地区含氧量约80%左右,很难满足三黄鸡过快的机体生长的需要而呈现慢性的代谢,机能障碍和形态学变化。, $ u/ b0 n$ w U X(2)饲养管理 鸡舍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造成鸡舍内有毒有害的气体浓度的升高又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同时空气中的含氧量也相对降低,导致机体慢性缺氧促使腹水症的形成。0 Y, F) j( n% p) W9 - U(3)营养因素 饲喂高能量饲料,颗粒饲料,营养缺乏或过剩等都可能诱发腹水症,应合理地调配饲料的营养供给,尽可能避免盲目饲养。; b# K3 E W# m# n1 (4)其他因素 药物,如口服药品的剂量过大导致机体中毒和一些传染病如传染性的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等,都可诱发本病。3 M: 2 W5 N& ) F( I3 防治0 z- g5 * b9 ; C- u此病由多种因素造成,须共同作用才可见效果,首先应采取预防,饲养户应针对本地区环境特点购进抗缺氧的其他品种的健康肉鸡,如果己购进三黄鸡,为了避免上述透因应搞好鸡舍内环境卫生,保持鸡舍内氧气充足,空气流畅,还应合理地搭配饲料营养,合理地饲养密度。同时,温度,湿度都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若预防不当而感染此病的鸡应尽早地对症治疗,方法:先利尿(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利尿药片,或者注射利尿注射液)如腹水过多可用一次性注射器对腹部消毒后抽取一定量的腹水,为了防止感染可注射抗生素进行消炎。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微量元素硒,及一些消化药品(最好选用干酵母或食母生)尽可能地使症状得以绶解,乃至痊愈,从而降低其死亡率,减少损失,由于此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建议采取预防为主。青藏高原地区鸡的流行病学调查文章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及中央到地方各地政府有关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养殖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各级政府对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养鸡场(户)迅速增多,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疫病防治方面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于20062008年对青藏高原地区的23个养鸡场,尖扎、同仁等8个县养鸡相对集中的14个乡的564个散养户进行了系统的疫病调查,了解疫病发生的情况和流行规律,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制措施以提供参考。 文章关键词: 青藏高原地区 养鸡场 流行病学调查 产业结构调整 畜禽产品 扶持政策 经济效益 疫病防治 文章快照: 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如果没有继发症,发病后78d自然停止死亡,发病率为52O。13其它疫病(1)球虫病。由球虫感染而引起本病,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对雏鸡的危害特别严重,849日龄的肉鸡多发。在调查中几乎所有的鸡场和散养户均有发病史,而且散养户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于养鸡场。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5。(2)腹水症。肉鸡腹水症以往只是作为其它疾病的一个症状而被忽视,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快大型肉鸡的引进和迅速推广,该病单独发病的越来越多,几乎所有肉鸡场的每批鸡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多见于515日龄的雏鸡,主要是由于养鸡场为促进生长使用高蛋白饲料、通风不良、温度控制不当等因素而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散养户和蛋鸡场发病较少。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07。(3)中署。多发于夏季,养鸡场多见,主要是日照过强、饲养密度过大、鸡舍内温度过高而引发本病,虽然发病率、死亡率都不高但应加以防范。(4)中毒及代谢障碍。大多数养鸡场都有一定的疫病诊治技术,但对疾病的认识不够,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严重,预防疫病时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时则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对机体造成严重损伤,发生肾病、肝病甚至中毒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死亡的占总死亡数的25。有些养鸡场追求经济效益,用玉米、麸皮、骨粉、血粉等自配饲料,营养不全面、不均衡,配方缺少科学性,白肌病、硒缺乏症、钙磷缺乏症、食盐中毒、脱毛症、维生素缺乏症、痛风等疾病时有发生,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l_5。2防治2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1)养鸡场应建立健全严格的饲养管理制度,环境卫生要清洁,尽力减少蚊蝇传播,工作人员要稳定,禁止外来人员参观。(2)消毒工作要长抓不懈,场内及用具每周至少消毒12次,鸡舍内每周至少带鸡消毒1次,消毒药物要交替使用。(3)控制好舍内温度,鸡舍内温度要严格控制,保持稳定,切忌忽高忽低。(4)鸡舍内要注意通风,有利于将鸡舍内多余的热量、热气和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出,通风时注意舍内温度。22慎用抗生素(1)发生疫病时必须正确诊断,正确使用药物,严格按药品说明书或请专业兽医指导,防止药物残留、蓄积中毒、产生耐药性或引发肾、肝等疾病。(2)在调查中发现继发、并发和混合感染发病有所上升,给诊治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诊断时要认真分析,分清主次,用现场诊断与实验室检验相结合,必要时采取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进行治疗。23加强预防免疫工作调查分析的养鸡场都加强了免疫工作,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水平,在防制传染病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从监测的免疫抗体水平看,免疫抗体不高或高低不齐,分析原因主要是:使用抗菌药物抑制了免疫抗体的产生。药物使用不当使某些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免疫时使用的器具、饮水等消毒不严,影响了免疫质量。疫苗贮存、使用不当,导致疫苗效价降低,免疫程序缺少科学性,保护力不强。病原毒力发生新的变化,某些疫病呈非典型变化趋势。因此在防制时必须要严格操作规程,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有条件的鸡场应贮备一些重点疫病的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以便及时控制疫情减少损失。在散养户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预防免疫。24提高养鸡人员的专业素质利用业务部门及养鸡协会,加大对养鸡人员的科技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熟练掌握养鸡各个环节的技能,提高经济效益。25加强兽医卫生监督工作力度目前养鸡场越来越多,规模也逐渐扩大,给防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兽医卫生监督部门要严把进鸡、饲养、出售各个环节,防止疫病传播,尤其是从外地引进鸡苗时必须查证验物,了解疫情,必须要依法制疫。(责任编辑:魏利平) 草原养禽好处多 蒋高明本文2009年7月20日以草原养禽好处多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发表时有删节最近,笔者带领研究团队,再次深入内蒙古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村),指导牧民进行“禽北上”试验。今年,我们计划养殖的5.2万只鸡苗已经全部落户草原,先期引进的2000只半成鸡已进入草原觅食了。自2000年起,笔者课题组就在巴音胡舒嘎查从事生态恢复试验。经过连续9年努力,该嘎查80平方公里严重退化的沙地草地,初步恢复到上世纪60年代水平。我们的试验思路是:限制中型和大牲畜数量,发展对草原破坏很小的禽类 (鸡、鹅、鸭),增加牧民收入;引导牧民进行生态保护;自然恢复的大面积草原用来打草卖钱;“鼓励”牛羊进入农区吃秸秆。我们称这种模式为“禽北上、畜南下”。在山东平邑县农区,我们还建有“畜南下”大型试验示范基地。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禽北上”这一模式呢?草原自由牧禽有哪些优势?试分析如下:第一,充分利用草原空间资源。牧民普遍拥有大面积草原,如锡林郭勒北部草原东乌珠穆沁旗牧民人均有2100亩草原;我们试验地所在的嘎查人均也有400亩草地。但是,如此辽阔的草原却没有给牧民带来太大的实惠,平均每亩收入低于10元。选择有水源的地方,适度集约化利用,相对于四条腿的牛羊,两条腿的鸡对草原的破坏力几乎没有。空间大,禽类自由活动的地盘就大。因为我们仅利用草原地面空间,且只有三四个月时间,没有对土壤扰动,这样不会引起沙尘暴等生态灾难。来自农区的粮食,转化为禽类粪便后还可补充草原养分。第二,充分利用草原的水热资源。相对于地中海沿岸荒漠,中国干旱与半干旱区条件还是相对优越的,前者雨热不同期,而后者雨热同期。我们的草原降水量虽只有250-450毫米,但集中69这三四个月中。这一阶段,光照充足,雨量集中,温度适宜。如此优越的气候环境对人类都是理想的避暑之地,对于禽类健康生长更没有问题。因为到植物枯萎季节就“收获”草原鸡,避免了养殖牛羊等牲畜造成的“春瘦、夏肥、冬掉膘”恶性循环。第三,充分利用草原的食物资源。草原上各种昆虫、草籽、嫩叶、灌木籽、树种,都是很好的“粮食”。这些“粮食”人虽无法下口,但两条腿的鸡则非常喜欢。试验数据表明,草原上每获得1公斤鸡重,消耗粮食2.3公斤,而在山东林下养柴鸡,则高达4.8公斤。草原生态养鸡平均每只可省粮2.5公斤,节粮率达52%。省出来的“粮食”完全是鸡从草原上自由觅食来的,是那些虫子、种子和嫩叶换的。草原是后备粮仓,但要由鸡去“开荒”。第四,减少了牧民劳动强度。草原养鸡仅利用植物生长的三四个月时间,加上育雏以及后期出售所需时间,前后生产周期不超过6个月。这样的话,牧民就可以“劳作半年,休息半年”,传统的接冬羔、冬季放牧等辛苦活从此远离牧民。最关键的是,即使在劳作的半年时间内,放养鸡的劳动强度远远小于放养同类经济效益的牛羊,年龄大的牧民或妇女均可胜任。据笔者观察,一个牧区妇女养殖2000只鸡,每天喂食三次,一次工作时间仅五分钟左右,不到她为一只奶牛挤奶的时间。曾养过鸡的牧民对笔者说,在草原上一个人可轻松放养5000只左右的鸡群。第五,大大提高牧民收入。这是最为关键的,再良好的生态治理思路,如果不能够给农牧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注定是失败的。草原养鸡的效益是很客观的。不计牧民劳动力成本,每只鸡净赚15元左右,超过牧民养牛羊1亩地的收入(平均10元/亩)。巴音胡舒牧民那森乌日图2007年,养殖400只鸡,净收入7000多元,今年他家已养殖了2000只,拟再从我们的5万试验鸡苗里再养殖5000只,显见他们是尝到甜头的。生态养鸡可从根本上提高草原牧民收入,带动生态保护,为国家节约大量治理费用。由于没有空气污染,草原放养的鸡在大城市有竞争力。如该模式成功,就等于城市消费者自觉消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第六,促进生态恢复,减少沙尘暴等危害。实践证明,浑善达克等沙地草地,如果减少了人为压力,在生态退化尚达到阈值的前提下,完全能够自我恢复。在试验的前3年,4万亩严重退化的沙地草地就基本恢复生态功能。强有力的事实让牧民看到了现实效果,我们的模式很快在正蓝旗牧村中推开,连远在几百公里外的周边旗县牧民也自费前来参观取经。2007年,我们的试验效果被国际著名刊物科学长篇报道。第七,避免农区养禽造成环境污染。目前,全国畜禽粪便排放量是工业废弃物的2倍多,农区集约化养禽的粮食主要来自东北等粮食主产区,由于粮食里混入了饲料添加剂,重金属污染严重。畜禽粪便污染还造成了太湖等重要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而利用开放草原空间养禽,禽类粪便直接变成肥料进入草原。输入的玉米等粮食,加上草原的食物,变成了鸡肉进入大城市,留下禽粪等补充草原养分不足。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草原空气新鲜,没有污染,禽类很少得病,所需药物也是大大减少的,这样的生产过程避免了禽药和添加剂污染。“禽北上”草原可为当地牧民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吸引牧民不离土并为国家生产“粮食”;“以禽代畜”还可从根本上消除牲口对草原的破坏,恢复草原,抑制沙尘暴。这一全新做法非常值得国家有关部门去尝试和引导。临夏州三黄鸡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马淑华(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畜牧局 731100)鲜秀梅(甘肃省临夏州农业学校 731100)马文涛(甘肃省临夏州饲草饲料站 731100)摘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畜牧养殖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头戏,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鸡业也逐渐成为州内畜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实际出发,就如何发展临夏州三黄鸡养殖业提出一些建议,以达到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三黄鸡养殖;问题;建议1概况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洮河下游青藏高原边缘的东北部,是陇西黄土高原向甘南高原的过渡地带。土地总面积81.69万hm2,平均海拔高度2000m。人口密度230人/km2。现有耕地22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2亩。人多地少,自然条件差,贫困落后是当地最大的特点。近年来,为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将畜牧养殖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各项鼓励政策的实施下,畜牧养殖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同时养鸡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全州共有大型鸡场15个,规模养殖户为4800户,其中肉鸡场、户占45%以上,年肉鸡存栏222.59万只,以三黄鸡为主的专用型肉鸡79.85万只,当年出栏202.66万只,其中出栏肉鸡112.32万只。 2问题 三黄鸡以喙黄、脚黄、皮黄,皮薄骨细,肉质细嫩,肉味香浓而久负盛名,近年来,市场消费更是迅猛增长,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欢迎。但在具体养殖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成活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不明显等,直接影响了农民养殖三黄鸡的积极性。除了集约化程度不高、饲养上各自为阵、缺少信息资源共享和联合营销的观念、行业协会作用不明显等外,养殖场、户主要的问题出在饲养管理方面尤其是在三黄鸡的育雏方面:一是如果鸡苗存在质量问题,再加上运输过程中装箱密度过大、路途颠簸等,未到目的地而造成死亡;二是鸡群密度过大;三是雏室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控制不好,往往顾此失彼;四是雏鸡饮水不规范;五是雏鸡开食和喂料不科学,饲养后期饲料营养不全;六是防疫没有程序化,饲养中用药不准、不足或不规范。 3建议 3.1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强化技术服务能力 一是政府部门从政策上对肉鸡产业加以引导,根据州委、州政府近来出台的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资金上给予倾斜和扶持,在发生重大疫情时更要加大补偿力度。二是畜牧部门从鸡舍建造、鸡苗购进、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各个方面进行系列化服务,鼓励技术人员直接入场到户,利用讲座、科普宣传、请专家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进行现场指导,切实为养殖场、户排忧解难。三是在养鸡比较集中的县、乡(镇)、村,想方设法成立由加工销售企业、养殖场(户)参加的养鸡协会,结成信息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3.2加强雏鸡管理水平,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3.2.1做好幼雏运输 幼雏的运输是育雏过程中重要一环。初生雏进行选择后运输,冬春寒冷季节最好用保温的笼子、箱子或保温车进行运输,运输时间尽量缩短,最好是48小时内到达目的地。装雏宜稀不宜密,防止鸡苗压伤压死。运输途中防寒、防热、防晒、防雨淋、防颠簸。保温笼(箱、车)的温度以2830为宜。路途远、条件差的运输还应随时注意观察雏鸡的动态,以防止发生意外。养殖场、户还要为鸡的整个养殖周期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条件,若采用地面厚垫料平养的方式,鸡舍内的地面上铺设10左右厚的垫料,厚垫料要求干燥松软、吸水性强、不霉变。常用的垫料有刨花、锯末、稻壳及铡成36长的麦秸、稻草和玉米秸。若采用网上平养的方式,就是在离地5060的高度上架设网架,用2左右粗的圆竹竿或木条平排在网架上制成网床,这种方法设备投资较高,但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 3.2.2掌握好适宜的温度、湿度、密度和光照 刚出壳的雏鸡体小娇嫩,羽毛少,抗病力弱,蛋黄吸收慢,对外界温度适应能力差。所以育雏舍内温度一般要求第一周为3532,第二周起每周下降2,直至降低至27为止,晚上温度应比白天高12,到5周龄后环境温度以2021为宜,最低不得少于16。时常观察鸡群,如鸡群均匀分散,则属正常,如鸡扎堆或鸡张嘴呼吸,则是温度过低或过高。夏季3周龄可以脱温,冬春季节6周龄方可脱温。一般110日龄,相对湿度为60%70%,11日龄以上50%60%。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及时排除鸡舍内污浊空气,通常12周龄时以保温为主,适当注意通风,3周龄开始要逐渐增加通风量和通风时间,5周龄后应以通风为主。饲养密度应适宜,一般是03周龄每平方米3040只,46周龄2030只为宜,接近出栏时一般1020只。掌握好光照能使小雏鸡身体中的维生素D源转变成维生素D,对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是非常有利的。饲养三黄鸡需要适当的光照,通常12日龄用24小时光照,3日龄后每天光照23小时,夜间关1小时保持黑暗。光的亮度在育雏期的第一周要强一些,每平方米地面23W,第二周后的每平方米0.75W。要注意观察鸡的行为精神、采食、粪便、呼吸等状态,发现有异常情况时、要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3.2.3科学饮水 雏鸡入舍后,先要用人工引导雏鸡饮用20左右的含糖量5的糖水,雏鸡饮水23小时后才能开食。第一周内雏鸡饮用水的温度应在20,而且可以加入一定量的可溶性维生素等。饮水器数量要够用,并且要摆放均匀,饮水器的高度也应该随着雏鸡的生长逐渐调整,使饮水器的边缘与鸡背保持相同的高度,防止饮水外溢、保持垫料的干燥,饮水器要保持清洁,每天要清洗和消毒12次。 3.2.4饲喂优质全价颗粒料 三黄鸡饲养一般分为2个阶段,028日龄称为育雏阶段,29日龄至上市称为育肥阶段,所以育雏阶段一般用粉料或加工成的碎粒,育肥阶段饲料最好用颗粒饲料。雏鸡饲料所含营养成分其代谢能2.93.0兆卡/千克、粗蛋白20%、钙1%,磷0.75%、食盐0.32%。在13日龄,为了让雏鸡尽快学会采食,每隔23小时喂料一次;428日龄每隔4小时喂料一次;29日龄后每日加料4次。17日龄的雏鸡用开食盘饲喂,7日龄以后要逐渐改为用料桶饲喂,12日龄后完全用料桶饲喂,料桶必须保证够用而且分布要均匀。在由小鸡料转换为育肥料时,要用5天左右的时间逐渐更换,不能突然改变。 3.2.5做好疫病防治 雏鸡抗病能力弱,容易受到疾病威胁,必须搞好雏鸡的常见病防治,正确使用疫苗和严格环境卫生消毒。在雏鸡阶段,对育雏威胁最大的疫病是:鸡白痢、伤寒、大肠杆菌病、球虫病、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病和呼吸道病。主要防治措施是:各种育雏器具、饲槽可用1:500百毒杀稀释液清洗消毒,并经常用该消毒药雾喷鸡舍、地面,注意更换垫草及雏舍通风换气。第一周前23天用恩诺沙星、普杀平等喹诺酮类药物按比例混入饮水中饮用,可有效地防止鸡白痢杆菌、鸡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在46天投喂水溶性庆大霉素,每千克水用高原肉鸡腹水症的诊断与防制 核心提示:近年来,我市肉鸡腹水症时有发生,发病鸡群大多数在2月龄以上,给养鸡专业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先后对8群病鸡共4526只(其中已发病的840只)及12群健康鸡共6138只,采取了有效防制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1临床症状:肉鸡腹水症的病鸡发育迟缓,近年来,我市肉鸡腹水症时有发生,发病鸡群大多数在2月龄以上,给养鸡专业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先后对8群病鸡共4526只(其中已发病的840只)及12群健康鸡共6138只,采取了有效防制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症状:肉鸡腹水症的病鸡发育迟缓,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食欲减少;腹部膨大、下垂,皮肤青紫,触摸有波动感,行走时呈企鹅状移动,呼吸困难,大部分病鸡排黄绿色或灰白色稀便。 2剖检变化:腹腔有大量半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多达250450ml,心脏松弛不坚挺、松软,心包积液;肺呈花斑状、充血,暗红色,肾肿大、瘀血,有的尿酸盐沉积;小肠呈卡他性炎症。? 根据病鸡以上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该病为高原肉鸡腹水症。? 3防制措施 (1)限制饲喂,对肉鸡1440日龄实行减少饲喂次数,限饲,这样可有效地防制肉鸡腹水症的发生。饲喂高能量饲料组肉鸡腹水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饲喂低能量饲料组,低能量饲料防制肉鸡腹水症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 (2)鸡舍通风,有利于降低鸡舍氨气浓度。 (3)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硒,能预防肉鸡腹水症的发生。采取以上综合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养鸡户的经济损失。 藏鸡 产地与分布:藏鸡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