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手术后X线改变和并发症_第1页
胸部手术后X线改变和并发症_第2页
胸部手术后X线改变和并发症_第3页
胸部手术后X线改变和并发症_第4页
胸部手术后X线改变和并发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胸部手术后X线改变 和并发症,胸部手术后其解剖结构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必须了解术前的情况和手术的方式,以便于更好地熟悉各种手术后应有的变化。另外,术后还可有一些并发症发生,一、术后改变: (一)胸壁手术: 1、手术后胸壁有渗出、水肿或出血等改变,可使重叠部位的肺野密度增高,一般密度均匀,分布与肺叶、肺段无关,肺纹理清晰可见。 2、胸部软组织缺损过多,可使局部肺野透过度增高,如乳腺切除术后。 3、胸廓骨骼切除术后,可见局部骨质缺如、骨痂形成以及胸廓塌陷。,右侧乳腺癌根治术后 右肺野透过度增强。,(二)胸腔手术: 1、胸腔手术的共同表现: (1)术侧第5或第6肋骨骨折,或者大段缺如。一个月后开始有新骨生成。 (2)术后数天内常可见上胸部或颈部软组织内有条状低密度皮下气肿,有时可见纵隔气肿。 (3)术侧胸腔积气、积液或出现液气胸。 (4)所有切开胸膜进入胸腔的手术,萎陷的肺组织在术后引流良好的情况下,均会迅速的扩张,必须密切注意扩张的肺界到达的位置。 (5)术后数天胸腔下部有一引流管,或胸腔上下各置一引流管。,2、全肺切除术: (1)术后即拍胸片,气管居中,术侧胸腔空虚,只有少量液体;约3天到1周内,下半胸腔或大部分胸腔有积液,而皮下气肿逐渐吸收,对侧肺正常或稍充血。 (2)术后数天内,纵隔居中或逐渐移向术侧。若纵隔移向对侧,提示术侧液体量增加大于空气吸收的速度或对侧肺不张;若纵隔迅速向对侧移位,术侧胸腔密度明显增高,提示术侧胸腔出血或有支气管胸膜瘘形成脓胸的可能。,(3)术后几周至几月,液体可全部充填术侧胸腔,表现为均匀一致的密度增高影。 (4)胸腔充满液体后,可逐渐吸收机化收缩呈密度增高影,纵隔逐渐向术侧移位,术侧胸廓逐渐塌陷,常可见术侧第5或第6后肋骨骨折;对侧肺可发生代偿性肺气肿,甚至形成纵隔疝。,左全肺切除术后 左肺野一致性密影,纵隔、气管及心脏左移,左膈肌升高;左第6肋骨缺如,肋间隙变窄。,左肺腺癌术后,右肺转移 A:左全肺切除加胸廓改形术后8.5个月,左第2-7肋骨缺如,胸廓塌陷,纵隔、气管及心脏左移,左膈抬高,胸椎向左凸弯;右肺中上野可见小点状结节影。B:数月后右肺中上野结节影增大。,左全肺切除术后 左肺野呈一致性密度增高,纵隔、气管及心脏左移,左第6肋骨大部分缺如;右肺明显代偿性气肿,并疝入做胸腔。,3、肺叶或肺段切除术: (1)肺叶切除术后,同侧其余肺叶一般迅速膨胀,常在几天内充满胸腔,此时夹住或拔除引流管,气体不应再增加。 (2)术后数天,若引流管通畅,胸腔内仅有少量气胸或液气胸,气体及液体常以肺叶切除部位较多,需正侧位胸片才能清楚显示。 (3)术后术侧横膈轻度升高,纵隔多轻度向术侧移位。若纵隔向术侧明显移位,横膈显著抬高,则提示术侧余肺有肺不张发生。 (4)引流管附近常有胸膜反应,拔除引流管,可见局部积气、积液或液气胸,但常能自行吸收。,(5)手术创伤完全愈合后,肺叶重新排列,叶间裂及肺门位置改变。余肺代偿性膨胀,术侧可较对侧肺透过度增强;常留有一定程度的胸膜增厚,但也可无明显胸膜反应,可因胸膜较广泛胸膜增厚,使术侧肺野透过度减低。术侧肋间隙常轻度变窄,并可见术侧第5或第6后肋骨骨折。 (6)若余肺有粘连不能充分膨胀,可留有残腔,残腔较大者需手术再处理。 (7)肺段切除术后基本与肺叶切除术后相似。但术后漏气较常见,局部出血野较多见。而邻近结构移位不明显。,右肺上叶切除术后 术后两周,右膈肌升高,膈面不清,右肋膈角消失,右肺尖及侧胸壁呈带状影。,右肺上叶切除术后 A:术后第3日,右膈肌升高,肋膈角变钝,侧胸壁呈带状影,右肺门外较大片密影为叶间胸膜反应及积液;右胸壁上部软组织内可见条状低密度皮下气肿;右第5肋骨大部分缺如。 B:术后第11日,右肺膨胀致第2后肋间,侧胸壁呈带状影,右肺上野可见索条状影,右膈肌升高,肋膈角消失,右第5肋骨大部分缺如。 C:术后2年,右肺已基本膨胀,右侧胸壁及纵隔胸膜增厚,右第5肋骨已再生。,左肺上叶肺结核术后 A:术后第11日,左肺膨胀至第5后肋下野呈大片密影,其间有数个大小不等、高低不等的气液平面,左第5肋骨大部分缺如。两膈下可见新月状游离气体。 B:左侧部分胸廓改形术后第4日,可见左胸壁中上部自胸壁凸向肺内的弧形密影,其上部可见气液平面,左膈面增厚为胸膜增厚,左第2-5肋骨缺如。 C:术后6个月,左肺基本膨胀,上野胸膜增厚透过度减低,左肋膈角胸膜增厚粘连,左胸廓上部塌陷。,左肺术后,肺膨胀不良 术后第3如床旁胸片,见左肺膨胀不良位于中下野中内带,左侧呈液气胸,左第5肋骨缺如,左胸上部可见胸腔引流管。,3、食管手术: (1)食管胃吻合术,如吻合口再主动脉弓以上,则在胸腔内左纵隔旁见到胃泡影或气液平面,并常见一侧胃壁,不可误认为气胸或液气胸;若吻合口在膈上不远处,则在心影后可见气液平面或密度增高影。 (2)术后常有少量胸腔积液。愈后常留有轻度胸膜增厚粘连。,4、心脏手术: (1)心脏手术后早期可有少量纵隔积气或积液,使纵隔轻度增宽,边缘较模糊。 (2)经一侧胸腔或横行切口进入两侧胸腔者,术后可有少量胸腔积液或气胸。 (3)切开心包者,术后可有心包积气、积液,而使心影增大。 (4)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术、未闭动脉导管结扎等手术后,可见肺充血改善,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最为明,(5)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影内可见置换的金属瓣膜影。 (6)若纵隔明显增宽,心影明显增大,而血压不稳者,提示纵隔或心包积血的可能。 (7)有双侧胸腔积液,心影增大或出现肺淤血者,提示术后心衰的可能。,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纵隔及心包积液 A:术前后前位胸片。 B:术后第2日床旁胸片,纵隔及心由于积液而增宽。,二、术后并发症: (一)肺不张: 1、多为粘稠痰液阻塞支气管所致。 2、不张的肺叶密度增高,体积缩小,其它肺叶代偿性肺气肿。 3、术侧余肺不张常伴有纵隔向术侧移位和术侧横膈抬高;若同时合并积液者术侧密度均匀增高,而纵隔移位不明显。 4、全肺切除术后对侧肺不张,见不张的肺叶密度增高,体积缩小,纵隔移向非手术侧。,(二)支气管胸膜瘘: 1、术后初期支气管胸膜瘘可因缝合不当所致,少见;延迟的支气管胸膜瘘多由支气管残端感染或肿瘤复发引起。 2、虽有通畅的引流,仍有持续或进行性气胸,或者突然发生气胸。 3、进行性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 4、胸腔持续增长性积液,纵隔向对侧移位。 5、支气管碘水造影,对比剂可通过瘘口进入胸腔或纵隔内残腔。将美蓝注入胸腔可从支气管咳出。,右肺上叶术后支气管胸膜瘘 右肺结核上叶尖后段切除术后64日,右上肺术后加胸改术后,右侧第2-5肋骨大部分缺如,胸廓塌陷,右肺中野见斑片状肺内感染灶。,(三)胸腔出血: 1、主要为胸壁或纵隔渗血,亦可为较大血管出血。 2、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迅速增长。 3、平卧的病人,血液可沉积于脊柱旁沟凝集成块,立位或坐位摄片可见后胸壁有块状阴影突出。,右肺上叶肺结核术后胸腔积血 右肺上叶尖后段切除术后第2日,可见自右侧纵隔凸向肺内的弧形密影;右侧侧胸壁中下部胸膜增厚、粘连、钙化。,(四)脓胸: 1、胸腔感染常发生于术后1周内,但也可延迟发生,病人有持续性高热等感染症状。 2、术侧胸腔很快充满液体,纵隔向对侧移位,常可伴有较明显的胸膜增厚,此时从个移位不明显。 3、若持续出现胸腔气液平面,提示支气管胸膜瘘,或产气菌感染的可能。,(五)食管吻合口瘘: 1、术后胸腔积液增加,抽液后又重新积液或有液气胸。 2、口服对比剂可见对比剂经吻合口进入胸腔或纵隔内残腔,食管内对比剂排空后,胸腔内或残腔内依然有对比剂存留。,(六)肺水肿: 1、手术后输液过量或心脏手术后心力衰竭均可引起急性肺泡性肺水肿。 2、X线表现为在原手术的基础上,肺血管纹理增强而轮廓较模糊,肺门模糊,肺野内中内带可见斑点和斑片状模糊阴影。 3、典型者呈两肺野中内带片状模糊阴影,分布较对称,形如蝶翼状,常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