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苏南模式:嬗变的GDP2007年06月29日04:12 字号: 来源:人民网-江南时报 太湖蓝藻事件,无锡饮用水危机,使苏南这个曾叱咤风云的经济发展宝地被推上风口浪尖。与此同时,苏南的发展模式再次接受全方面拷问。有人说,是崇拜毁了太湖。也有人说,科学发展观正在苏南凸显。20年前,江苏苏南“乡乡冒烟,村村点火”为表象的乡镇工业突飞猛进,创造了令世人称奇的“苏南速度”,“苏南模式”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关于新苏南模式的概念,早几年就有人提出,但对此内涵的诠释,却有着区别。在 社科专家眼中,“新苏南模式,是顺应市场经济改革要求,以城市为依托,统筹城乡的开放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省社科院研究员顾松年这样解释。然而 在上个月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的江苏省委党校课题组的一篇专论中,新苏南模式被誉为创新型模式,“超越全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局限,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全面发展,是今天新苏南模式的亮点之一。”省委党校的观点一般来说也代表着官方的声音。有趣的是,苏南农民董梅珍也知道“ 新苏南模式”这个深奥的命题:“这模式那模式,让我们百姓点头称是的就是好模式。” 尽管还存有争议,但是,“新苏南模式”作为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现象,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模式需要实证。本栏目自本期起,将从苏南大地撷取部分缩影,以解读和观察新苏南模式的真谛。今天,本报推出的是“解读和观察新苏南模式”系列报道之一模式缩影之一武进一句口号换了两个“关键字”早晨6点30分,雅浦村开始热闹起来。健身广场里,三三两两的老人,在散步、跳舞;村前河塘边,几个孩童在戏水玩耍,不远处还有几只鸭子追逐嬉戏;宽敞的道路上,一些村民,在匆忙赶路看着现在的雅浦,村民董梅珍说,现在我们一点不羡慕城里人。在武进的版图上,雅浦村从来都是边缘化的小村。坐落在太湖之滨,窖墩山脚下,“靠山吃山”自然成了雅浦村民最初的生财之道。早在10年前,当地许多村民就买了拖拉机跑运输,每天起早贪黑上山拉石料。几年下来,口袋渐渐鼓了起来,可代价却是:村容村貌惨不忍睹,垃圾、灰尘到处飞,山上宕口放炮时刻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渐渐地,人们对这种致富手段感到了厌恶。2002年,武进雅浦村人决定,关停宕口,停止采石,保护环境。于是,猪圈成了花坛,“龙须沟”变成了清水渠,闲置房成了健身广场宽敞的水泥路延伸到董梅珍家门口,黄色调的墙面营造出温馨的庭院生活,郁郁葱葱的树木藏着一幢幢楼房。“现在,早晨我们可以在清新的空气里晨练、散步,到了晚上,60多盏路灯放出光亮,我们就到健身广场去跳跳舞,打打太极拳,再话话家长里短。”乐在其中的董梅珍说,环境改善了,我们自己就像生活在“世外桃园”。和董梅珍一样,武进每个乡镇的村民都切身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黑烟囱越来越少了,视线看得越来越远了,河塘里的鱼儿又开始冒起了小泡泡“这模式那模式,让我们老百姓点头称是的就是好模式”。当记者就新苏南模式与董梅珍们聊天时,他们说。花都水城,浪漫武进。正如今年武进旅游节宣传标语所描述的那样,武进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雅浦村的改变,是武进现有14个乡镇的一个缩影,不仅标志着武进区工业结构的调整,更是该区“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促进增长”转变的象征。提起武进,众所周知,它的经济在全国县级区域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是苏南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经济迅猛增长的代价是惨痛的。据环保部门数据统计显示,2006年11月前该区工业年排放总量已达19万吨,其中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排放就占到全区工业排放总量的88以上。据武进区委宣传部门的同志介绍,近年来,武进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了该区工业结构性矛盾带来的矛盾,主要领导人多次指出,武进的发展不能以牺 牲环境来换取,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改变产业结构的同时,一场生态武进的建设行动已经在全区掀起高潮,全民参与的氛围愈发浓烈。对于生态武进建设,2006年3月,武进区委书记沈瑞卿在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动员大会上的一番言语,让很多与会的党政领导震动,并且记忆犹 新。一位部门领导回忆说;“那次会上,沈书记掷地有声地指出,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 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不算是现代公民。这番话,让我们每个在场的人员都感到热血沸腾,也感到肩上的压力大了。”武进人开始积极落实“科学发展,环保优先”的方针。家园工程、清水工程、蓝天工程、宁静工程在浩大的生态武进的建设声势中,越来越多的乡镇涌现出新的“雅浦村”。“环保考核分值比例超过考核”标准的出台,彻底让武进人感受了环境保护的迫切性。据武进区环保局薛元林局长介绍,从2003年起,武进区 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列入乡镇年度综合。2006年又进行了重大调整,将环保工作列入综合考核基本分序列,占100分中的10分,环保考核分值比例首次超 过考核,并在年度各项评比中实行“一票否决”。“以前大家都一门心思搞经济,搞招商,现在大家猛然发现,环境保护才应该放在第一位去考虑的。”一位镇政府官员坦言,因为环境评价这道“硬杠杠”,很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被“卡”在了招商引资的门外,“损失”不小。“雅浦模式,大家看得懂,学得会。无论是苏南,还是苏中或苏北,甚至在全国,都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原江苏省委农工部副部长,省政协经济顾问张小刚夸赞道。武进,正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本报记者 朱中顺 通讯员 朱建刚模式缩影之二常熟“窜条”回游沙家浜发展?还是环保?当许多地方官员为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困惑之际,常熟市委书记杨升华的答案却简单明了。在2004年“创建生态常熟、绿色常 熟、健康常熟动员大会”上,杨升华发出了:“既为今天的发展尽力,更为明天的发展尽责,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这 次大会上,杨升华表示要把生态家园还给人民群众,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三年前的承诺在今天正在成为现实。今年40出头的刘师傅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土生土长的常熟人。“小时候,我常和小伙伴下水摸鱼、洗澡,后来河水被污染,小时候的场景就不多见了。”刘师傅说,这两年,政府加大治理力度,河道变清,他看了十分开心。现在,只要有时间,他会和家人去河边散步。常熟的变化触手可及。在采访期间,记者听到了许多关于环境改善的故事。常熟城南的沙家浜名闻遐迩。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茂密的水上青纱帐曾是抗日杀敌的好战场。当硝烟散去后,曲径通幽的芦苇荡成就了一处江南少有的 北亚热带湿地生态系统。当地有一种叫“窜条”的小鱼,据说它对水质极为敏感,如今这种“窜条”多得早已上了餐桌,因水质清洌而鲜香可口。城西的尚湖则是鸟的天堂。这座因相传姜太公在此垂钓而得名的湖泊,“文革”期间被抽干了湖水,大种粮食。1985年退田还湖,重现了湖甸烟雨的洁净空灵。如今这里栖息着90多种数万只禽鸟。很难相信数千米外就是车水马龙的闹市。据统计,如今常熟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30天。从2001年起,常熟市连续将多项大奖收获囊中。2001年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2002年,又斩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 ”;2004年,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首夺“国际花园城市”,最近又跨入“国家生态市”行列。当地的干部告诉记者,常熟的变化并非一朝一夕。据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和苏南许多城市一样,常熟也被迅速卷入了城市化、工业化浪潮。一位干部告诉记者,当时常熟工商业刚刚起步,城建配套设施极不规范。现在看来郁郁葱葱的虞山,那几年冒出许多建筑,由于缺乏规范,各种建筑混杂一处,活像棚户区搬到了山腰。2003年8月28日,一位老师致信常熟市委书记杨升华,信中表达了对当地虞山惨遭各类民房、商业店面、工厂、医院等建筑蚕食的忧虑。当天,杨 升华冒雨到现场了解情况。8天后,常熟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决策,对虞山实施生态修复“亮山工程”,有关方面先后投入两亿多元,对山上的各类建筑进行了集 中清理。随后,一场更大规模的“生态运动”在常熟悄然展开。2004年,“关于印发常熟市创建生态市实施意见的通知”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各级单位。当地人士称,当时的动作之大“出乎意料”。记者看 到了一份当年为落实目标任务而下发到各部门、镇的分工表。在分工表上,按“规划指导”、“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与建设”、“改革创新”、“宣传教育 ”等内容细化,而责任单位几乎囊括了常熟市的所有部门及乡镇。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太湖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的内容,更是在其中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在全国优美镇海虞,居民缪先生指着街上整洁如新的桔黄色的垃圾箱向记者介绍,海虞已开始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玻璃、纸屑被装进一个垃圾袋,残 羹剩菜另外分装,电池、电器等则由专人收购。每天这样做,当然会占去不少时间,但缪先生表示,这样做是应该的,他们乐意接受。在海虞污水处理厂,一个工作 人员告诉记者,海虞所有企业的污水管道都连通了处理厂。工作人员每天都会通过像自来水表的流量器,记录企业的排污量。他告诉记者,海虞市民很支持生态建 设,如果有企业偷偷在夜间排污,就很快有市民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他们。一些当地干部认为,常熟的成就首先来自于执政思路的转换。在传统的“苏南模式”下,先污染后治理曾一度颇有市场。而在常熟,这样的观念已被彻底 颠覆,近年来,常熟先后拒绝了220个有污染的工业项目,涉及资金10多亿元。常熟人认为这样的代价并不大。常熟的领导爱说一句话:“环境改造工程,顺应 了民意,又有了黄金效益,真正是环境赚了大钱,怎么算都合算。”以常熟海虞镇为例,虽然政府为了保护环境,关停了污染企业,但优美的环境却引来了日本大金、美国杜邦、法国阿科玛等世界级的企业。海虞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各项经济指标都位于常熟前列。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认为,生态市、县建设不是一种时尚,也不是一种新闻炒作,而是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种具体实践和探索。祝光耀 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损害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声誉。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他认 为,苏州的经验和做法值得肯定,它是在苏州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进行的,“我们宣传和推广的是苏州的理念、思路和精神,而不是具体的工程和方法。”本报见习记者 孟正中模式缩影之三锡山洗去的“黑色素”说到“苏南模式”就不能不提无锡的锡山区,锡山区的前身是无锡县,在这个“制造”了红豆等多个全国知名乡镇企业的地方,锡山历经了长达20年的经济飞速发展。2005年,锡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25亿元,年均递增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00美元。但资料显示,2004年锡山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消耗标准煤1496万吨,增幅达到了272;电力1445亿千瓦时,增幅372。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增长速度,到2010年锡山煤炭消耗将达6311万吨、电力消耗9638亿千瓦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紧张、能源消耗严重以及人文环境被破坏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如何根治“苏南模式”的后遗症,如何洗去 的“黑色素”?以创新、集约为关键词的“新苏南模式”成为解决之道,加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 变。锡山区区长朱爱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依靠信息、科技、人力等可再生的要素资源投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更多地依靠消费拉动转变。2006年底,关于加快“集约锡山”建设的决定出台,决定紧盯节水、节地、节能、降污及项目科技含量、亩均投入强度等指标,全面导入绿色考核体系。近期,锡山区又首创集约用地新标准,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剔除。对批而未建的土地也开出“罚单”。同时,该区还对用地项目的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绿化率等都制定了“硬杠子”,严禁盲目建造“花园式工厂”。“新苏南模式”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招商理念的转变。大量引进外资是苏南地区经济快速崛起的一大要因,高效的招商引资是“苏南模式”的重要内容 2002年仅苏州一地所吸收的外资总量就比整个浙江省当年的引资总量还要大。“新苏南模式”则转变了招商理念,由招商引资变为招商选资,大大提高了招商的 门槛。近期震动全国的无锡饮水危机将太湖污染问题全面暴露,无锡产业升级转型的步伐也同时加快。濒临太湖的无锡滨湖区将高新技术和高端服务业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招商理念的转变成为该区经济转型的最好注解。该区招商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是“捡到篮里都是菜”,而如今是“精挑细选”,不遗余力引进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项目。在滨湖区前不久举办的“招商月”活动中,该区已签约和正在洽谈的48个内外资项目有36个属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范畴,比例高达75。其中科 教研发、生物医药、工业设计、产业项目22个。把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生物医药、设计研发、机械装备及新型材料等产业,列入优先发展之列。据介绍,以 前招商,主要是去工厂,而现在却经常去涉足一些有名的高校。在今年该区赴北美、欧洲、北京等地招商团的行程表上,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科研院所、高科技企 业和海外留学生群体成为拜访、洽谈的重点。记者从滨湖区重大项目名单中看到的企业都是一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如滨湖区与北京软通动力公司共建的“无锡软通软件研发与 人才培养基地”落户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据统计,目前滨湖区在建的研发中心有近百家,已有250项科技合作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无锡在“新苏南模式”的探索 已初见成效。2006年,滨湖区工业经济在销售增长145的同时,万元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本报记者 徐高李模式缩影之四句容“生态牌”“鱼和熊掌”兼得“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如今,很多人喜欢把环境与发展比作为鱼和熊掌。然而,记者日前在句容采访时了解到,该市自 2002年提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目标以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持续高速增长。到2006年底,句容成功冲刺了“两个高于 ”,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镇江、高于全省”,同时,创模工作一举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考核验收,成为镇江市首个通过国家创模考核验收的辖市(早2004 年12月,该市就已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无疑,句容同时获得了鱼和熊掌。然而,有关方面负责人在谈成功经验时也很简单:的增长得益于“ 双创”,“双创”过程中,农业生态化了,工业生态化了,旅游也生态化了。生态化的句容健康了,前进的步伐自然就快了。句容是苏南少有的严重缺水城市。因此,句容的工业经济发展只能取向于鼓励节水型的产业,关闭耗水型的企业。近年来,句容市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 整,先后关闭和搬迁改造了33家化工、机械和酿造等重污染企业,依法取缔了99个采石宕口、40座石灰窑和14座砖瓦窑,淘汰的落后产业占全市工业产值比 重达12。与此同时,该市培育和引进了光电子、新型建材、生物质能发电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兴产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句容市城区基本消灭了化工、医药 和机械三类工业,污染物排放持续削减。从2002年至2006年,全市排放量由7128吨削减到2876吨,工业总产值则由17120亿元增加到 27638亿元。句容生态资源优越,大量的岗坡、丘陵非常适宜发展茶叶、葡萄、草莓等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同时,该市区位上紧邻南京、镇江、常州等大中城市,交通 运输十分便捷。因此,句容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大都市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先后建成了国家、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示范区3个,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 产品14个,绿色食品6个,通过有机认证的企业(基地)12家,有机食品12个。其中,省级茅山有机农业示范园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级有机农业园区, 农业生产一举从传统的粮油生产为主转变为以应时鲜果、茶叶苗木、草畜种养、观光农业、特种水产等为特色的高效农业,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2006年,第一产业占比重达106,高于长三角地区49个百分点。句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有道教圣地茅山,有佛教名山宝华山,还有被誉为“江南九寨沟”的九龙山,其中,茅山也是全国红色旅游30条经典线路之一。然而,由于山小景点少,怎样让旅游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壮大成为稳定的支柱产业?一度时期也是困扰句容发展的难题。“换个角度写文章”是句容近几年发展旅游的新思路:不但注重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发掘和建设,而且,还充分利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优 势,着力突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理念,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更注重从市场导向出发,深入研究旅游者的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者的感受,市场 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句容主打“生态牌”,扩大了生态环境优势,提升了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2002年以来,句容年均增幅达13,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达269。“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句容,是秦淮东支、太湖西支与沿江三个水系的发源地和分水岭。境内森林、岗坡、水面等自然资源在苏南首屈一指,有2个国家 级旅游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自然保护区和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句容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在区域竞争中,句容主打“生态牌 ”,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取经济的发展;不以损害生态为代价来寻求短期的局部利益;不以放松环境监管来迁就招商项目的落户,走出了一条符合句容实际的经 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路。通讯员 徐波 记者 孙月霞 曹友荣专家分析“新苏南模式”要“用事实说话”前天下午,本报记者采访时,一位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专家指出:“不久前的无锡水危机事件,表明了土地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为苏南的发展再次敲响警钟,环境容量已经成为苏南发展的最大门槛。”这位社会学家所说的“环境容量”,“首先肯定是缺水的问题,如果没有可以饮用的水,别说发展了,就是生存都难”。此外,关键问题也表现在土地资 源与快速发展之间的冲突如何消弭,“比方说现在苏南地区的土地安全、粮食安全等问题暴露出来的粮食自给率不高现象,都值得警惕。”这位长期关注苏南环境保护的社会学家认为:“事实上,无锡的水危机事件,说白了就是苏南危机。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新苏南模式,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为了有效破解苏南危机,并尽可能的上升到执政理念的层次,这一点与中央提倡的科学发展观遥相呼应。”此前不久的5月9日,人民日报刊文新苏南模式的内涵与启示,署名为“江苏省委党校课题组”。文章认为,在改革开放初期,苏南人民发展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拓性探索,被概括为“苏南模式”;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之后,苏南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创新性实践,则被概括为“新苏南模式”。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的理解是:“苏南的实践表明,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苏南模式的发展说明了地方政府的职 能及其转型的进程。苏南的市场化经过了乡镇政府从直接进入乡镇企业到退出乡镇企业的过程。在新苏南模式中,地方政府仍然承担经济建设的职能,但其在这 方面的职能是公共的。地方政府逐步加大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其推动社会发展和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上。”因此,对于文章提出的“面对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致力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致力于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创 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有学者指出正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弱化和滞后的表现”。而这“两个致力于”也被学者认为是“苏南模式发展到今天的最 大瓶颈之一”,应该成为“新苏南模式”的发力点之一。昨天上午,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者告诉江南时报:“苏南模式发展到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挖掘新的内涵,拓宽新的外延。”“严格地讲,所谓模式,必须有效,必须从模式本身带来的效应效益效果来综合评估。”这位经济学者强调说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顾松年研究员分析指出:“研究新苏南模式,必须打开区域化以至全球化的眼界,把实现苏南新跨越的研究同沿江开发、跨江联合与 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以及环太湖城市联盟的区域合作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以求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多赢、共赢。”但是,上述“江苏省委党校课题组”的一位执笔者呼吁说:“现在国内外都在关注着苏南的发展,学术界也在研究着新苏南模式,褒奖或批评之声兼而有 之,这有助于苏南人民冷静思考过去,理智面对现实,全面审视和把握前进的方向,他们没有将主要精力卷入无谓的争论之中。不争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闽教版英语三年级单词表
- 2025版婚恋产业市场调研与竞争分析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网络安全技术支持服务合同正范本
- 2025版企业个人间消费借款合同
- 2025编剧合同模板:电视剧剧本创作授权协议
- 2025版商铺租赁合同范本下载与租金调整机制
- 2025保姆专业护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合同
- 2025版燃料油运输企业环保责任合同
- 2025版新型环保商品混凝土代加工与质量检测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场地承包经营协议
- 2025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共4个单元含有教学计划)
- 焊工安全操作技术规范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课件
- 2025+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解读
- 儿童体态课件
-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内容
- 针灸学练习题库含答案
- 悟空识字1-300(带拼音)-可打印
- 建筑工程项目咨询报告范文
- DB37-T 5155-202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小学信息科技课标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