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深部血肿立体定向排空术-凌士营_第1页
脑深部血肿立体定向排空术-凌士营_第2页
脑深部血肿立体定向排空术-凌士营_第3页
脑深部血肿立体定向排空术-凌士营_第4页
脑深部血肿立体定向排空术-凌士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部脑内血肿立体定向排空术 凌士营 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 安徽省立医院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简 介 (1)1965年,Benes等: 立体定向技术+套管置入,抽吸和引流 无效 (2)1978年,Backlund等: 立体定向技术+血肿排空针,控制性次全血肿排空 成功 (3)1982年,Doi等: 立体定向技术+血肿排空针,血肿溶解技术 成功 (4)1989年,Ludwig等: 立体定向技术+内窥镜+人工脑脊液, 次全血肿排空 成功 (5)1992年,Ngugen等: 立体定向技术+血肿切割排空针,CT实时监控 成功,简 介(6)1990年,汪业汉、傅先明等 立体定向技术+血肿排空针,控制性次全血肿排空 成功(7)其他 立体定向技术+快速水流冲洗血肿排空术 立体定向技术+小骨窗开颅清出血肿+血肿溶解术,一 般 过 程 安装定向仪 次全排控血肿 定位扫描 放置引流管 靶点选择 CT扫描 导入血肿排控针 溶解残留血肿 连接吸引装置 拔管 CT扫描,Backlund 血 肿 排 空 针,Backlund血肿排空针长度:20cm 末端双侧开口 侧支管 密封帽 手摇钻外径:4mm 连接皮管 吸引器 血肿收集瓶,Backlund血肿排空装置的改进 1.长度:缩短螺旋针1.52.0cm (1982年Higgin、Kandel) 2.螺纹:加深螺沟(1986年Pan等) 3.吸力与转速( 1985年Kandel): 300mmHg,脑组织吸出机会 吸引压力=100mmHg,脑组织吸出机会极少,内 窥 镜 血 肿 排 空1.硬性,外经6mm,长度 15cm2.冲洗 + 吸引。吸引压力10 15mmHg3.止血:电凝器或YAG激光,定向仪:各型均可影像学导向:CT导向吸引装置: 1.脚踏式吸引器 2.中心吸引 3.可调式吸引装置:调速 调压,引流管: 硅胶管:外径:3.5mm 内径:2.1mm血肿溶解剂: 1. 尿激酶:3 5ml NS + 10000 IU UK 夹管:2 4h 开放:2 4h 拔管:3 5d,血肿溶解剂: 2.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 2ml NS + rt-PA 夹管:2h 开放:10h 拔管:5d 3.链激酶:2ml NS + SK 夹管:2h 开放:10h 拔管:5d,4. 血肿冲洗剂:2ml NS + 10000UK + 肝素12500U 夹管:2h 开放:10h 拔管:3 5d,血肿溶解剂:,手术方法: 1.麻醉:局麻为主,有时静脉辅助 必要时气管内插管 2.入路:常规额部入路,也可就近入路 关键是要避开血管和功能区,3.靶点选择: (1)血肿中心(1978年,Backlund) 血肿以同心圆样缩小 (2)血肿中心后(1985年,Kandel) 仰卧,中心后移 (3)多靶点双轨迹(1988年,Niizuma) 椭圆形血肿 (4)血肿外侧(1992年,Ngugen) 血肿切割针,CT实时监控,4.血肿排出量和再出血的预防: (1)次全排空血肿的原则7080% 附壁血栓的排出导至出血 (2)完全排空血肿的理由: 血肿腔内并非负压 (3)气囊压迫止血: 左右压力平衡的维持 (4)内窥镜下止血,5. 残留血肿的处理: (1)再行定向血肿排空术 (2)残留血肿量 20ml: UK/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