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100题附详细解析.doc_第1页
2016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100题附详细解析.doc_第2页
2016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100题附详细解析.doc_第3页
2016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100题附详细解析.doc_第4页
2016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100题附详细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在线1对1 约课电话:4000-176-3332016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100题附详细解析注释:高中物理知识点【高中物理力和运动的关系、机械能和能源、动能概念、电磁感应等】第1题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B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C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D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答案D零电势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取大地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如一个接地的带电体其电势就为零,选项A错误;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为零,但整个导体为等势体,电势也不一定为零,选项B错误;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选项C错误;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选项D正确第2题如图,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与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A.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小 B.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大C.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小 D.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大答案B 当S断开后,闭合电路的总电阻增加,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总电流减小,故路端电压UEIr增加,即的读数变大;由于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R3两端的电压增加,通过R3的电流增加,即的读数变大选项B正确第3题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1、2、3分别置于绝缘支架上,各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球1的带电量为q,球2的带电量为nq,球3不带电且离球1和球2很远,此时球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F.现使球3先与球2接触,再与球1接触,然后将球3移至远处,此时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仍为F,方向不变由此可知()An3 Bn4Cn5 Dn6答案D设球1、2间的距离为r,根据库仑定律可知Fk;球3与球2接触后,两者的带电量均为nq;球3与球1接触后,两者的带电量总和平分,即各带的电荷量;将球3移至远处后,球1、2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k,比较可得n6,选项D正确此题也可以用代入法进行判断第4题如图,墙上有两个钉子a和b,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悬挂一质量为m1的重物在绳上距a端l/2的c点有一固定绳圈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为()A. B2 C. D.答案C对绳圈进行受力分析,bc段绳子的拉力大小Tbcm1g.由几何知识可知平衡后,bc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弦sin.再由平衡条件可得Tbcsinm2g,则,选项C正确第5题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A等于零B不为零,方向向右C不为零,方向向左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答案A物块匀速下滑,由平衡条件可知受到斜劈的作用力的合力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对斜劈的作用力的合力竖直向下,故斜劈没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即不受地面对它的摩擦力,选项A正确第6题如图,EOF和EOF为空间一匀强磁场的边界,其中EOEO,FOFO,且EOOF;OO为EOF的角平分线,OO间的距离为l;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OO方向匀速通过磁场,t0时刻恰好位于图示位置规定导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为正,则感应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答案B导线框刚进入磁场后,由楞次定律判断出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故可排除C、D选项在线框的左边界到达O点后继续向左运动的过程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不变,故可排除A选项第7题(多选)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给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答案ACD欧姆定律是关于导体两端电压与导体中电流关系的定律,并没有说明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选项B错误第8题(多选)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B在0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 mC在04 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 m/sD在56 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答案BC 第5 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5 m,第6 s内又反向运动了5 m,故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 m,选项A错误、B正确在04 s内的位移为30 m,故平均速度为7.5 m/s,选项C正确在56 s内,物体的动能在增加,故合外力做正功,选项D错误第9题(多选)一质量为1 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起,第1秒内受到2 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秒内受到同方向的1 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2 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WB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JC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第1秒内与第2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答案AD第1 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1 m,第2 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2.5 m第1 s内外力所做的功W121 J2 J,第2 s内外力所做的功为W212.5 J2.5 J,则02 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为P W,选项A正确、B错误根据(物理学习)动能定理可知,第1 s内与第2 s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等于,选项D正确由功率公式PFv可知,在第1 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为4 W,选项C错误第10题(多选)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图中的正方形为其边界一细束由两种粒子组成的粒子流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从O点入射这两种粒子带同种电荷,它们的电荷量、质量均不同,但其比荷相同,且都包含不同速率的粒子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速度不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一定不同B入射速度相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一定相同C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相同的粒子,其运动轨迹一定相同D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的粒子,其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一定越大答案BD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即qvBm,则轨迹半径r,周期T.由于粒子的比荷相同,入射速度相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一定相同,选项B正确入射速度不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不同,但运动时间可能相同,比如,速度较小的粒子会从磁场的左边界飞出,都运动半个周期,而它们的周期相同,故选项A错误,进而可知选项C错误由于所有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故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的,其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一定越大,选项D正确第11题如图,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10 V的交流电源相连,副线圈并联两个小灯泡a和b.小灯泡a的额定功率为0.3 W,正常发光时电阻为30 .已知两灯泡均正常发光,流过原线圈的电流为0.09 A,可计算出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_,流过灯泡b的电流为_ A.答案1030.2 解析:小灯泡a的额定电压UaV3 V,原、副线圈的匝数比.由功率关系可得UIPaUaIb,则Ib0.2 A.第12题2011年4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建成以后北斗导航系统将包含多颗地球同步卫星,这有助于减少我国对GPS导航系统的依赖GPS由运行周期为12小时的卫星群组成设北斗导航系统的同步卫星和GPS导航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则R1R2_,a1a2_.(可用根式表示)答案11 解析: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为T124 h,GPS卫星的运行周期T212 h由GmR可知,再由Gma可知.第13题图1是改装并校准电流表的电路图已知表达的量程为Ig600 A、内阻为Rg, 是标准电流表要求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为I60 mA.完成下列填空:(1)图1中分流电阻RP的阻值应为_(用Ig、Rg和I表示)(2)在电表改装完成后的某次校准测量中, 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由此读出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_ mA.此时流过分流电阻RP的电流为_ mA(保留1位小数)答案(1)Rg(2)49.549.0解析:(1)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有IgRg(IIg)RP,则RPRg.(2)电流表的读数为49.5 mA.此时流过分流电阻的电流为49.5 mA49.0 mA.第14题现要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砝码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导轨底端C点的距离,h表示A与C的高度差,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s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图1(1)若将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则在滑块从A运动至B的过程中,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_,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_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与s的关系式为_.(2)多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每次均令滑块自同一点(A点)下滑,测量相应的s与t值如果如下表所示: 12345s(m)0.6000.8001.0001.2001.400t(ms)45.855.431/t2(104 s2)1.481.952.412.923.39以s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答题卡对应图2位置的坐标纸中描出第1和第5个数据点;根据5个数据点作直线,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_104 m1s2(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2答案:由测得的h、d、b、M和m数值可以计算出s直线的斜率k0,将k和k0进行比较,若其差值在实验允许的范围内,则可认为此实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答案(1)Mgmgs (Mm)()2g(2)描点和图线见解析图2.40(2.202.60均正确)解析:(1)滑块的重力势能减小Mgs,砝码的重力势能增加mgs,故系统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MgsmgsMgmgs.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v,系统动能的增加量为(Mm)v2 (Mm)()2.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有(Mm)gs (Mm)()2,则g.(2)第1和第5个数据点及所作直线见下图直线的斜率约为k2.36104 m1s2.第15题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ab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若在a点以初速度v0沿ab方向抛出一小球,小球会击中坑壁上的c点已知c点与水平地面的距离为圆半径的一半,求圆的半径答案4(74)解析:设半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R,Ob与Oc夹角为,由题给条件得设小球自a点到c点所经时间为t,由平抛运动规律及几何关系得R(1cos)v0tgt2联立式得R4(74).第16题如图,ab和cd是两条竖直放置的长直光滑金属导轨,MN和MN是两根用细线连接的金属杆,其质量分别为m和2m.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在杆MN上,使两杆水平静止,并刚好与导轨接触;两杆的总电阻为R,导轨间距为l.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导轨电阻可忽略,重力加速度为g.在t0时刻将细线烧断,保持F不变,金属杆和导轨始终接触良好求:(1)细线烧断后,任意时刻两杆运动的速度之比;(2)两杆分别达到的最大速度答案(1)2(2) 解析:(1)设任意时刻杆MN向上的速度大小为v1,MN向下的速度大小为v2,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所受安培力大小为f,则有EBl(v1v2)I fBIl式中E和I分别为回路中的电动势和电流由牛顿定律得F3mg0Fmgfma12mgf2ma2联立式得a2a2因两杆初速均为0,故任意时刻2.(2)加速度为0时两杆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分别用V1、V2表示,由以上各式得V1V2.第17题(1)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0分)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B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C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表示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2)如图,容积为V1的容器内充有压缩空气容器与水银压强计相连,压强计左右两管下部由软胶管相连,气阀关闭时,两管中水银面等高,左管中水银面上方到气阀之间空气的体积为V2.打开气阀,左管中水银面下降;缓慢地向上提右管,使左管中水银面回到原来高度,此时右管与左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已知水银的密度为,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不变求气阀打开前容器中压缩空气的压强p1.答案(1)BC(2)p0(1)gh解析:(1)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表示的湿度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选项C正确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并不是绝对湿度的大小,而是相对湿度,即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之比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选项A、D错误,B正确(2)设气阀闭合时,左管中空气压强为p,因左右两管中的水银面等高,故pp0打开气阀后,容器中有一部分空气进入左管,可按这部分空气与左管中原有空气不混、但气体分界面移动来处理设移动的长度为h0,此时左管及容器中空气压强为p2,有p2p0gh设左管的截面积为S,空气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p2(V1Sh0)p1V1p2(V2Sh0)pV2联立式得p1p0(1)gh.第18题(1)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2 m处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sin(5t)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0分)A周期为4.0 sB振幅为20 cmC传播方向沿x轴正向D传播速度为10 m/s(2)一赛艇停在平静的水面上,赛艇前端有一标记P离水面的高度为h10.6 m,尾部下端Q略高于水面;赛艇正前方离赛艇前端s10.8 m处有一浮标,示意如图一潜水员在浮标前方s23.0 m处下潜到深度为h24.0 m时,看到标记刚好被浮标挡住,此处看不到航尾端Q;继续下潜h4.0 m,恰好能看见Q.求:()水的折射率n;()赛艇的长度l.(可用根式表示)答案(1)CD(2)()()(3.8) m解析:(1)由P点振动方程可求周期T0.4 s,A项错误;由题图可知振幅为10 cm,B项错误;由P点振动方程可知,P点下一个时刻位移为正,即向y轴正方向运动,再根据波形图可以判断波沿x轴正向传播,C项正确;由波速公式vf得,v10 m/s,所以D项正确(2)()设下潜深度为h2时,从标记P发出到人眼的光线在水面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光路图如图所示(未按比例图),则有sinisinr由折射定律得水的折射率为n联立式,并代入数据得n()当恰好能看见船尾Q时,船尾发出到人眼光线的折射角等于全反射临界角,设为,则sin由几何关系得ls1s2(h2h)tan由式及题给条件得l(3.8)m.第19题(1)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在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131I和137Cs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在下列四个式子中,有两个能分别反映131I和137Cs的衰变过程,它们分别是_和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131I和137Cs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分别是_和_AX1Ban BX2XeeCX3Bae DX4Xep(2)一质量为2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ab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bc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和bc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返回后在到达a点前与物体P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木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答案(1)BC7882(2)()() L解析:(1)根据质量数守恒可判断,131I和137Cs的衰变方程分别为B和C.再根据核电荷数守恒,131I和137Cs的质子数分别为53和55,则中子数分别为78和82.(2)()设木块到达最高点时,木块和物体P的共同速度为V,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和功能原理得mv0(m2m)Vmmgh(m2m)V2fL联立式得f(3gh)()设木块停在ab之间时,木块和物体P的共同速度为V,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和功能原理得mv0(m2m)Vm(m2m)V2f(2Ls)联立式得sL.第20题(不定项)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史实的是()A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答案ABC项中应为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项中应为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第21题(不定项)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D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答案AC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mma,可知,r越大、v、a越小,T越大由题意可知,甲卫星的轨道半径较大,则其周期较大,加速度较小,A、C两项正确;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近地卫星的速度,是所有卫星环绕速度的最大值,C项错误;甲卫星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运行时不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D项错误第22题(不定项)如图所示,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从距地面h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两球同时落地B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C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a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b动能的增加量D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a做功功率和对球b做功功率相等答案C设两球释放后经过时间t相遇,因它们的位移大小相等,故有v0tgt2gt2,得v0gt,这表明相遇时a球的速度为零,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a球从抛出至落地时间为2t,而b球的落地时间小于2t,A、B两项错误;从开始到相遇,球a的机械能守恒,球a的动能减小量等于mgh/2,球b的机械能守恒,球b的动能增加量等于mgh/2,C项正确;相遇后的任意时刻,a、b球的速度均不等,重力大小相同,所以重力的功率不等,D项错误第23题(不定项)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fa0,b所受摩擦力Ff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AFfa大小不变BFfa方向改变CFfb仍然为零 DFfb方向向右答案AD右侧细绳剪断瞬间,其拉力变为零弹簧上的弹力不变,物体b受水平向右的摩擦力,D项正确;剪断细绳瞬间,由于弹簧上的弹力不变,物体a所受摩擦力不变,A项正确第24题(不定项)为保证用户电压稳定在220 V,变电所需适时进行调压,图甲为调压变压器示意图保持输入电压u1不变,当滑动接头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某次检测得到用户电压u2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以下正确的是()Au2190 sin(50t) VBu2190 sin(100t) VC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 V,应将P适当下移D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 V,应将P适当上移答案BD由题图可知,u2的变化周期T0.02 s,则100 rad/s,B项正确;由于u2偏小,为使其有效值增大为220 V,根据变压器的变压规律可知,应减小变压比,即将P适当上移,D项正确第25题(不定项)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b、c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和c关于MN对称、b点位于MN上,d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b点场强大于d点场强Bb点场强小于d点场强C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b、c两点间的电势差D试探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答案BC根据电场线分布规律可知,d点场强大于两电荷连线的中点O的场强,而O的场强大于b的场强,所以b的场强小于d的场强,B项正确,A项错误;由于电场关于MN对称,所以ab的电势差等于bc的电势差,C项正确;从a到c移动试探正电荷,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D项错误第26题(不定项)如图甲所示,两固定的竖直光滑金属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两质量、长度均相同的导体棒c、d,置于边界水平的匀强磁场上方同一高度h处磁场宽为3h,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先由静止释放c,c刚进入磁场即匀速运动,此时再由静止释放d,两导体棒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用ac表示c的加速度,Ekd表示d的动能,xc、xd分别表示c、d相对释放点的位移图乙中正确的是()图甲图乙答案BD0h内,c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d自由下落h进入磁场前的过程中,c做匀速运动,位移为2h;当d刚进入磁场时,其速度和c刚进入时相同,因此cd回路中没有电流,c、d均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直到c离开磁场,c离开磁场后,仍做加速度为g的加速运动,而d做加速度小于g的加速运动,直到离开磁场,B、D两项正确第27题(1)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_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a滑块的质量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了电源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图甲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UI图象.U/V1.961.861.801.841.641.56I/A0.050.450.55根据所画UI图象,可求得电流I0.20 A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_ 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实验完成后,该同学对实验方案进行了反思,认为按图甲电路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并对电路重新设计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你认为既能测出电源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又能消除安全隐患的是_(Rx阻值未知)图乙答案(1)(h)cd(2)如图所示0.37(或0.36)bc解析:(1)由xat2得滑块沿斜面的加速度a,由Hgt2得重力加速度g,则a/gx/H.根据agsingcos,其中sinh/x,cos,则,得(h) .根据(h) 及得到过程可知,引起实验误差的是长度(x、h、H)测量时的读数误差和小球落地及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c、d两项正确(2)根据图象可知,当I0.20 A时,U1.84 V,则输出功率PUI0.37 W图甲电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当滑动触头滑到最右端时,电源被短路图乙b电路中滑动触头滑到最左端时,由于Rx的存在,避免了上述安全隐患,c电路中滑动触头滑到最右端时,由于Rx存在,避免电源短路第28题如图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h1.8 m的光滑平台上放置一质量M2 kg、由两种不同材料连接成一体的薄板A,其右段长度l10.2 m且表面光滑,左段表面粗糙在A最右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其质量m1 kg,B与A左段间动摩擦因数0.4.开始时二者均静止,现对A施加F20 N水平向右的恒力,待B脱离A(A尚未露出平台)后,将A取走B离开平台后的落地点与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x1.2 m(取g10 m/s2)求:(1)B离开平台时的速度vB.(2)B从开始运动到刚脱离A时,B运动的时间tB和位移xB.(3)A左段的长度l2.答案(1)2 m/s(2)0.5 s0.5 m(3)1.5 m解析:(1)设物块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知识可得hgt2xvBt联立式,代入数据得vB2 m/s(2)设B的加速度为aB,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知识得mgmaBvBaBtBxBaBt联立式,代入数据得tB0.5 sxB0.5 m(3)设B刚开始运动时A的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得Fl1Mv设B运动后A的加速度为aA,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得FmgMaA(l2xB)v1tBaAt?联立?式,代入数据得l21.5 m第29题扭摆器是同步辐射装置中的插入件,能使粒子的运动轨迹发生扭摆其简化模型如图:、两处的条形匀强磁场区边界竖直,相距为L,磁场方向相反且垂直于纸面一质量为m、电量为q、重力不计的粒子,从靠近平行板电容器MN板处由静止释放,极板间电压为U,粒子经电场加速后平行于纸面射入 区,射入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30.(1)当区宽度L1L、磁感应强度大小B1B0时,粒子从区右边界射出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也为30,求B0及粒子在区运动的时间t.(2)若区宽度L2L1L、磁感应强度大小B2B1B0,求粒子在区的最高点与区的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h.(3)若L2L1L、B1B0,为使粒子能返回区,求B2应满足的条件(4)若B1B2、L1L2,且已保证了粒子能从区右边界射出为使粒子从区右边界射出的方向与从区左边界射入的方向总相同,求B1、B2、L1、L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答案见解析解析:(1)如图1所示,设粒子射入磁场区的速度为v,在磁场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由动能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得图1qUmv2qvB1m由几何知识得L2R1sin联立式,代入数据得B0设粒子在磁场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运动的时间为tTtT联立式,代入数据得t图2图3图4(2)设粒子在磁场区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2m由几何知识可得h(R1R2)(1cos)Ltan 联立式,代入数据得h(2)L(3)如图2所示,为使粒子能再次回到区,应满足R2(1sin)(或B2)(4)如图3(或图4)所示,设粒子射出磁场区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由几何知识可得L1R1(sinsin) 或L1R1(sinsin)L2R2(sinsin)或L2R2(sinsin)联立式得B1R1B2R2联立式得B1L1B2L2.第30题(1)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2)气体温度计结构如图所示玻璃测温泡A内充有理想气体,通过细玻璃管B和水银压强计相连开始时A处于冰水混合物中,左管C中水银面在O点处,右管D中水银面高出O点h114 cm,后将A放入待测恒温槽中,上下移动D,使C中水银面仍在O点处,测得D中水银面高出O点h244 cm.(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 cmHg)求恒温槽的温度此过程A内气体内能_(填“增大”或“减小”),气体不对外做功,气体将_(填“吸热”或“放热”)答案(1)ad(2)364 K(或91 )增大吸热解析:(1)液体的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的距离有关,而分子之间的距离影响物体的体积,因而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选项a正确;有些晶体在某些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选项b错误,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但并非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选项c错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的表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因同等体积的物体,以球面的面积最小,所以露珠呈球状,选项d正确(2)设恒温槽的温度为T2,由题意知T1273 KA内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得 ()p1p0ph1()p2p0ph2()联立()()()式,代入数据得T2364 K(或91 )此过程中A内气体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大;体积不变,则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UQW,得Q0,即气体将吸热第31题(1)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实线为t10时的波形图,此时P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虚线为t20.01 s时的波形图已知周期T0.01 s.波沿x轴_(填“正”或“负”)方向传播求波速(2)如图所示,扇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AOB60.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OM的单色光由OA射入介质,经OA折射的光线恰平行于OB.求介质的折射率折射光线中恰好射到M点的光线_(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答案(1)正100 m/s(2)不能解析:(1)由题意可知,t10时P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则根据波的传播规律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题意知,8 mt2t1Tv联立式,代入数据解得v100 m/s.(2)依题意作出光路图由几何知识可知,入射角i60,折射角r30根据折射定律得n代入数据解得n.(2)光由介质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sin130,有几何关系可得射向M点的光线的入射角6030,因此不能发生全反射第32题(1)碘131核不稳定,会发生衰变,其半衰期为8天碘131核的衰变方程:I_(衰变后的元素用X表示)经过_天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2)如图所示,甲、乙两船的总质量(包括船、人和货物)分别为10m、12m,两船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速度分别为2v0、v0.为避免两船相撞,乙船上的人将一质量为m的货物沿水平方向抛向甲船,甲船上的人将货物接住,求抛出货物的最小速度(不计水的阻力)答案(1)Xe16(2)4v0解析:(1)衰变过程遵循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有IXe根据半衰变期的定义可知,经2个半衰期的时间即16天,共有的碘发生了衰变(2)设乙船上的人抛出货物的最小速度大小为vmin,抛出货物后船的速度为v1,甲船上的人接到货物后船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12mv011mv1mvmin10m2v0mvmin11mv2为避免两船相撞应满足v1v2联立式得vmin4v0.第33题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答案C甲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项错误;甲对绳的拉力和乙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B错误;由于不计冰面的摩擦力,甲、乙两人在大小相同的拉力F作用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由sat2和a得,t,若m甲m乙,则t甲t乙,即乙先到达中间分界线,故甲赢得胜利,C项正确;同理,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同样是乙先到达中间分界线,甲能赢得比赛的胜利,D项错误第34题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B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C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D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答案D射线是原子核衰变中放出的由氦核组成的粒子流,A项错误;射线是原子核衰变中核内放出的高速电子流,它是由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放出的,B项错误;射线是原子核衰变过程中,产生的新核具有过多的能量,这些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C项错误;化学反应只是原子间核外电子的转移,不改变原子核的结构,所以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D项正确第35题如图所示,在铁芯上、下分别绕有匝数n1800和n2200的两个线圈,上线圈两端与u51sin314t V的交流电源相连,将下线圈两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可能是()A2.0 VB9.0 V C12.7 V D144.0 V答案A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1V,由公式可得,U2U1V9 V因公式的适用条件是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相等,即理想变压器,但题中变压器的铁芯不闭合,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要远小于原线圈的磁通量,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应比上面的计算值小很多故A项正确第36题 “B超”可用于探测人体内脏的病变状况,如图是超声波从肝脏表面入射,经折射与反射,最后从肝脏表面射出的示意图超声波在进入肝脏发生折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折射规律类似,可表述为 (式中1是入射角,2是折射角,v1、v2分别是超声波在肝外和肝内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在肿瘤表面发生反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同已知v20.9v1,入射点与出射点之间的距离是d,入射角为i,肿瘤的反射面恰好与肝脏表面平行,则肿瘤离肝脏表面的深度h为()A. B.C. D.答案D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将v20.9v1代入,得sinsini,由几何关系可得肿瘤离肝脏表面的深度为:hcot,D项正确第37题关于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B用白光做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实验,均可看到彩色条纹C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运动速度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D已知地震波的纵波波速大于横波波速,此性质可用于横波的预警答案BD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偏振现象,A项错误;用白光作光源,单缝衍射条纹和双缝干涉条纹均为彩色,B项正确;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速度并不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声波在介质中可认为匀速传播,而质点做变速运动,C项错误;地震波的纵波传播速度大于横波的传播速度,纵波先到达地球表面,所以可以用于横波的预警,D项正确第38题(不定项)为了探测X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1,总质量为m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2,则()AX星球的质量为MB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xC登陆舱在r1与r2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D登陆舱在半径为r2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T1答案AD选飞船为研究对象,则m1,解得X星球的质量为M,A项正确;飞船的向心加速度为a,不等于X星球表面的加速度,B项错误;登陆舱在r1的轨道上运动时满足:m2,m2,登陆舱在r2的轨道上运动时满足:m2,m2.由上述公式联立可解得:,所以C项错误,D项正确第39题(不定项)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选择一定速度范围内的带电粒子图中板MN上方是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板上有两条宽度分别为2d和d的缝,两缝近端相距为L.一群质量为m、电荷量为q,具有不同速度的粒子从宽度为2d的缝垂直于板MN进入磁场,对于能够从宽度为d的缝射出的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带正电B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为C保持d和L不变,增大B,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差增大D保持d和B不变,增大L,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差增大答案BC带电粒子能够从右缝中射出,进入磁场时所受洛伦兹力方向应向右,由左手定则可判定粒子带负电,A项错误;由qvBm得,v,射出粒子运动的最大半径为rmax,射出粒子运动的最小半径为rmin,故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为vmax,B项正确;射出粒子的最小速度为vmin,vvmaxvmin,若保持d和L不变,增大B时,v增大,C项正确;若保持d和B不变,增大L时,v不变,D项错误第40题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纸带、带小盘的细线、刻度尺、天平、导线为了完成实验,还须从下图中选取实验器材,其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