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BIM技术应用方案.doc_第1页
港珠澳大桥-BIM技术应用方案.doc_第2页
港珠澳大桥-BIM技术应用方案.doc_第3页
港珠澳大桥-BIM技术应用方案.doc_第4页
港珠澳大桥-BIM技术应用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BIM技术应用方案第一节 BIM目标及说明一、 BIM整体目标在工程各阶段应用BIM技术,提高项目策划能力,增强项目过程管控能力,提高施工深化设计质量和效率,提升项目各阶段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工程实体与数字大厦的同步交付,为业主后期物业运营维护服务提供帮助。二、 BIM实施目标及说明序号实施阶段BIM实施目标BIM应用说明1项目策划阶段(1)确定项目BIM实施目标;明确项目BIM应用目标。(2)制定BIM管理体系;制定BIM组织架构、BIM工作职责、BIM实施计划、BIM工作制度等。(3)制定BIM应用点方案。梳理项目工作流程,制定BIM工作流程图,明确工作间关系。2项目实施阶段(1)BIM模型建立及信息输入;按照模型精度要求,建立土建、机电、钢结构等各类BIM模型,为BIM应用做准备。(2)利用BIM模型加强项目设计及施工的协调;利用BIM模型辅助各类协调会议,如基于BIM的图纸会审会议,基于BIM的进度协调会议等。(3)碰撞检查功能减少施工现场碰撞冲突;各专业间碰撞检查,机电综合管线优化、钢结构与土建间碰撞优化等。(4)4D模拟优化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工艺及流程;施工进度、复杂方案、复杂工序模拟检查合理性,如判断各专业搭接时间或交接顺序是否合理。(5)模型交底指导现场施工,提高质量管控效果; 利用BIM模型进行交底,现场BIM模型与实体对比。 (6)BIM模拟提高场地布置可实施性,增强现场管理效率。建立三维平面布置模型,采用可视化的动态控制,辅助现场进行方案的比选与实施。(7)自动工程量统计快速评估变更引起的成本变化;BIM模型信息快速改变,自动归集前后两次工程量,辅助商务管理。3项目竣工阶段交付BIM竣工模型,提供建造工程中的相关信息交付BIM竣工模型,提供建造工程中的相关信息。4运营维护阶段运维系统帮助业主进行物业管理将BIM竣工模型导入自主开发的运维系统全面辅助业主进行物业管理。第二节 BIM管理体系一、 BIM组织架构本工程设置BIM管理部,拟派一名专职的BIM负责人负责BIM的各类应用与沟通协调事宜,同时配备土建BIM组(包括建筑、结构)、机电BIM组(包括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钢结构BIM组、幕墙BIM组及预算、进度计划、现场施工等BIM组,组成BIM联络小组,共同作为BIM服务过程中的联络人和具体执行者,为项目BIM实施服务,如分包未及时配备相应专业BIM人员,总包将予以处罚。二、 BIM工作职责(一) 总包BIM职责总包BIM职责(1)组织建立高效的BIM团队,并配备足够的BIM专业工程师;、完成和实现BIM模型的各项功能,积极利用BIM技术手段指导施工管理;(2)协调建立和维护BIM模型,并组织、联络、协调业主、承包商等其他单位完成相关工作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3)与BIM团队密切配合,使用BIM模型对总控施工计划、总体施工方案进行模拟演示;(4)负责组织编制竣工图,安排专人将所有工程变更反映到最新的竣工图纸内,并同时跟进BIM模型的变更更新;(5)负责将深化设计、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场地管理等方面充分使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6)为业主等其他单位提供对BIM服务所需的的各类信息和原始数据,并协调或建立所有专业的BIM模型;(7)制定阶段验收计划并组织验收模型,对分包的BIM进度进行跟踪管理,并提供可能的BIM应用意见供分包使用,同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过程调整; (8)负责交付模型的精细度及信息完整性,对业主进行模型交付使用说明。(二) BIM管理人员职责序号专业职务工作职能1BIM负责人协调业主、设计、监理、总包和上级关系,全面负责本工程BIM系统的建立、运用、管理,与业主BIM团队对接沟通,全面管理BIM系统运用情况。2各BIM小组组长参与协调各专业间的模型图纸工作,负责模型图纸的审核工作、工程施工模拟等日常工作指导,定期复查工作。3土建BIM工程师负责本工程建筑专业BIM建模、模型应用,深化设计等工作,主要为提供完整的梁、柱、板等结构,墙、门窗、楼梯、屋顶等建筑信息Revit模型,以及主要的平面、立面、剖面视图和门窗明细表,以及面视图三道尺寸标注,方便施工沟通。4给排水BIM工程师对本工程给排水、消防专业建立并运用BIM模型,管线综合深化设计、水泵等设备、管路的设计复核等工作,主要包括提供完整的给排水管道、阀门及管道附件的Revit管网模型,以及主要的平面、立面、剖面视图和管道及配件明细表,以及平面视图主要尺寸标注。5暖通BIM工程师对本工程暖通专业建立并运用BIM模型,管线综合深化设计、空调设备、管路的设计复核等工作,主要包括提供完整的暖通管道、系统机柜等的Revit暖通管网模型,以及主要的平面、立面、剖面视图和管道及设备明细表,以及平面视图主要尺寸标注。6电气BIM工程师对本工程机电专业建立并运用BIM模型,管线综合深化设计、电气设备、线路的设计复核等工作,提供完整的电缆布线、线板、电气室设备、照明设备、桥架等的Revi t电气信息模型,以及主要的平面、立面、剖面视图和设备明细表,以及平面视图主要尺寸标注。7幕墙BIM工程师对本工程幕墙专业建立并运用BIM模型,为幕墙加工提供数字化加工图纸,并根据现场情况及进度进行幕墙安装模拟,将幕墙技术参数、维修资料等信息输入模型。8钢结构BIM工程师对本工程钢结构专业建立并运用BIM模型,为钢结构加工提供数字化加工图纸,并根据现场进度情况进行钢结构安装模拟,将钢结构技术参数、维修资料等信息输入模型。9进度计划BIM工程师利用提交的P6或Project 格式的进度计划并运用BIM模型,根据业主提供的WBS编码模拟总控施工计划、跟进实际进度,指导现场施工。10现场管理BIM工程师利用BIM信息输出,加强对平面布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利用虚拟模型参照工程实体进行检查,加强对现场的管理。11 其他分包BIM工程师配合总包BIM管理部进行模型的建立与信息的完善,为项目实施BIM应用提供支持,并定期参与BIM会议,听从总包管理部安排。(三) 项目管理人员BIM职责序号专业职务工作职能1项目经理领导并审核BIM联络小组的各项工作,掌握BIM工作的进展,及时获知BIM数据并进行判断,解决BIM联络小组与外单位的协调事宜。2项目总工全面协调BIM工作各项事宜,协助BIM联络小组收集项目各类BIM需求,对BIM数据及成果进行分析判断,负责BIM在进度、平面、技术等各项管理中的工作开展。3生产经理协调BIM在现场、进度、现场管理中的各项事宜,收集现场管理中的BIM需求,学习并掌握BIM模型的使用方法,及时反馈BIM模型与现场的对比情况及BIM数据的正确性。 4商务部经理负责BIM在商务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提供工程量、造价等方面的数据支持,学习并掌握BIM数据的使用和对比分析方法,协助BIM联络小组对模型精度进行完善。5其他管理人员全面学习BIM知识,熟悉BIM应用价值点,及时提出BIM工作需求,使用并分析BIM模型和相关数据,反馈现场数据与BIM联络小组。三、 BIM工作制度(一) 专业间协调管理各专业BIM工程师按规划及计划完成本专业BIM模型后,由甲方组织提交本专业模型至总包方进行整合,根据整合结果,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审查。由审查结果反推至目标模型,图纸进行完善。施工时检查内容、要点及频率如下表:检查内容检查要点检查频率施工模型更新是否按照进度进行模型更新模型是否符合要求每月设计变更设计变更是否得到确认模型是否符合要求每月变更工程量计量变更工程量是否正确模型是否符合要求每月专业深化设计复核深化设计模型是否符合要求每月各专业间参与方依据管理体系、职能对信息模型进行必要的调整,并反馈最新的信息模型至总包方。(二) BIM数据共享管理(1)由总包方收集并集成包括模型、图纸、设备信息等BIM相关的数据,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并尽可能将数据与模型进行匹配,达到利用模型来查找数据的目的。(2)根据分包的要求进行数据的提供与更新,并反馈图纸中出现的问题,将数据在平台上进行共享。(3)总包定期对数据进行检查,并将模型信息、施工信息及其他信息进行定期发布,供各分包进行查阅与修正。(4)分包方若需总包提供相应数据,必须提交数据请求表,在总包认可情况下进行数据提取。(三) BIM会议制度 1、 与会人员要求甲方、监理各派遣至少一名技术代表参与,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各专业分包代表及BIM联络小组所有成员必须到场。 2、 时间及地点时间:拟定每周一下午 ,地点:项目会议室 3、 会议流程各专业工程师总结上周完成情况业主、监理对完成情况进行点评BIM负责人协调未解决问题BIM负责人制定下一周工作计划项目经理总结 4、 会议纪律(1)会议召集人员提前10分钟入场,与会 人员提前5分钟入场,不得无故迟到、早退;迟到早退者按考勤迟到或早退一次计算;(2)因特殊情况确实无法参会的人员,应提前向上级领导报批。无请假者按事假一天计算;(3)进入会场前,与会人员应修整自己的仪表,做到衣冠整齐,精神饱满;会议期间要求集中精力、认真听取发言,不得交头接耳开小会;(4)会议期间严禁吸烟;(5)手机关机或设置静音状态,不得接打电话,不得玩手机或上网,如必须接听电话,到会议室外接听;(6)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不得安排他人代会;(7)发言人员会前要做充分准备,要做到发言思路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表述明白。要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绝问题的再度发生为的原则;(8)处罚:违反会议纪律者,根据情节的轻重做出处罚。 5、 奖罚制度(1)奖励制度对有下列突出表现的团队时,可给予适当奖励:1)每个月能定期完成既定任务,并保证模型正确率达98%以上;2)信息正确率达到100%;2)BIM会议经常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得到领导表扬;3)发表有关BIM的文章或论文,按发表杂志的等级进行逐级奖励;4)完成最终竣工模型。(2)处罚制度对出现下列情形时,将给予适当处罚:1)未能如期完成模型;2)模型正确率低于90%;3)信息正确率低于90%;4)未经负责人同意擅自将模型成果交予他人;5)未按要求正常上下班或无故请假。四、 BIM工作环境(一) BIM工作室在总承包项目经理部设立专门的BIM联络小组办公室,保证至少10人的办公面积,并提供必要的网络服务及办公服务。(二) 硬件准备支持本工程BIM系统运作硬件推荐清单如下:序号名称配置要求数量1计算机Intel 酷睿i7 3.4GHz CPU,16GB内存, 2T硬盘,128bit 1024MB显卡/微星GTX560Ti浩客,24英寸LED显示器,机箱ATX,电源DH6,罗技键鼠。每名BIM人员配备一台2移动储存500G移动存储器53打印机A3彩色激光打印机24投影仪高亮度、高分辨率15网络接入广域网接入1(三) 软件准备序号软件类型软件名称备注1模型建立软件Revit 2014、tekla、CAD三维等软件若有版本升级应统一进行升级。2施工模拟软件Navisworks、3DMAX等软件3辅助算量软件广联达或鲁班BIM软件4移动终端软件浩辰CAD、BIM360、quickoffice、百度云盘等第三节 BIM总体工作流程第四节 BIM工作计划及说明一、 各专业模型节点交付安排序号专业节点安排1土建总包进场两个月内将地下室结构模型和建筑模型建立完毕,在接下来三个月将地上结构及建筑模型建立完毕。2机电安装进场后开始进行机电安装模型的建立,半年内建立初步模型。3幕墙进场开始进行幕墙的模型建立,三个月内完成模型建立。4钢结构第四个月内进场开始进行钢结构的模型建立,两个月内完成模型建立。5其它分包单位根据土建的模型建立进度来考虑进场,比如需要人防的模型建立时可安排人员进行配合。二、 BIM应用计划说明序号应用内容应用时间安排1施工方案模拟在施工方案前一个月内完成,不同方案编制时间具体见“BIM施工模拟应用方案”章节。2BIM辅助深化设计土建深化设计结构设计优化均在正式施工前一星期以上完成,装饰方面深化设计在砌体施工前半个月前完成,并根据图纸情况进行过程完善;机电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在机电模型完成1个月内初步完成,根据修改意见进行进一步深化。钢结构深化设计钢结构进场四个月内完成;幕墙深化设计进场后三个月完成。3BIM辅助工程量计算随着模型完成与工程进行应用。4BIM辅助现场管理随着工程进行应用。5BIM辅助运营维护竣工模型完成后对业主进行交底,根据业主要求辅助业主进行运营维护管理。6其他BIM应用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第五节 BIM施工模拟应用方案一、 施工模拟流程施工模拟首先要确定模拟的对象或者内容,针对模拟内容制定模型建立计划,将节点、工序或进度安排利用动画进行模拟,初步方案出来时还可进行论证和多方案对比,最终确定最佳施工方案,利用模拟视频或图片交底。二、 BIM模拟施工方案在本工程重难点施工方案、特殊施工工艺实施前,运用BIM系统三维模型进行真实模拟,从中找出实施方案中的不足,并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同时,可以模拟多套施工方案进行专家比选,最终达到最佳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施工方案的三维模拟,给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可视化交底,使施工难度降到最低,做到施工前的有的放矢,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模拟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如下:(1)总体施工方案清单(参考):序号方案名称实施时间备注1总控施工计划实施前半个月2地下室结构总体施工方案实施前一个月3主体结构总体施工方案实施前一个月4主体建筑总体机电-装修施工方案实施前一个月5地下室机电安装-装修工程总体施工方案实施前一个月6室外工程总体施工方案实施前一个月(2)施工模拟样例地下室结构总体施工方案序号模拟内容模拟图片1施工准备2地下室A区施工3地下室A区、B区施工4地下室封顶(2)专项施工方案清单(参考):序号方案名称实施时间备注1钢结构工程安装方案实施前半个月2玻璃幕墙工程施工方案实施前半个月3大屋面施工方案实施前半个月4机电工程施工方案(机房和管线)实施前半个月5电梯工程施工方案实施前半个月6室内装修工程施工方案实施前半个月7安全围护施工方案实施前半个月针对施工方案清单中要求,我们将针对每一个施工方案的特点进行施工模拟,本工程地下室机房施工模拟情况如下: BIM全景图模拟流程设备基础浇筑完成(BIM渲染图)设备安装就位(BIM渲染图)综合支架安装(BIM渲染图)管道安装完毕(BIM渲染图)三、 BIM模拟复杂工艺利用BIM软件的施工模拟功能模拟复杂工艺的关键工序,在三维视图中将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动画或图片进行技术交底。(1)特殊节点施工工艺清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清单:序号方案名称实施时间备注1钢结构-砼结构节点施工工艺实施前半个月2防水节点施工工艺实施前半个月3各类洞口防火封堵施工工艺实施前半个月4重要装饰界面收口节点施工工艺实施前半个月5隔声措施节点施工工艺实施前半个月(2)工艺模拟案例洞口防火封堵施工工艺模拟流程洞口清理(BIM渲染图)套管安装(BIM渲染图)风管安装(BIM渲染图)填充防火材料(BIM渲染图)安装装饰板(BIM渲染图)四、 BIM模拟工程进度施工进度计划利用project进行编排,再将project的项目子项名称与模型构件属性名称进行一一对应,导出后利用Naviswork进行可视化的施工进度模拟,通过其4D(三维模型加项目的发展时间)仿真、动画和照片级效果制作功能帮助对设计意图进行演示,对施工流程进行仿真,从而加深项目理解,提高可预测性,提高项目团队之间的协作效率。根据本工程的进度计划特点,模拟进度计划如下:施工准备地下室结构施工地上结构施工1地上结构施工2幕墙施工屋架施工阶段五、 BIM模拟平面布置通过BIM软件建立场地模型,对施工临建进行三维设计,并且将施工器械及临时堆场等载入到场地模型中,利用Navisworks等软件进行动态的施工模拟,确保各施工道路、堆场、大型机械设备位置的合理性,保证现场施工平面布置的最优化。模拟三维平面布置图模拟项目开工平面布置情况模拟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布置情况模拟主体阶段平面布置情况第六节 其他BIM应用方案一、 BIM模型建立及信息输入(一) 单专业模型建立流程图(二) 各专业模型构件命名规则构件命名规则是BIM模型中建筑构件所具有的工程属性。模型信息与模型相关联,以数据库的方式存储,并且可以被查阅、调用、修改,不同的构件详细程度略有不同。模型信息包括的内容如下表所列:信息分类几何空间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建造信息维保信息信息内容模型实体尺寸、形状、位置、二维表达等材料和材质信息、技术参数等供应商、产品合格证、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价格等安装日期,操作单位等使用年限、保修年限、维保频率、维保单位等(三) 模型样板文件建立建模板建立流程统一文件名统一基准点统一轴网统一标高统一构件名称 (四) 模型信息完善及变更修改总承包BIM团队收集管理本工程BIM系统所有信息,并保障竣工BIM信息库的提供。主要包括如下几点:序号内容1总承包作为现场各类施工信息的汇总单位和总协调单位,按要求提供对 BIM服务所需的各类信息(原始数据)。2总承包人统筹全专业包括建筑结构机电综合图纸,并按要求提供BIM所需的各类信息和原始数据,交专家顾问BIM团队用于建立本工程所有专业的BIM模型。3对BIM输出的利用:总包可利用BIM输出的模型和信息,作为辅助手段,对施工进行管理。4在总承包BIM管理团队中指定一名专职BIM系统收集整理人员,进行全面负责。5收集管理信息主要包括工程建筑模型信息、深化设计信息、工程进度信息、方案工艺信息、资源信息、成本造价信息等工程动态信息。6设置模型节点检查时间表,每半个月小组内交叉检查一次,在模型大致完善后将派遣专人进行模型的信息完善,并保证在变更接收的3个工作日内将模型及信息进行修改,并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反馈到预算部门及技术部门。二、 BIM辅助深化设计(一) 深化设计流程(二) BIM辅助土建深化设计 1、 辅助砌体深化设计在BIM软件中建立尺寸、个数、边距随意调整的砌体族,可对砌体进行快速排砖布置。该方法还可在贴砖布置等方面进行应用,可直观方便的判断外饰效果。下图为砌体族,可快速进行参数变化。 2、 辅助钢筋与钢结构连接节点深化设计利用revit软件对钢筋与钢结构复杂节点进行建模,从三维视图的角度判断施工难度,并可利用间隙碰撞对其钢筋的排布进行优化,同时对施工工序进行三维技术交底。本工程有钢骨柱环梁结构,CAD图纸和建模后图片如下所示:本工程环梁CAD大样图利用revit进行钢筋建模(三) BIM辅助机电深化设计 1、 确定管线布置优化原则及管控要点在创建模型前,根据各专业管道特点与安装便捷性,制定对管线布置进行协调优化的原则,使设备管线的布置位置、标高正确,布局合理、整齐、美观、经济。基本原则如下:序号内容综合管线布置统一原则1管道桥架分层管线同一平面无法布置则分层布置,电气桥架线槽最上层,给水管道下层,污排水管道最下层,垂直方向最小间距不得小于15cm。2管道桥架分区在同一垂直平面上,管线也可分区分层布置,同一类型的桥架的管线,尽量集中在某一区,区与区之间考虑安装与检修空间。3桥架间距同一类型桥架之间的最小的间隙可考虑为50mm,强弱电桥架之间的间隙可考虑为200mm。桥架与墙之间的最小间隙可考虑为50mm.4同一平面管线交叉(1)桥架与桥架交叉:小桥架避让大桥架,即小桥架做上翻弯。(2)桥架与管道交叉:如是主电缆大桥架或桥架的数量与体量均占绝对优势,管道做下翻;其余情况桥架均做上翻。(3)管道与管道交叉:小管避让大管,有压管避让无压管。(4)管道与风管交叉:如为风管主干管,则管道尽量避让风管;如为风管支管,而管道又为主干管,则风管避让。(5)风管与桥架交叉:如为风管主干管,则桥架避让风管;如为风管支管,而桥架又为主桥架,则风管避让。(6)风管与风管交叉:小管避让大管5支管布局空调水管引出支管时,必须要从正上方或上偏角大于45以上部位引出。空调水管道与给水管道尽量避免出现门字型上翻弯。(上翻弯部位则必须要增加自动排气阀) 6综合布局综合管线布置强调管线整齐划一,错落有致,空间布局合理,安装检修方便。以最经济、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进行施工。管线综合管控要点如下:序号管控要求1管线综合应在施工图阶段和施工专业深化阶段各完成一次。2施工图阶段管线综合过程中,设计单位、BIM咨询单位应密切协作,以共同使用BIM模型的工作方式进行。设计单位应根据最终BIM模型所反映的三维情况,调整二维图纸。3施工专业深化阶段BIM管线综合应在设计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并加入相关专业深化的管线模型,对有矛盾的部位进行优化和调整。专业深化设计单位应根据最终深化BIM模型所反映的三维情况,调整二维图纸。4管线综合过程中,如发现某一系统普遍存在影响合理管综,应提交设计单位做全系统设计复查。5土建预留预埋深化设计6利用结构、建筑模型与机电设备的碰撞检查逐个标出需预留预埋的构件位置及尺寸,并出相应的三维图纸辅助施工。 2、 模型精细程度在遵循管线布置优化原则的基础上,针对项目制订项目深化设计指南,编制各专业建模时构件的精细程度要求,以便具体的深化设计应用,指导各专业完成深化设计工作。创建模型的精细程度,以电气专业举例如下:精细等级100200300400设备不建模几何信息(基本族)几何信息(基本族、名称、符合标准的二维符号,相应的标高)几何信息(准确尺寸的族、名称技术信息(所属的系统)母线桥架线槽不建模几何信息(基本路由)几何信息(基本路由、尺寸标高)几何信息(具体路由、尺寸标高、支吊架安装) 技术信息(所属的系统)管路不建模几何信息(基本路由、根数)几何信息(基本路由、根数、所属系统)几何信息(具体路由、根数) 技术信息(材料和材质信息、所属的系统)其余专业参考上表制订。 3、 模型创建及检查优化在满足精细程度要求和模型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在建模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序号专业建模要求样例1给排水专业各系统的命名须与图纸保持一致;一些需要增加坡度的水管须按图纸要求建出坡度;系统中的各类阀门须按图纸中的位置加入;有保温层的管线,须建出保温层。2暖通专业要求各系统的命名须与图纸一致;影响管线综合的一些设备、末端须按图纸要求建出,例如:风机盘管、风口等;暖通水系统建模要求同水专业建模要求一致;有保温层的管线,须建出保温层。3电气专业要求各系统名称须与图纸一致。 4、 单专业模型创建单专业建模流程如下图所示: 5、 单专业模型碰撞检查与优化单专业综合碰撞检查就是只在单一专业内查找碰撞,深化设计人员将某一专业模型导入Navisworks,直接进行分析即可。例如同专业管道发生了碰撞如下图所示:单专业模型碰撞检查与优化流程图: 6、 多专业模型碰撞检查与优化多专业综合碰撞包括暖通、给排水、电气设备管道之间以及与结构、建筑之间的碰撞,为实现准确快速的分析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一栋建筑物内部的管道实体数量庞大,排布错综复杂,如果一次全部进行碰撞检测,计算机运行速度和显示都非常慢,为达到较高的显示速度和清晰度的目的,在完成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显示实体的数量,一般以楼层为单位。另一方面考虑到专业画图习惯,还要能同时检查相邻楼层之间的管道设备,例如空调设备管道通常在本层表示,而给排水专业在本层表示的许多排水管道其物理位置在下一层。例如绿色的风管和蓝色的空调水管发生碰撞如下图所示:多专业模型碰撞检查与优化流程图: 7、 输出施工图Revit模型文件导出为CAD图纸的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四) BIM辅助钢结构深化设计 1、 确定深化设计原则(1)钢结构深化设计过程需遵守的原则防止厚板层状撕裂;防止焊缝交叉重合;重视柱端铣的深化;重视过焊孔的深化;重视吊耳(或定位连接板)的设置。(2)与土建结构施工衔接的配合原则深化设计时要考虑工地现场不易焊接的栓钉;固定模板可能需要的连接件;钢柱底板灌浆需开设的空洞;楼板混凝土施工需增加的钢支撑(包括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等。在圆管柱、箱型柱、十字型钢柱混凝土混合结构中,钢柱与混凝土构件之间的交叉比较突出,在深化设计建模时放样出所有的钢筋,根据布筋及梁柱节点构造要求,对照三维实体模型,合理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3)与机电设备、幕墙及装饰专业的配合原则注意机电管线穿过钢构件的预留孔洞及其开孔时的加固措施;考虑需预设的连接件;考虑设备基座需与钢结构连接的板件;考虑设备吊装所需的与钢结构临时连接的板件;考虑电梯系统与钢结构的连接、固定板件;考虑幕墙系统及装饰工程与钢结构的连接、固定板件、孔眼等,确保钢结构留洞和洞口加固在工厂进行,以保证工程质量。 2、 BIM模型的创建与应用以设计方出具的钢结构施工图为依据,通过应用Tekla Structures 软件创建BIM模型,进行钢结构详图的设计及智能节点设计。根据施工图提供的构件布置、构件截面、主要节点构造及各种有关数据和技术要求,严格遵守钢结构相关设计规范和图纸的规定,对构件的构造予以完善。根据工厂制造条件、现场施工条件,并考虑运输要求、吊装能力和安装因素等,确定合理的构件单元。智能节点能使复杂节点方便快捷地搭建出来,可大大提高工效和降低错误率。例如智能节点设计如下图所示:柱与斜腹杆连接智能节点上下弦智能节点节点设计一节点设计二H型柱构件(一)H型柱构件(二)圆管柱构件(一)圆管柱构件(二) 3、 其他专业的交叉配合协调与土建、机电、幕墙等专业BIM团队协同工作,将创建好的钢结构BIM模型与土建、机电、幕墙等专业BIM模型整合,进行碰撞检查,提前发现并解决各专业之间存在的构件碰撞、工序交叉、衔接配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减少由以上原因引起的设计变更及工程返工,为工程节约资源与工期成本;同时,为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及钢结构专业施工进度计划提供依据。 4、 基于BIM的工况验算将已经创建和设计好的BIM模型导入MIDAS Gen 结构设计软件,进行工况验算,对构件的构造设计与单元切分进行验证;同时,对钢结构的吊装安装方案进行模拟验算,以保证钢结构施工的安全。构件工况分析样例如下图所示: 5、 输出制作加工图与施工图运用专业的钢结构深化设计制图软件,将构件的整体形式、构件中各零件的尺寸和要求以及零件间的连接方法等,详细地表现到图纸上,以便制造和安装人员通过查看图纸,能够清楚地了解构造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构件在工厂的加工制作和现场的组拼安装。 (五) BIM辅助幕墙深化设计采用RHINO,AUTODESK REVIT,AUTODESK NAVISWORKS等BIM软件,对建筑外表皮、幕墙玻璃的角度,形状,排列、天窗、百叶、开启扇窗框、铝合金防水板、幕墙结构构件、铝合金装饰盖板及排水系统及与主体部分链接的钢结构进行BIM深化设计服务、三维协调和持续更新(设计更改单、图纸)。根据土建结构、钢架结构调整外表皮,为后续幕墙施工预留足够间隙。模型包括不同幕墙系统的必要构件,包括:型材、玻璃、背板、铝板、框架以及必要的连接件等。模型信息包括:名称、编号、几何尺寸、材料规格、材质等。例如:幕墙节点示意图1和幕墙节点示意图2幕墙节点示意图1 幕墙节点示意图2目前图纸还不够完善,无法将幕墙细节进行准确描述,将在进场后组织及督促分包进行相关BIM事项的展开,并将结构的定位点交付幕墙,让幕墙能在统一的平台内进行模型的建立和定位,确保幕墙深化设计的质量。(六) 基于BIM的图纸会审 1、 基于BIM的图纸问题汇集按照BIM工作计划,根据施工图完成BIM模型的创建,并将相关参数录入BIM模型中,实现参数查询与统计,为后续的BIM应用奠定基础。项目BIM小组在建立各自专业模型的过程中可及时发现构件尺寸不清、标高错误、详图与平面图无法对应等图纸问题。同时,通过为工程机电、钢结构、幕墙的专业的深化设计提供正确的土建模型,结合规范和施工经验,随工程进展绘制土建-机电-装修综合模型,通过将各专业模型叠加、综合,及时发现模型中各专业之间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停工等现象发生;大大减少设计变更,确保施工进度。如下图为利用结构模型与钢结构模型融合后发现的问题(样例):降板处钢结构连接点与楼板有冲突。 2、 基于BIM的图纸会审会议以模型作为沟通的平台,在图纸会审会议中利用投影仪将图纸问题在三维模型中进行汇报,能更好的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进行沟通,直观快捷的确定优化方案。下图为图纸会审会议利用模型进行沟通交流。三、 BIM辅助工程量计算(一) 变更成本计算施工图模型在施工阶段,应依据工程变更文件和图纸、专业深化设计文件和图纸,进行同步更新;同时,随着工程的实际进展,完善模型中在施工图模型中尚未精确完善的信息。更新频率应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模型在使用时为更新后的最新模型。当出现图纸变更时,BIM工作室将尽快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变更修改,并在数据库中反应出变更后的成本,交于技术管理部与预算管理部共同进行成本的快速分析。变更工程量计量工作流程:(二) BIM模型现场快速出量BIM模型本身有面积、体积等构件信息,通过软件自动统计功能可自动快速统计混凝土量、挖土量等工程量及设备信息的统计,辅助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材料计划的编制。BIM模型工程量计算(样例)土方挖运量楼层混凝土量(三) 多算对比BIM模型可导入专业算量软件中直接出工程量,两种方式下的工程量进行对比分析,降低工程量单一计算时的错误率。例如将revit模型导入鲁班BIM软件中,可直接得到混凝土量、模板量、脚手架量,通过不同软件的算量对比,防止单一算量时有可能出现的构件疏忽。下图为revit量和鲁班量多算对比表样例。四、 BIM辅助现场管理(一) BIM模型与现场对比应用运用Autodesk BIM 360 Glue,管理人员还可以随时用平板电脑对现场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