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技工学校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The applied research of anchored instruction in political teaching in technical school 院 所:教育学院 导师姓名:学科专业:教育管理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随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把信息技术引入到各课程的教学,已成为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抛锚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渗透在许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效果明显。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已经相当普遍,但从技工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立场出发,来研究探讨其合理的运用,目前的研究尚属少数。技工学校,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旗帜鲜明的办学宗旨,特点突出的学生特点,决定了文化基础课特别是政治课在技工学校课程设置以及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尴尬的地位和可怜教学的效果。如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提高新世纪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成为了技工教育里一个与培养技能同等重要的课题。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技工学校里,无疑成为了文化基础课特别是政治课的重任。本文从分析技工学校的教学现状特别是政治的教学现状出发,综合考虑了学生独有的特点,在介绍抛锚式教学模式特点及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课堂实施情况,探索如何把抛锚式教学模式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拯救技工学校政治课堂,更好地为政治教学服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力求总结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在技工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中进行推广,力求能全面提高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实效。关键词:技工学校;政治教学;抛锚式教学模式ABSTRACTThe 21st century is the humanity enters informationization society comprehensively the century, obtained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take the multimedia computers and the network service technology as the co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s. At present, along with th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curriculum reforms thorough, how to introduc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arious curricula the teaching, has become many experts and a teacher research and the discussion question. Under the Western construction principle theory of learnings influence, with the aid of the pres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es to anchor the type educational model to arise at the historic moment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seeps in many discipline teaching processes, the effect is obvious. In the middle school political lesson teaching, this kind of educational models utilization was quite already common, but embarks from the Technical school thought political lesson teachings standpoint, studies discusses its reasonable utilization, the present research was still minority. The Technical school, vocational educations important component, makes the school objective, the characteristic prominent student characteristic, had decided the cultural basic course is specially the political lesson in the Technical school curriculum as well as in the entir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the awkward status and the pitiful teaching effect. How to improve persons quality comprehensively, specially improves the new century skill talented persons overall quality, in became the mechanic to educate one with the raise skill equally important the topic. But promotes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in the Technical school, has become the cultural basic course is political lessons heavy responsibility specially without doubt.This article from analyzes the Technical school the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is specially the political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embarks, the overall evaluation student was in sole possession of characteristic, in the introduction comes to anchor the type educational model characteristic and in the function foundation, does the union actual classroom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how explore comes to anchor the type educational model utilization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saves the Technical school politics classroom, serves well for the political teaching, raises ability which the student studies independently.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o comes to anchor the type educational model in politics teaching process application, makes every effort to summarize a set of new teaching method, carries on the promotion in Technical schools cultural basic course, makes every effort to be able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basic course comprehensively the teaching actual effect. 窗体底端Key word: Technical school; Political teaching; Comes to anchor the type educational model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V第1章 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21.3.1国外研究现状21.3.2国内研究现状41.3.3研究现状分析51.4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51.4.1研究方法51.4.2研究内容6第2章 抛锚式教学模式研究相关基础理论82.1抛锚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82.1.1抛锚式教学的内涵82.1.2抛锚式教学的特点92.2抛锚式教学的策略及作用102.2.1抛锚式教学的策略102.2.2 抛锚式教学的作用11第3章 技工学校政治教学现状分析123.1技工学校政治教学现状123.2技工学校学生特点分析133.2.1 调查样本心理特点分析133.2.2 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83.3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203.3.1 学校教育制度的偏差203.3.2 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教育方式的失当213.3.3 学校在政治教育上投入不足213.4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方法的必要性22第4章 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对策244.1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目的244.2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构建254.2.1 课前准备阶段254.2.2 课堂实施阶段284.2.3 课后总结阶段314.2.4 分析及启发32第5章 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的效果评价345.1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345.2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对教师的影响355.3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对学生的影响36第6章 结论386.1 取得的成果386.2 存在的问题386.3 今后的发展方向39参考文献41附 录43致 谢5050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技工学校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第1章 绪论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工学校明确的办学宗旨和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自身独有的办学规律。以职业能力及技术能力作为首要的培养目标,必然决定着技工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实施过程中,以重技能培养、轻文化知识的特点。于是,文化基础课成了技工教育过程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设置,但在提倡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综合素质的当今社会,重技能轻基础的现状和现行的教育理念却存在矛盾,相互冲突。所以,全面提高技工学校文化基础课的课堂效率,成为了解决这一冲突的关键。探索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技工学校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最直接的动力来自对现状的目睹和经历。几年的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一种与普通中学完全不同的教学现实,并在这种现实的冲击下,萌发出改变现实的冲动。1.1研究背景职业教育法第三条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可见,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系统里头的重要作用,担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2009年12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珠海技工学校时提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全国掀起了学习和贯彻胡总书记批示精神的勇潮,全国技工教育将迎来新的一轮的大发展。技工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办学宗旨要求其以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实操能力的培养。作为技工学校,首要的办学目标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各类专业人才,这就决定了其办学特点和课程设置的重点,必然把技能的培养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是,职业教育法同时也作了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要把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渗透在整个职业教育的过程,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工人。近几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从政策层面上给予大力扶持,地方政府和各职业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想方设法扩大办学规模。事实证明,由于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技工学校确实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技工人才,解决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用人的问题,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培养了一批批高技能人才,但在培养学生的技能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几年的技工学校工作,目睹了技工学校的教育现状,亲身经历了政治课堂的教学情况,迫切地感觉到文化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紧迫性。抛锚式教学模式,一种在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在不少课程和领域广泛实施并取得骄人成果。在普通中学,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在各个学科中得到充分的应用。技工学校政治课的改革,与普通中学相比,其学校在性质特点、办学任务、学生群体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是否也能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又会有什么样的障碍,是否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技工学校的教育既要培养学生技能,又需贯彻素质教育,在时间有限的情况,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提高效率。在技工学校,担负起统合素质培养的任务,更多的是落在文化基础课的头上。而文化基础课的课时所占的分量都很小,所以,如何提高文化基础课的课堂效率,成为在技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本文探讨和研究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技工学校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是为了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技校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技工学校政治教学中的实施研究,修正实施过程的各种偏离,总结经验教训,力求形成一套适用技工学校教学实际的抛锚式教学模式,推广到其他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去,全面提高文化基础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以达到更好地在技工学校贯彻素质教育的目的。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3.1国外研究现状抛锚式教学模式是深受目前西方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以技术学为基础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早在1929年,抛锚式教学的思想雏形就出现在有关的教育文献中(White head,1929)。然而,真正使抛锚式教学从一种构想变成一种现实的教学模式,得益于CTGV(美国Vanderbilt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的努力。1990年以来,CTGV工作的重点是利用影像作为“锚”为教与学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宏观背景。这种影像的设计全然不同于通常教育中使用的影像的设计。大部分传统的教育影像基本上是由礼堂图象支持的讲座,它所强化的是教学的“知识传递”观,即假设知识是由专家传递给新手的,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CTGV开发和测试了两个软件,软件之一是年轻的夏洛克霍姆斯和奥立佛(“Young Sherlock and Olive”),它主要用于包括历史在内的社会研究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另一软件是杰斯帕伍德巴瑞问题解决系列(“Jasper Woodbury Solving Series”),它以跟科学、历史、社会研究以及文学相关的数学问题的解答为主。 1990年前,这两个软件主要用于56年级学生的教学。1990年以来,该小组扩大了实验范围,将该软件的使用范围扩大至九个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进一步使用软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学习了大量有关认知和教学以及世界教育真实变化的论文,并对别人针对该小组的理论和软件运用提出的许多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在此基础上,CTGV重审了自己以往有关抛描式教学的思考并对课程作了进一步的开发。此外,CTGV还与教师和学生合作,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并设计了“锚”作为教学的支撑物。此后,美国学者布朗斯福特等人提倡并开发了抛锚式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张大伟,李春鹏.网络环境下抛锚式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5).。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使学生在一个开放、逼真的问题情境中识别问题,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小组各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在教学方面,上世纪70年代,国外职业教育界开始探索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CBE教学模式采用了“自我培训评估系统”,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估,重视学生反馈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指导者、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获取。这就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在教学手段上,CBE综合运用了演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参观法、讨论法、模拟法、实习实验法及现代化电教手段,体现了个体化教学,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均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多大程度与抛锚式教学模式是很接近的,其主要的核心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由此可见,抛锚式教育模式在国外职业教育界的运用已经相当广泛。然而,与中国职业教育的情况相同,国外职业教育中基础课的分量和课程也相当少,而在具体的课程上,如社会学等,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也为数极少。所以,虽然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国外非常流行,但从职业教育、技工学校公共基础课,特别是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尚未有明显的成果,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空白。1.3.2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学者对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陈桂芳提出: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具体实践的验证,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运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策略组织课堂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抛描式教学的研究目的: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要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嵌入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其他同学间的互动、交流,凭借本人的主动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的全过程陈桂芳,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6):52-53 。方军,章炳军认为新一轮高中政治课改突出以学生为本,坚持学习中知识、能力和觉悟三者的有机结合。而将抛锚式教学运用于政治课,适应了课改的基本要求,能够凸显它的张力作用,使学生再现、建构、迁移知识;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判断选择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科学精神和感悟意识方军.章炳军,论抛锚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改中的张力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5(1):127-128.。刘洋、钟志贤阐述了抛锚式教学的学习理论基础、目的、特征、优势与挑战,描述了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概述了抛锚式教学的基本步骤,从而全面地勾勒了一种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刘洋,钟志贤,论抛锚式教学模式J, 理论探讨,2005(2):9-10.。赵丽霞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策略对于广大教师进行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论述了抛锚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的含义及实施步骤。并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学策略的共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赵丽霞,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学策略的探究J,2008(11):96-98.。申惠芳则提出抛锚式教学模式是由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在约翰.布朗斯福特(John Bransford)的领导下开发的。约翰布朗斯福特作为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对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和研究做出了贡献。抛锚式教学模式是深受目前西方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以技术学为基础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范型。抛锚式教学与情境的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的弹性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只是该理论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申惠芳,抛锚式教学模式在C语言教学中的尝试J.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0-08。毕春苗,李文晓则认为建构主义理论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日益彰显出其教学优势。从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涵义出发、探析信息技术为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营造的便利信息化环境,通过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内容的整合,研究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状况毕春苗,李文晓,信息技术环境下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81-182.。1.3.3研究现状分析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应用也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在中学课程中,几乎每个学科都普遍采用这种模式。于是,研究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的研究论文以及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多种多样,不同的学科,其研究性的论文不计其数。然而,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以政治课为载体的研究为数不多,而站在技工学校政治课的立场去研究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1.4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1.4.1研究方法本文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观点,从技工学校政治教学现状实际出发,对有效运用抛锚式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探索研究。具体运用了如下研究方法:第一、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本研究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国内外涉及抛锚式教学的研究文献和学术成果进行大量的检索研究,寻找理论依据,从而把握住目前抛锚式教学研究的理论和前沿动态。第二、理论分析法本研究针对现行的技工学校政治教学现状,对现行技工学校政治教学现状进行评价,发现不足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方案。第三、归纳研究法归纳即通过观察客观事实,把这些事实进行分类,然后考察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本论文将对技工学校政治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以期得出完善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方法的优化方案。1.4.2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论述:背景分析抛锚式教学模式基础理论论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技工学校政治教学现状分析应用抛锚式教学方法的必要性教学现状和学生特点存在的问题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对策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的效果评价结论图1-1 论文技术路线图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等;第二部分,抛锚式教学模式研究相关基础理论。对涉及抛锚式教学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概述了抛锚式教学的基本模式、策略以及抛锚式教学的作用;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技工学校政治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对技工学校政治教学现状的介绍和技工学校学生特点的研究,对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就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展开分析;第四部分,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对策,该部分主要包括: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第五部分,通过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对教学、对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分析对技工学校政治教学应用抛锚式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第六部分,结论。第2章 抛锚式教学模式研究相关基础理论2.1抛锚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2.1.1抛锚式教学的内涵抛锚式教学模式是近几年来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创建出来的。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就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抛锚式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形成了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几个组成环节,具体见图2-1。图2-1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结构流程图(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情境的创设,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掌握,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 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商培养的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在协作学习的过程,学生充分自由地表达观点,积极性、主动性被整个氛围所带动,在学习过程中将是积极主动的参与,不再是被动的灌输知识。(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2.1.2抛锚式教学的特点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在抛锚式教学中,要求老师要从知识的灌输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帮助者;要求老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思想,并彻底摒弃以教者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育思想、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2、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把教学过程的重心由教转到学上来,从引出的知识点而开发出的实例必须要有针对性、代表性、实用性以及生动趣味性,还要提出相关的思考题以及对问题的引伸,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模式,由单纯传授知识转移到重视培养能力上来。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包括内容与形式的真实性以及发现与解决问题过程的真实性,通过将日常生活情境中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特性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鼓励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自己生成学习制作项目,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转化为现实的学习能力。另外,抛锚式教学是强调以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范型,学生和教师利用现代技术合作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与创新,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挖掘。4、强调教学的无序性。尽管教学的有序性能够保证教学的经济性,但容易忽视个性差异,不易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此,抛锚式教学强调教学要有一定的弹性,不是因循守旧,而是注重培养发散性思维。2.2抛锚式教学的策略及作用2.2.1抛锚式教学的策略抛锚式教学中的“锚”是指在真实的情境中创设问题所依靠的故事情节。具体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技术。抛锚式教学将技术当作教学依靠的“锚”特别强调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一方面,依靠技术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依靠交互式计算机、影碟光盘和互动网站等技术支持,不断地重访情境中的某个特定部分。并从多种视角对问题加以揭示,使学生的思考拓展到与之相关的领域。二是宏环境。它通常指包含所需解决问题或主题的一个故事、一段冒险或一个情景,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抛锚式教学强调创设有情节的、真实的宏观背景,并从宏情境中引出“锚”定的问题,发展出与%锚&相关的类似问题与拓展问题,这种依靠宏背景创造学习情境的方式非常适用于儿童和学徒人员的学习。总而言之,抛锚式教学策略建立在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之上,确立这类真实事件,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进程也就被确定了。抛锚式教学策略主要有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和知识获取(意义建构)等四部分构成。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通过主动搜集和分析材料、数据,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的讨论中得到正确的结论。表2-2 抛锚式教学策略流程2.2.2 抛锚式教学的作用作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作用相当明显,在许多的领域和学科得到了一致的验证。其作用总结如下:1、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为参与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所有的学生都沉浸在一个共同的背景中,为学习者讨论共同主题提供了机会。2、教学手段视觉化。形象的视频资源和动手做的教学方式,使得所有的学习者都能参与班级、小组讨论。3、教学问题丰富而复杂。丰富而复杂的问题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与拓展,提高学习迁移力。4、提供“脚手架”。抛锚式教学并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脚手架”是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的某一个支撑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空间。脚手架的搭建,应遵循学生“最近发展区”原则。脚手架的提供使学生有充分的学习空间,在主题学习(研究)中发现新的论点(问题)。5、促进思考。抛锚式教学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成为独立的思考者,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当学生扮演着真实的角色调查问题时,能明确自己的知识差距,积极查询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第3章 技工学校政治教学现状分析3.1技工学校政治教学现状首先,我们以三年学制的技工学校为例,从宏观上来分析政治课在整个技工学校课程体系里所占的位置。现行技工学校的教学模式普遍采用“2+1”形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在工厂里顶岗实习。四个学期的在校学习,政治课只在第一和第四学期开设。按一学期19周、每周2学时计算,政治课在整个三年的过程中实际上只有19*2*2=76学时,其中不免有传统节日、黄金周等情况的存在,必将进一步减少实际学时。所以,单从数量上看,技工学校的政治课已经十分尴尬。其次,我们可以从技工学校课程的分类中来分析政治课的地位。技工学校的课程总体分为三种:专业理论课、专业实操课和文化基础课。三大分类的侧重点不言而喻,专业理论和专业实操肯定占据重要地位,文化基础课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政治课和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同属文化基础课。根据政府教育、劳动部门的要求,这些课程都必须开设。四个学期的时间,要安排至少5门的文化基础课,而在5门课的安排并非平均使力的,就算是学时安排一样,效果也不一样,原因如下:技工学校毕业生只能取得中技学历,这在追求学历似乎比追求能力更为重要的社会里,这样的学历走到社会上丝毫没有竞争力,于是,技工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纷纷开设大专辅导班,与高校合作,鼓励学生进入高一级学府深造。在社会现实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了这种鼓励。于是,必须为参加成人高考做准备,那么,语数英虽为基础课,但其作用却因此而突显,一跃成为“热门科目”,占据显赫地位。再看看体育课,这门似乎是最受欢迎的科目了。“一个篮球两个筐”带给学生无限的欢乐,于是也造就了体育课在教学评议中成绩斐然,虽然学时也不多,但“教学效果”绝对有保证。那么,可怜的政治课毫无疑问处到了一个最为尴尬最为“多余”的位置上了。再次,我们可以从教学方式上来看看政治课的教学效果。鉴于政治课在整个技工学校教学中的地位,政治课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黑板加粉笔的方式,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若不是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真不敢相信,一节课下来,坚持听课的学生不够三分之一。当然,也有政治老师试图改变这种现状,采用多媒体教学,但似乎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一次两次的尝试失败后,老师们毫无激情,不得不接受这“痛苦的四十五分钟”,难怪有老师发出如此感叹:我是看着天花板上完这四十五分钟的。这就是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情况,学时少,地位低、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果糟糕。拯救政治课堂,这就是出发点。还有一个原因,让这个出发点成为跑道,那就是让我们只能“看着天花板”上课的学生。3.2技工学校学生特点分析此次调查以X市技工学校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X市技工学校在校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此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是分层分类施测法,即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按照性别特征分别抽取一定比例的学生,并在心理学教师的帮助下,统一向被试学生进行讲解宣读指导语,并说明此次测验的有关要求和目的。被测试的技工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分。并且要求被试者独立完成问卷,然后统一交卷。另外,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本次调查采用分类分层抽样的方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00份,回收率为83.33%,经认真审阅无效问卷后,确定有效问卷为500份,有效率为100%。3.2.1 调查样本心理特点分析此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从X市技工学校中,按性别、年级等因素随机抽取了X市3所技工学校。抽取有效对象共计500名学生,其中一年级176人,二年级228人,三年级96人,样本中技工学校学生的年龄在15-20岁之间。表3-1 样本特征发出问卷:600回收问卷:500回收率:83.33%性别:男:271人54.2%女:229人45.8%年级:一年级:176人35.2%二年级:228人 45.6%三年级:96人19.2%表3-2 X市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基本项目调查题号题目答案1出身日期和年龄: (人数)21岁20岁19岁18岁17岁16岁15岁62313022810762性别:(人数)男271女2293民族:(人数)汉族498少数民族24所在年级:一176二228三965专业:电脑222金融会计171电子63物流446家庭居住地:城市37郊区28乡镇145农村2907父母是否离异:是17否4838父亲最高文化:文盲小学45初中222高中/中专187大专38大学本科5硕士及以上39母亲最高文化:文盲1小学115初中294高中/中专51大专33大学本科4硕士及以上210父亲职业:无职下岗21个体户196公司职员105公务员7教师2军人1医生5其他16311母亲职业:无职下岗52个体户164公司职员152公务员3教师2军人医生3其他12412近两周你每天睡眠时间:=6小时516-8小时3238-10小时7210小时以上5413上网时间(每周):几乎不上201-2小时832-5小时1775-8小时12510小时以上9514上网的主要内容:聊天346学习53购物87查看新闻180其他25615你现在的学习压力:很大30较大65一般274较轻83很轻4816神经系统疾病:(癫痛)有33无其他疾病46717近一年来,你感到躯体方面有问题吗?有75无42519你和父母的亲子关系:融洽250一般216较差3420你对自己家庭幸福感:非常幸福142基本幸福239一般88不幸福21非常不幸福1021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不参加341-2次2293-4次1285次以上10922你对自己学习的满意感:很满意23满意72一般345不满意52很不满意823你的睡眠状况:正常245多梦易醒88偶尔失眠121经常失眠4624你对集体活动的态度:积极参加205勉强参加176不感兴趣89不参加3025你的社交能力:很强48较强184尚可213较差55一、X市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由表3.3可见,技工学生SCL-90各项评定指标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和中学生常模P(0.01),说明技工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表3-3 X市技工学生SCL一90各因子分均值与中学生常模比较(x士S)SCL-90的统计结果表明,尽管X市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有重度心理问题者只占少数,技工学校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绝大多数还只限于轻度异常,具体数据为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比重占86.58%,有轻微心理健康问题的占10.4%,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技工学校学生3.3%。与之前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并无显著差异。总体上说,技工学校学生心理的主要问题和大学生心理的问题有普遍的相似性,都是成长和发展中的矛盾。但和普通中学生比较,技工学校学生显然更关注专业方向和就业前景。技工教育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从入学开始,他们离开家庭和熟悉的同学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就面临着对新环境的调适,接着又会面对所学专业的适应,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学习和适应。然后要面对恋爱问题、择业就业问题、继续升学问题。这是一个自我观念在高速形成、调整的过程,对于技工学校学生来说,非常需要心理辅导。二、X市技工学校学生不同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学生是健康的,心理存在障碍的学生为少数。另外,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年级的上升有一定变动,特别是强迫症状因子和忧郁因子二项指标更趋向于常态,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在各个年级之间相对波动较大,一年级症状较重,二年级最轻,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人际交往经验积累增多的缘故。另外,三年级学生有就业、恋爱、是否继续升学等更直接困扰他们的心理问题。从下表中可以明显看出,一三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二年级的学生要差,而且差距比较差异。整体来看,技工学校学生中高年级技工学校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普遍高于低年级,主要原因是低年级学生更年轻,情绪容易大起大落,控制能力和应对挫折能力较差,盲目追求自我等。具体而论,三个年级中,按心理健康水平从低到高依次是三年级、一年级、二年级,这方面的差异大概与其心理发育特征和面临的实际情况有关。三年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业,前途无着,对未来不能把握,存在着对未来的种种担心,产生种种心理问题,一年级新生刚摆脱父母,学习环境的变迁,学习条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景点汽车活动方案
- 新厂竣工活动方案
- 新干龙虾活动方案
- 新人礼金扶持活动方案
- 文明赏花实践活动方案
- 文化礼堂打卡活动方案
- 春季学期特色活动方案
- 新春香港活动方案
- 春暖花开研修活动方案
- 新年酬宾活动方案
- 《中国哲学史》大学题集
- 五年级下册美术书教育课件
- 财产赠与公证协议书模板
- 项目联合体协议书范本
- 2024年三级直播销售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医疗设备监督检查记录表
-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卷(附答案)
- 《隐患排查》课件
- 传感器与机器视觉 课件 第六章 机器视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