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气吸式播种机的试验设计及分析.pdf_第1页
新型气吸式播种机的试验设计及分析.pdf_第2页
新型气吸式播种机的试验设计及分析.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1 年第8 期 总第2 4 1 期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A G R I C U L T U R A LE Q U I P M E N T V E H I C L EE N G I N E E R I N G N o 82 0 1 l T o t a l l y2 4 1 农业装备技术 d o i 1 0 3 9 6 9 乃 is s n 1 6 7 3 3 1 4 2 2 0 1 1 0 8 0 0 1 新型气吸式播种机的试验设计及分析 张强也 许子森2 蔡善儒1 付君 1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山东淄博2 5 5 0 4 9 2 淄博市农业机械管理局 山东淄博2 5 5 0 4 9 3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山东济南2 5 0 1 0 0 摘要 对气吸式排种器工作性能影响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 应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排种盘转速 真空室气压 变化和种子形状对排种性能的影响 试验表明 影响排种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排种器孔型 排种盘转速和吸盘两 侧气压差 关键词 气吸式 精量播种 创新研究 播种质量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2 2 3 2 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3 1 4 2 2 0 1 1 0 8 0 0 0 1 0 3 E x p e r im e n t a lD e s ig na n dA n a l y s iso fI n n o v a t iv eA ir s u c t io nS e e d e r Z h a n gQ ia n s l X uZ is e n 2 C a iS h a n r u l F uJ u n a 1 S c h o o lo fA g r ic u l t u r a la n dF o o dE n g in e e r in g S h a n d o n gU n iv e r s it yo fT e c h n o l o g y Z ib o2 5 5 0 4 9 C h in a 2 Z ib oA g r ic u l t u r a lM a c h in e r yA d m in is t r a t io nB u r e a u Z ib o2 5 5 0 4 9 C h in a 3 S h a n d o n gA g r ic u l t u r a lM a c h in e r yR e s e a r c hI n s t it u t e J in a n2 5 0 1 0 0 C h i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w o r kp e r f o m m n c ein f l u e n c ep a r a m e t e r so fa ir s u c t io ns e e dm e t e f in gd e d c ea r et h e o r e t ic a l l ya n a l y z e d in f l u e n c e o fm e t e r in gt r a yr o t a t in gs p e e d v a c u u mc h a m b e ra irp r e s s u r ev a r ie t ya n ds e e ds h a p et ot h em e t e r in gp e r f o r m a n c eiss t u d ie db y o r t h o g o n a le x p e r im e n LT h ee x p e r im e n ts h o w st h a tt h em a inf a c t o r sin f l u e n c in gt h em e t e r in gp e r f o r m a n c e 虢m e t e r in gd e v ic e h o l et y p e m e t e r in gt r a yr o t a t in g8 p e e da n dt h ea irp r e s s u r ed i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t h et W Os id e so fs u c t io nt r a y K e y w o r d s a ir s u c t io n p r e c is io ns e e d e r c r e s t l v er e s e a r c h p l a n t in gq u M it y in f l u e n c in gf a c t o r 0 前言 新型气吸式播种机具有易于实现单粒定株距 精确播种 苗齐 节省种子 作业速度高等许多优 点 但对种子的形状尺寸要求严格 一种播种器只 能播一种作物 适应性差 该播种机在普通气吸式 播种机的基础上做了创新设计和试验 将排种盘 孔型设计为橡胶材料的弹性形孔 使一个吸种盘 能对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种子进行排种和布种 种 盘为刚性圆盘 均匀分布8 个圆孔 圆空内镶嵌弹 性橡胶材料的弹性形孔 种子在吸种孔处 由于吸 种盘两侧存在气压差 弹性形孔将随种子的尺寸 形状的不同发生相应变形 种子就能够紧紧贴紧 吸种口 随着吸种盘的转动到达预定的位置 卸压 后 种子下落 1 排种器结构设计 收稿日期 2 0 1 1 0 4 2 6 作者简介 张强 1 9 8 5 男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农业机械化 工程 对创新研究前播种机的排种器的主要结构参 数 性能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 以确定排种 器性能的较优参数 播种机主要技术参数见表l 表1 技术参数 参数值 行数 行 行距 c m 穴 株 E P J c m 播种深度 c m 穴粒数 粒 种箱容积 L 工作速度 m h 配备马力 3 5 3 3 2 或1 6 1 3 5 1 3 2 1 5 0 0 2 8 0 0 1 2 马力四轮拖拉机 1 1 型孔的形状和尺寸对充种性能的影响 实验表明 扁平的玉米种子常以侧立或竖立状 态从种箱侧壁向下运动进入型孔圈 按自由落体方 程可求出直径为d 的扁平种子充种的极限速度为 f 坼 似一2 3 1 2 0 1 1 年第8 期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V p r D q 1 O y Z 一 式中y 广 播种机作业速度 沪 卅F 种盘直 径 g 穴粒数 卜地轮滑移率 压 卅 种盘型孔数 卜一穴距或株距 1 2 气吸式排种器的吸附能力 一个吸孔要吸住一粒种子 至少应满足以下 条件 4 1 P o d 2 D C 考虑在实际工作中 排种器受种子自然条件 吸种区种子分布情况 种子间碰撞等 和外界环 境 工作稳定可靠性系数k 影响 在最大极限条 件下 可求出气吸室所需真空度最大值凰 H w 8 0 k 蠡田枞代l 睁 心l 啭毋 式中玉 排种盘吸孔直径 c m c 种子重心 与排种盘之间的距离 e m m 粒种子的质量 k g y 一吸孔中心处的线速度 I I l s r 一吸孔处 转动半径 m g 一重力加速度 m s 2 A 种子 的摩擦阻力综合系数 入 6 一l O t a n e t d 为种子自 然休止角 后厂吸种可靠性系数 J 1 8 2 0 一般 种子千粒重小 形状近似球形时 k 取小值 I 厂工作稳定可靠性系数 k 2 1 6 2 0 种子千粒 重大时 k 选大值 2 试验装置及材料 影响气吸式播种机播种质量的因素很多 为提 高排种精度 排种器孔型应尽量采用折变吸孔 吸 孔直径不大于种子宽度的0 7 5 倍 一般取为种子 宽度的0 6 4 加 6 6 倍 采取逐渐收缩的矩形截面的 倒置抛物线型的输种管 尽量实现零速投种及降低 投种高度 因为零速投种时种子落点精度最高圆 供实验的种子为形状 大小与播种盘孔型无 太大差异的玉米 吸孔直径与所需真空度的选取 可如表2 所示 3 试验方法 表2 吸孔直径与所需真空度 试验数据统一由试验台的识别系统采集并处 理 同时人工对比以减少人为误差的影响 试验过 程中 每一工况试验各测1 0 0 穴 取排种盘运转平 一2 一 稳时的中间段 作为统计样本 重复3 次 取其平 均值 若测得株距在0 5 1 5 倍理论粒距者为合 格 小于或等于0 5 倍理论粒距者为重播 大于 1 5 倍理论粒距者为空穴 吸室真空度用真空压力 表测出 进而可计算出吸种盘两侧气压值 试验采 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对排种盘转速n 和吸种盘 两侧气压值P 各取3 种水平进行正交试验 选用 1 4 3 4 iE 交表 排种质量因素水平取值见表3 4 试验结果和分析 试验方案和结果列于表4 中 表3 排种质量试验的因素水平 4 1 试验结果直观分析 当转速较低时 0 5 8 d s 排种器孔型采用折 表4 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 变吸孔 真空度在0 0 7 M P a 时 空穴率为6 5 2 但 当转速提高到0 9 7 r s 时 空穴率增加到8 7 2 同 理 当排种盘转速较高时 为降低空穴率 需要提 高真空压力 但此时重播率会增加 当排种盘转速 在0 9 7 r s 时 真空压力由0 0 7 M P a 下降到 O 0 5 M P a 重播率由2 3 1 上升到4 6 3 5 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表明 参见表5 影响排种性能的主 次因素顺序为排种盘转速 排种盘转速与吸种盘 下转第8 页 农业装备与车辆I 程 的距离J 直当为2 0 2 7 皿d q 如图4 所不 过大或过 小都会影响到离合器的正常使用 挂挡时打齿严 重 进而造J 戊分离轴承 分离杠杆和离合器摩擦片 的早期磨损 目4 爵台墨的自由行程W 整 32 主离台器分离行程的调整 从主离台器分离到副离台器开始分离时应有 合适的踏板行程 如该行程过小 5 副离含器过早 分离 行程过大则剐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正确的分 离行程为1 5 05 m m 如图5 所乐 l I 固5 主离台看分离行程调整 4 结束语 拖拉机的使用虽然很简单 但粗暴使用或者 盲日维护 一定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应 该首先了解它的结构 分析故障的原因 科学使用 和定期的维护 这样才能让 铁牛 更好地为用户 服务 参考文越 I j8 M i n m f M 匕 H i m H 1 9 9 2 M i m M n n 1 t 垃 1 9 上捶第2 寰5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囊 丽磊丽 耳丽r l ii 霸i1 误差 7 9259 0 误差 4 9 0224 5 误差 23 721 1 8 两侧气压值的交互作用 吸种盘两侧气压值尸 在试验方案的气压范围内 排种盘转速对排 种性能影响最大 经方差分析可知 最优方案为 真空室气压值为0 0 2 M P a 排种器孔型为折变啦 形 排种盘转速为05 8 r s 即在真空压力为 0 0 2 M P a 播种机的T 作速度为6 k m l h 时 其播种 效果最佳 由试验过程及结果可知 排种盘转速超 过定值时 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