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11/17,1,症状诊断,第一章 常见症状 内科教研室 张 雄,2017/11/17,2,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体征:是指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2017/11/17,3,症状和体征是疾病造成机体功能障碍或器质性变化的临床表现,是诊断疾病或鉴别诊断的重要线索和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2017/11/17,4,发 热 (Fever),2017/11/17,5,2017/11/17,6,一、概述体温调节,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2017/11/17,7,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一般为 口温: 36.337.2 肛温: 36.537.7 腋温: 3637 一昼夜上下波动不超过1 。,2017/11/17,8,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实现的。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使体温“调定点”(set point)上移而引进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 ,或24小时超过1) ,称为发热(fever),体温一般很少超过41 。,定 义,2017/11/17,9,如“调定点”未发生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如脑出血)、散热障碍(皮肤鱼鳞病)以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甲亢)等,体温调节中枢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是被动性体温升高,称为过热(hyperthermia),体温可超过41 。,2017/11/17,10,某些生理情况下,也可以出现体温升高,称为生理性体温升高。通常,临床上把体温超过正常水平统称为发热。,2017/11/17,11,二、发 生 机 制,1、致热源性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引起),外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体温调节中枢,微生物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炎症渗出物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通过血脑 屏障,通过激活 白细胞,(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寒战皮肤血管收缩,2017/11/17,12,2、非致热源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2017/11/17,13,2017/11/17,14,三、病因与临床分类,1. 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它们引起一些常见的疾病(见课本表1-1)。,2017/11/17,15,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术后、烧伤、出血等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严重脱水。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如中暑、脑出血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2. 非感染性发热,2017/11/17,16,3. 不明原因发热,临床上有部分病例,发热时间超过2-3周,体温在38.3 以上,经过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常规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称为不明原因发热(FUO)。,2017/11/17,17,四、临 床 表 现,正常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同个体存在个体差异。儿童高于成人,老年人偏低;下午体温较高;运动后、进食后稍高;女性月经前、妊娠期体温升高0.5 以上.,2017/11/17,18,2017/11/17,19,四、临 床 表 现,1. 发热的分度低热 37.538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 以上,2017/11/17,20,人体体温(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患者除外)是否可以进一步升高呢?常用水银体温计最高温度是多少?,2017/11/17,21,热限及其意义:,在发热动物的实验中发现,致热原静脉注射引起的发热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呈量效依赖关系,但达到一定水平后,再增加致热原剂量,发热效应却不再增加,体温上升被限定于一定高度(一般极少超过42),这种现象被称为热限。,2017/11/17,22,热限的临床意义,它是机体对调节性体温升高的自我限制,防止体温无限上升而危及生命,是十分重要的自稳调节。,2017/11/17,23,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1)体温上升期 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酸痛、寒战或畏寒,皮肤苍白并干燥无汗等症状。,四、临 床 表 现,2017/11/17,24,骤升型:体温几小时内达3940 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如疟疾。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如结核、伤寒等。,2017/11/17,25,(2)高热持续期,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此时体温已达到体温调定点水平,体温调节中枢不再发放寒战冲动,故畏寒、寒战消失,皮肤血管由收缩转为舒张,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产热与散热在较高的水平上保持平衡。,2017/11/17,26,(3)体温下降期 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 如疟疾。 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缓解期等。,2017/11/17,27,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的特点:,2017/11/17,28,五、发热机体功能与代谢的变化:(一)功能变化:、心血管系统功能 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约1015次/分。这是血温增高刺激窦房结以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结果。上升期,动脉血压可轻度上升。在高峰期由于外周血管舒张,动脉血压会轻度下降。但体温骤降时可因大汗而失液,严重者可导致休克。,2017/11/17,29,、呼吸系统功能变化 发热时,由于血温增高和酸性代谢产物的刺激作用,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深加快,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另外,持续的体温升高可因大脑皮层和呼吸中枢的抑制,使呼吸变浅慢或不规则。,2017/11/17,30,、消化系统功能变化 发热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使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功能异常。患者可表现为食欲低下、恶心、呕吐等。由于胰液和胆汁等分泌不足,可发生蛋白质、脂肪的消化不良,加之胃肠蠕动减弱,使食物在肠道发酵和腐败,产气增多,临床表现为便秘和腹胀。,2017/11/17,3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发热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突出的症状是头痛、头晕、痉挛。部分病人有谵语和幻觉。小儿在高热时易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常见于出生后6个月-6岁之间的儿童,称为热惊厥。,2017/11/17,32,代谢变化:,、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 三者的代谢均加强,各种维生素消耗也增多。升高1 三大物质代谢提高13%,尤其是蛋白质,是正常人的34倍(消瘦)。,2017/11/17,33,、水、电解质的代谢水、盐、电解质丟失,可发生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等。正常人每日需要钠69克。(2)低血压 显性出汗:水至少补充1000ml以上,2017/11/17,34,五、热型及临床意义,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017/11/17,35,1.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五、热型及临床意义,2017/11/17,36,C,稽留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2017/11/17,37,2、驰张热(remittent fever),体温常在39以上 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 脓性炎症等。,五、热型及临床意义,2017/11/17,38,驰张热,C,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2017/11/17,39,3、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可达数度。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五、热型及临床意义,2017/11/17,40,间歇热,C,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2017/11/17,41,4、回归热(relapsing fever),体温骤然升高至39 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后即有规律的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2017/11/17,42,回归热,C,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2017/11/17,43,5、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渐升至39 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五、热型及临床意义,2017/11/17,44,波状热,C,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2017/11/17,45,6、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五、热型及临床意义,2017/11/17,46,不规则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2017/11/17,47,以下情况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变成不规则热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 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影响热型。 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有低热 或无发热。,五、热型及临床意义必须注意,2017/11/17,48,六、问 诊 要 点,1. 起病时间、发病的季节与地区、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间隙性或持续性)、诱因起病急:感染、中暑、中毒、脑出血感染发热高;而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多为低热长期发热:伤寒、结核2. 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2017/11/17,49,3. 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咳嗽、咳痰;腹痛、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关节痛等 4. 患病以来一般情况 5. 诊治经过 6. 传染病接触史、疫区接触史、不洁饮食、流产或分娩史、手术史、职业史等,六、问 诊 要 点,2017/11/17,50,七、问诊的要点伴 随 症 状,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急性胆囊炎等急性感染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伴意识障碍:多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伴咳嗽咳痰:多考虑肺、支气管炎症伴尿频、尿急、尿痛:要考虑尿路感染,2017/11/17,51,伴腹泻:要考虑肠道感染,如肠炎、痢疾伴眼结膜充血:多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体病肝脾肿大: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杆菌病等。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丝虫病等。,七、伴 随 症 状,2017/11/17,52,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 伤寒、结缔组织病、药物热、风湿热等。,七、伴 随 症 状,2017/11/17,53,八、检 查 要 点,1.观察面容: 高热者可为急性面容;伤寒、副伤寒者常表情淡漠,为无欲面容;休克时可呈死灰色;结核者为慢性病容;破伤风时出现特殊苦笑面容。活动性红斑狼疮可有面部蝶形红斑;口角疱疹常见于肺炎,疟疾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017/11/17,54,急性发热面容,2017/11/17,55,2、重点检查:,皮肤、淋巴结、心、肺、肝、脾和神经系统。注意有无皮疹、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竭等。,2017/11/17,56,皮肤:注意有无皮疹或出血点,不少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如猩红热、登革热、伤寒、斑疹伤寒等均有特征性皮疹及出疹日期有助于诊断。,2017/11/17,57,出血性皮疹或出血素质常提示重症感染或血液病,前者包括败血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重症肝炎和钩端螺旋体病等;后者包括白血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等。,2017/11/17,58,皮肤或软组织有化脓性病灶,常提示为发热原因或败血病的来源。发热伴皮肤黄染(黄疽)要注意肝胆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重症肝炎和急性溶血等。,2017/11/17,59,淋巴结:局部淋巴结肿大常提示局部有急性炎症,如口腔和咽部感染常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下肢感染可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全身性淋巴结肿大要排除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结结核等。,2017/11/17,60,(1)血常规检查: WBC增加多见于细菌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等感染,其他原因包括某些病毒感染如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等;寄生虫病如急性血吸虫病。此外,白血病、急性溶血、严重组织创伤和急性中毒时白细胞亦常增多。,3.实验室与器械及其它检查,2017/11/17,61,WBC减少多考虑病毒感染、伤寒、SLE、再障、恶性肿瘤及各种慢性炎症等。白细胞分类中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等;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 。,2017/11/17,62,必须指出,白细胞数增减亦受机体抵抗力和反应性影响,高龄体弱者即使化脓性细菌感染亦可表现为白细胞不增多,甚至减少。,2017/11/17,63,临床常见感染患者血液分析:,WBC 12.4*109/L (白细胞计数)增高Lymph# 1.4*109/L(淋巴细胞计数) Mid# 1.2*109/L 中值细胞计数Gran# 9.6*109/L 粒细胞计数Lymph% 11.4% (淋巴细胞比例)降低Mid% 1.0% Gran% 84.7% 粒细胞比例,2017/11/17,64,HGB 150g/L RBC 4.18*1012/L HCT 36.7% L MCV 87.9fL MCH 35.8pg H MCHC 408g/L H RDW-CV 12.3% RDW-SD 40.5fL PLT 265*10*109/L MPV 12.3fL PDW 15.4 PCT 0.325% H,2017/11/17,65,(2)尿常规检查,注意尿蛋白、红、白细胞,怀疑尿路感染时应做中段尿培养。尿培养可以明确病原菌,分析是那种细菌,同时做抗生素敏感试验,以便医生准确的选择抗生素。,2017/11/17,66,尿常规化验单,尿胆原 - 3.3 胆红素 - 酮体 - 血 3+ 蛋白质 2+ 亚硝酸盐 - 白细胞 2+ 葡萄糖 - 比重 1.025 ph 7.5,2017/11/17,67,尿液离心后每高倍视野超过5个白细胞,则表示有泌尿道化脓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或肾结核等。尿液离心后每高倍视野超过2个红细胞,若肉眼未见血尿者称镜下血尿,常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结核、泌尿系结石、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等。若尿内有多量管型存在,表明肾有实质性损害。,2017/11/17,68,尿培养结果,鉴定结果:大肠埃希菌 1 amo 阿莫西林 敏感 2 amc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敏感 3 pip 哌拉西林 敏感 4 tzp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敏感 5 tic 替卡西林 敏感,2017/11/17,69,6 TIM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敏感 7 cft 头孢噻吩/1代 耐药 8 CFX 头孢西丁 敏感 9 ctx3 头孢噻肟/3代 敏感 10 taz 头孢他啶 敏感 11 fep 头孢吡肟 敏感,2017/11/17,70,12 roxh 头孢呋辛 敏感 13 MRP 美罗培南 敏感 14 imi 亚胺培南 敏感 15 cal 头孢他啶 耐药 16 cip 环丙沙星 敏感 细菌计数:10万cfu/ml,2017/11/17,71,(3)粪常规检查:必要时做致病菌的培养。 显微镜下若能见到有关寄生虫卵或找到阿米巴,则有确诊价值。若粪内有红、白细胞有助于对肠炎、痢疾的诊断。粪内有巨噬细胞常提示是急性细菌性痢疾。每日腹泻超过3次应常规作霍乱菌培养。,2017/11/17,72,(4)有指征时作血涂片查疟原虫、回规热螺旋体、狼疮细胞等,或进行伤寒、钩端螺旋体等免疫学检查。,2017/11/17,73,(5)必要时做血培养(怀疑败血症细菌进入血液时)、脑脊液、骨髓检查、结核菌素试验。,2017/11/17,74,(6)疑有呼吸道感染时摄X线胸片,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肝胆脾胰肾等脏器病变的诊断,浆膜腔积液或深部脓肿可行诊断性穿刺。,2017/11/17,75,肺部感染胸片,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医院法律法规测试题
- 工程分包合同协议书2025年
- 机房设备搬迁合同协议书范本2025年
- 休闲活动新西兰系列微课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概况31课件
- 金融:2025年绿色金融政策解读与绿色信贷市场发展预测
- 二零二五年度线上线下综合推广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活动策划公司劳务派遣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离婚协议书范本:离婚协议书起草与职业规划服务协议
- 2025第五章电子商务安全技术检测与认证合同
- 2025版木工制作分包合同模板(含环保要求)
- 湖北省公开招聘辅警历年笔试题库
- 停车场安全知识教学课件
- 《皮肤真菌感染的防治与治疗》课件
- 2025年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热电厂施工组织设计
- 地脚螺丝安装合同协议
- 游乐园服务培训课件
- 公司灭蚊蝇工作方案
- 电梯基坑合同协议
- 智力残疾测试题及答案
- 校长选拔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