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鹤琴教育思想之研究,陈鹤琴教育思想之研究,陈鹤琴的生平简介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简介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研究视角,陈鹤琴的生平简介,1892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1914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考取奖学金赴美留学。19171919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教授兼教务主任,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1921年智力测验法(与廖世承合著)1923年创办南京市鼓楼幼儿园,作为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学的实验园地。.1925年,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性和奠基性的著作)和家庭教育。此外还主编过多种儿童教育刊物,如幼稚教育、儿童教育、小学教师、活教育等和一些儿童读物。1949年后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1982年在南京逝世。,陈鹤琴教育思想简介,儿童心理特点 论儿童教育 “活教育”思想体系 家庭教育思想,儿童心理特点,(一)年龄特点 1.新生儿(新生1个月)感觉、动作、情绪、生理现象 2.乳儿(新生后至1岁左右)感觉、运动、行走、情绪 3.步儿(1至3.5岁左右)行走、语言 4.幼儿(3.5至6岁左右)言语、思维、行走、社会性发展、情绪转变 (二)共同特点 1.好奇 2.好动 3.好模仿 4.喜欢游戏 5.喜欢合群 6.喜欢野外生活 7.喜欢成功 8.喜欢称赞,陈鹤琴论儿童教育,(一)应顺应儿童发展趋势给予指导遗传、环境、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1.天赋和教育都很重要,不可偏废; 2.成熟和教育均予重视,不能消极等待也不能拔苗助长; 3.必须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人的环境比物的环境更重要。 (二)应选择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 1.针对儿童共同心理特点的教育要点 1)好奇:“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2)好动:给儿童充分活动的机会; 3)好模仿:以身作则,教儿童辨别是非善恶; 4)喜欢游戏:寓教育于游戏中,在游戏中促发展; 5)喜欢合群:选择良伴,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6)喜欢野外生活:多到野外增长知识、强健身体、愉快精神; 7)喜欢成功:鼓励儿童做各种事情发展其能力; 8)喜欢称赞:鼓励儿童上进,引导其养成良好习惯。,2. 教学方法 1)感觉训练是幼儿认识环境的基础,要让幼儿使用自己的手脑; 2)做是儿童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要让幼儿自己探讨、发现、求得知识; 3)游戏是幼儿成长的最好动力,音乐是幼儿生活中的灵魂,绘画是发展智力形成形象观念的有益活动,这些都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钥匙; 4) 教学方法原则:多鼓励、“比较教学法”、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 (三)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设置课程、编写教材 1.教学内容以儿童的经验为依据,能够使儿童适应社会的需要; 2.开设综合课程,使教学内容有系统,系统的核心是儿童的环境,注意到潜在课程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3.选择教材的原则: 1)适合儿童、社会、时代、环境的需要; 2)排列适当,便于儿童学习; 4.反对“书本万能”,把教育范围延伸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活教育思想体系,活教育的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课程:儿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科学、儿童艺术和儿童文学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分组学习,共同研究等,活教育的方法: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重视室外活动,着重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活教育的步骤:实验参观,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一)家庭教育目的观实现国家富强 近期目标:儿童的幸福与健康发展 远期目标:国家的富强(二)家庭教育内容观健全的人格教育: 1.健康教育; 2.待人接物教育; 3.良好习惯的培养; 4.智力教育; 5.情绪教育;(三)家庭教育方法观 1.父母要研究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2.创造完美的家庭教育环境; 3.坚持理性的父母之爱。,研究陈鹤琴教育思想之视角,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以陈鹤琴教育思想解读纲要陈鹤琴教育思想与其他教育思想的比较陈鹤琴在我国心理学上的贡献,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历史悠久、灿烂夺目的中华文明最终孕育了陈鹤琴和他的民族教育思想,肯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包括教育创新在内的一切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中国人惯用的系统思维模式,自古迄今,中国人惯用的思维方式就是系统或整体思维,天人感应,家国同构。这在陈鹤琴的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他无论搞教育试验,摸索教育规律,还是构建儿童教育原则和幼教体系,都运用了整体思维。对作为幼儿教育基础的儿童心理做全面、系统、切实的科学实验;要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的科学实验,将幼儿的家庭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推广;对幼儿园的教育应进行系统、深入的科学实验与研究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师范教育,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婴幼儿到青少年,从正常到特殊儿童,从普及教育到文字改革,他都作了全面、深入、系统的探索和研究,为我们留下了近四百万字的学术研究成果。,二、赤子之心与儒道风骨,陈鹤琴不仅有着中国人思维的传统特质,而且有着充满“浩然之气”的“大丈夫”理想人格。“究竟我的志向是什么?我的志向是为个人的生活吗?决不!是为一家人的生活吗?也决不!我的志向是要为人类服务,为国家尽瘁”,三、儿童教育,陈鹤琴平生所致力于的是儿童教育,而注重儿童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一贯传统。春秋时代的孔子、汉代的贾谊、南北朝的颜之推、明代的王守仁等人都曾明确地提出过儿童教育思想。陈鹤琴之所以和前贤们如此这般,是因为他们基于共同的认识:“儿童是振兴中华的希望。儿童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关系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命运。”“儿童教育是一门科学。只有了解儿童,才能教好儿童。实践出真知。要从实践中摸索教育儿童的规律。”,四、做人教育,教育儿童最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人。在不同的时代,教育家们都提出了自己所推崇的教育目标。陈鹤琴批判地继承了古代有关“做人教育”的思想,并在当时有利于文化普及的文字改革运动的基础上推行民族英雄教育,以培养健全国格的公民。“读书做官”论一度盛行,陈鹤琴有针对性地指出:“孔子所谓修身,治国的道理,都是着重于做人。”,五、环境教育,教儿童成为对社稷、民族有用有益的人,就需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说:“小孩子生来大概都是好的。到了后来,或者是好,或者是坏,这是环境的关系。环境好,小孩子就容易变好,环境坏,小孩子就容易变坏。一个小孩子在诡诈恶劣的环境里生长,到大来也会变成诡诈恶劣的。一个小孩子在忠厚勤俭的环境里生长,到大来也是忠厚勤俭的。这是什么缘故呢!他所看见的,所听见的,都给他坏的印象,那他所反应的大概也是坏的;假使他在很好的环境里生长,他所听见的,所看见的,都给他好的印象,那他所表现的大概也是很好的。”,以陈鹤琴教育思想解读新纲要,从基本精神方面来解读从教育内容的结构方面来解读从组织与实施方面来解读,从基本精神方面来解读,新纲要的制定是为了指导幼儿园深入开展素质教育。陈鹤琴先生虽然没有用过“素质教育”这个词,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两全一主动”,却是他所提倡的。新纲要重申了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性质。陈鹤琴先生始终把幼儿教育视为基础教育。新纲要提出要建立共育机制。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出要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社会、小学的联系和沟通。新纲要确定幼儿园应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陈鹤琴先生一向重视幼儿情绪的培养。新纲要强调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陈鹤琴先生是研究中国儿童心理的第一人,认为我们应尊重儿童的人格,根据他们的心理而实行教育。,返回,从教育内容的结构方面来解读,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就是说领域划分是相对的,整合是绝对的。陈鹤琴先生的五指活动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个意思。五指活动的五个方面是:儿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科学、儿童艺术、儿童语文。沓子轮式活动的意义时指出: “五指是生长在儿童的手掌上的,换句话说,就是一切的活动要在儿童的生活上、智力上、身体上相互联系、连续的发展。指要注意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但是不离社会实际,领导儿童做合理的活动,予以适当的教养。”,返回,从组织与实施方面来解读,新纲要提出应从本地、本园、本班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靠的计划并灵活执行;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教材灵活地运用。陈鹤琴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要实行富有弹性的课程。新纲要提出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陈鹤琴先生一贯重视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陈鹤琴先生提出幼儿园的老师应作为儿童的朋友,同游同乐地去玩去教,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又要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师幼互动。,返回,试析陈鹤琴教育思想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一致性,(一)关于智力的社会文化特性 1. 加德纳的理论 1)智力的定义 A. 个体用以解决或生产出为一种或多种文化或环境所珍视的问题和产品的能力; B. 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被文化环境激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 2)不同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人所看重的智力不尽相同,智力观是发展的。 2. 陈鹤琴的思想对智力具有文化性的初步认识 1)对旧传统教育的批判 2)对“活教育”的提倡,(二)关于智力的多元性 1.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应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强项基础上得到发展,“差生不差”。 2.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注重人的多方面发展,“笨牛不笨”。(三)关于智力的本质 1. 加德纳: 解决实际问题和生产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2. 陈鹤琴: “活教育”理论实践;现代中国人要“有创造的能力”;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有实践和创造才能的人。,(四)关于智力的多元评价 1. 加德纳: 评价是“获得个体技能和潜力等信息的过程”;提倡情景化评价。 2. 陈鹤琴: “标准是实行优良教育的根据”,“测验的目的是更好地因材施教”;整理出大量在自然情境中观测婴幼儿身心发展及其特点的观察与调查量表并亲自进行观察和记录。,陈鹤琴心理学思想探新,(一)开拓中国儿童心理研究 1919 在南京高师学校、东南大学主讲儿童心理学 1923 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使之成为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实验园地 1925 著儿童心理之研究,系统全面地阐述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策略(二)开拓个案心理研究 陈鹤琴是中国现代个案儿童心理研究的开拓者和中国儿童早期发展追踪研究的典范,其研究特点: 1.开创性:开中国本土儿童心理研究先河,首创中国儿童心理个案研究、追踪研究和长期观察研究; 2.全面性:研究儿童身体、动作、模仿、暗示感受性、游戏、好奇心、惧怕、哭与动作的抑制、知识、言语、美感、道德、思想等多方面的发展; 3.长期性:对陈一鸣心理发展追踪研究近3年,绘画能力追踪达十年之久; 4.深刻性:对儿童模仿动作的分类和发展作了深入研究,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 5.先进性:研究手段和技术的先进性(科学地客观地应用观察法和实验法,利用摄影法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陈鹤琴在我国心理学上的贡献,(三)开拓本土心理测验1919 与廖世承开设测验课程、编制测验、倡导智力测验;1921 与廖世承合著智力测验法(我国第一部内涵丰富、比较实用的心理测验开山之作,推动中国测验运动开展的早期经典之作);1922 赴沪、江、浙进行教育测验;与廖世承合编比纳西蒙智力测验法和比纳西蒙智力测验法说明书;1925 与廖世承合著测验概要(本土化取向的著作);1931 与艾伟、陆志伟、肖孝嵘创建中国测验学会;1932 共同创办测验。陈鹤琴重视把心理测量与教育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走本土化和实用化的道路,使测验运动按着中国化和科学化的道路健康发展。(四)其它领域 陈鹤琴在我国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美育心理学、异常心理学、老年心理学方面的思想亦值得研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合同(中英文对照)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节能电脑采购与节能改造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安全驾驶责任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版股东增资扩股协议书范本与执行要求
- 二零二五年度商务写字楼租赁合同范本10份
- 2025版城市绿化带拆除与重建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版建筑企业工程分包与挂靠联合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大学生创业园入驻资格授权合同
- 二零二五年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协议
- 2025版井筒工程技术服务与地质勘察及设备维护合同
- 儿科学川崎病说课
- DB22T 2254-2015 退化羊草草地改良技术规程
- 《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新变化研究》
- 电力交易员培训课件
- 航天航空科普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化妆造型全套课件
- 电竞比赛规则与裁判执行标准
- 新版中国食物成分表
- GB/T 15843.2-2024网络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2部分:采用鉴别式加密的机制
- 煤矿整合关闭风险评估方案
- 七年级上学期有理数训练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