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神经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_第1页
糖尿病神经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_第2页
糖尿病神经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_第3页
糖尿病神经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_第4页
糖尿病神经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国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患病率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统计分析发现,中国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的总患病率搞大73.2%,而其中患病率最高的是神经病变,高达60.3%,同时,在吸烟、年龄超过40岁及糖尿病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中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更高,这么高的患病率在临床上应该会得到足够的关注,易被忽视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目前都有较多的关注,然而糖尿病神经病变一般意义上讲不会构成对生命的危险,而且缺乏统一的诊断或治疗标准,常常被忽视。,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危害,非创伤截肢的主要原因致残率高,生活质量下降复杂的护理反复住院治疗巨大的经济损耗预后差,病因和发病机制,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高血糖是一个重要因素,代谢紊乱与微血管损害、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免疫、遗传因素等也有一定的作用,糖尿病神经病变分类,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局灶性单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常见的有面瘫和动眼神经麻痹,面瘫俗称为面神经麻痹,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表现是口眼歪斜,患者连基本得抬眉、鼓嘴、闭眼的动作都无法完成。动眼神经麻痹也是局灶性但神经病变的常见情况,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睑下垂眼位外斜瞳孔扩张两眼协调性不佳等等症状,非对称性的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多发神经根病变的临床表现,右图所见,大腿近端肌群萎缩明显,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糖尿病神经病变严重终点事件-糖尿病足,右图为典型的糖尿病足,患者脚上插入钢针却毫无知觉,此图是出血的的胼胝,右图为足部皲裂,糖尿病神经病变严重终点事件-猝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痛觉温度觉踝反射压力觉振动觉,常用筛查方法-19g单丝压力觉,常用筛查方法-振动觉,将振动的128赫兹音叉末端置于双足拇趾背面的骨隆突处各测试3次,病人闭眼,询问能否感觉到音叉振动,如果3次中2次以上回答错误判断为振动觉缺失,3次中有2次回答正确表示振动觉存在,右图是生物振动阈测量仪,该测量仪是一种半定量的仪器,检测时将振动探头放于足背,将电压渐渐从0升至50,记录患者何时感受到振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其他检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DSPN的临床使用筛查和诊断流程,最常见的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临床使用筛查和诊断流程如图所示,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糖尿病患者如果有前面叙述的神经症状,则考虑是否有其他神经病变引起,如是,则转入神经科或骨科等相关科室就诊,若排除其他疾病,则进行筛查,若筛查阳性,采用神经传导功能检查进行诊断,若异常,可确诊。若糖尿病患者无神经症状,则定期筛查,若筛查阳性,则同样采用神经传导功能检查进行诊断,若异常即可诊断。,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患病率5%,中国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下肢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大5%,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使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年龄更早、病情更严重、病变更广泛、预后更差,下肢血管病变的危害,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下肢血管病变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下肢血管病变的筛查,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PAD的分级分期与分类,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目的,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控制危险因子,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两种病变均可导致糖尿病足,总结,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患病率高,危害大;主要分为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各种表现症状不同,应特别注意鉴别,应尽早筛查,尽早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知晓率低,治疗不及时,预后差;应加强筛查,并早期治疗,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