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运动的证据_第1页
构造运动的证据_第2页
构造运动的证据_第3页
构造运动的证据_第4页
构造运动的证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造运动的证据,测绘10级2班,吴桐,构造运动的证据,一,测量证据二,地貌标志三,地质证据,测量证据,对于现代构造运动,在 短期或瞬息间还不可能 在地貌上留下可以观察 到的痕迹,因此现代构 造运动最有说服力的证 据是对地壳用精密仪器 进行的长期的监测数据,测量证据,主要的测量方法是:三角测量、水准测量、距离测量、变形监测、天文测量等手段,以测出构造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如1953年曾在甘肃省山丹县城与十里铺之间,测得一条基线全长1188.931m,1954年地震后用同样的仪器和方法进行复测,结果是1188.854m,一年内缩短了7.7cm。河北邢台的形家湾自1920年至1955年35年中上升了140mm,平均每年上升4mm,而耿庄桥却下降32.1mm。美国西部圣安德利斯大断裂两侧的地块,自2千多万年前以来,每年以几毫米至几厘米的速度,作顺时针方向的水平错动。,剥蚀地貌,地貌标志,地貌:地壳表面起伏的特征和外部形态。 地貌形态是内外地质作用相互制约的产物。而构造运动常控制外力地质作用进行的方式和速度。如以上升运动为主的地区,常形成剥蚀地貌;以下降运动为主的地区,常形成堆积地貌。由于新构造运动的时间较近,有关的地貌形态保留得较好,因此用地貌方法研究新构造运动,是特别重要的方法。,堆积地貌,地貌标志,现代珊瑚生活在海面高潮线至水深50米的深洁温暖水域,如果发现珊瑚礁远高于海面,可以作为该区海底上升的标志。我国的西沙群岛上分布有距今4千年的珊瑚礁灰岩,高出海面15米,表明该区域全新世中期以来持续缓慢地上升。若珊瑚礁顶部距海面水深远大于50米,则可作为该区域海底下沉的标志。,珊瑚,珊瑚,珊瑚,地质证据,一,沉积厚度。 二,沉积相变化。 三,褶皱和断层。 四,地层接触关系,沉积厚度,浅海是地球上主要的沉积场所。浅海沉积以陆源碎屑沉积、碳酸钙粒屑沉积和氧化铝、铁的胶体沉积为特色,同时伴有浅海区生活的生物遗体和遗迹。如果发现浅海沉积物的厚度大大超过200米,表明该区域在堆积沉积物的同时海地不断下降,始终保持着浅海状态。按沉积物的厚度和沉积时限的比值,可以计算出该区海底年均沉降速率。,沉积厚度,喜玛拉雅山原来是古地中海的浅海区,沉积地层的厚度达到3万米。这就说明该地区的地壳一边下降、一边接受沉积。同时在另一些地区却见不到该时期的沉积岩,说明那些地区此时地壳正在上升,因而缺少这一时期的地层。,沉积相:是指沉积时的地理环境,它是通过 沉积物或岩石的沉积特征、生物特征等综合来判别和划分的。 按照自然地理环境分类,沉积相可以分为:海相、陆相和海陆过度相三大类。 当某区域持续上升或下降时,其地理环境将发生变化,沉积相也相应发生变化。,沉积相变化,沉积相变化,例如: 某浅海区近岸带沉积较粗碎屑物和氧化铝、氧化铁的胶体沉积和碎屑碳酸钙沉积;离岸远的海底沉积细碎屑物如细砂、粉砂和泥粒、生物礁灰岩等;更远的浅海深水区,除泥质沉积物外,可以形成硅质和磷质沉积物。在半深海至深海区海底上常堆积浊积物。当该区持续下降时,原先的浅海深水区将变成半深海区,而浅水区变成深区,近岸带则成为浅水区,滨岸陆地则被海水淹没,这种情况称为海进;当该区持续上升时, 情况恰相反,出现海退。,沉积相变化,在图两地沉积相柱状剖面图中,从下向上沉积物的粒度和岩性有显著的变化,这反映沉积过程中环境有了变化,它间接地反映了构造运动的状况。,褶皱和断层,褶皱和断层是岩层在构造运动的应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的结果。通过对褶皱和断层形成的力学分析,可以恢复构造运动的性质和方向。() 某地区岩层中仅出现孤立的穹隆和高角度正断层,可判定该地区在褶皱和断层形成阶段主要受上升运动的作用。() 某地区岩层中形成连续的紧闭褶皱和逆掩断层、推覆构造时,表明该地区曾受到强烈的水平挤压应力作用, 是发生过水平方向构造运动的可靠证据。() 大型引张断陷,如裂谷、地堑等,是水平引张作用产生的,洋中脊裂谷是岩石圈板块在软流圈上背向漂移产生的。,褶皱,断层,地层接触关系,地层() 是指具时代含义或一定层位() 的一层或一组岩层。 上下两套地层的接触关系是导致沉积环境变化的构造运动的综合表现。常见的地层接触关系有整合、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三种。,地层接触关系,1.整合 整合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致,形成时代是连续的。它表明 该区域曾处于长期稳定的下降运动状态,有充分的沉积物来源,沉积作用连续不断 2.平行不整合 上下两套地层形成时代不连续,即其间缺失若干地质时代的沉积,但两套地层的产状一致,这种接触关系称为平行不整合或假整合。它表明下覆地层形成之后该区发生了平稳的上升运动,下覆地层在陆地上遭受风化剥蚀,在剥蚀面上往往形成风化壳。以后该区又平稳下降,在风化剥蚀面上堆积起新的沉积,地层接触关系,角度不整合 上下两套地层形成时代不连续,接触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斜交,这种接触关系称为角度不整合,简称不整合。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