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管理 社会调查(杨于谦).doc_第1页
公共安全管理 社会调查(杨于谦).doc_第2页
公共安全管理 社会调查(杨于谦).doc_第3页
公共安全管理 社会调查(杨于谦).doc_第4页
公共安全管理 社会调查(杨于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急管理学院本科生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公共安全管理学原理公共安全管理的“眼睛” 社会调查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学生姓名: 杨于谦 学 号: 311019123456 指导教师: 刘博城 12公共安全管理的“眼睛” 社会调查摘要社会调查研究一直在社会科学资料搜集上担负着重要责任,尤其在管理学领域里,公共安全管理自然也不例外。社会调查对于正确认识社会和有效改造社会,对于加强和改善执政党领导,对于促进执政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与公共安全管理来说,就像它的“眼睛”,正是社会调查的这些功能,使得繁琐难以捉摸的应急决策问题,变得具体可感,便于思考,便于研究,使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更加切合实际,更加以人为本。在论文里着重讲述了社会调查的定义、历史、分类,以及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目的是为初学者指引一条学习社会调查方法的明朗之路。关键词:公共安全管理;社会调查;抽样调查;纵贯调查ABSTRACTSocial survey research has been on social science data collection bears an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particularly in the areas of management,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is naturally no exception. Investigation for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effective social change society, for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leadership of the ruling part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s and enterprises, institutions, organizations, and work style building, are of very great significance. And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security, as if it were the eyes, is the social investigation of these features, cumbersome and unpredictable emergency issues, specific sense, thinking, research, standardization,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public security, more realistic, more people-oriented. In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definition of social studies, history, classific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basic principles and processes. It is intended ,for beginners guide learn methods of social investigation of clear road.Key words:Emergency management; Social investigations; Sample survey ;Longitudinal study引言“1941年6月的一天。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县长联席会正在热烈讨论征购粮问题。“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声巨响,雷电将正在开会的延川县县长李彩容击中,因抢救无效死亡。“外面集市上,一位正在赶集的安塞老乡,他拴在木桩上的毛驴也被雷电劈死。这位老乡十分恼火,一边哭一边数落着:“老天爷瞎了眼,为甚劈死我的毛驴,为甚不劈死毛泽东?”“雷电击死人和牲畜,本属自然灾害,却引起轩然大波。有人借题发挥,有人散布谣言“边区保安处有人提出,把那个谩骂主席的反革命抓起来。毛主席知道了情况,立即打电话让保安处来人谈谈。毛主席认为,那个老乡骂人可能是对政府不满,骂人也是一种提意见的方式,应该把情况调查清楚再说。“保安处很快了解了情况:那位老乡对政府分配的20万石公粮有意见,群众嫌负担太重,所以发牢骚、骂人。“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西北局派宣传部长李卓然等人组成调查组,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社会调查,写出了固临调查,反映了群众负担过重的问题。边区政府决定减征公粮4万石。随后,毛主席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边区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没想到有名的大生产运动,竟然来自一次社会调查。一篇调查报告,催生了一个重大决策,激活了一场大运动,化解了一次社会危机。对于公共安全管理来讲,时刻面临着未知的公共安全事件,面临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风险,自然时常也有要做重要决策的时候,还有对重大决策的实施、政策的实施等进行民意调查等等,全都离不开社会调查。可以说社会调查就是公共安全管理的眼睛,就是发现社会问题的“火眼金睛”。在这里,本人经过搜集各种相关资料,特地形成一篇关于社会调查的论文,讲述社会调查的书籍确实不少,国家规划的经典社会调查方法类的教材也数不胜数。本人斗胆在这里讲述一点自己关于社会调查的看法和简单介绍,目的在于给初学者一点指引,也让没有开设这门课的同学们有机会了解一下公共安全管理的眼睛,能了解一下调查流程,知道调查原理,并简单应用社会调查方法。第1章社会调查概述1.1 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学简介1.1.1社会调查的定义社会调查是社会“调查”和“研究”的简称。那么,什么是“调查”和“研究”呢?“调”,具有计算、算度的意思。汉书晁错传说:“调立城邑,毋下千家。”颜师古注曰:“调,谓算度之也。”“查”,指寻检、查究、查核、考查。“研”,有细磨、审查的意思。“究”,指穷尽、终极、彻底推求、追根究底。显然,调查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认识活动。其中,“调查”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寻检、考查和计算来了解社会事实的一种感性认识活动;“研究”则主要是通过对考查、了解的客观事实真象进行审察、追究和思维加工,以求得认识社会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理性认识活动。【2】1.1.2社会调查的目的第一,认识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第二,研究社会现象的客观原因;第三,探索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四,寻求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道路和方法。【2】1.1.3社会调查的基本任务简言之,社会调查的基本任务就是:透过带有主观性、偶然性、复杂性、流动性和模糊性的社会现象,去认识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和客观原因,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为服务全人类,去寻求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道路和方法。【2】1.1.4社会调查的社会功能第一,识世之途:正确认识社会的根本途径;第二,善政之基:科学决策的客观基础;第三,正风之策:端正党风政风学风的重要对策;第四,育才之道:培养开拓型人才的基本道路;第五,悟人之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总之,科学的社会调查绝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它对于正确认识社会和有效改造社会,对于加强和改善执政党领导,对于促进执政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对与公共安全管理来说,正是社会调查的这些功能,使得繁琐难以捉摸的应急决策问题,变得具体可感,便于思考,便于研究,使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更加切合实际,更加以人为本。1.1.5社会调查学是一门方法性学科社会调查是一种方法,研究社会调查的学问社会调查学,是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一门具有方法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的学科。是关于人们自觉认识社会的理论、方法和过程的科学。图1-1是社会调查学的方法体系【2】(有助于我们学习社会调查):哲学的理论和方法科学的方法论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总结阶段文献调查法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实地观察法访问调查法调查社会信息的方法集体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调查法蹲点调查法整理资料文字资料的整理数据资料的整理研究社会信息的方法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各种方法使用各种统计软件的方法思维加工形式逻辑思维加工辩证逻辑思维加工图1-1 社会调查学的方法体系续图 社会调查学的方法体系设计和使用调查提纲、问卷、卡片、表格的方法和技术设计、使用调查工具的方法和技术听取、记录的方法和技术设计、使用调查研究工具的方法和技术使用照相、录音、录像等设备的方法和技术整理各种文字资料和数据资料的方法和技术设计、使用研究工具的方法和技术使用电子计算机的方法和技术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的方法和技术评估调研报告和调研成果的方法和技术1.2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社会调查起源于奴隶社会初期。在人类历史上,社会调查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代社会调查、近代社会调查和现代社会调查。在近代社会调查中,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以来,社会调查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古代社会调查,首先是作为统治阶级剥削劳动人民和管理国家的工具而产生的,其次是治理、改良社会的产物。【3】古代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社会革命家和明断疑案的清官,都十分重视对社会真实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据后汉书记载,在大禹治水时代,全国人口为13 553 923人,土地2 438万多顷,其中定垦者930万多顷。【4】这些数字虽不一定准确,但它至少说明早在2200年左右,我国就曾进行过较大规模的人口和土地调查。中国春秋初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公元前645)认为,主持朝廷政事必须重视社会情况调查。管子一书中的问篇,就是讲社会调查的。它提出了60多个要调查的问题,涉及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各个方面。【5】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世界上罕见的最古老、最全面的社会调查提纲。近代社会调查,是指早期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调查。近代社会调查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西欧,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在近代社会调查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调查,是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调查。它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社会调查,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的典型代表。3现代社会调查,是指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社会调查。随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现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社会调查出现了一些新发展趋势:广泛化趋势、科学化趋势、现代化趋势、专业化趋势。第2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分类 调查研是是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适合调查研究的课题五花八门,与此相对应,调查研究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在调查时能正确选择满足课题要求的调查形式,有必要依据一些标准,对当下流行的各种调查形式加以分类。本章将从调查对象的范围、研究目的、执行方式、时间维度和应用领域等方面,来介绍调查研究的分类情况。【6】2.1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分类按调查对象涉及的范围分类,可以将量化调查研究分为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形式。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如全国的人口普查、能源普查、工业普查等。普查作为一次性的全面调查,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要求较高,而且由于面广量大,更需要进行集中领导和统一行动,故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第二,规定普查的项目和指标;第三,规定统一的普查期限。【7】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性原则,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的一种非全面性调查【8】;抽样调查是以足够数量的调查个体组成的样本来推论和说明总体的一种调查方法,具有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较低而准确率较高的特点,因而得到普遍的应用。特别是在有些现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情况下,抽样调查就成为首选的调查方法。在市场调查、民意调查、经济与社会基本情况调查以及考察干部、考核部门工作时,经常使用这种调查方法。【9】2.2 按研究目的分类如果按研究目的分类,大部分教材都将研究分成探索、描述和解释三类。但在探索性研究中,基本不用问卷形式,最主要的原因是问卷调查太贵。问卷调查主要用于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描述性调查就是对总体特征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它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有谁牵涉在里面。进行描述性调查,要求研究者对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且一般会随机抽取一个较大的样本。解释性调查就是希望找出事情发生的原因,它关注的事情为什么会以现在这个样子呈现出来。这种想要知道“为什么”的欲望,正是解释性调查最鲜明的特征。解释性调查通常是与描述性调查结合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的调查,先是进行总的描述,然后再针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解释。如进行一项城市犯罪调查,对城市各项犯罪指标的报告,就是描述性调查,而深入分析为什么某个城市青少年犯罪率较高,就是解释性调查。2.3 按执行方式分类按执行方式,可以将调查研究划分为三种形式:自填问卷(self-administred questionnaires)、当面访问(face-to-face interview )和电话访问(telephone interview)。2.4 按时间维度分类案进行调查的时间维度,量化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单一时点的横剖调查(cross-section study)和多重时点的纵贯调查(longitudinal study)。横剖调查是在某一个特定时间一次性抽样,然后对样本进行调查访问。横剖调查是在某个单一固定的时点上搜集有关信息,特别适合进行描述性调查。纵观调查至少在两个以上时点进行抽样,然后对样本在不同时点之间所展现的特性进行调查。【6】纵贯调查又可具体分为三种形式(下面有解释)。2.5 按应用领域分类除了人口调查,抽样调查方法还经常被应用于以下一些领域:第一,民意调查;第二,市场调查;第三,社会问题调查;第四,居家家什调查;第五,学术性专业调查。对于公共安全管理来讲,人口普查是免不了的,国家已经承担,所以不用个人或个别单位或组织来做,我们重点要学习的就是抽样调查。在横剖调查和纵贯调查中,对于普通的目的来说,多采用前者,但是对于公共安全管理来说,虽然纵贯调查花费很大、周期长,还是经常使用纵贯调查,因为在不同时点获取资料,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进行因果分析,尤其适合探求社会变迁问题的解答。【6】按抽样的对象和目的,纵贯调查又可具体分为趋势调查、同期调查与追踪调查三种形式。趋势调查(trend study)是指研究者通过搜集总体在不同时期同一种类型的资料,来比较分析总体特性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同期调查(cohort analysis)是指研究者在不同时点,对某个特定时段内共享相似生活经验的那些人的调查,这群人称为同期群(也可翻译为“年轮”、“世代”等)。【6】追踪调查(panel study)是指研究者在不同时点,调查完全相同的一群人、一个团体或一个组织。这种调查操作起来相当困难,但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追踪调查,即使是很短期的,获得的连续资料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清楚地显示出那些特殊生活事件的影响力。第3章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人的认识是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社会调查也应该按照调查研究再调查再研究这种形式不断发展。就每一项社会调查来讲,它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阶段。3.1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选择调查课题,进行初步探索,提出研究假设,设计调查方案,组建调查队伍。其中,正确选择调查课题是搞好社会调查的首要前提,认真进行初步探索、明确提出研究假设是做好调查设计的必要条件,科学设计调查方案是保证调查取得成功的关键步骤,慎重组建调查队伍是顺利完成调查任务的组织保障。准备阶段是社会调查的决策阶段,是社会工作的真正起点。社会调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必须舍得花大力气做好这个阶段的工作。实践证明,许多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如全国人口普查)、比较复杂的社会调查(如社会阶层结构变迁调查),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做准备,而实施现场调查的时间却少得多。103.2 调查阶段调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调查设计要求,采取适当方法做好现场调查工作。对于社会调查领导者和组织者来说,要特别注意做好这个阶段的外部协调工作和内部指导工作。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的现场实施阶段,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直接接触的唯一阶段,是受外部因素影响最大而无法完全控制调查工作进程的阶段。要顺利完成调查任务,必须自始至终做好外部协调工作。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紧紧依靠被调查地区或单位组织,努力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尽可能在不影响或少影响他们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调查任务和进程。二是密切联系被调查对象,努力争取他们的理解和合作。尽可能与被调查者交朋友,决不做损害他们利益或感情的事情,决不介入他们的内部矛盾,并在可能条件下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实践证明,做好外部协调工作,是保证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3.3 研究阶段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审查、整理资料,统计分析和思维加工。审查资料,就是对调查的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进行全面复核,区分真假和精粗,消除资料中的假、错、缺、冗现象,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整理资料,则是对审核后的资料初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以集中、简明方式反映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统计分析,就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关系,揭示事物的发展规模、水平和结构,说明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等,为思维加工提供准确统计分析精度、深度和效率。思维加工,就是运用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思维方式,以及与调查课题有关的各专门学科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对审查、整理后的文字资料和统计分析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说明社会现象的前因后果,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检验原有研究假设,得出理论性结论。如果是应用性调查课题,还应该进一步提出对实际工作的对策性建议。研究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深化、提高阶段,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跑腿的事已大大减少,动脑、动手的事却大大增加。对于社会调查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研究员、统计人员来说,工作任务将更为紧张和繁重。社会调查能否出成果,以及成果质量的高低、社会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阶段的工作。3.4 总结阶段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和总结调查工作。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