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艺植物病害防治学实验指导书黄 云 、龚国淑 、秦芸主编 四川农业大学植保系二00五年十月前 言为配合学生学习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我们新编写了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实验指导书。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实验指导书是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重要组成部份。该实验指导书共有9个实验及课程教学实习的综合性实验。实验19的内容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实验。以印证,直观感受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的形态特征,为诊断病害打下基础为目的;综合性实验以系统应用所学知识及补充植物病理学基本实验技能,使学生能较多地掌握本学科的系统知识,为本学科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为目的。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虽尽力而为但也难以尽如人意,不对之处,望批评指正。 编 者 二00五年十月园艺植物病害防治学实验室守则一、实验室须知1实验前须充分预习实验指导书的内容,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2. 实验操作要细心谨慎,认真进行观察,独立完成实验作业。3实验室内保持安静,不能随意走动、高声喧哗,如有问题需举手请教。4使用显微镜及其他贵重仪器时要按要求操作。取、放显微镜时应一手握住镜背,一手托住底座,使显微镜保持直立,防止镜头滑落地面而损坏;玻片标本看后需放回盒内。5. 如损坏、丢失实验仪器及其它物品,须酌情赔偿。6实验完毕应将仪器放回原处,擦净桌面,收拾整齐。离开实验时前注意关闭门、窗、水、电等。二、实验室安全知识在实验室中,经常与毒性强、有腐蚀性、易燃烧和具有爆炸性的化学药品直接接触,常使用易碎的玻璃和瓷质的器皿,以及在水、电等高温电热设备的环境下进行操作。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实验室安全。1. 进入实验室开始工作前,应了解水阀门及电闸所在处。2使用电器设备(如烘箱、恒温水浴、离心机、电炉等)时,严防触电;绝不可用湿手开、关电器开关。3使用可燃物,特别是易燃物(乙醇等)时,应特别小心。4. 如果不慎倾出了相当量的易燃液体,立即关闭室内所有的火源和电加热器;用毛巾或抹布擦拭撒出的液体与清除。5实验后的废弃物不得倒水槽中,应收集在指定的容器内。6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废液、废物应密封塑料袋中,集中处理。三、实验室急救在实验过程中不慎发生受伤事故: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1受玻璃、刀片割伤及其他机械损伤。首先必须检查伤口内有无玻璃或金属等物的碎片,然后用硼酸水洗净,再涂擦碘酒或红汞水,必要时用纱布包扎。若伤口较大或过深而大量出血,应迅速在伤口上部和下部扎紧血管止血,立即到医院诊治。2烫伤 一般用浓的(90%95%)酒精消毒后,涂上红花油,防止感染。3灼伤 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金属钠、钾等其他碱性化学药品触及皮肤而引起灼伤时,要先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用5硼酸溶液或2乙酸溶液涂洗。强酸、溴、氯、磷或其他酸性化学药品触及皮肤而致灼伤时,应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以5%碳酸氢钠溶液或5%氢氧化铵溶液洗涤。如酚触及皮肤引起灼伤,可用酒精洗涤。4触电 立即切断电路。 关闭电源; 用于木棍使导线与被害者分开; 使被害者和地面分离。急救者必须做好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手和脚必须绝缘。园艺植物病害防治学实验指南园艺植物病害防治学实验是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病理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原理的深化理解、实验应证、增强感性认识和衔接补充,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对学好农业植物病理学具有重要意义。园艺植物病害防治学实验的目的是以植物病理学和其它关学科知识为基础,追溯引起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及过程,认识不同病原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形态特征。掌握植物病害实验及研究的基本技能及方法,注重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园艺植物病害防治学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预习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复习实验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实验的方法、步骤及重难点;认真、客观、正确地、观察、记录实验内容和显微绘图,整理、归纳,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总结成功的经验及找出不足的原因,培养科学态度。实验1重点要求学生认知和掌握主要果树和蔬菜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物的形态特点、学习显微绘图、制片技术;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从植物病害的调查、标本的采集、鉴定到灭菌、消毒、培养基制作及病原物的分离和培养等实验技能。该实验指导书对症状和病原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通过提示对重点观察内容与阐明并对实验技能进行了简述。作业与思考题,主要是实验内容的课堂作业及复习时的参考。第一部分 园艺植物病害防治学实验实验一、园艺植物病害症状一、目的要求本实验通过对园艺植物病害标本的观察,明确植物病害的概念,认识和掌握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病状、病征及其类型;学习植物病害症状描述和记载方法以及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二、材料和用具各种类型的病害标本、挂图、放大镜等。三、内容和方法(一)症状:感病植物的外观病态表现,可分为病状和病征两部分。病状及其类型:病状指植物生病后本身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变色:植物受害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绿色、但植物细胞未死亡。1.1 褪绿和黄化: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使叶片颜色变浅或褪绿变黄。如:豌豆黄顶病(黄化)、大白菜病毒病(沿叶脉褪绿)。1.2 花叶与斑驳: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叶片黄绿相间或深绿和浅绿相间。如:苹果花叶病、萝卜花叶病、南瓜花叶病等。2坏死:是寄主被害后其细胞和组织死亡,仍保留着原有的形状。2.1 斑点:根据病斑颜色不同,有褐斑、灰斑、黑斑、白斑等。根据病斑形状不同:有圆形、椭圆形、梭形、不规则形,有的受叶脉所限成为角斑,有的沿叶脉发展形成条纹或条斑。如:豇豆褐纹病、黄瓜霜霉病、柑桔溃疡病、葡萄褐斑病、苹果灰斑病等。2.2 穿孔:病斑部分组织脱落,形成穿孔。如:核果类穿孔病。2.3 枯焦:早期发生斑点,随后迅速扩大或愈合成片,最后使局部或全部组织或器官死亡称为枯焦。如: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2.4 猝倒:幼苗茎基部坏死腐烂,缢缩呈线状、倒伏。如:茄科蔬菜幼苗猝倒病。2.5 立枯:幼苗的根或茎基部与地面接触处腐烂,全株枯死,病苗不倒伏。如:茄科蔬菜苗期立枯病。3腐烂:是较大面积植物组织受病原物的破坏分解,细胞崩溃解体。干腐组织本身含水量较低,腐烂后水份很快散失。如:油菜菌核干腐病。湿腐组织本身含水较多,水份不易散发。如:瓜、果腐烂、大白菜的软腐病。4萎蔫:植物根茎的维管束受病原物侵害后,大量菌体堵塞导管,或是产生毒素,影响水份运输,使其枝叶萎蔫下垂。(1)青枯:病株全株或局部迅速萎蔫,而叶片仍保持绿色。如:辣椒青枯病。(2)枯萎与黄萎:病状与青枯相似,但叶片多先从距地面较近处开始色泽变黄,病情发展较慢,不迅速枯死。如:番茄枯萎病和黄萎病。5畸形:植物受害后,发生增生性病变或抑制性病变,分以下几种类型。5.1 卷叶:叶片两侧沿叶脉向上卷曲,叶片较厚,硬而脆,严重时卷成筒状。如:桃缩叶病。5.2 蕨叶:病组织发育不均衡,叶片变成线状或蕨叶状。如:蕃茄蕨叶病。5.3 丛枝:受病后茎节缩短,枝条过度分枝,密集丛生。如:枣疯病。5.4 瘤瘿:受病组织局部细胞增生,形成不定型的畸形肿大。如:柑桔根结线虫病、十字花科根肿病。病征及其类型 病征是病原物在寄主的受病部位表现出来的特征。可分为以下类型:(1)霉状物:在受病部位产生的各种霉层,霉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如:莴苣的霜霉病,葡萄霜霉病。(2)粉状物:在受病部位产生的各种粉状物。如:瓜类的白粉病、梨白粉病等。(3)粒状物:在受病部位产生的各种颗粒状物,形状、大小不定。如: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瓜类的白粉病(闭囊壳)、苹果腐烂病、炭疽病。(3)锈状物:锈病的病征。如豇豆锈病、枣锈病。(4)脓状物:这是细菌病害独具的特殊病征。如: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菜豆细菌性疫病、柑桔溃疡病。四、作业1. 根据所观察的植物病害标本,按下表内容记载观察结果,应包括病状、病征的各种类型,至少记载10种。表 病害症状记载表序号病害名称症状类型病害类型发病部位病 状病 征12345 五、思考题:1症状在病害诊断上有什么作用?2学习病害症状的描述。实验二 植物病害病原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 病原真菌 认识真菌营养体: 菌丝体无隔菌丝、有隔菌丝的形态;真菌的菌丝体的变态结构吸器、假根的形态;真菌的菌组织及菌组织体疏丝组织、拟薄壁组织;菌核、子座、菌索的形态。认识真菌繁殖体的类型,真菌各种类型的孢子,学习常规的制片技术。2. 病原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形态 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病原形态。二、材料和用具真菌营养体、繁殖体和其它病原物的各种玻片标本和新鲜材料,徒手切片常规用具及显微镜。三、内容与方法(一)真菌的营养体 其是真菌的主要营养器官,具有丝状并分枝的管状体,每一根丝状物叫菌丝,多数菌丝团聚在一起称菌丝体,根据菌丝有无隔膜,将菌丝分为无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和有隔菌丝(高等真菌的菌丝)。1. 菌丝 观察无隔菌丝,有隔菌丝玻片标本,注意菌丝形态、有无隔膜、分枝处有无缢缩。2. 真菌营养体的变态结构:真菌的营养体为了抵抗不良的环境条件和适应寄生生活而形成的一些特殊的结构。2.1 吸器:由菌丝特化而成的伸入寄生细胞内吸收营养的结构。有球状、蟹状、根状等。观察小麦白粉病菌吸器玻片、注意在叶片的表皮细胞内,染成红色的蟹状吸器。2.2 假根:是由菌丝分化的根状分枝。3. 真菌的菌组织:真菌的菌丝体可密集形成菌组织,观察菌核切片玻片标本,菌核外层有24层褐色近圆形或多角形,排列紧密的细胞即拟薄壁组织,向内颜色较浅的为疏丝组织,可见菌丝体的长形细胞、组织排列疏松。4. 真菌的菌组织体:真菌的菌组织还可以进一步形成菌组织体。4.1 菌核:观察油菜菌核病玻盒标本,茎杆内的黑色颗粒状物即菌核,它是由菌丝紧密缠绕而成的坚硬的休眠体。4.2 子座:观察子座玻片标本:子座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或由菌丝体与部份寄主组织结合而成的一种垫状结构,子座上形成产孢组织。4.3菌索:肉眼观察竹菌索玻盒标本,镜检菌索玻片标本,可见菌索是由若干菌丝平行排列形成的。(二)真菌的繁殖1真菌的繁殖有两种类型:即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真菌的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两个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进行繁殖产生新个体,无性繁殖以营养繁殖为特征,形成各种类型的无性孢子,常见的无性孢子有:1.1游动孢子:鞭毛菌亚门的无性孢子。它是产生于孢子囊中的内生孢子,无孢壁、圆形、洋梨形或肾形,具12根鞭毛的内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借助鞭毛在水中能游动,随后鞭毛收缩产生细胞壁、休止,然后萌发形成新个体。用挑片方法挑取少量十字花科白锈病疱斑内粉沫于载玻片上水滴中进行保湿培养,避光34小时后观察十字花科蔬菜的白锈菌(Albugo cadida)孢子囊萌发生产的游动孢子在水中的游动情况。观察鞭毛玻片标本,注意有几根鞭毛。1.2 孢囊孢子:接合菌亚门的无性孢子。它形成于孢子囊内,有孢壁、无鞭毛、长筒形、圆球形、梨形的内生不能游动的孢子。成熟后孢子囊破裂放出孢囊孢子。观察根霉菌(Rhizopus spp),注意孢囊梗顶端黑色圆形的孢子囊和它破裂后散出的孢囊孢子。孢囊梗23根着生在一起,下面有假根。1.3 分生孢子: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的无性孢子。它产生于菌丝分化而有形状差异的孢子梗上,具有各种形态的外生孢子。由于孢子成熟时从孢子梗上分生脱落故称分生孢子。一些分生孢子产生在特异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和孢梗束上。观察辣椒炭疸病菌(Colletotrichum spp.),注意观察:分生孢子梗、刚毛和分生孢子形态。1.4 厚垣孢子:各类真菌均可形成的无性孢子,它由菌丝体的个别细胞原生质浓缩,壁加厚形成的一种休眠孢子,观察厚垣孢子玻片,注意形状,壁是否加厚。2真菌的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个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进行生殖的一种形式。有性生殖所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有性生殖进程以细胞核结合为特征。有性生殖一般包括三个阶段:质配(N+N)双核期(N+N)核配(2N)减数分裂(N)。有性孢子分以下几种:2.1卵孢子:鞭毛菌亚门的有性孢子,由两个异型配子囊交配接触所形成的厚壁卵孢子。观察油菜白锈病玻片标本,卵孢子在寄主组织内圆形,外层有一圈形似波纹的卵周质。2.2接合孢子:接合菌亚门的有性孢子,是由两个同型配子囊相结合而形成的。观察接合孢子玻片标本,注意观察其形状、颜色、表面有无纹饰。2.3子囊孢子:子囊菌亚门的有性孢子,是由两个异形配子囊(雄器和产囊体)相结合经产囊丝、钩状体,子囊母细胞,发育成子囊。子囊内经核配、减数分裂一般形成8个(2n)内生、单倍体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产生于子囊内为子囊菌的主要特征。子囊一般着生在子囊壳、闭囊壳、子囊盘等子囊果内。观察油菜菌核子囊盘(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玻片标本,观察子囊盘形态,棍棒状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数目。2.4 担子孢子:担子菌亚门的有性孢子,通常两性器官退化或无明显分化,由不同性别的初生菌丝,孢子萌发产生芽管,或精子与菌丝之间结合形成双核菌丝,担子,经核配,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的外生担孢子。挑取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asiaticum)冬孢子萌发材料观察担子的形态,有无隔膜,小梗着生部位,数目,担孢子形态,颜色和数目。(三)其它病原物3.1 植物病原细菌:它可引起植物坏死、腐烂、萎蔫等症状,常在病部出现脓状物,取病组织块镜检,有喷菌现象,即:组织切口处有大量细菌菌体缢出。取水稻白叶枯病叶,观察喷菌现象,观察白叶枯玻盒标本,注意观察菌脓。观察大白菜细菌软腐,注意有无臭味。3.2 病毒:病毒是非细胞形态、在寄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的一种生物体,病毒粒体很小,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病毒可引起植物花叶,皱缩,矮化,畸形,病毒病害无病征。但有的病毒病害有内病征即内含体,观察小麦黄色花叶病内含体玻片标本,在叶片的表皮细胞中或保卫细胞中,细胞核染成紫色,在其旁边粉红色较疏松的颗粒状物即为内含体。观察烟草花叶病病毒的外部形态。3.3 线虫:线虫是一种低等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线虫门,它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粒线虫属,如小麦线虫,破坏子房后成虫瘿,镜检小麦线虫玻片标本,观察虫体形态。根结线虫属,如芹菜根结线虫,危害芹菜根,使根变成根结状或瘤状肿大,剥开结状,观察肿根内雌虫和卵的形态特征。3.4 寄生性种子植物:根据对营养的依赖程度不同,将寄生性种子植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全寄生,其叶片退化成鳞片,用吸盘伸入寄主体内,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完全依靠寄主供给有机营养,无机营养和水分。观察大豆菟丝子玻盒标本。注意观察菟丝子茎与大豆茎连接部位,是否有吸盘形成?另一类是半寄生,这类寄生性种子植物能合成自己所需要的有机营养,只需寄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观察茶树桑寄生玻盒标本。四、作业1绘无隔菌丝、有隔菌丝图。2绘菌核横切面图(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3绘根霉(无性阶段)形态图。4绘卵孢子和接合孢子形态图。5绘辣椒分生孢子盘图和油菜菌核子囊盘图。五、思考题1. 真菌营养体态结构的作用是什么?2. 菌丝有、无隔膜在真菌分类上有何意义?3. 真菌分哪几个亚门?各亚门有何特点?4. 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有何区别,它们在植物病害循环中分别起什么作用?实验三 柑桔、桃和葡萄病害、目的要求识别和掌握柑桔、桃和葡萄主要病害的症状及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掌握描绘病害症状图和病原形态图的技巧;学习徒手切片、撕制和挑制片技术。二、材料、仪器和用具材料:柑桔、桃和葡萄主要病害的玻盒标本,浸渍标本和病原菌玻片标本;各种柑桔病害的挂图和多媒体课件。仪器和用具:电视显微系统、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镊子,培养皿,双面刀片、通草,浮载剂等。三、实验操作(一)柑桔溃疡病(citrus canker)1. 症状 柑桔溃疡病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病害,为国内外(A2类和B类)植物检疫对象。主要危害柑桔新梢枝叶和未成熟的果实。1.1 叶片症状 正、背两面均逐渐隆起,成为近圆形、米黄色的病斑。病部表皮破裂,呈海绵状,隆起更显著,木栓化,表面粗糙,灰白色或灰褐色,后病部中心凹陷,并现微细轮纹,周围有黄色或黄绿色的晕环,在紧靠晕环处常有褐色的釉光边缘。一般直径在35 mm。有时几个病斑互相愈合,形成不规则形的大病斑。后期病斑中央凹陷呈火山口状开裂。 1.2 枝梢症状 以夏梢为重。病斑特征基本与叶片上相似,灰褐色,木栓化,比叶片上的病斑更为隆起,病斑中心如火山口状开裂,但无黄色晕环。 1.3 果实症状 上病斑也与叶片上相似,但病斑较大,一般直径为45 mm,最大的可达12 mm,木栓化程度比叶部更强。病斑中央火山口状的开裂也更为显著。1.4溃疡病与疮痂病的症状区别:叶片上的症状区别,溃疡病病斑突破叶表,呈现于叶的两面,病斑较圆,中央稍凹陷,边缘显著,外围有黄色晕环;疮痂病病斑仅呈现于叶的一面,不突破表皮,一面凹陷,另一面凸起,呈漏斗状或牛角状,病斑较不规则,外围无黄色晕环,潮湿条件下,牛角状顶端有粉红色小点状物(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溃疡病病叶外形一般正常,而疮痂病病叶常因病斑凹陷使叶片畸形。提示: 注意观察溃疡病叶部症状的形态、大小、是否贯穿叶正背两面、是否凹陷、有无微细轮纹、黄色晕环、潮湿条件下有无粉红色小点状物、叶是否畸形等特征,并与疮痂病作比较。2. 病原 病原菌为野油菜黄单胞菌柑桔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itri)。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大小为1.52.0 m0.550.7 m,极生单鞭毛,有荚膜,无芽孢。(二)柑桔黄龙病 ( Citrus Huanglongbing )1. 症状 柑桔黄龙病又称黄梢病,我国台湾省称为立枯病。为国内(B类)植物检疫对象。其主要为害梢、叶和果,表现为全株系统性症状。病树初期典型症状是在浓绿的树冠中发生12条或多条黄梢。病梢叶片黄化分为均匀黄化型和斑驳黄化型两类。1.1 春梢 春梢症状的特点:叶片黄化程度较轻且不均匀,形成斑驳。1.2夏梢和秋梢 两梢表现的症状基本相同。病梢停止转绿。叶脉往往先变黄,随之叶肉由淡黄绿色变成黄色(黄化)。中、下部叶片已经转绿,但也会褪绿变黄,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 1.3 枝梢的中后期症状 当年发病的黄梢,一般到秋末叶片陆续脱落。翌春病梢萌芽多而早,长出的新梢短而纤细,叶片小而窄,新梢叶片老熟时,叶肉停止转绿而变黄,但叶脉及其周围组织仍呈绿色,与缺锌的症状相似,称为花叶。病叶较健叶厚,有革质感,在枝上着生较直立,有些黄叶的叶脉木栓化肿大,开裂,叶端稍向叶背弯曲。1.4 病果 果小,畸形,果脐常偏歪在一边,着色较淡或不均匀。有些品种的果蒂附近变橙红色,而其余部分仍为青绿色“红鼻果”。提示: 注意观察叶片变色的黄化和斑驳的特征,注意与缺锌症状的区别;注意“红鼻果” 的症状特征。2. 病原 病原菌为一种原核生物,过去称为、类立克次氏体和类细菌,按新的分类系统,该病原菌为薄壁菌门韧杆菌属亚洲韧皮杆菌Liberobacter asiaticus。柑桔黄龙病菌菌体多数呈圆形、椭圆形或线形,少数呈不规则形,大小50600 nm1701600 nm。菌体的外部界限是膜质结构,厚为1733 nm,平均25 nm,由三层膜组成。(三)柑桔炭疽病 ( Citrus anthracnose )1.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花和果。1.1 叶片症状 有两种症状类型。叶斑型 (慢性型) 病斑多出现在成长叶片或老叶的近叶缘、叶尖处,病斑呈半圆型或近圆形,稍凹陷,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许多肉红色黏质小点;在干燥条件下则为黑色小粒点,散生或呈轮纹状排列 (分生孢子盘)。 叶枯型 (急性型) 症状常从叶尖开始,黄色或黄褐色,病健分界不明显,似云纹状。病部组织枯死后,常呈“V”字形,上生肉红色小点或黑色小点,病叶脱落。 1.2 枝梢症状 症状有两种。一种由梢顶向下枯死,病斑多发生在受冻害后的秋梢上,病部褐色,后灰白色,枯死,其上生许多小黑点。另一种是发生在枝梢中部,病部淡褐色,椭圆形,后扩展呈梭形,稍凹陷。1.3 幼果症状 病部暗绿色油渍状斑点,后扩至全果,在潮湿条件下,出现白色霉层及淡红色小粒点。症状表现有干疤、泪痕和腐烂三种类型。干疤型多在果腰部,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至深褐色,病部果皮革质或硬化。泪痕型症状为果皮外表红褐色或暗红褐色条点状微凸的干疤,似泪痕。腐烂型症状多在果蒂或其附近,初为淡褐色、水渍状,后变褐腐烂。2. 病原 为盘长孢状刺盘孢(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盘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有刚毛,深褐色,直或稍弯曲,具12个分隔,长40 m160 m。分生孢子梗呈栅状排列,圆柱形,无色单胞,顶端尖,大小为9.829.4 m2.84.9 m。分生孢子椭圆形至短圆筒形,稍弯曲或一端稍小,无色,单胞,大小为8.416.8 m3.54.2 m,内含12个油球。提示: 学习徒手切片方法切片炭疽病叶部病斑。切片时注意臂、腕、手指各部位的协调,刀片从外向内快速移动;制片时,注意浮载剂(水或乳酚油)的多少、盖盖破片的方法、避免过多产生气泡而影响观察;显微镜检玻片标本时,注意观察分生孢子盘是否于角质层下、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的形态及大小,分生孢子盘中有无刚毛、分生孢子梗有无隔膜、分生孢子内有无油球。(四)柑桔树脂病(Cirtus melanose) 病害因发生部位不同,有多种名称:发生在树干上的称树脂病或流胶病;发生在叶片和幼果上称为砂皮病或黑点病;发生在果实上称为褐色蒂腐病。1. 症状 病菌可危害树干、新梢、嫩叶和果实等,症状复杂。1.1 树干症状 有两种类型: (1) 流胶:病斑多发生在主干分叉处和其下的主干,以及易受日灼伤和冻害的部位。病部皮层组织松软,呈灰褐色,渗出黄褐色黏液。最后病部逐渐干枯下陷,病斑周缘产生愈合组织并隆起,中部已死亡的皮层开裂剥离,露出木质部。(2) 干枯:病部皮层红褐色,干枯微下陷,微有裂缝,但皮层不立即剥落,在病健交界处有一条明显的隆起线。在适温、高湿时,干枯型可转化为流胶型。木质部病健交界处有一条黄褐色的痕带,导管内有褐色胶体和菌丝。病树皮上形成黑色小点,潮湿时涌出淡黄色卷须状黏液。1.2 新梢和嫩叶症状 新梢和嫩叶病部表面产生黄褐色坚硬胶质小点。小点散生或密集成片,表面粗糙,故称为“砂皮”或“黑点”。病菌只限于表皮及其以下数层细胞。在枯死枝条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器。1.3果实症状 受害幼果表现“砂皮”或“黑点”症状。初为环绕蒂部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果皮较坚韧,病斑向脐部发展,边缘波纹状,最后可使全果腐烂。当果皮病变扩大至果面l312时,果心已全部腐烂,故有“穿心烂”之称。后期有时在病果表面产生白色菌丝体、黑色点状物和淡黄色丝状物。提示: 柑桔树脂病菌因侵染柑桔树体不同部位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特征,故有树干上的树脂病或流胶病;叶片和幼果上称为砂皮病或黑点病;果实上称为褐色蒂腐病等不同的称谓。观察树干症状时,注意观察病部是否深入到木质部、病健交界处有无褐色菌痕带;病树皮上是否黑色小点和淡黄色卷须状黏液。观察叶、梢、果部“砂皮”或“黑点”的症状特征。注意观察果实蒂腐的发生部位、感知果皮的坚韧度、病斑边缘是否具波纹状;剖果是否有“穿心烂” 的特征;病果表是否有白色菌丝体。2. 病原物病原物有性态为柑橘间座壳 Diaporthe citri (Faw.) Wolf ,子囊菌亚门间座壳属;无性态为柑橘拟茎点霉 ( Phomopsis cirri Fawcett ),半知菌亚门拟茎点霉属。有性态 子囊壳球形,埋藏在树皮下的子座组织中,喙部细长,突出于子座外;子囊无色无柄,长棍棒状,顶部较厚;子囊孢子无色,双胞,隔膜处缢缩,长椭圆形或纺缍形。无性态 分生孢子器在表皮下形成,近球形或不规则形,内产生两种类型分生孢子,一种为卵形,另一种为丝状或钩丝状,均为单胞,无色。提示: 注意观察子囊壳的形态、有无长喙。注意观察分生孢子器内的两种类型分生孢子形态。(五)柑桔脂点黄斑病 (Greasy yellow spot of citrus)1. 症状 脂点黄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的症状有脂点黄斑型、褐色小圆星型及脂点黄斑与褐色小圆星混合型三种,而以脂点黄斑型为主。1.1脂点黄斑型 叶片背面暗褐色至黑褐色的脂斑。与脂斑相对应的叶片正面,形成不规则形的黄色病斑,边缘不明显,中部有淡褐色至黑褐色的疱疹状小粒点。1.2 褐色小圆星型 病斑直径13 mm,边缘紫褐色,稍隆起,中央灰白色,少数病斑上长有黑色小粒点,为病菌的子囊壳。脂点黄斑型病斑在后期会有少数转变为褐色小圆星型。这种症状常见于秋梢的叶片上。1.3 混合型 为脂点黄斑和褐色小圆星混合型。提示: 脂点黄斑病因危害稍期而表现出两种完全相异的症状,以致过去曾认为是两种病害。注意观察脂点黄斑型叶正面的黄斑的特征、黄斑相对叶背面黑褐色的疱疹的特征,并注意和柑桔黄蜘蛛为害状的区别。2. 病原 有性态柑橘球腔菌 ( Mycosphaerella citri Whiteside )。无性态为柑橘灰色疣丝孢Stenella citri-grisea (Fisher) Sivanesan。有性态 子囊壳产生于崩溃的病叶两面,丛生,近球形,黑褐色,有拟孔口,子囊壳直径6585.8 m,高80.2 m96.2 m。子囊倒棍棒形或长卵形,成束着生在子囊壳基部,大小31.233.8 m4.76.0 m。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排列成二行。子囊孢子无色,长卵形,一端钝圆,一端稍尖,双胞,大小10.415.6 m2.63.4 m。无性态 分生孢子梗直立,近圆柱形,04个分隔,初无色,后变为淡黄褐色,而顶部色浅或无色,梗长1320.8m,梗粗2.63.9 m,梗壁偶尔有微疣。分生孢子多数圆柱形,少数倒棍棒形,直或弯曲,无色至淡黄褐色,表面密生微疣,多数单生,少数为23个链生,孢子基部有明显的脐;分生孢子大小1352 m2.32.9 m,08个分隔。(六)柑橘青霉病(Citrus blue mold)和柑橘绿霉病( Citrus common green mold )1. 症状柑橘青霉病和柑橘绿霉病两病症状相似。受害果实上产生水渍状、淡褐色、近圆形病斑,病部组织变软腐烂,用手指按压病部时,果皮易破裂。病部生白色霉状物,后转为青色或绿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周围有一圈白色菌丝环。两病症状比较见下表:提示: 注意两种病害霉层的颜色、白色菌丝环带的宽窄、边缘、气味和粘着性的差异。2. 病原物柑橘青霉病和柑橘绿霉病的病原物分别为意大利青霉( Penicillium alicum Wehmer)和指状青霉(P. digitatum Sacc),半知菌亚门青霉属。病原形态比较见下表:表1 柑橘青霉病和柑橘绿霉病两病症状比较 项 目 青 霉 病 绿 霉 病分生孢子丛白色菌丝环软腐边缘果腐速度气味粘着性青色,在果皮外表及果心空隙中形成,发生较快外观粉状较窄,约13 mm宽边缘明显,较整齐较慢发霉气味果实腐烂后与包果纸不粘连绿色,仅在果皮外表形成,发生较慢略带粘性,微有绉褶较宽,约815mm边缘不明显,不整齐较快芳香气味果实腐烂后与包果纸粘连在一起 表2 意大利青霉与指状青霉形态比较 分生孢子梗(m) 小梗(m)分生孢子(m)意大利青霉指状青霉15030045501604511.513.83416.123454.92.76.84.2提示: 学习挑制片的方法。用解剖针挑取少许柑桔青霉病和柑桔绿霉病症状部的霉层制片观察病原物。注意观察两种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先端扫帚状分枝的多少、形态特征;小梗的形态及分生孢子形态、大小、是否串生等特征。(七)桃缩叶病( Peach Leaf Curl )1. 症状 桃缩叶病主要为害桃树幼嫩部分,以嫩叶片为主,也可为害花、嫩梢和幼果。1.1 叶部症状 叶片变厚变脆,凹凸不平,卷曲,红褐色,叶表面生出一层灰白色粉状物(子囊层)。1.2 枝梢症状 受害后呈灰绿色或黄色,病部肥肿,枝条节间短,其上叶片丛生。1.3 花症状 受害其花瓣肥大变长。1.4 幼果症状 受害呈畸形,果表龟裂。提示: 注意观察叶部畸形的特点,注意与蚜虫为害状的区别。2. 病原物 病原有性态为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 (Berk) Tul.,属子囊菌亚门。子囊生于叶片角质层下,无包被,栅状排列。子囊圆筒形、顶部平截,无色,大小为1842 m512 m内含4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57 m45 m,可在子囊内芽殖和产生许多芽孢。芽孢子卵圆形,分为厚壁和薄壁两种。提示: 注意该病原菌子囊外无包被,子囊裸生;注意观察子囊的形态特征及足胞;子囊内子囊孢子的个数是否为8个,为什么?(八)桃穿孔病(Peach shot hole)1.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害果实和枝条。1.1.细菌性穿孔病 叶部症状 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大小约2 mm左右。病斑周围呈水渍状并有黄绿色晕环,病健组织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纹,脱落后形成穿孔,穿孔边缘破碎,不整齐。2.霉斑穿孔病 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 mm6 mm,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污褐色霉状物。3.褐斑穿孔病 圆形病斑,直径约1 mm4 mm,边缘清晰并略显环纹。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状物,中部干枯脱落,形成边缘整齐的穿孔。提示: 穿孔病在核果类果树樱桃、李、杏上均有发生。注意观察穿孔边缘是否破碎、整齐,病斑上有无霉层及颜色、及病斑周围是否呈水渍状和有黄绿色晕环;注意区别细菌性穿孔和真菌性穿孔的差异。2. 病原物2.1 细菌性穿孔病 病原为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桃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runi (Smith) Dye.,属薄壁菌门黄单胞菌属。菌体短杆状,大小1.41.8m0.20.8m,单极生16根鞭毛,有荚膜,无芽孢。2.2 霉斑穿孔病 病原为嗜果刀孢菌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 (Lv.) Aderh.,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梗有分隔,暗色。分生孢子梭形椭圆形或纺缍形,有36个分隔,稍弯曲,淡褐色,大小1628.5 m910.5 m。2.3 褐斑穿孔病 病原为核果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circumscissa(Sacc.)Liu & Guo. 分生孢子梗1016根呈束生长,橄榄色,不分枝,直立或弯曲,02分隔,大小1232 m34 m。分生孢子梗着生于子座上。分生孢子细长,鞭状,倒棍棒状或圆柱形,棕褐色;直立或微弯,312个分隔,大小24120 m34 m。(九)葡萄霜霉病(Grape downy mildew)1. 症状 霜霉病为害葡萄所有绿色器官,以叶片受害最重。1.1叶部症状 病斑黄色至红褐色、坏死,多角形,多数病斑相互融合成大斑。后期病叶干枯脱落。1.2新梢、卷须、穗轴、叶柄症状 病斑微凹陷、黄色至褐色病斑,病梢生长停滞,扭曲,甚至枯死。1.3果梗及果实症状 果梗黑褐色坏死,果粒病部灰色变硬下陷。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霜状霉层( 孢囊梗及孢子囊 ) 为其典型特征。提示: 白色霜状霉层是霜霉病的般特征,但并非霜霉病都呈白色霜状霉层。大多数霜状霉层生于叶背、却或多或少的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2. 病原物 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 (Berket Curtis) Berl.et deToni属鞭毛菌亚门。孢囊梗自气孔伸出,46根成束,树枝状,无色,单轴分枝3 6次,一般23次,分枝处近直角,长400780 m,宽6 10 m。分枝末端有23个短梗,圆锥形,末端钝。孢子囊着生在短梗上,无色,单胞,卵形或椭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大小12.625.2 m11.216.8 m,游动孢子肾形,大小7.59.0 m67 m,在扁平的一侧生有2根鞭毛。卵孢子褐色,球形,直径3035 m,外面包着皱缩的藏卵器壁。翌年春季,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在芽管先端形成芽孢囊,大小2836 m,萌发后产生3056个游动孢子。提示: 学习撕制片法制片观察病原,其作法为用镊子夹住病斑边缘,撕下病斑后取最薄部位(不带叶肉组织)制片。孢囊梗的分枝处的特点(二叉分枝、假二叉分枝、是否有一主轴、分枝是锐角或近直角等)及顶端形态是分属的重要依据。注意观察孢囊梗丛何处伸出,是否有一主轴;分枝处是否为近直角;短梗(着生孢子囊处)形态特征;观察孢子囊的形态及乳突。(十)葡萄黑痘病 (Grape anthracnose)1. 症状 黑痘病主要为害葡萄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等绿色幼嫩的部分。1.1叶部症状 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坏死呈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紫色,直径14 mm。中央破裂穿孔,周缘紫褐色晕圈。1.2 叶脉症状 病斑梭形,凹陷,灰色或灰褐色,边缘暗褐色,组织干枯后,常使叶片扭曲,皱缩。1.3果实症状 病斑圆形褐色,直径25 mm,中央凹陷,呈灰白色,外部仍为深褐色,周缘紫褐色,似“鸟眼状”。潮湿时,病斑上出现乳白色的粘质物(分生孢子团)。 提示: 注意观察果实似“鸟眼状” 病斑,撕开病斑观察病部是否伸入果肉;注意观察由于叶脉受害、穿孔致使叶片扭曲、皱缩的特点。2. 病原物 葡萄痂圆孢 (Sphaceloma ampelinum de Bary) 属半知菌亚门。有性阶段为痂囊腔菌Elsinoe ampelina (de Bary) Shear属子囊菌亚门,我国尚未发现。分生孢子盘半埋生于寄主组织内,直径60 m;分生孢子梗短小,无色,单胞,大小6.613.2 m1.32.0 m;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卵形,无色,单胞,稍弯曲,两端各有一个油球,大小4.811.6 m2.23.7 m。(一)葡萄褐斑病 ( Grape brown spot )1. 症状 褐斑病仅为害叶片。1.1大褐斑病 病斑定形后,直径310 mm的称大褐斑病;直径23 mm的称小褐斑病。大褐斑病在美洲系统葡萄上,病斑不规则或近圆形,直径约59 mm,边缘红褐色,中部黑褐色,外围黄绿色,背面暗褐色,并生有黑褐色霉层。1.2小褐斑病 病斑圆形,深褐色,中部颜色稍浅,后期背面长出黑色霉状物。2. 病原物 2.1大褐斑病 葡萄褐柱丝霉Phaeoisariopsis vitis (Lev.)Sawada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梗束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细长,常1030根集结成束状,单根分生孢子梗大小92225 m2.84.0 m,有隔膜15个,暗褐色,顶端有着生孢子的疤痕12个。分生孢子棍棒状,暗褐色,稍弯曲,基部稍膨大,上部渐狭小,有隔膜711个,大小2384 m7l0 m。2.2小褐斑病 座束梗尾孢Cercospora roesleri (Catt.) Sacc.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梗较短,每丛仅数根,松散不集成束状,淡褐色,大小158221 m4.0 m;分生孢子长柱形,直或稍弯曲,有35个分隔,棕褐色,大小2678 m69 m。(二)其它病害 柑桔流胶病、根结线虫病、根线虫病、裂皮病、黑腐病、桃褐腐病、等病害的症状及病原观察。四、实验作业1. 绘柑桔炭疽病病原形态图。2. 绘桃缩叶病的病原形态图。3. 绘葡萄霜霉病的病原形态图。4. 绘葡萄褐斑病的病原形态图。5. 比较柑桔溃疡病和疮痂病叶部症状特点。实验四、苹、梨和枣病害、目的要求识别和掌握苹、梨和枣主要病害的症状及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学习描绘病害症状图和病原形态图的技巧;学习徒手切片和挑制片技术。二、材料、仪器和用具材料:苹、梨和枣主要病害的玻盒标本,浸渍标本、新鲜标本和病原菌玻片标本;各种苹果病害的挂图和多媒体课件。仪器和用具:电视显微系统、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镊子,培养皿,双面刀片、通草,浮载剂等。三、实验操作(一)苹果腐烂病 (Apple canker)1. 症状 症状表现为溃疡型和枝枯型两种,以溃疡型为主。溃疡型 病部红褐色,略隆起,水渍状,组织松软,用手指按压即下陷。后皮层腐烂,流出黄褐色汁液,湿腐状,有酒糟味。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不清晰;后期病部失水干缩,黑褐色下陷,生黑色小粒点(外子座及分生孢子器)。天气潮湿,病部产生橘红色卷须状物(分生孢子角),生黑色粒点(内子座及子囊壳)。枝枯型 病部形状不规则,红褐色或暗褐色,有明显的赤褐色轮纹,具黑色小粒点。提示: 苹果树腐烂病与干腐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注意该病在发生部位(主干和主枝)、流出黄褐色汁液的多少、酒糟味的浓淡、黑色小点的大小和疏密、潮湿时有无桔黄色卷须状物等上两病的区别。2. 病原物 病菌有性态为苹果黑腐皮壳(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属子囊菌亚门。无性态为壳囊孢(Cytospora sp.),属半知菌亚门。外子座黑色圆锥形,子座内含1个扁瓶形、几个相通的腔室分生孢子器,直径为480 m 1600 m。分生孢子梗无色、长10.520.5 m;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香蕉形或腊肠形,两端圆,微弯曲,4.010.0 m0.81.7 m;具橘红色卷须状孢子角。内子座在外子座的下面或旁边形成,内含314个子囊壳。子囊壳球形或烧瓶形,直径为320540m,具有长颈、颈长540 m860 m,顶端有孔口。子囊长椭圆形或纺锤形,一端较宽,顶端钝圆或较平,2835 m7.010.5 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排列成两行或不规则,无色,单胞,腊肠形或香蕉形7.510.0 m1.51.8 m。提示: 注意观察该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均分别生于外子座和内子座上的特征、分生孢子器为多腔室及从器口涌出桔黄色卷须状物的特点。(二)苹果褐斑病(Marssonia Leaf Brown Spot)1. 症状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和果实。叶部症状病斑有三种类型:1.1同心轮纹型 病斑近圆形,直径为1cm2cm,中心褐色,四周黄色,周围有绿色晕,病斑中部生排列成同心轮纹的黑色小粒点。1.2 针芒型 病斑褐色,不规则,上生由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和黑色菌索组成呈针芒放射状扩展。1.3 混合型 病斑很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0.5cm3cm,暗褐色,黑色小点在病斑中部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病斑外围呈放射状排列。果实症状 病斑圆形或不整形,直径约6 mm12 mm。病斑褐色,凹陷,表面有黑色小粒点。提示: 注意观察该病叶部病班周围具绿色边缘及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与线(菌索)相连呈放射状的特征;注意症状的三种类型特点、注意与苹果花叶病(病毒病害)的花叶的区别。2. 病原物 有性态为苹果双壳菌Diplocarpon mali Harada et Sawamura,属子囊菌亚门。无性态为苹果盘二孢Marssonina coronaria (Ell.et Davis.)Davis,属半知菌亚门。无性态 菌索,多分枝,穿行于表皮下,交叉点上着生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初埋生于角质层下,成熟后外露,直径为100 m200 m。分生孢子梗呈栅状排列,无色、单胞、棍棒状,大小1520m34m。孢子梗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双胞,中间缢缩,上大且圆,下小而尖,呈倒葫芦状。大小为13.218m7.28.4m,内含24个油球,偶有单胞的分生孢子产生。有性态 子囊盘肉质,钵状,大小105200m80125m。子实层由子囊和侧丝组成,子囊阔棍棒状,有囊盖,大小4049m1214m。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香蕉形,一端稍弯曲,成熟后有隔膜,大小2430m56m。提示: 病原菌以无性态常见。其种名苹果盘二孢告之我们病原菌的产孢结构为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为双胞;注意观察双胞的特点、有无油球。(三)苹果白粉病(Apple Powdery Mildew) 1. 症状 白粉病主要危害新梢、嫩叶,也危害花器、芽、幼果等。新梢症状 节间缩短、叶细长、叶缘上卷、质脆、被一层白粉覆盖,后期变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动汽车锂电池PHM技术研究
- 污泥与煤共气化灰熔融特性和反应动力学研究
- 2025年医保基金自查自纠报告
- 哈尔滨市人民医院肺减容术适应证把握考核
- 运城市人民医院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临床应用考核
- 鄂尔多斯市中医院生活方式干预的个性化处方制定考核
- 2025年养老机构老年人休闲娱乐合同协议
- 煤矸石粉充填料浆流变及长距离管输特性试验研究
- 2025年供用热力合同(GF-1999-0503)热力设施维护保养合同续约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研究报告
- 2025年院级住培师资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行政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南邵阳武冈市城乡供水有限公司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3卷合一)
- GB/T 31971.3-2025船舶与海上技术海上环境保护:撇油器性能试验第3部分:高黏度油
- 《土木工程智能施工》课件 第3章 土方作业辅助工程-土壁支护2
- 艺人独家经纪合同(标准版)
- 福建省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职业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试题及答案(2025年)
- 商业银行统一报表平台:设计理念、技术实现与实践成效
- 《守望成长法治护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 (正式版)DB1501∕T 0021-2021 《园林绿地分级养护技术规程》
- 乌鲁木齐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与审查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