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城市花园6#楼双排架施工方案.doc_第1页
锦江城市花园6#楼双排架施工方案.doc_第2页
锦江城市花园6#楼双排架施工方案.doc_第3页
锦江城市花园6#楼双排架施工方案.doc_第4页
锦江城市花园6#楼双排架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部分 编制说明2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三、一般规定2第二部分 脚手架施工方案3第一节 施工准备3第二节 脚手架搭设的构造要求4一、双排外脚手架搭设要求4二、落地式承重平台搭设要求:(卸料平台)8第三节 脚手架的施工10第四节 脚手架的拆除11第三部分 脚手架的计算13第一节 双排外脚手架的计算13第二节 承重平台计算19第一部分 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甲方提供的施工图纸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4、建筑施工脚手架使用手册二、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锦江城市花园6楼2、建设单位:四川省国嘉地产有限公司 成都永进合能房地产有限公司3、建设地点: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东洪路4、工程概述:锦江城市花园6楼工程为一类建筑,地上三十四层。总建筑面积为20895.77m2,建筑物总高为98.85m。0.000米相当于绝对标高523.44。本脚手架(24米以下)采用双排扣件式落地脚手架,使用均布荷载不得超过2000N/M2,扣件必须紧固,脚手架设计铺板层为二层,作业层为二层,脚手架内每三层设一道水平防落网,外面周边满挂密目网。三、一般规定1、搭设脚手架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搭设脚手架的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3、搭设脚手架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4、搭设脚手架的人员必须严禁酒后作业。5、操作时应精力集中,禁止打闹和嬉笑。6、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5级以上,高温、雨雪天气)影响安全施工时停止高处作业。7、脚手架外侧设置密目式安全网,网间必须严密。8、施工层以下每三层设一道水平防护网。9、脚手板必须满铺。10、脚手架搭设应有足够的面积(宽度一般为1.2米)。11、脚手架使用荷载不超过2000N/M2。12、必须避雷针,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第二部分 脚手架施工方案第一节 施工准备1、熟悉施工图,了解建筑物的构造形式、框架开间尺寸、阳台形状及挑出情况。2、平整场地,对外架(含承重平台)地基进行处理,当基坑(或基槽)为回填土时,回填土应用机械分层回填夯实,每层300mm,夯实到200mm,并应对回填土进行密实度的检测,一般情况下,回填土的密实度不得小于90%。脚手架底座标高宜高出自然地坪50mm。3、在架子周围设置畅通的排水沟。4、根据施工进度要求,组织脚手架材料的进场,并按规定进行验收,验收要求见JGJ130-2001中8.1节内容。进场后的材料应根据平面布置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有排水措施。5、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有产品质量合格证。(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符合国标93直缝焊接钢管(GBT13793)或低压液体输送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号普通钢管的规定,即符合国标碳素结构钢(GBT700)中235级钢的规定。()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JGJ1302001规范表.的规定。6、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更换;(此条为强制条款)()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搭设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底,并作好交底记录。第二节 脚手架搭设的构造要求一、双排外脚手架搭设要求根据本工程(框剪)结构的开间及外排柱网尺寸、平面形状、建筑物的高度(24米以下)以及施工的需求决定本部分双排外脚手架采用封闭式沿建筑物四周连通随主体结构施工同步搭设,作为主体施工的安全防护和外装饰的操作架,其尺寸为立柱纵距.5,横距.0,步距.,内排立杆离墙、柱净距450。脚手架搭设顺序如下:地基处理安放垫木(垫板)、底座竖立杆搭设水平杆及扫地杆(搭拆抛撑)搭设剪刀撑及横向斜撑铺脚手板安踢脚板及栏杆挂安全网。搭设基本要求:1、立杆(1)立杆垫板采用50mm厚,宽度不小于200mm,长度不小于2.8m的木板纵向连续布置,每端挑出立杆长不小于500mm, (2)立杆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3)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a.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b.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2、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a、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b、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小于纵距的1/3。纵向水平杆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本部分采用冲压脚手板或木脚手板,纵向水平杆不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但应紧靠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于立杆上严禁拆除。靠墙、柱一端的外伸长度为300mm,并距墙、柱净距不得大于100mm。(3)脚手板的构造要求a. 本部分外架脚手板采用冲压钢跳板或木跳板,长度为2000至2200mm,厚度不得小于50mm,当用木跳板时宽度不得小于200mm,两端应各设置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b. 本部分脚手板铺设采用搭接,搭接处应在横向水平杆处,每端挑出长度不应小于100mm,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3、连墙件的构造要求a. 连墙件采用483.5钢管与框架柱刚性连接,框架柱上先用脚手架扣成抱箍,然后与连墙杆用十字扣件连接。b. 连墙杆的间距为纵向3.43.8m,横向5.6m,即两步三跨布置,从一层第一步架开始设置,连墙杆应水平设置,与脚手架的连接亦应用直角扣件连接,连接点应靠近主节点,与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4、剪刀撑与横向斜撑(1)剪刀撑的构造要求 a. 剪刀撑的布置应在双排架的外侧主立面沿整个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b. 每道剪刀撑的宽度为4跨,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4560之间。c.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d.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0m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沿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2)横向斜杆的构造要求本部分外架为24m的封闭式双排架,其构造如下:每面外架的第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杆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纵向水平杆上,旋转扣件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然后每隔6跨设置一道。5、斜道斜道构造要求如下:(1)本部分外架高为24m,斜道仅为上人斜道,斜道应附着在外脚手架上与外架同时搭设。(2)斜道采用之字型、宽度1.2m,坡度为1:3,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平台宽度不得小于斜道宽度。(3)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和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4)斜道外侧及端部应分别从底至顶设置剪刀撑和横向斜撑。(5)斜道脚手板采用冲压钢跳板或木跳板纵向铺设,接头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应用三角木填平。(6)斜道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mm。6、安全防护(1)外脚手架的外侧满铺符合规定的密目安全网,操作层应设1.2米高的防护栏杆和180高的挡脚板。当为临街面时,还应满铺竖向钢板网。(2)除操作层满铺脚手板随建筑物的升高逐层上升,从第四层起每隔12m高,应满铺一层脚手板作为高层施工的垂直防护。(3)根据四周的情况,在人员行走处的在二层楼面搭设水平安全网或安全防护棚。当为人行通道时应满铺50mm厚木跳板作防护棚。二、落地式承重平台搭设要求:(卸料平台)根据本部分单层建筑面积为700m2决定搭设两座承重平台,便于主体施工时模板和架料在垂直和水平运输时的临时转运需要,每座承重平台的尺寸为2.1m7.35m或2.1m8.40m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为1.05m。即纵向8根或9根立杆,横向3根立杆。承重平台允许堆放(或使用)的活荷载标准值不得超过均布荷载为4KN/m2或集中荷载10KN。集中荷载应使用面积为0.8m(1.21.)m的料盘盛装,并隔跨放置。承重平台的构造要求如下:1、承重平台的布置如下图: 2、脚手架的地基应是原土,当为回填土时应用砂夹卵石分层回填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厚。3、立杆的垫板应用500mm500mm50mm的C20钢筋砼垫板或200250mm宽,50厚木板横向连通设置(两跨),当用木板时立杆下应用13013010加短筋的钢板作底座(同外架)。4、承重平台的步距根据楼层的层高来决定一般为标准层高的1/2,即1.5m1.6m,当底层层高超过3.8m时,底层应用3步架搭设。5、搭设承重平台脚手架时应将横向水平杆放在纵向水平杆的下方,钢木跳板或木跳板横向满铺放在纵向水平杆上。同时按外脚手架规定在立杆的下部200mm处分别搭纵、横向扫地杆。6、承重平台的两端及外侧应搭设剪刀撑,剪刀撑的跨数为24跨,斜杆与地面的夹角为45o60o。7、连墙杆的布置为两步三跨,应与主体结构刚性连接,并从底层第一步架开始设置。8、承重平台架随主体结构的上升逐层上升,为便于堆放材料中排内部的立杆可在同步楼面处对接,其他立杆应按脚手架的规定错步对接。操作层应沿四周搭1.2米高的安全栏杆和180高的挡脚板。第三节 脚手架的施工1、脚手架搭设前单位工程负责人应按本工程脚手架的搭设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应按规范第8.1.1 8.1.5条的规定及前述施工准备的内容对钢管、扣件、脚手板进行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3、搭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4、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行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5、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规范8.2.4的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6、严禁将外径483.5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7、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符合前述的构造要求外,并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8、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内侧;(2)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3)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4)中栏杆应居中设置。9、脚手架搭设至一定高度须要使用时,应检查下列项目:(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杆、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3)扣件螺栓是否满足4065Nm拧紧扭力矩的要求;(4)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表8.2.4项次1、2规定;(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6)是否超载。10、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验收文件是应有量化数据。第四节 脚手架的拆除1、脚手架拆除前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安全技术交底。2、拆除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3、拆除脚手架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杆、支撑体系是否符合构造要求。(2)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超过24m的外架还应将拆除方案报市安监站。(3)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4、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2)连墙杆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3)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4)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按规定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5、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构配件严禁抛至地面。(2)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规定及时检查、整修和保养,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第三部分 脚手架的计算第一节 双排外脚手架的计算立杆横距1.05m、纵距1.8m、步距1.8m本部分双排外脚手架为主体施工的防护架和外装饰的操作架,搭设高度为24m,为此设计计算按装饰架计算:计算简图如下:1、荷载恒载:a.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查规范附录A表A-1为0.1337KN/mb. 冲压钢脚手架板自重标准值:查表4.2.1-1为 0.30KN/m2c. 栏杆、冲压钢脚手板挡板自重标准值查表查表4.2.1-2为 0.11KN/m2活荷载:a. 装修脚手架标准值 查表4.2.2为 2KN/m2b. 结构脚手架标准值 查表4.2.2为 3KN/m2c. 基本风压标准值 查荷载规范 w0=0.3KN/ m22、横向水平杆计算a. 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计算:截面特征 E=2.06105N/mm2483.5钢管查规范附录B A=4.89cm2 W=5.08cm3 I=12.19cm4 i=1.58cmf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计算值为205 N/mm2双排架外伸长度取a1=300mmM=1.2MGK+1.4MQK恒载:MGK =qGKlb2/81-( a1/lb)2=0.31.81.052/81-(0.3/1.05)2=0.480.13780.9184=0.0607KNm活载:MQK =qQKlb2/81-( a1/lb)2=21.81.052/81-(0.3/1.05)2=3.60.13780.9184=0.4556KNmM=1.2MGK+1.4MQK =1.20.0607+1.40.4556 =0.07284+0.63784=0.71068 KNm=710.68 KNmm=139.90205 N/mm2(f)b. 横向水平杆的挠度计算:v=qk=(Qp+Qk)S1=(0.3+2) 1.8=4.14 KNmv=2.61mm规范表5.18规定v为L/150与10mm L=1050mm L/150=7mmvv 符合要求c. 横向水平杆扣件抗滑移计算:q=(1.20.3+1.42.0) 1.8=5.688KN/m R=0.55.6881.05+5.6880.3 =2.986+1.706=4.692KNRc安全规范表5.1.7直角扣件抗滑Rc=8KN3、立杆稳定性计算根据规范4.3.2条基本风压为0.3KN/m2,小于0.35 KN/m2。本部分连墙点布置为3.65.4=19.44 m2,小于30 m2,因此验算脚手架稳定性时,可不考虑风荷载的作用。本部分脚手架高度为24米,按规范每12米一道脚手板,脚手板应为2层,装饰施工为两层同时操作,立面安全网用3535,绳径3.2,自重0.01 KN/m2。作用于立杆底部的轴向力计算如下: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1K=0.133724=3.209KN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0.51.8(1.05+0.3)20.3=0.729KN立安全网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3K=1.8240.01=0.432KN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QK=0.51.8(1.05+0.3)22=4.86KNN=1.2(NG1k+ NG2K+ NG3K)+1.4NQK = 1.2(3.209+0.729+0.432)+1.44.86 = 12.048KN立杆的计算长度l0l0=kh k取1.155,查表5.3.3,=1.5 =1.1551.51.8 =3.12 (m) = l0/i=(3.12102)/1.58=197.5查附录C,=197.5时,=0.185=N/(A)=12.048103/(0.1854.89102) =133.18N/mm272kpa不安全,应将垫板尺寸加大。现将垫板尺寸改为200mm宽、1200mm长木垫板p=12.048/(0.21.2)=50.2kpa72kpa 安全。第二节 承重平台计算承重平台搭设构造形式及计算简图:荷载: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0.30 KN/m2 荷载: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0.3 K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4.0 KN/m2施工集中荷载标准值 10 KN1、纵向水平杆计算 A、施工均布荷载作用下 Mmax=-0.125 ql 2 (1)强度计算 MGK=-0.1250.31.051.052=0.04341 KN.m MQK=-0.12541.051.052=0.57881 KN.m M=1.2 MGK+1.4 MQK =1.20.04341+1.40.57881=0.86243 KN.m=M/W=0.86243103103/5.08103=169.77N/mm2205 N/mm2 安全 (2)支座扣件抗滑计算 支座剪力 N=0.625ql NGK=0.6250.31.051.05=0.2067 KN NQK=0.62541.051.05=2.7563 KN N=1.2NGK+1.4NQK =1.20.2067+1.42.7563=4.1068KN 8KN 安全 (3)跨中挠度计算V=0.521ql4/100EJq=1.05(0.3+4)=4.515 KN/mV=0.5214.515(1.05103)4/1002.0610512.19104 =1.1386mm 1050/150=7mmB、施工集中荷载作用下:以集中荷载横向放置的最利情况计算 (如下所示)最不利杆件为中部纵向水平杆件:纵向水平杆计算由10KN集中荷载传给中部纵向水平杆的总荷载为:NQK(中)=1.3765=6.88 KNNQK(中)按1m长钢管分配,其集中荷载变为均布后即为6.88 KN/m此时中部纵向水平杆的受力和计算简图示意如下:(可按三跨连续梁计算)q恒=0.31.05=0.315 KN/mq活=6.88 KN/m 由集中荷载10KN传来由恒载产生的最大弯矩MGK(中)=0.025 q恒l2=0.0250.3151.052=0.008682 KN.mMGK(B)=-0.1 q恒l2=-0.10.3151.052=0.03473 KN.m(一)由活载产生的最大弯矩MQK(中)=0.075 Q活l2=0.0756.881.052=0.5689 KN.mMQK(B)=-0.05 q活l2=-0.056.881.052=0.3793KN.m(一)M中=1.2 MGK(中)+1.4 MQK(中) =1.20.008682+1.40.5689=0.80688 KN.mMB=1.2 MGK(B)+1.4 MQK(B) =1.20.03473+1.40.3793=0.57270 KN.m=M/W=0.80688106/5.08103=158.83N/mm2 205 N/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