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戴明和朱兰的全面质量管理 演讲 小组成员 2020 3 23 1 企业史与管理思想 1836 1914 1949 前工业化 工业革命 世界大战 孙子兵法 孙子TheArtofwar SunTzu 500BC 君主论 尼科罗 马基雅维利ThePrinceNicolo Machiavelli 1500 国富论 亚当 斯密TheWealthofNations AdamSmith 1776 战争论 冯 克劳塞维兹OnWar KarlVonClausewAz1831 机械和制造工业经济学 查尔斯 巴贝奇OntlleEconomyOfMachineryandManufactures CharlesBabbage1832 科学管理原理 弗雷德里克 泰勒ThePrinciplesofScientificManagement FrederickW Taylor1911 动作研究 弗兰克 吉尔布雷思MotionStudy FrankGilbreth1911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亨利 法约尔GeneralandIndustrialManagement HenriFayol1916 我的生活和工作 亨利 福特MyLifeandWork HenryFord1923 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 马克斯 韦伯TheTheoryoflndusirhiManagement MaxWebez 1924 前进中的工业 詹姆斯 穆尼 阿兰 雷里OnwardIndustry JamesMooney AlanReiley1931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埃尔顿 梅奥TheftumanProblemsofanIndustrialCivilzation EltonMayo1933 怎样赢得朋友和影响别人 戴尔 卡耐基HowtoWinFriendandInfluencePeople DaleCarnegie1937 经理的职能 切斯特 巴纳德TheFunctionsoftheExecutive ChesterBarnard1938 动态管理 玛丽 帕克 弗洛特DynamicAdministration MaryParkerFollett1941 管理行为 赫伯特 西蒙AdministrativeBehavior HerbertSimon1947 2020 3 23 2 2000 1949 工业文明 后工业化 企业中的文化变革 1951 艾略特 雅克 动机与人格 1954 亚伯拉罕 马斯洛 管理实践 1954 彼得 杜拉克 组织的人 1956 威廉 怀特 帕金森定律 1958 帕金森 激励因素 1959 弗雷克 赫兹伯格 企业的人性面 1960 道格拉斯 麦格雷戈 管理新模式 1961 伦西斯 利克特 营销中的创新 1962 泰德 李维特 战略和结构 1962 阿尔弗雷德 钱德勒 公司行为理论 1963 里查德 赛特 詹姆斯 马驰 一个企业和它的信条 1963 托马斯 沃特森 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 1963 阿尔弗莱德 斯隆 管理方格理论 1964 罗伯特 布莱克 珍 穆顿 企业战略 l965 伊戈尔 安索夫 管理的意愿 1966 马文 鲍尔 营销管理 1967 菲利普 科特勒 不连续的时代 1969 彼得 杜轻克 彼得法则 1969 劳伦斯 彼得 提升组织 1970 罗伯特 汤塞德 管理工作的本质 1973 亨利 明茨伯格 组织内学习 1978 克里斯 阿基瑞斯 唐纳德 施翁 领导能力 1978 詹姆斯 麦格莱格 伯恩 丰田的生产系统 1978 大原太一 行动学习 1979 黎文斯 竞争战略 1980 迈克尔 波特 第三次浪潮 1980 厄文 托弗勒 日本的管理艺术 理查德 帕斯卡 安东尼 艾索思 追求卓越 1982 彼得斯 罗伯特 沃特曼 大趋势 1982 约翰 奈斯比 战略家的思想 1982 大前研一 走出危机 1982 德华兹 戴明 变革大师 1983 罗沙白 默丝 坎特 管理队伍 他们成败的原因 1984 梅雷迪恩 贝尔宾 管理 1984 哈诺德 格尼恩 领导 1985 华伦 贝尼斯 伯特 纳纽斯 组织文化与领导力 1985 艾德佳 沙因 1964 日本制造 1986 盛田昭夫 关键时刻 1987 简 卡尔森 质量计划 1988 约瑟夫M 朱兰 寻求繁荣 1988 松下幸之助 超越界限的管理 1989 克里斯多弗 巴列特 舒曼特拉 高沙尔 非理性时代 1989 查尔斯 汉迪 没有国界的世界 1990 大前研一 国家竞争优势 1990 迈克尔 波特 边缘管理 1990 理查德 帕斯卡 第五项修炼 1990 彼得 圣吉 管理的解放 1992 汤姆 彼得斯 独树一帜 1993 利卡杜 索姆勒 再造企业 1993 詹姆斯 钱辟 迈克尔 哈默 跨越文化浪潮 1993 冯斯 琼潘纳森 战略计划的兴衰 1994 亨利 明茨伯格 企业层战略 1994 麦克 古德 马克斯 亚历山大 安德鲁 坎贝尔 为未来而竞争 1994 格雷 哈默尔 C K 帕拉哈莱德 企业精神 贯彻始终 1994 詹姆斯 柯林斯 杰瑞 波拉斯 惠普之道 1995 大卫 帕卡德 长寿公司 1997 阿里 德赫斯 知识资本 1997 托马斯 斯图尔特 模糊 在相互联系的经济中的变化速度 1997 斯坦 戴维斯 克里斯托弗 梅耶 2020 3 23 3 1836 1914 1949 1964 2000 前工业化 工业革命 工业文明 后工业化 数字时代 世界大战 质量检验 事后把关 统计控制 SPC W A Shewhart 1924 统计质量控制 SQC 朱兰 质量控制手册 A V Feigenbaum TQC 1956 1951 全面质量管理 TQC 摩托罗拉 通用 1980 6 管理 2020 3 23 4 戴明介绍 戴明 WilliamEdwardsDeming 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 他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享誉全球 以戴明命名的 戴明品质奖 至今仍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 作为质量管理的先驱者 戴明学说对国际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始终产生着异常重要的影响 戴明学说简洁易明 其主要观点 十四要点 成为本世纪全面质量管理 TQM 的重要理论基础 2020 3 23 5 戴明与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无条件投降 戴明被麦克 阿瑟将军以军事顾问的身份带到日本 与日本高官之间签订了一个承诺书 这段历史在戴明的 质量管理思想 中留下了记录 如果日本全国推行质量管理 我承诺日本不用五年超过美国 当时的日本民不聊生 别说五年 即使十年日本人也愿意 所以他们抓住了戴明这根救命稻草 结果也确实不负众望 日本人仅用短短四年的时间就超过美国 成就了质量管理的神话 也引起了当时美国总统卡特的高度关注 2020 3 23 6 丰田VS福特 KO 戴明为日本带去的最成功改变就是丰田汽车 当年 美国福特一直以汽车行业的老大自居 尽管生产的汽车都是黑色 依然畅销无阻 戴明看到其中的商机 将质量管理理念导入丰田 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 进行换位思考 满足客户需求 进行个性化生产 通过戴明质量管理理念这一桥梁 汽车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进入了个性化生产时代 不仅成就了日本 也改变了人类世界 2020 3 23 7 戴明与美国 面对福特亏损600多亿美元 通用亏损1000多亿美元的状况 美国人邀请戴明 一个帮助日本超过美国 缔造质量神话的美国人 回国进行了一场为期四天半的演讲 这场演讲的内容震惊了美国 更震惊了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 戴明在去美国企业做演讲之前 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做出承诺 否则拒绝演讲 当时福特的总裁比尔森派助理邀请戴明演讲 戴明拒绝了 不是因为他清高 而是在他的理念中 邀请人关乎企业领导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 更会直接影响管理实行的程度 比如说 丰田的职业经理人大野耐一先生就是精益生产方式的发明者 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管理的关注程度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所以比尔森亲自邀请戴明到福特讲课时 戴明欣然接受了 2020 3 23 8 戴明与中国 1986年 美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同时从日本引进改良后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如今美国已经普及了这一理念 而中国虽然在当时的国有企业中都成立了 全职办 但是仅存在了短短两年 改革开放来了 全国人民转而关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 无人关注企业的管理技术 中国的质量管理被耽误了15 20年 到了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中国要与美国接轨 与世界接轨 于是开始关注并学习美国企业 美国实行ISO9000 国内企业就抄捷径模仿 ISO9000本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出口订单 却因为国内企业的内部管理跟不上 被执行得面目全非 2020 3 23 9 十四点原则 质量是一种生存方式 是工业之所以具有生命力 尤其是管理之所以存在的意义 为质量而管理 是戴明永恒不变的话题 走出危机 一书生动地描绘了戴明的14条论断 戴明质量管理理念被归纳为十四要点 这十四要点一直是学习现代质量管理的 圣经 2020 3 23 10 十四点原则 1 创建改进产品和服务的矢志不移的目标2 接纳新的哲学思想3 不再仅仅依靠监察手段 来提高质量4 不再通过控制价格来使企业获益 而是选定单一供应商 使总成本最小化5 坚持不懈地对计划 生产 服务的每一流程进行改进6 实施在岗培训7 完善领导能力 2020 3 23 11 十四点原则 8 不要有所顾虑9 打破员工之间的障碍10 废除为工人制定的口号 训词和目标11 废除用数字来表示工人的定额和质量目标12 清除那些挫伤工人自豪感的障碍 取消年度评比系统13 实施一套灵活的 能对每一位员工进行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计划14 使公司的每一个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变革的洪流中去 2020 3 23 12 朱兰个人介绍 约瑟夫 朱兰 JosephM Juran 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 他所倡导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始终深刻影响着世界企业界以及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 他的 质量计划 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被称为 朱兰三部曲 他最早把帕累托原理引入质量管理 管理突破 ManagementBreakthrough 及 质量计划 QualityPlanning 二书是他的经典之著 由朱兰博士主编的 质量控制手册 QualityControlHandbook 被称为当今世界质量控制科学的名著 为奠定全面质量管理 TQM 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20 3 23 13 主要论述 质量环Qualityloop 也称为质量螺旋即qualityspira 朱兰博土提出 为了获得产品的合用性 需要进行一系列工作活动 也就是说 产品质量是在市场调查 开发 设计 计划 采购 生产 控制 检验 销售 服务 反馈等全过程中形成的 同时又在这个全过程的不断循环中螺旋式提高 所以也称为质量进展螺旋 朱兰质量螺旋曲线 2020 3 23 14 质量螺旋曲线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2020 3 23 15 朱兰80 20原则 在质量进展螺旋的工作实践中 朱兰博士依据大量的实际调查和统计分析认为 在所发生的所有质量问题中 仅有20 是由基层操作人员的失误造成的 而其中80 的质量问题是领导者造成的 此外 他还得出80 的质量问题是在20 的环节中产生的 同时 在IS09000国际标准中 与领导者责任密切相关的一些因素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这种关系在客观上也证实了80 20法则在质量管理中的普遍存在 不久的将来 产品质量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这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可以预见的 社会工业化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它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2020 3 23 16 主要论述 朱兰提出了 质量三元论 的观点 该理论将管理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计划 控制和改进 这就是有名的 朱兰三部曲 朱兰三部曲 2020 3 23 17 朱兰三部曲 质量计划 QualityPlanning 这一步骤很有必要 它是为建立有能力满足质量标准化的工作程序 是必不可少的 确定顾客明确顾客要求开发具有满足顾客需求特征的产品建立产品目标开发流程满足产品目标证明流程能力 2020 3 23 18 朱兰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零售业新模式的市场趋势分析与未来展望
- 金属材质在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 高效教育法家教之急知识解忧
- 艺术装饰的室内设计软件创意发挥
- 软件行业市场探究以客户问题为导向的产品推广
- 职业培训市场的细分与个性化教学方案
- 职场人如何通过市场营销提升自我价值
- 音乐产业市场调研消费者音乐需求与消费模式
- 营销策略的动态调整与市场适应性
- 跨境贸易中的市场准入机遇与挑战
- 新疆克州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六一儿童节英语介绍课件
- 基于游戏化教学的2025年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研究报告
- 2025年广东省高三语文5月模拟联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 快递合作协议书范本
- 中科曙光2025测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课件
- 2024年会计专业考试高级会计实务试题与参考答案
- 歌曲《wake》中英文歌词对照
- 管廊、管架基础施工方案
- ment、tion、sion、ture、age结尾的名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