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神经系统_第1页
八、神经系统_第2页
八、神经系统_第3页
八、神经系统_第4页
八、神经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八单元 神 经 系 统 的功能Functions of the Nervous System考试大纲要求:考试大纲要求: 1.突触传递( 1)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 2)突触传递的特征 ( 3)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2.神经反射 ( 1)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 ( 2)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 3)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考试大纲要求:考试大纲要求: 3.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 1)感觉的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 ( 2)内脏痛的特征与牵涉痛 4.脑电活动 正常脑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5.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 ( 1)牵张反射 ( 2)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 3)小脑的主要功能 ( 4)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考试大纲要求:考试大纲要求: 6.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 1)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 ( 2)脊髓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 调节 7.脑的高级功能一、一、 经典的突触传递经典的突触传递1. 突触的微细结构突触的微细结构 2. 突触前膜突触前膜 (presynaptic membrane) 突触间隙突触间隙 :宽宽 20-40 nm, 与细胞外液相通与细胞外液相通 突触后膜突触后膜2. 突触传递的过程突触传递的过程 (process)突触前神经元兴奋突触前神经元兴奋 突触前膜去极化突触前膜去极化 前膜前膜 电压门控电压门控Ca2+通道通道 开放开放 Ca2+内流内流 递质递质 释放释放 递质在突触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并结合于突触后膜间隙扩散并结合于突触后膜 受体受体 或 化学门化学门 控 通道通道 后膜对某些后膜对某些 离子离子 通透性通透性 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电位 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引起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是 A兴奋传到神经末梢 B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 C Ca2+ 进入突触前末梢 D前膜内轴浆粘度的高低 E前膜内侧负电位的大小3. 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电位 (postsynaptic potential)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PSP) 机制机制 : 某种兴奋性递质某种兴奋性递质 突触后膜受体突触后膜受体 化学门化学门 控 通道开放通道开放 Na+、 Ca2+ 、 K+通透性通透性 Na+、 Ca2+ 内流内流 局部后膜去极化局部后膜去极化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PSP) 机制:某种抑制性递质机制:某种抑制性递质 突触后膜受体突触后膜受体 化学门化学门 控 Cl通道开放通道开放 Cl内流内流 局部后局部后膜超极化膜超极化突触传递的特征突触传递的特征1、单向传布、单向传布2、突触延搁:需、突触延搁:需 0.3-0.5ms3、 总和总和 :后电位可总和达到阈电位:后电位可总和达到阈电位4、兴奋节律的改变、兴奋节律的改变5、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缺缺 O2, CO2过多,麻醉剂等都可影响突触传递过多,麻醉剂等都可影响突触传递 二、神经递质和受体二、神经递质和受体(一一 )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 (neurotransmitter) 概念:神经元合成的某种化学物质概念:神经元合成的某种化学物质在神经末梢释放在神经末梢释放 , 作用于受体作用于受体 , 产生效应产生效应1、 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NA or NE)由多数交感节后纤维分泌(由多数交感节后纤维分泌( 除支配骨骼肌血管和支配汗除支配骨骼肌血管和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外腺的交感神经外 ) 肾上腺素能受体:都是肾上腺素能受体:都是 G-蛋白耦联受体蛋白耦联受体受体:受体: 1、 2受体受体受体:受体: 1、 2受体受体生理效应 1)与 受体作用受体作用 : 血管收缩、子宫收缩、虹膜辐射状肌收缩;血管收缩、子宫收缩、虹膜辐射状肌收缩;但却使小肠舒张但却使小肠舒张 。 2)与)与 受体作用受体作用 : 血管扩张、子宫舒张、小肠舒张、支气管舒血管扩张、子宫舒张、小肠舒张、支气管舒张;张; 但却使心肌兴奋但却使心肌兴奋 。 3) NE对对 受体的作用较强,受体的作用较强, E对对 受体和受体和 受受体的作用都较强,异丙主要对体的作用都较强,异丙主要对 受体作用强烈受体作用强烈 4)受体的分布)受体的分布 :血管平滑肌上有:血管平滑肌上有 受体和受体和 受体;受体; 皮肤、肾、胃肠的皮肤、肾、胃肠的 受体数量较多受体数量较多 (故故 E使其收缩);使其收缩); 骨骼肌和肝的血管骨骼肌和肝的血管 受体占受体占优势优势 (故(故 E使其舒张)使其舒张)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胆碱能纤维 :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神经纤维 1) 全部交感和副交感 节前纤维 2)大多数 副交感节后纤维 (除去少数肽能纤维) 3)少数交感节后纤维(支配 汗腺 和 骨骼肌 的交感舒血管纤维) 4)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胆碱能受体分类: 1、毒蕈碱受体( M受体),阿托品可阻断 2、烟碱受体( N受体):筒箭毒碱可阻断 其中, N1受体 分布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上; N2受体 分布于神经 -肌接头的终板膜上。神经反射神经反射反射与反射弧反射与反射弧1. 反射: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规律性应答体对内外环境的规律性应答 ; 是是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活动的基本方式可分为:可分为: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2.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中枢中枢 传出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效应器(五)中枢抑制 (central inhibition) 兴奋 抑制突触前抑制 抑制 传入侧支性抑制突触后抑制回返性抑制1.突触后抑制 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的 兴奋 引起的 ,此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 抑制性神经递质,使与其发生突触联系的突触后神经元产生 IPSP,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抑制。根据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功能与联系方式的不同第三节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的比较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的比较特异投射系特异投射系 统统 非特异投射系非特异投射系 统统通路通路 换换 元元发发 出出投射投射 规规律律投射皮投射皮层层三三 级级 或稍多或稍多特异感特异感 觉觉 接替接替核核点点 对对 点点特定区域特定区域无数无数 级级非特异投射核非特异投射核弥散性弥散性广泛区域广泛区域皮皮 层层联联 系系进进 入入 层层次次形成突触形成突触效效 应应第四第四 层层大大 锥锥 体体 细细 胞胞诱发诱发 其其 兴奋兴奋各各 层层神神 经经 元元 树树 突突改改 变变 其其 兴奋兴奋 状状态态 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形成特定感形成特定感 觉觉激激 发发 皮皮 层传层传 出出维维 持与改持与改 变变 皮皮层层兴奋兴奋 状状 态态 受受 药药 物影响物影响 不不 易易 易易感觉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A经三级神经元接替后弥散地投向大脑皮层B引起各种模糊的皮肤、内脏及视、听感觉C受到破坏时,动物进入持久的昏睡状态D受到刺激时,动物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E不易受药物作用的影响而改变其功能状态一、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一、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一一 )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 、 运动运动神经元神经元 最后公路:最后公路: 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脑脑 运动神经运动神经元元(二二 ) 运动单位:运动单位: 一个 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或 脑脑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大小不一大小不一 (支配支配 612根或根或 2000根肌纤根肌纤维维 )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A肌梭感受器敏感性降低 B肌梭的传入冲动减少 C 运动神经元受抑制D梭外肌舒张 E梭内肌收缩(一) 脊髓的调节功能1.脊休克 脊动物: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的动物。 q 脊休克 : 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 ,在手术后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 ,进入无反应状态 ,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q 随意运动、知觉永久丧失随意运动、知觉永久丧失 , 反射可恢复反射可恢复 2.脊髓对姿势的调节 主要产生如下姿势反射 (1) 屈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具有保护性作用 (2)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 腱反射 :快速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 肌紧张 : 缓慢持续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 有关腱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单突触反射 B感受器为腱器官 C缓慢牵拉肌腱而产生 D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 E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二二 )基底神经节的基底神经节的 运动调节 功能功能1、 结构结构 :纹状体、丘脑底核和黑质:纹状体、丘脑底核和黑质纹状体包括尾核、壳核纹状体包括尾核、壳核 (新新 )和苍白球和苍白球 (旧旧 )2、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1)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症状:肌紧张增高症状:肌紧张增高 , 随意运动减少,静止性震颤随意运动减少,静止性震颤病因:病因: 中脑黑质病变中脑黑质病变 ,纹状体,纹状体 ACh能系统相对亢进能系统相对亢进治疗:治疗: L-dopa、 东莨菪碱或安坦东莨菪碱或安坦(2)亨廷顿病亨廷顿病 症状: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舞蹈样动作,肌张力降低症状: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舞蹈样动作,肌张力降低病因:病因: 纹状体萎缩纹状体萎缩 , 黑质黑质 -纹状体纹状体 DA能系统能系统 功能相对亢进功能相对亢进治疗:利血平治疗:利血平 帕金森病患者出现震颤麻痹是由于 A前庭小脑神经元病变所致 B红核神经元病变所致 C纹状体神经元病变所致 D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E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受损(三)(三) 小脑的小脑的 运动调节 功能功能(1) 前庭小脑前庭小脑 功能:功能: 保持身体平衡保持身体平衡 和和 眼睛的运动眼睛的运动 损伤表现:站立不稳损伤表现:站立不稳 ,( 2)脊髓小脑)脊髓小脑 功能:功能: 调节肌紧张调节肌紧张 , 协调随意运动协调随意运动 损伤表现:损伤表现: 肌张力肌张力 , 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 3)皮层小脑)皮层小脑 功能: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功能: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损伤表现:不产生明显症状损伤表现:不产生明显症状第四节第四节 觉醒、睡眠与脑电活动觉醒、睡眠与脑电活动(一一 ) 、脑电图、脑电图 脑电图波形及临床意义脑电图波形及临床意义Hz V 常常 见见 部位部位 出出 现现 条件条件 8-13 20-100 枕叶枕叶 成人安静成人安静 、清醒并 闭 眼 时时 14-30 5-20 额额 、 顶顶叶叶 活活 动动 时时 出出 现现 4-7 100-150 颞颞 、 顶顶叶叶 少年正常少年正常 时时 , 成人困倦成人困倦 时时 0.5-3 20-200 颞颞 、枕叶、枕叶 睡眠睡眠 状状 态态 下的主要表下的主要表 现现 正常人百天工作时出现的脑电波应为 A 波 B 波 C 波 D 波 E 波2. 睡眠的两个时相和产生机制睡眠的两个时相和产生机制 慢波睡眠慢波睡眠 (slow 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