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TEG介绍_第1页
快速TEG介绍_第2页
快速TEG介绍_第3页
快速TEG介绍_第4页
快速TEG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EG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传统检测在外伤患者中的局限性,传统检测无法全面地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传统检测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差,2,Rapid TEG介绍,主要组成成分:冻干的组织因子高岭土磷脂同时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通路,时间更短,因此可能更适合用于急诊科外伤后凝血功能的异常的诊断和实时地检测。,3,Rapid TEG 参数,4,Annals of Surgery Volume 251, Number 4, April 2010,参数介绍,ACT,正常值范围(86-118S):自检测开始至最初的纤维蛋白形成;ACT延长-提示凝血因子缺乏或者血液稀释K时间,正常值范围(1-2min):达到20mm振幅所需要的时间;K延长-提示低纤维蛋白原功能或者低血小板功能a角度,正常值范围(66-82度):凝块形成曲线的角度;a角度减小-提示低纤维蛋白原功能或者低血小板功能MA值,正常值范围(54-72mm):血凝块的最大强度;MA减小-提示低血小板功能G值,正常值范围( 5.3K-12K dynes/cm2 )LY30,正常值范围(0-7.5%),达到MA后30分钟降解的比例,体现纤溶活性,5,J Trauma. 2011;71: 407417,Rapid TEG 参数:G值,6,G:剪切弹性模量强度其测量单位为dyn/cm2除以1000(软件中显示为Kd/sc)G= (5000MA/(100-MA)/100050mm的振幅对应于5000 dyn/cm2的G;MA值从50mm增加到67mm,等于G增加2倍。G参数不仅能够以力的单位提供血块坚固性的测量结果,而且比单位为mm的振幅更能反映血块强度或血块崩解的细微变化,因为该参数是MA的指数表现,Rapid TEG 参数:G值,7,Annals of Surgery Volume 251, Number 4, April 2010,快速TEG RT and RTH,RT - RapidTEG,RTH RapidTEG Heparinase,重构,快速TEGCRT and CRTH,CRT Citrated RapidTEG,CRTH Citrated RapidTEG Heparinase,重构,r-TEG的可重复性好,采用质控品I,使用r-TEG,重复检测12次TEG-ACT,K,a和MA的可重复性都很好,10,R-TEG 各检测参数的重复性,r-TEG的检测时间短r-TEG比相对应的普通检测出结果的时间要短,德克萨斯大学健康医学中心的研究研究了272例严重外伤的患者,11,检测出结果所需的中位时间(分钟),J Trauma. 2011;71: 407417,瑞士伯尔尼大学医院的研究-r-TEG比传统TEG和传统凝血检测都要快,12,研究了20例多发外伤的患者,未曾使用过抗凝或者抗血小板治疗其ISS评分15分,中位值为29分采用的非枸橼酸样本,至得出MA数值的时间,传统检测包括PT,APTT,INR,血小板计数,J Trauma. 2009;66:12531257.,外伤时患者的凝血变化介绍,13,在轻微的外伤中,患者可以表现为凝血功能正常,或者高凝状态;但是在严重的外伤中,患者则表现为低凝,甚至是原发性纤溶亢进,Medical Hypotheses 75 (2010) 564567,TEG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14,一、高凝患者中TEG的应用- 筛选肺栓塞高风险患者,快速TEG (RapidTEG)可用于预测外伤患者的肺栓塞(PE)的发生。,研究要点2070 名外伤患者接受快速TEG (r-TEG) 检测2.5% 的患者出现 PE(53 人)最大凝块强度 (MA) 预示着出现 PE最大凝块强度 (MA) 大于 65 mm 的患者出现 PE 的几率是其他患者的 3.5 倍;MA大于72mm的患者出现PE的几率是其他患者的5.8倍,15,Admission rapid thrombeolastography predicts development of pulmonary embolism in trauma patients,一、高凝患者中TEG的应用- 筛选肺栓塞高风险患者,16,所有的肺栓塞均发生在钝器伤的患者;似乎年龄大,创伤更严重的患者更可能发生肺栓塞;在所分析得到与肺栓塞发生有关的因素中, TEG 的MA值是风险比最高的采用MA65mm作为cut off 值,其敏感度为82%,特异性为53%;,Admission rapid thrombeolastography predicts development of pulmonary embolism in trauma patients,因此,目前德克萨斯大学Memorial Hermann Hospital在检测到MA65mm后,会考虑选择预防性的抗凝治疗,二、预测大的输血- TEG-ACT用于预测早期的大输血,17,枸橼酸化的血样德克萨斯大学健康医学中心的研究从入院到采血完成,平均需要7分钟;从送血到开始检测,平均需要5.5分钟;采用远程软件,得到及时的信息;结果ACT128s,预示6小时内的大输血(超过10个单位);P=0.01ACT105s,预示24小时内不需要接受输血;P=0.04,J Trauma. 2011;71: 407417,r-TEG 能够很好地预测输血的需求,因此患者入院后,可以检测TEG-ACT,以更好地向血库或者其它医院调配血液,二、预测大的输血- G值预测大的输血,前瞻性研究:入选 80例外伤患者,其中 48% 给予了大输血;与传统检测相比,G值与死亡的相关性更好。G 值的AUC ROC (0.93) ,碱剩余 (0.87), INR (0.88) ,aPTT (0.89).G值可以预测大的输血和死亡,丹佛医学中心,利用G值预测大的输血和死亡率,Surgery 151(1): Jan 2012,二、预测大的输血- G值预测大的输血,Surgery 151(1): Jan 2012,大输血组和死亡组的G值的平均值显著低于正常值,三、1974例外伤患者的研究证实r-TEG比传统检测更能预测输血需求,德克萨斯大学,Memorial Hermann Hospital,每年6000例以上外伤的病人1974例外伤患者,ISS评分在中位数在17分,排除大的烧伤的病人在入院后,即给予r-TEG及传统检测,分析其与入院后3到6h内的血制品使用的相关性ACT 能很好地预测患者的出血和红细胞输注。(p = 0.03)a角度比纤维蛋白原定量检测更能预测血浆的输注 (p 0.001) MA 能很好地预测血小板的输注(p 15%,判断为纤溶亢进结果:在大输血的患者中有34%有原发性纤溶亢进原发性纤溶亢进明显与死亡相关(P=0.027)原发性纤溶亢进在外伤后平均1h发生(1.2-95.9min)G值每下降1个单位,原发性纤溶亢进的风险增加30%,死亡率增加10%,27,Ann Surg 2010;252: 434444,r-TEG早期诊断急性外伤后的纤溶亢进,28,Ann Surg 2010;252: 434444,EPL1%,1EPL15%,五、TEG诊断外伤患者原发性纤溶亢进 2012,HYPERFIBRINOLYSIS ON ADMISSION IS AN UNCOMMON BUT HIGHLY LETHAL EVENT ASSOCIATED WITH SHOCK AND PRE-HOSPITAL CRYSTALLOID ADMINISTRATIONBryan A Cotton* MD, MPH, John B Holcomb MD et al, UT Houston,1996例 外伤患者原发性纤溶亢进的发生率为2.4%,其中76% 死亡原发性纤溶亢进与晶体液的使用相关处理的方法包括: 在LY30 3%时,使用6-氨基己酸 避免过多使用晶体液,Easter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已接受,等待发表,六、血小板功能在外伤患者中的变化,30,Early Platelet Dysfunction: An Unrecognized Role in theAcute Coagulopathy of TraumaM Wohlauer, EE Moore, M Walsh et al, U of Colorado, Denver and I U School of Medicine, Notre Dame, IN,研究要点前瞻性,观察性多中心研究51例外伤后患者,给予PlateletMapping检测; 与39例健康患者比较 尽管没有用过抗血小板药物,外伤患者有着显著的ADP和AA抑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