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复习要点.doc_第1页
现代管理学复习要点.doc_第2页
现代管理学复习要点.doc_第3页
现代管理学复习要点.doc_第4页
现代管理学复习要点.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管理及其基本要素与特征 01.管理的涵义与特征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方法,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过程。管理的特征: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目的性;人本性;综合性;创新性;艺术性(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基础)。2、管理规律及其类型管理规律是指在一定的管理环境和条件下,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规律。管理规律至少包括共有规律、派生规律、特殊规律和技巧性规律等类型。共有规律主要有:循环、人本、择优、组织、权变和反馈规律。3、管理主体的特征管理主体,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它可以是单个管理者,也可以是由管理者群体组成的管理机构。管理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一定的权力(支配权、法定权、继承权、影响权);二是要有一定的能力(技术业务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影响号召能力,最主要的是组织指挥能力)。4.管理机构的设计原则以目标为中心,以职能为依据;责、权、利相一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适当(所谓管理幅度,是指一个领导者能够直接而有效地领导其下属人数的限度。所谓管理层次,是指组织机构中按垂直隶属关系划分的等级。在一定的组织机构中,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即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就少;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就多。所以,在管理机构的设计和建立中要处理好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任人唯贤,择优录用;精简、效能。5、管理职能的类型管理职能产生于管理活动。1916年法约尔在其名著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首次对管理职能进行了系统阐述和科学分类,指出企业经营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安全、管理五项活动,而管理活动又可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项基本职能。总结管理职能分工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两个特点:一是由粗到细,由少到多;二是由“硬”到“软”、“软”“硬”兼施。6、管理客体的特征 所谓管理客体也可称为被管理对象,是指能够被一定管理主体影响和控制的客观事物。管理客体的特征是:客观性;系统性;规律性;可控性(或称可管理性,是指管理客体能对管理主体发出的信息作出反应,管理主体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影响和控制管理客体按照既定的目标运行,并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管理客体之所以具有可控性,首先,在于它本身具有可控机制和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其次取决于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自身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程度和把握能力,最后,还必须要以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存在着管理和被管理关系为前提。相对于管理主体的控制或管理能力来说,管理客体的可控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7、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地位与作用地位:(1)从政治、经济、法律上来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与作为管理主体的人,都是同样的劳动者,其地位应当是平等的。(2)从管理中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来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虽然具有行使管理职能或参与管理的一面,但与作为管理主体的人相比,他们则是处于被管理的地位,也即是被管理者。(3)从在管理客体中发挥作用的角度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当他们参与管理、行使管理的功能时,处于主动管理的地位,即管理者的地位;当他们作为被管理者处于服从地位的时候,这种服从也不是完全被动地服从、盲目地服从,而是主动地服从、有条件地服从;在同一管理客体中,人与其他组成要素,如物质要素、资金要素、时间要素等相比,始终处于有意识的主动支配的地位,因而是管理成败的决定要素。作用(三个方面六种身份):(1)管理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2)反馈信息的原发者和传递者。(3)管理文化的创造者和体现者。8.管理目标及其作用与制定原则管理目标是指人们在管理活动中,用合理科学的管理措施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包括双重内容:一是预期结果,二是达到这一预期结果所应采取的管理措施。管理目标作用:(1)凝聚作用。(2)导向作用。(3)激励作用。(4)评价作用。9、管理目标的制定原则:科学预测的原则;民主参与的原则;方案选优原则;信息反馈原则。10.目标管理与传统的计划管理有何区别(1)计划管理是由计划部门自上而下下达计划指标,而目标管理在目标分解中,必须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目标协商。(2)计划管理一般强调计划的执行和组织实施,即强调“要我干”,而目标管理则把目标的完成看成是一种承诺的责任,实行自我控制,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3)计划管理的结果只可能是任务的完成和指标的实现,而目标管理则能达到任务完成和自我实现的结合,因而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心理上的满足,并由此增强组织的凝聚力。11.管理信息的特征有用性;综合性;经济性;共享性。12、树立人本观念的必然性树立人本观念的必然性,既是由管理要素构成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由管理目标的不断实现所决定的。(1)在管理客体诸要素中,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作为管理客体的要素有人、物质资源、科技、信息、时间、空间、观念等,其中人是最活跃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2)作为管理主体的人,在管理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管理主体是管理目标的提出者,管理活动的计划者、组织者、指挥者、协调者和人员选拔配备者,这就决定了管理者也是整个管理活动的主导者。因此,管理者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3)人与人的关系是管理众多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在管理活动中要处理众多关系,诸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人财物的关系等,其中最主要的关系,起决定性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4)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也是管理者追求的根本目的。把人的不断解放和发展作为管理活动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这是在任何管理中必须树立人本观念的最根本原因,也是管理的人本观念最核心的内容。(5)从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看,以人为本是各管理流派殊途同归的共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成为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主流。13、管理的人本观念的主要表现管理的人本观念既有深刻的内涵,也有丰富的外延。仅从一般意义来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就是在观察任何事物,处理任何事情,解决任何问题时,都把人的因素看成是首要因素、关键因素、决定性因素,既不是重物不重人,更不是见物不见人)。(2)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人才乃是人的因素之中的栋梁之才,是人的因素中最有活力、最具创造力、凝聚力和带动力的因素。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是统一的,这是因为知识是人才的基础,人才又是知识的人格化)。(3)以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目标的观念(马克思指出,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人的发展表现为对人的依赖性;第二阶段,人的发展表现为对物的依赖的基础上的人的独立;第三阶段,人的发展表现为在个人能力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树立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管理观念,一方面要把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管理的最高追求目标,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其实现的历史性);(4)“人和第一”的观念。14.管理系统观念的涵义管理系统观念,是指管理主体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效果的观念。管理的系统观念,并不是自管理活动的产生就有的,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发展的。历史上,管理的系统观念是在一般系统思想和系统理论中孕育产生和发展的。15、系统管理有以下四个特点:20世纪60年代前后,盛行起系统管理学派,认为:(1)它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2)它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决策时强调整个系统最优化,而不是子系统的最优化。(3)它以责任为中心,每个管理人员都被分配给一定的任务,能衡量其工作效果。(4)它以人为中心,每个工作人员都被安排进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其工作成绩来付给报酬。16.管理的整体观念管理系统观念的内容包括:管理的整体观念、管理的动态观念、管理的开放观念、管理的层次观念和管理的信息观念。按照一般系统理论的观点,管理的整体观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任何管理系统都是由各个管理要素、管理部门、管理单位组成的有机整体。(2)管理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彼此依赖。(3)用系统观念来考察管理活动和管理成果,要看其整体功能的发挥情况和整体效果的大小,而不能只看局部功能和局部效果。17.管理的择优原则一般来说,管理的择优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2)全面比较原则;(3)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18.战略与战略观念的涵义战略,泛指管理主体对本管理系统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重大问题进行全局和长远的谋划。管理的战略观念,是指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中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对管理客体和管理过程进行总体谋划的管理观念体系。19. 发展战略以战略任务的分类 发展战略以战略任务来分类,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任务不同,战略的类型也不同,大致有:(1)现代化战略(以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为战略任务)。(2)赶超战略(以赶超一定发展水平的国家为战略任务)。(3)跨越式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适应经济发展潮流的要求,利用自己最有利的条件,超越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直接进入另一发展阶段所采取的战略)。(4)富民战略(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直接目标和主要任务。20.管理权变观念及其在领导方式方面的应用管理的权变观念,是指在管理条件和管理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前提下,组织应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权宜应变,采取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观念。其核心内容,就在于管理效果完全取决于组织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权变观念在领导方式方面的应用:管理的权变观念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或“不好的”领导方式。领导方式的好坏是一个很多因素的函数,是诸多因素起作用并且相互影响的过程。用公式表示为:领导方式=f(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被领导者的特点、领导的环境等)。领导者的任务就在于学会各种领导方式,以便“一把钥匙开一把锁”。(1)三种领导方式的权变应用:专制的、民主的、分散的领导方式。权变观念认为,三种领导方式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应该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其适用的领导方式。(2)领导方式应与环境相适应。权变观念认为,没有一种适合任何情况的最好的领导方式,只有当领导者适应他所面临环境的情况之后,才可能选择最好的领导方式。(3)目标途经领导方式。领导者影响下属的行为和目标“途径”的方式,也就是领导者努力协助下属找到最好的途径。指示式、支持式、成就指向式、参与式四种领导方式究竟采用哪种好,这取决于权变因素(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职工的个人特点,另一方面是环境因素)。领导方式的选用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领导方式同权变因素的恰当配合来考虑。21.决策的涵义与分类决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决策是指行动方案的确定或决定,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拍板定案”。广义的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选择并实施行动方案的全过程。现代管理所讲的决策是广义的决策。理解决策的涵义必须把握四个要点:(l)决策要有明确的目的;(2)决策是一个过程;(3)决策的核心是选优;(4)现代决策一般是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它必须要有科学依据、遵循科学程序、运用科学方法,同时要充分发挥和集中群众和集体的智慧。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决策分为各种类型。决策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决策的地位和期限不同,可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2)按决策的条件和状态不同,可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性决策的相同点是自然状态不确定;不同点是风险性决策时可以计算出事情发生的概率,并根据概率能对决策结果做出一定估计;而不确定性决策无法计算其发生的概率,其结果也无法预料。(3)按决策重复出现程度不同,可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4)按决策的层次的不同,可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5)按决策的管理范围或性质不同,可分为宏观决策、微观决策。在现代管理过程中决策的地位与作用(1)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存在于一切管理领域,存在于其中的每个方面,每个层次,每个环节。(2)决策决定着管理行为的方向、轨迹以及效率。管理决策实际上是管理行为的选择,管理行为则是管理决策的执行。决策所选择的设想和方案直接影响着行为的方向是否对头和沿着什么样的道路前进。同时,方案、设想选择得当是管理效率高的保证。(3)决策是各级管理者的主要职责。管理者的职责很多,但居首位的是进行决策。决策及其实施是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从决策目标的提出,到方案的制定、选优,以及组织实施的全过程,管理者都必须亲自过问、参加、负责到底。23计划的效率性和计划编制的原则计划有狭义与广义两种不同的解释。狭义的计划是指为实现既定目标所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广义的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活动。计划的性质主要表现在计划的目的性、未来性、普遍性、效率性和控制性五个方面。计划的效率性:计划不仅要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而且要合理利用资源和提高效率。简言之,就是既要“做正确的事”又要“正确地做事”。计划编制的原则:计划是主观的东西,计划制订得好坏,取决于它和客观相符合的程度。为此,在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必须遵循一系列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统筹兼顾的原则、重点原则、弹性原则、瞻前顾后综合平衡的原则、群众性原则、修正原则。24.实施的特点与作用实施,是指决策、计划形成后,为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全部活动,也就是为实现决策、计划而采取的所有行动。实施是介于决策、计划和管理对象之间的中间环节。其特点包括目标性、实务性、创新性。其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决策是落实和完善决策、计划的环节和途径;实施是现代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责任;实践是检验管理机构、管理措施是否科学合理的主要标准。25、协调的涵义与方式方法管理中的协调是指管理者对管理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问题和关系进行协商和调节,使之互相配合,步调一致地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协调的方式方法:(1)召开会议协调;(2)个别谈心通气;(3)调整组织机构;(4)调整人员。26.激励的涵义激励是指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股内在动力,迸发积极性和创造性,朝着组织确定的目标奋发努力的过程。27.监督的涵义与功能(P222-223)现代管理中的监督,是指管理主体为获得较好的管理效益,对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所实行的检查审核、监督督导和防患促进的一种管理活动。监督具有制约、参与、预防、反馈四项功能。其中制约功能确定了监督的范围,参与功能指出了监督的过程,预防功能突出了监督的重点,反馈功能则为监督提供保障。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监督活动的功能体系。监督的基本原则(P226-228)目的性原则(监督,最根本的任务是要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客观性原则(首先,要求监督主体从思想上、认识上注重客观事实;其次,为实施监督检查所制定的监督标准必须是客观的;再次,在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对所发现的问题与偏差要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分析,弄清楚产生问题和偏差的各种因果关系,为制定纠正偏差的措施及有效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在作出监督结论及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评价时,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异体监督原则(遵循异体监督原则,要处理好权力关系问题:一是必须权力对权力,即对监督主体授予一定的权力;二是必须大权力对小权力,保证监督的高效性;三是运用大权监督小权,必须注意监督的公正性);超前监督原则(超前监督的实质,在于防患未然);经济性原则(监督所支出的费用应小于监督活动所能带来的利益)。28、评价在管理中的作用(P238-239)评价,是指管理实施过程结束之后,根据管理的成效,对管理过程的各项管理活动所进行全面的检查、比较、分析、论证和总结,从中得出规律性的启迪,以达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取得更好的管理效益,实现管理良性循环的一种管理活动。评价在管理中具有以下主要作用:(1)评价是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良性循环的必要途径。(2)评价是影响人的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评价活动,对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所付出的努力及其所获得的工作成绩和效益进行肯定和认可。科学的评价是公平分配的前提条件。评价不当,会严重挫伤人的积极性。评价活动在引导人的行为和组织用人方面也产生着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评价活动在管理过程中起着特定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影响管理效益提高和管理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必须重视管理中的评价活动。评价的原则(P243-244)(1)目标性原则。对管理成绩和效果的评价,一般应围绕管理目标的要求来进行。(2)客观性原则。评价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管理成果。(3)激励性原则。必须注重启迪人的思想觉悟,激发人的积极进取精神,已达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组织凝聚力的目的。29.经济方法的特点(P254-255)一般地说,经济方法是指管理主体,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包括各种经济杠杆、经济政策),通过调节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以引导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保证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经济方法的特点:调节对象的利益性;调节作用的间接性;调节手段的灵活性。30.行政方法的特点与局限性(P257-261)行政方法是指管理主体运用行政权力,按照行政层次,通过下达各种行政命令、指示、决议、规定、指令性计划和规章制度等手段,直接控制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以保证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行政方法主要有以下特点:权威性;直接性;垂直性。运用行政方法容易产生的弊病表现为: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容易使管理系统的动力和活力不足。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容易产生主观主义,甚至造成决策和计划失误。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为了避免和克服上述可能产生的种种弊病,在行政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行政方法的运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行政方法的运用,必须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行政方法要与其他方法,如经济方法、法律方法、社会心理方法等综合运用,才能相互配套,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越性。31.控制的涵义、基本原理从一般意义上说,控制是指控制主体按照给定的条件和目标,对控制客体施加影响的过程和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的过程就是控制的过程,因此,控制既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又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一般说,管理中的控制则是指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控制机制和控制手段,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过程。在管理中构成控制活动必须有三个条件,即第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或目标,没有目的或目标就无所谓控制;第二,受控客体必须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反之,就谈不上控制;第三,控制主体可以在被控客体的多种发展可能性中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选择,如果选择不成立,控制也就无法实现。在管理中,控制过程可以分为开环控制(受控客体不对控制主体产生反作用的控制过程,也即不存在反馈回路的控制)和闭环控制(存在反馈闭合回路的控制)两种。管理中的控制主要是反馈控制或闭环控制。综合理解和论述题1.管理者的素质管理者的素质,就是指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成的、在其管理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内在要素。具体包括如下涵义:一是形成于后天的社会实践;二是一个多因素的组合;三是处于总揽全局的统率地位,素质高于普通人;四是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应具有不同的素质;五是有很强的时代性。一般地说,管理者的素质包括以下内容:(1)政治素质:一是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既要坚信社会主义道路,又拥护改革开放;三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做人民的公仆。(2)品德素质:至少应当有:一是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二是公道正派,与人为善;三是谦虚谨慎,作风民主;四是以身作则、清正廉洁。(3)知识素质:一般说,应力求掌握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自然科学知识,二是社会科学知识,三是专业知识。总之,既要是精通某一门知识的“专才”,又要是博学识广的“通才”。(4)业务素质:主要是指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科学决策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2、树立人本观念的主要途径(P100-102)(1)把管理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任何管理制度,制定任何管理措施,都必须要对人的本性有一个准确而科学的认识。首先明确所管理的人是什么人,然后再研究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即如何管理的问题。这样就能使所制定的管理措施和制度有较强的针对性,使之建立在科学而实际的基础上,从而从根本上起作用。在西方管理理论中,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人的假设理论,各个学派的理论观点不同主要源于其对人的认识不同。例如,科学管理学派以人是“经济人”为假设,行为科学学派以人是“社会人”,决策理论学派以人是“决策人”或“管理人”为假设,权变理论学派则以人是“复杂人”为假设等。(2)在管理中正确运用激励机制。需要是人的普遍本性,任何管理都应运用激励机制,通过满足人的各种合理需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达到管理目标。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感情、受人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奥乐德弗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关系和发展三个方面,麦克利兰则认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情谊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而马克思把人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享受需要三个层次,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是制约人的行为的基质。(3)重视人的精神、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在管理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精神追求、价值观的实现和思想政治因素在管理中越来越发挥更大的作用。任何管理者都应顺应这一历史潮流,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使管理组织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形成良好的共同价值观和强大的精神凝聚力。精神凝聚力是最根本的凝聚力。(4)创造能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树立人本观念,最主要的是扫除影响和限制人的才能充分发挥和出才用才的种种障碍。实行民主管理、参与管理,建立平等竞争机制,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有效的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和考核制度等。3. 管理择优观念及其主要内容 充分利用可以可能利用的条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以及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满意的管理效果。管理的只有观念要建立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基础上,管理的择优观念必须体现与管理全过程的优化和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三树立管理的择优观念要坚持相对满意的准则。 (1)质量第一的观念。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在管理中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其具体的实现形式就是要在各行各业,凡属涉及质量问题的部门和单位,加强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并要在这个基础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方法。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相互关系、共为一体的内容:一是全方位的管理;二是对全部过程和环节的管理;三是由全体人员参与的管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不是忽视数量的重要性,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2)时间第一的观念。时间第一的观念,也就是讲求效率的观念。在管理中树立时间第一的观念,是管理的择优观念的重要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这是因为:第一,在管理中树立时间第一的观念,就要千方百计地节约时间,提高管理效率;第二,在管理中树立时间第一的观念,就要尽量合理地安排时间,分配时间;第三,在管理中树立时间第一的观念,就要善于赢得时间,抓住机遇。(3)效益第一的观念。首先,以尽量少的投入获得尽量多的产出,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次,我们所说的效益,是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相统一的效益;最后,我们所说的效益主要是指整体的效益,而不是单指局部的效益。(4)人才第一的观念。把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的工作放在一切管理工作的首位。把培养人、发展人,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作为管理的目的之一。4.战略观念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1.确立战略观念,可以增强管理的目的性。在管理中确立战略观念,一是能够使整个管理系统具有确定的目标、方针和任务;二是能够围绕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有限资源得到有效率的使用;三是能够使管理主体根据未来而控制现在,激励现在,尽力去实现未来目标。2.确立战略观念,可以增强管理系统的活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每一层级管理系统都有一个立足于环境,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为此,各层级管理主体都面临着从单纯执行者向决策指挥者,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的转变。这种种转变,要求管理主体确立战略观念,审时度势,及时实行战略指导,协调本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以求在竞争中得到发展。3.确立战略观念,有利于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管理主体是否确立战略观念,有无进行战略思考和研究的能力,是导致管理者素质与才能差异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区别帅才和将才的主要标志。因此,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始终坚持从全局、长远看问题,树立牢固的战略观念,亲自研究发展战略问题,使战术服从于战略,近期服从于未来。必须指出的是,强调从战略角度看问题,并不是不干实事,恰恰是为了求得全面均衡发展,使各种短期措施与长远目标有机地衔接起来。5、权变观念在组织方面的应用:权变观念认为,在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以及在各分系统之间都应有一致性。权变观念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出适宜于具体环境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为。(一)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一是从组织的管理和决策上看,良好的经营管理和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二是从组织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上看,组织的生产规模和建设规模要根据所在的环境,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条件决定。三是从组织的调整、改革上看,组织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变化的,要根据环境变化来进行调整、改革,以提高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实现组织的目标。(二)组织适应环境应树立的观念。一要树立重视环境的观念,二要树立适应环境的观念,三要树立改善环境的观念。同时,还要有科学的组织适应环境的步骤(环境预测、环境决策、环境对策、环境评价4个步骤)。6、科学决策准则和程序一般来说,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情况明了的原则。情况明了是进行决策的首要原则。情况要明,信息要灵。情况明了,还必须加强预测工作。系统思考原则。系统思考是进行决策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科学可行的原则。科学可行原则要求决策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并运用科学的方法,严格按人的思维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办事。决策是实施的,因此必须是切实可行的,即从人力、物力、财力和科学技术等诸方面来说,决策方案都是可行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倾听不同意见,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要坚持集体决策,在决策班子中实行严格的民主集中制。决策的程序:(1)摆明问题。摆明问题是决策的起点,一切决策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摆明问题,弄清问题的性质、范围、程度,以及它的价值等不能停留在一般化的主观直觉上,要分析问题的各种有关因素。首先要尽可能详细、全面地掌握问题。紧接着要认真分析问题,最后就可以确定急需解决的问题。(2)确定目标。必须具体明确,既不能含糊不清,也不能抽象空洞。一般情况下,确定的目标应符合四个基本要求:一是目标必须是单义的;二是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标准;三是明确目标的主客观约束条件;四是在存在多目标的情况下,应对各目标进行具体分析。确定目标,是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3)拟定方案。现代决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在多种方案中选择较好的方案。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只拟定一个方案,孤注一掷,寄托在侥幸基础上的决策,不是科学决策。因此,拟定方案时应拟定多个方案。(4)方案评估。具体评估时,一方面进行效益和效应分析;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防范性分析。效益和效应分析包括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和社会心理效应分析。防范性分析包括分析估计决策方案执行后可能会产生的副作用或其它不良后果,以及分析防范如何设法使其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限度。(5)方案选优。在完成方案选优的过程中决策者要注意四个问题:一是决策者要有正确的选优标准;二是决策者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战略系统的观念;三是决策者要正确处理与专家的关系;四是决策者要对自己的决策心理素质有自知之明,能有意地修正自己心理因素所产生的偏差。(6) 跟踪决策。跟踪决策是指对决策目标或决策方案所进行的一种根本性的修正。要注意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应客观实在地回溯分析,找出失效的真正原因;二是进行跟踪决策必须既要慎之又慎又要当机立断;三是跟踪决策要特别考虑心理效应。7、 激励的方式主要有:尊重激励;磋商激励;沟通激励;赞扬激励;奖惩激励;榜样激励;表率激励;目标激励。尊重激励包括信任、尊重、支持。奖励激励包括奖励对象的典型性,给何种奖励要求,考虑受奖者的需要和特点三奖励要及时奖励的程度英语贡献相当的奖励要适时适度注意奖励后进后进者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