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具使用方法图解.ppt_第1页
常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具使用方法图解.ppt_第2页
常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具使用方法图解.ppt_第3页
常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具使用方法图解.ppt_第4页
常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具使用方法图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具 使用方法图解 二0一三年八月 1 前言 工程实体质量能够得以有效控制 靠的是前期周密策划 并对其付诸实施 也即过程控制 而过程控制的关键环节就是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实测实量 通过实测实量才能发现问题 并针对问题 制定改进措施 解决问题 不断提升 那么 实测实量的重要步骤就是如何掌握和正确使用检测工具 目前国内还没有出台一个完整的 常用工程质量检测工具的正确使用 2 方法 即使是检测工具的制作厂家也没有一个规范的 完整的使用说明书 大多是简单的文字叙述 更没有一个实际操作过程的演示范本供检测人员使用 比如有些检测人员不会正确使用响鼓锤 在镜面石材或瓷砖面板上敲击 将其击打致损等等 为此 现结合有关规定及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 将常用工程质量检测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用图文加演演示形式体现 3 并编写如下 望质检员 施工员等相关人员 能够参照其认真做好实体质量的检测工作 切实保证实体质量得以有效控制 1 检测尺 靠尺 使用方法 图1 1检测尺外观图 4 检测尺为可展式结构 合拢长1米 展开长2米 用于1米检测时 推下仪表盖 活动销推键向上推 将检测尺左侧面靠紧被测面 注意 握尺要垂直 观察红色活动销外露3 5毫米 摆动灵活即可 待指针自行摆动停止时 直读指针所指刻度下行刻度数值 此数值即被测面1米垂直度偏差 每格为1毫米 2米检测时 将检测尺展开后锁紧连接扣 检测方法同上 直读指针所指上行刻度 5 数值 此数值即被测面2米垂直度偏差 每格为1毫米 如被测面不平整 可用右侧上下靠脚 中间靠脚旋出不要 检测 1 1墙面垂直度检测手持2m检测尺中心 位于同自己腰高的墙面上 但是 如果墙下面的勒脚或饰面未做到底时 应将其往上延伸相同的高度 参照示范图1 2 图1 3进行检测 砖砌体 混凝土剪力墙 框架柱等结构工程的垂直度检测方法同上 6 图1 2垂直度检测示范图 图1 3垂直度检测放大示范图 7 当墙面高度不足2m时 可用1m长检测尺检测 但是 应按刻度仪表显示规定读数 即使用2m检测尺时 取上面的读数 使用1m检测尺时 取下面的读数 参见示范图1 4 图1 4垂直度刻度仪表示范图 8 对于高级饰面工程的阴阳角的垂直度也要进行检测 检测阳角时 要求检测尺离开阳角的距离不大于50 检测阴角时 要求检测尺离开阴角的距离不大于100 当然 越接近代表性就越强 1 2墙面平整度检测检测墙面平整度时 检测尺侧面靠紧被测面 其缝隙大小用契形塞尺检测 参照2 4契形塞尺 每处应检测三个点 即竖向 9 一点 并在其原位左右交叉45 各一点 取其三点的平均值 参照示范图1 5 图1 6 图1 7进行检测 图1 5竖直检测墙面平整度 图1 6向左45 检测墙面平整度 10 平整度数值的正确读出 是用楔形塞尺塞入缝隙最大处确定的 但是 如果手放在靠尺板的中间 或两手分别放在据两端1 3处检测时 应在端头减去100 以内查找最大值读数 参照示范图1 8进行检测 图1 7向右45 检测墙面平整度 11 如果将手放在检测尺的一端检测时 应测定另一端头的平整度 并取其值的1 2作为实测结果 砖砌体 混凝土剪力墙等结构工程的平整度度检测方法同上 所不同的是受检混凝土柱子的正面及侧面 各斜向检测两处平整度 图1 8端头减去100 后测定墙面平整度 12 1 3地面平整度检测检测地面平整度时 与检测墙面平整度方法基本相同 仍然是每处应检测三个点 即顺直方向一点 并在其原位左右交叉45 各一点 取其三点的平均值 其他等方法参照1 2条进行检测 所不同的是遇有色带 门洞口时 应通过其进行检测 参照示范图1 9 图1 10 图1 11 图1 12进行检测 13 图1 9顺直方向通过色带平整度检测示范图 14 图1 10向左45 检测地面平整度 15 图1 11向右45 检测地面平整度 16 图1 12端头减去100 后测定地面平整度 17 1 4水平度或坡度检测视检测面所需要使用检测尺的长度 来确定是用1m的 还是用2m的检测尺进行检测 检测时 将检测尺上的水平气泡朝上 位于被检测面处 并找出坡度的最低端后 再将此端缓缓抬起的同时 边看水平气泡是否居中 边塞入楔形塞尺 直至气泡达到居中之后 在塞尺刻度上所反映出的塞入深度 18 就是该检测面的水平度或坡度 参照示范图1 13 图1 14 图1 15 图1 16检测 还可利用检测尺对规格尺寸不大的台面 或长度尺寸不大的管道水平度 坡度进行检测 图1 13用1m检测尺检测地面水平度或坡度示范图 图1 14用1m检测尺检测地面水平度或坡度后气泡居中示范图 19 图1 16用2m检测尺及塞尺检测地面坡度示范图 图1 15用2m检测尺检测地面水平度或坡度示范图 20 1 5仪表指针偏差校正方法垂直检测时 如发现仪表指针数值偏差 应将检测尺放在标准器上进行校对调正 标准器可自制 将一根长约2 1米水平直方木或铝型材 竖直安装在墙面上 由线坠调正垂直 将检测尺放在标准水平物体上 用十字螺丝刀调节水准管 S 螺丝 使气泡居中 21 2 小线盒 钢板尺及楔形塞尺使用方法 图2 1小线盒 卷线器 图2 2150mm钢直尺 钢板尺 钢直尺是最简单的长度量具 它的长度有150 300 500和1000mm四种规格 图2 2是常用的150mm钢直尺 22 2 1小线盒与钢板尺配合使用检测墙面板接缝直线度从小线盒内拉出5m长的线 不足5m拉通线 三人配合检测 两人拉线 一人用钢板尺量测接缝与小线最大偏差值 参照示范图2 3 图2 4进行检测 23 图2 3用小线与钢板尺三人配合检测饰面墙接缝直线度示范图 图2 4用钢板尺检测接缝直线度放大示范图 24 2 2小线盒与钢板尺配合使用检测地面板块分格缝接缝直线度其检测方法同2 1条 并参照示范图2 5 图2 6进行检测 图2 5用小线与钢板尺三人配合检测地面砖接缝直线度示范图 25 图2 6检测地面板块墙接缝直线度放大示范图 26 2 3用钢板尺检测接缝宽度用钢板尺检测分格缝较大缝隙时 注意钢板尺上面的刻度为1mm的精度 其下面的刻度为0 5mm的精度 可参照示范图2 7进行检测 图2 7用钢板尺检测分格缝较大缝隙示范图 27 2 4用楔形塞尺 游标塞尺 检测缝隙宽度用楔形塞尺检测较小接缝缝隙时 可直接将楔形塞尺插入缝隙内 当塞尺紧贴缝隙后 再推动游码至饰面或表面 并锁定游码 取出塞尺读数 参照示范图2 9进行检测 图2 8楔形塞尺 游标塞尺 28 图2 9用楔形塞尺检测分格缝较小缝隙示范图 29 2 5用0 1 0 5mm薄片塞尺与钢板尺配合检查接缝高低差 图2 10薄片塞尺 厚薄规 30 先将钢板尺竖起位于面板或面砖接缝较高一侧 并使其紧密与面板或面砖结合 然后再视缝隙大小 选择不同规格的薄片塞尺 并将其缓缓插入缝隙即可 那么 在0 1 0 5mm薄片塞尺范围内 所选择的塞尺上标注的规格 就是接缝高低差的实测值 注意 当接缝高低差大于0 5mm时 用楔形塞尺进行检测 参照示范图2 11进行检测 31 图2 11用薄片塞尺与钢板尺配合检查接缝高低差 32 3 方尺 直角尺 使用方法 图3 1方尺 直角尺 33 方尺也称之为直角尺 不仅适用于土建装饰装修饰面工程的阴阳角方正度检测 还适用于土建工程的模板90 的阴阳角方正度 箍筋与主筋的方直度 钢结构主板与缀板的方直度 钢柱与钢牛腿的方直度 安装工程的管道支架与管道及墙面或地面的方正度 避雷带支架与避雷带及女儿墙或屋脊 檐口的方直度等检测 检测时 将方尺打开 用两手持方尺紧贴被检阳角两个面 看其刻度 34 指针所处状态 当处于 0 时 说明方正度为90 即读数为 0 当刻度指针向 0 的左边偏离时 说明角度大于90 当刻度指针向 0 的左边偏离时 说明角度小于90 偏离几个格 就是误差几毫米 该尺左右各设有7mm的刻度 对于普通抹灰工程而言 允许偏差为4mm 若超过6mm 即超过1 5倍时 不仅是不合格 而且还须返修 严格地讲 对一个阳角或阴角的检测应该是取 35 上 中 下三点的平均值 才具有代表性 参照示范图3 2 图3 3 图3 4 图3 5 图3 6 图3 7进行检测 图3 3用方尺检测墙面砖阴角的方正示范图 图3 2室内装饰墙面用方尺检测阳角方正示意图 36 图3 4用方尺检测石材墙面阳角的中间点方正示范图 图3 5用方尺检测石材墙面阳角的上部方正示范图 图3 6用方尺检测石材墙面阳角的下部方正示范图 37 图3 7用方尺检测墙面打底灰的阳角方正示范图 38 4 磁力线坠使用方法 图4 1磁力线坠结构示意图1 39 图4 2磁力线坠结构示意图2 40 磁力线坠适用于上下水 消防水 采暖 煤气等竖向金属管道安装工程的垂直度检测 还适用于高度在3 5m的钢管柱或钢柱安装工程的垂直度检测 现以竖向管道安装工程为例 叙述其垂直度检测方法 先从磁力盒中将线坠拉一定长度 然后再将磁力盒吸附在操作者手能探得着的高度处 再用钢卷尺量定1m高 当线坠稳定后 用钢板尺在线坠上端测定其垂直度偏差值 41 检测时应在每根受检管道的正 侧两个方向各检测一处垂直度 参照示范图4 3 图4 4 图4 5进行检测 图4 3用磁力线坠检测管道垂直度的定位示范图 42 图4 5用磁力线坠检测管道正面垂直度的示范图 图4 6用磁力线坠检测管道侧面垂直度的示范图 43 5 响鼓锤使用方法响鼓锤分为两种 一种是锤头重25g的 称之为大响鼓锤 另一种是锤头重10g的 称之为小响鼓锤 其各自的用途和使用方法都不相同 不能随意乱用 图5 1响鼓锤示意图 44 5 1大响鼓锤使用方法5 1 1大响鼓锤的锤尖作用 是用来检测大块石材面板 或大块陶瓷面砖的空鼓面积或程度的 使用的方法是将锤尖置于其面板或面砖的角部 左右来回退着向面板或面砖的中部轻轻滑动 边滑动边听其声音 并通过滑动过程所发出的声音来判定空鼓的面积或程度 参照示范图5 2 图5 3进行检测 45 图5 2使用大响鼓锤锤尖检测石材地板空鼓面积示范图 图5 3使用大响鼓锤锤尖 检测大块陶瓷面砖空鼓示范图 46 注意 千万不能用锤头或锤尖敲击面板或面砖 对空鼓面积做标注时 由于带色笔难以清除 最好用白色粉笔画出 5 1 2 大响鼓锤的锤头作用 是用来检测较厚的水泥砂浆找坡层及找平层 或厚度在40mm左右混凝土面层的空鼓面积或程度的 使用的方法是将锤头置于距其表面20 30mm的高度 轻轻反复敲击 并通过轻击过程所发出的声音 47 来判定空鼓的面积或程度 参照示范图5 4进行检测 图5 4使用大响鼓锤锤头 检测找平层空鼓示范图 48 5 2小响鼓锤使用方法小响鼓锤的锤头作用 是用来检测厚度在20mm以下的水泥砂浆找坡层 找平层 面层的空鼓面积或程度的 使用的方法是将锤头置于距其表面20 30mm的高度 轻轻反复敲击 并通过轻击过程所发出的声音 来判定空鼓的面积或程度 小响鼓锤的锤尖作用 是用来检测小块陶瓷面砖的空鼓面积或程度的 使用的方 49 法是将锤尖置于其面砖的角部 左右来回退着向面砖的中部轻轻滑动 边滑动边听其声音 即通过滑动过程所发出的声音 来判定空鼓的面积或程度 参照示范图5 5进行检测 图5 5使用小响鼓锤锤尖 检测面砖空鼓示范图 50 图5 6伸缩式响鼓锤示意图 图5 6伸缩式响鼓锤示意图 51 伸缩响鼓锤也是常用的一种检测工具 伸缩响鼓锤的作用 是用来检查地 墙 砖 乳胶漆墙面与较高墙面的空鼓情况 其使用方法是将响鼓锤拉伸至最长 并轻轻敲打瓷砖及墙体表面 即通过轻轻敲打过程所发出的声音 来判定空鼓的面积或程度 参照示范图5 7 图5 8进行检测 52 图5 7使用伸缩响鼓锤 检测面砖空鼓示意图 图5 8使用伸缩响鼓锤 检测地砖空鼓示意图 53 6 对角检测尺使用方法 图6 1对角检测尺 54 6 1对角检测尺的功能 主要是用来检测门窗 洞口等构件或实体的对角线差 并通过对角线差来判定其方正程度的 对角检测尺为三节伸缩结构 中节尺设有三档刻度线 检测时 视其被检构件斜线长度 将大节尺推键锁定在中节尺上某档刻度线 0 位 再将对角检测尺两端尖角顶紧被测对角顶点 紧固小节尺 检测另一对角线时 松开大节尺推键 使其两端尖角顶住被测对角顶点 55 后紧固推键 同时读出对角线差值 参照示范图6 2 图6 3 图6 4进行检测 图6 2右侧对角线检测示范 图6 3左侧对角线检测示范 图6 4对角线检测尺刻度调 0 示范 56 6 2对角检测尺与检测镜配合使用方法对角检测尺上部的小节尺顶端备有M6螺栓 可装检测镜进行高处的背面 冒头等质量状态 参照示范图6 5 图6 6 图6 7进行检测 图6 5尺与镜组合示范 图6 6尺与镜连接示范 57 图6 7用组合镜检测高处管道安装或防腐质量 图6 8用组合镜检测高处油漆质量 58 6 3单独使用检测镜的检测方法单独使用检测镜进行观感质量检测时 可用以检测管道背后 门的上下冒头 弯曲面等肉眼不易直接看到的部分质量 方法与上大同小异 不再赘述 可参照示范图6 9 图6 10进行检测 59 图6 9用检测镜检测竖向管道安装防腐质量示范图 图6 10用检测镜检测门冒头油漆质量示范图 60 6 4对角线尺还能与楔形塞尺及响鼓锤头组合使用 其检测方法同上 不再赘述 7 用钢卷尺检测柱子截面尺寸的方法对受检柱子检测时 每根柱子应检测两个面的截面尺寸 最好将尺的端头让出100mm后再量测 以免勾住一端出现人为偏差 可参照示范图7 1进行检测 61 图7 1钢卷尺检测柱子截面尺寸示范图 62 8 用百格网检测砂浆饱满度方法 图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