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地例会汇报材料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一次工地例会汇报材料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一次工地例会汇报材料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一次工地例会汇报材料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一次工地例会汇报材料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3 23 1 第一次工地例会汇报材料北京华夏石化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武汉炼油项目部2011年3月28日 2020 3 23 2 目录 一 监理规划编制报审情况二 驻现场的组织机构 人员及分工三 进度控制实施计划及控制点四 监理例会制度五 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六 对施工总承包商的几点建议七 需协调的事项 2020 3 23 3 一 监理规划编制报审情况1 监理规划第一版已经于2010年11月份上报工程处 并已经审批完成 2 根据近期收到业主下发的项目总体统筹计划和基础设计等内容 重新对监理规划进行了内容升版 目前第二版已经上报项目分部 质量部和HSE部等相关部门 2020 3 23 4 二 驻现场组织机构 人员及分工 1 华夏监理组织机构 2020 3 23 5 2 现场人员名单及分工 2020 3 23 6 二 监理人员到位情况及派遣计划 2020 3 23 7 三 进度实施计划及控制点 1 加氢裂化装置 施工部分 1 1土建专业 2011年4月2日 2011年11月30日 1 构筑物基础10月底基本施工完 2 建筑物11月30日装修完 具备交付安装条件 1 2钢结构专业 2011年5月15日 2011年12月底 1 管廊钢结构主体要重点进行安排 主要是考虑空冷器的安装和工艺管道的安装 2 其余构架钢结构主体应于12月底完成 1 3炉子专业 包括余热回收 2011年6月30日 2012年7月20日 1 炉子安装从6月30日开始至11月10日结束 2 加热炉衬里应于12月15日前完成 尽量避开冬季施工 3 炉管安装应于2012年4月底完成 1 4给排水专业 2011年6月5日 2011年9月25日 2020 3 23 8 1 5静设备专业 2011年8月 2012年3月底 其中反应器安装在2010年10月10日开始 1 6动设备专业 2011年12月5日 2012年9月30日 1 压缩机及机泵安装阶段 2011年12月5日 2012年7月25日 2 压缩机及机泵单机试车阶段 2012年7月26日 2012年9月30日 1 7工艺管道专业 2011年10月15日 2011年9月30日 1 工艺管道2011年10月15日预制工作开始 2 工艺管道2011年12月5日安装开始 3 工艺管道试压吹扫阶段 2012年5月15日 2012年9月30日 1 8电气专业 2011年12月10日 2012年7月20日 1 9仪表专业 2012年2月20日 2012年7月20日 1 10三查四定从2012年7月10日开始 力争2012年8月28日 确保9月30日中交 2012年12月28日投料试车 2020 3 23 9 2 制氢装置2 1土建专业 2011年4月15日 2011年10月30日 2 2钢结构专业 2011年5月15日 2011年12月中旬 2 3炉子专业 包括余热回收 2011年7月25日 2012年6月30日 1 炉体钢结构安装从7月25日开始至10月30日结束 2 加热炉衬里和炉管安装从11月1日至2012年3月25日 2 4给排水专业 2011年7月5日 2011年9月25日 2 5静设备专业 2011年8月30日 2012年2月底 其中反应器安装在2010年11月15日开始 2 6动设备专业 2011年12月5日 2012年9月30日 1 压缩机及机泵安装阶段 2012年2月5日 2012年7月15日 2 压缩机及机泵单机试车阶段 2012年7月16日 2012年8月28日 2020 3 23 10 2 7工艺管道专业 2011年10月15日 2011年8月28日 1 工艺管道2011年10月15日预制工作开始 2 工艺管道2012年1月1日安装开始 3 工艺管道试压吹扫阶段 2012年6月15日 2012年8月28日 2 8电气专业 2012年1月1日 2012年7月15日 2 9仪表专业 2012年1月1日 2012年7月15日 2 10三查四定从2012年7月10日开始 2012年8月28日中交 2012年11月10日投料试车 3 干气提浓装置3 1土建专业 2011年4月15日 2011年10月30日 3 2钢结构专业 2011年6月20日 2011年12月中旬 3 3给排水专业 2011年7月5日 2011年9月25日 3 4静设备专业 2011年8月30日 2012年2月底 2020 3 23 11 3 5动设备专业 2012年12月5日 2012年9月30日 1 压缩机及机泵安装阶段 2012年2月5日 2012年7月9日 2 压缩机及机泵单机试车阶段 2012年7月10日 2012年8月28日 3 6工艺管道专业 2011年10月15日 2011年8月28日 1 工艺管道2011年10月15日预制工作开始 2 工艺管道2012年1月1日安装开始 3 工艺管道试压吹扫阶段 2012年6月15日 2012年8月28日 3 7电气专业 2012年1月1日 2012年7月15日 3 8仪表专业 2012年1月1日 2012年7月15日 3 9三查四定从2012年6月10日开始 2012年8月28日中交 2012年12月10日投料试车 2020 3 23 12 四 监理例会制度 经与项目一分部任经理协商 项目分部例会与监理例会合并 会议时间 每周四上午9 00会议地点 项目大会议室会议参加人 项目一分部全体人员 华夏监理全体人员 相关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或常务经理 技术负责人 HSE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邀请业主各职能部门参加 会议内容 1 检查上周例会的落实情况 分析未完的主要原因 2 承包商汇报上周的进度完成情况以及质量 HSE管理情况 并汇报下周的计划安排 3 检查进度计划完成情况 提出下一阶段进度目标及措施 4 检查分析上周的质量 HSE管理情况 针对不合格原因提出纠正措施 对下周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识别 并提出预防措施 5 需解决协调的事项 2020 3 23 13 5 1土建工程 由于该联合装置位于3 场地 以前该区域是武钢工业港的一条运河 经人工回填 真空预压成目前的土层形状 该联合装置的基础和地管埋深 均坐落于人工回填地层 该土层承载力较差 并且属于呈湿 饱和 稍密状态 所以基础和地管的回填以及自然地基承载力是重点关注的难点 回填或者地基处理不好易造成基础 地坪 管道沉降不均等质量问题 应采取的措施 对于采用自然地基的基础和管道 应做好地基处理 对扰动的地基应进行换填 对于回填土料应进行晾晒或者采用灰土进行回填 以确保回填质量 5 2静设备加氢裂化装置属于高温 高压装置 所以设备本体材料选用耐热钢 铬钼钢 多 结构较复杂 加工精度高 制造难度较大 这样就造成设备制造周期较长 比如加氢反应器 高压换热器 热高分 冷高分等设备 关键设备的壁厚超出板材的范围 筒体采用锻焊结构 锻焊质量不易控制 大多数关键设备要同时考虑氢腐蚀 高温硫化氢腐蚀或低温硫化氢腐蚀 因此对设备的选材要求比较高 加氢反应器 高压换热器 高压容器 高压空冷器是加氢裂化的关键设备 需要重点关注 塔类设备塔盘和填料的安装作业空间小 周期较长 应采取的措施 1 建议业主督促监造单位加大设备的监造力度 强化过程质量控制 五 工程特点 难点及应采取的措施 2020 3 23 14 2 加强设备进场的验收 认真对设备本体的质量进行检查 并对安装质量进行逐一检查验收 5 3动设备加氢裂化装置大型传动设备主要是两种形式的工艺压缩机组 分别是往复式新氢压缩机和离心式循环氢压缩机 透平机组 功率大 出口压力高 机泵等各类传动设备种类多 数量大 部分关键设备需从国外进口 制造周期及调试时间较长 涉及到的外商服务情况复杂 协调不好 会对完工进度造成延误 动设备安装和调试是本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点 要求安装质量控制点检查到位 单机试车的质量控制 直接关系到投料试车一次成功 因此 是本项目传动设备的安装调试的是一个重要控制部位 也是本项目的一个难点 应采取的措施 1 加强设备的进场验收 认真核对物资清单 2 施工单位要成立试车小组 要任命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组长 5 4换热设备加氢裂化装置的另一个较大的特点是换热设备多 如何对到场的换热设备进行检验一直是该类装置的难题 如果在现场对全部换热设备进行耐压试验 不仅周期长而且对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因此 应制定此类设备的进场检验策略 如检验前移至制造厂和分类抽检等 重点关注高压换热器 另外压缩机冷却器也要重点进行关注 从近几年的经验来看 该部分设备出问题的还是比较多的 2020 3 23 15 5 5管道施工加氢裂化装置工艺过程高温 高压 临氢 介质易燃 易爆 易凝 易腐蚀 管线焊接是装置施工的控制重点 包括主工艺管线 伴热线 给排水线 还包括管线附件等的安装 部分管线属于合金钢焊接 工程量大 是装置建设的另一条关键路径 专业性强 控制环节多 且工艺管线包含焊接工艺评定 焊工考试 焊条库管理 材料检验 安装 热处理 焊接 无损检测 试压 吹扫和气密等关键过程 部分高压管件阀门从国外进口 需要重点关注 加氢裂化装置工艺管道具有高温 高压 临氢 抗H2S的特点 其材质种类多 管径 壁厚大 同类装置工艺管线最大管径可达DN800mm 最大壁厚54mm 最高操作压力17 8MPa 最高操作温度415C 管道材质有20 20 ANTIH2S A106 A106 ANTIH2S 20G Q235 B P11 15CrMo 0Cr18Ni9 0Cr18Ni10Ti TP321等 管道设计级别高 法兰等管件多为1500LB 2500LB 是装置工艺管道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应采取的措施 1 加强SHA级管道材料进场验收 无损检测 光谱分析 硬度 和焊接管理 2 加强抗硫化氢管线的进场验收 硫磷含量 硬度 严格审查焊接工艺评定 3 重点对合金钢管线焊接 焊前预热 焊后热处理 进行检查 4 高压管线法兰安装质量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5 工艺管线设计压力高 管线试压时盲板设计计算要重点关注 6 加强承插焊的质量管理工作 2020 3 23 16 5 6加热炉加热炉的安装是加氢裂化装置的关键路径 周期长 炉体钢结构工程量大 衬里要求严 施工困难多 除本体外 还牵涉到附件安装和炉管的焊接的质量控制 是装置建设中重点关注的环节 炉管为多为国外进口 需要重点关注 应采取的措施 1 加强炉管的进场验收 并做好各项复检工作 2 选派好的焊工进行炉管焊接 并做好焊接热处理的控制工作 5 7大件吊装大件吊装作业多 加氢裂化装置大型设备布置密集 同类装置80吨以上设备多达14台 是HSE工作监控的重点 对大型吊车的占位 行走要进行统一规划 以确定预留基础 框架 并提前做好吊车占位地基的处理 应采取的措施 尽快与大件吊装单位进行对接 落实大件吊装的地基处理方案和吊装方案 施工单位按照吊装方案做好预留和后续的施工安排 5 8电气仪表电气和仪表施工属于工程后期的主要施工内容 且面临着单机试运 因此对施工周期造成一定的压力 且施工作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容易出现质量通病 尤其是设备原件的试验和调试阶段 出现问题的解决时间较长 另外需重点关注的是仪表高压导管的焊接施工 一般人员只是对工艺管道的施工比较重视 其实仪表高压导管也是合金钢 并且管径小 焊接难度同样很大 应采取的措施 1 配备数量满足施工需要的合格电气 仪表调试人员 并应在现场建立调试房间 2 高压导管的焊工应取得相应资格证 并经考试合格的人员进行施焊 2020 3 23 17 5 9长周期设备加氢裂化装置的器材设备长周期数量多 进口数量多 加氢精制反应器 加氢裂化反应器 循环氢脱硫塔 压缩机 反应进料泵 反应注水泵 硫化剂泵 冷热高压分离器以及反应进料加热炉管 高压管阀配件等 采购周期一般在14个月以上 部分仪表设备需国外引进 它们的到货时间将直接影响工程施工工期 应予特别重视 应采取的措施 应定期跟踪落实设备的制造进度 应由专人进行负责 5 10制氢转化炉制氢转化炉是制氢装置的关键设备 对于制氢来说 转化炉的预制安装是关键 它将占制氢部分40 的 安装 工作量 炉管涉及的材料种类比较多 焊接质量是关键 特别是转化炉的猪尾管焊接 过热段的焊接以及下集合管的焊接及衬里 蒸发器的衬里十分重要 应重点控制 制氢转化炉的安装既涉及到本体安装 又有衬里 保温以及炉管的焊接 作业空间小 架设量大 交叉作业多 工期长 各工序之间的协调工作是关注的重点之一 应采取的措施 1 编制转化炉专项施工进度计划 要细化到每一步工序 并根据计划进行安排 2 加强炉管的焊接管理 安排好的焊工进行施焊 3 有专人负责转化炉的工序交接的协调工作 减少交叉施工对进度的影响 2020 3 23 18 六 对施工总承包商的几点建议 1 目前施工组织设计 HSE方案 土建施工方案初版已经审核完成 并将审查意见反馈给了四公司 请四公司抓紧时间进行修改 2 尽快落实土建分包单位 并按业主分包管理规定进行审批 3 4 加强材料质量管理和统计管理 建立完善的材料领用 发放和自检制度 能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提出材料和设备需求计划 并及时进行跟踪到货情况 重点要掌握材料的缺口 5 要做好各种质量和安全的策划工作 提前做好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