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课件.ppt_第1页
四川旅游课件.ppt_第2页
四川旅游课件.ppt_第3页
四川旅游课件.ppt_第4页
四川旅游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旅游 天府之国 四川欢迎您 主要景点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区 是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0年 九寨沟被列为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之首 1991年被列入联合国 世界风景名录 1992年12月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 正式列入 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从此登上世界旅游的宝座 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神奇的 梦幻世界 九寨沟 九寨沟内分布着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海拔2000 3000米 属高山深谷碳酸盐堰塞地貌 以翠海 高山湖泊 叠海 彩林 雪山 藏情 五绝 驰名中外 被誉为 梦仙境 和 童话世界 主景长沙有六公里 面积6万多公顷 有长海 剑岩 诺日朗 树正 扎如 黑海六大景观 呈 Y 字形分布 以水景最为奇丽 泉 瀑 河 滩将108个海子连缀一体 碧蓝澄澈 千颜万色 多姿多彩 水在树间流 树在水中长 有 黄山归来不看岳 九寨归来不看水 和 世界水景之王 之称 九寨沟活水泉 九寨沟的活水泉又异常洁净 加之梯形状的湖泊层层过滤 其水色愈加透明 能见度高达20米 翠海 叠瀑 彩林 雪峰 藏情 被誉为九寨沟 五绝 水乳交融 美不胜收 现代肖草 九寨沟 诗 放眼层林彩池涟 鱼游云头鸟语欢 飞瀑洒落拂面来 九寨山水扬海天 给予真实诠释 珍珠瀑布犹如一面巨大晶莹的珠帘 从陡峭的断层垂挂而下 置身于这流球飞玉的滩中 真有 滚滚银花足下踩 万顷珍珠涌入怀 的感受 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 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 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 地势陡峭 风景秀丽 有 秀甲天下 之美誉 气候多样 植被丰富 共有3000多种植物 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 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 常结队向游人讨食 胜为峨眉一大特色 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有寺庙约26座 重要的有八大寺庙 佛事频繁 1996年12月6日 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峨眉山风光 峨眉山灵猴是峨眉山的精灵 嬉闹顽皮 滑稽可掬又极通人性 见人不惊 跟人嬉戏 与人同乐 给游人带来许多乐趣 成为峨眉山的一道活景观 与群猴玩耍 给猴子喂食 观赏其千姿百态 了解其生活习性 跟它们亲密接触 成为游客到峨眉山旅游不可缺少的项目 峨眉山生态猴区位于峨眉山清音阁 一线天至洪椿坪之间 为一段狭长的幽谷 占地25公顷 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自然生态猴保护区 生态猴区内现有三支家族式野生猴 共300多只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 足踏大江 双手抚膝 大佛体态匀称 神势肃穆 依山凿成 临江危坐 大佛通高71米 头高14 7米 头宽10米 发髻1021个 耳长7米 鼻长5 6米 眉长5 6米 嘴巴和眼长3 3米 颈高3米 肩宽24米 手指长8 3米 从膝盖到脚背28米 脚背宽8 5米 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 还有两尊身高10余米 手持戈戟 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 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 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大佛左侧 沿 洞天 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 全长近500米 右侧是九曲栈道 佛像雕刻成之后 曾建有十三层楼阁覆盖 时称 大佛阁 大佛阁 宋时称 天宁阁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 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 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 第4层 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 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 远望看不出 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 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 两耳背后靠山崖处 有洞穴左右相通 沿大佛左侧的棱云栈道可直接到达大佛的底部 在此抬头仰望大佛 会有仰之弥高的感觉 坐像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栈道沿著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 奇陡无比 曲折九转 方能登上栈道的顶端 这里是大佛头部的右侧 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顶 此处可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 大佛顶上的头发 共有螺髻1021个 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 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翡翠长廊的路面是由 色如渥丹 灿若明霞 的当地的天然红色砂石铺成 两旁密集的老竹新篁拱列 遮天蔽日 红色地毯式的公路与绿色屏封的楠竹交相辉映 加之这里的道路时起时伏 顶上两旁的修竹争向内倾 几乎拱合 长廊就更加显得幽深秀丽 从而成为蜀南竹海最具特色的标志性景观 翡翠长廊 万竿拥绿 修篁伟岸 盛夏时节 长廊是一个清凉的世界 也正如一道赞美它的诗所说 红霞铺垫 玉柱框廊 炎阳无炎 狂风不狂 晴空万里之时 竹叶间漏下缕缕阳光 在地上撒下点点儿金光 把长廊打扮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下雪之季 银锦铺地 绿技琼花 别有情趣 游人到此 无不游憩 摄影留念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 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公元759年冬天 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 携家入蜀 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 称 成都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正门匾额的 草堂 二字为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 允礼所书写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 诗史堂正中是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像 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 匾额 工部祠内供奉有杜甫画像 并有都曾经寓居蜀地诗人陆游 黄庭坚陪祀 工部祠东侧是 少陵草堂 碑亭 象征着杜甫的茅屋 少陵 本为地名 汉宣帝墓称 杜陵 宣帝皇后墓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 少陵 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 总面积近300亩 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 博物馆按功能区分为 文物景点游览区 草堂旧址 园林景点游览区 梅园 和服务区 草堂寺 草堂旧址内 照壁 正门 大廨 诗史堂 柴门 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 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