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态变化测试教师.doc_第1页
第四章物态变化测试教师.doc_第2页
第四章物态变化测试教师.doc_第3页
第四章物态变化测试教师.doc_第4页
第四章物态变化测试教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一、选择题把答案填写在下表中(每题3分共20小题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1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固的是( )A露B雾C冰D霜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固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是( )A风雨送春归B飞雪迎春到 C已是悬崖百丈冰D犹有花枝俏3小靖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分别盛有这两种油的杯子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她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A密度B沸点C凝固点D比热容4“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B升华和凝华C凝固和凝华D凝固和液化52013年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0,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A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C加热至244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D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6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 B C DA如图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后又冷却变成岩石是凝华现象B如图固定空气清新剂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了是升华现象C如图土地干涸龟裂是液化现象D如图水结成冰是水的熔化现象7小明将一杯地沟油和一杯花生油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他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A密度B沸点C凝固点D比热容8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熔点高于100B该金属熔点低于26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D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9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A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B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升华吸热C烧水时,壶嘴处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窗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10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1如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A10B40C50D6012摄氏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A0B10C40D10013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8,南极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D三种温度计均可14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家奖颁发给了发现石墨烯的两位俄裔科学家,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的熔点超过3000,它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性质,根据石墨烯的性质,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A高压输电线B冲击钻的钻头C家用保险丝D电饭锅的锅胆15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凝固B凝华C升华D液化16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A密度B硬度C凝固点D沸点17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B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C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18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19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20在保温杯中装适量0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A水的质量增大 B冰的质量增大 C水的温度降低 D冰的比热容增大二、填空题(共10小题22分)21在寒冷的冬季,一碗水放在室外,过一会儿水会结冰,这属于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此过程中会 (选填“吸”或“放”)热22今年3月,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冰雹袭击冰雹形成过程需要 热量,下落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冰雹是 (运动/静止)的,落地前冰雹做匀速直线运动,它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23冰糖葫芦(如图)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冰糖葫芦看上去红彤彤的,是因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只反射 24生活中的“粘”字常与一些物理现象有关,如:吃冰棒时会感到粘舌头,这是由于水发生了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25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已知酒精和水银的熔点和沸点如图所示,北方漠河地区冬季最低温可达54,测此地冬季最低气温应选 温度计,测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应选 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26小林把地沟油和菜籽油放进冰箱进行鉴别当温度都降到8时,变为固态的是地沟油,保持液态的是菜籽油这种鉴别方法的依据是地沟油的 比菜籽油的高若相同条件下质量相等的两种油降温的幅度不同,则说明这两种油的 不同27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物质水银酒精甲苯萘熔点/391179580.5沸点/35778111218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做测温物质28如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 的物态变化与新鲜豆腐相比,冻豆腐的密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9在我国北方的冬天,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 (填“凝固”或“汽化”)过程中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致冻坏30.在图中,a、b是两种固体融化时的变化曲线,由此可知 是晶体,晶体的熔点是 ,在20min-30min时间内,晶体处于 态三、解答题(共3小题,18分)31在晴朗的冬日,突然,气温骤降,雪花飘飞,公路上最先结冰的是 (选填“土路表面”或“水泥桥面”);道路维护者迅速行动,“撒盐除冰”,这种除冰的原理是降低 ;某同学上网“百度”“盐水浓度与凝固点的关系”(见表)盐水浓度(%)小于0.12.94.311152323.8252636.3凝固点 ()01.82.67.51121179.41.80分析数据得出简要结论: ;电影泰坦尼克号较真实的还原了该邮轮在大海上撞到冰山后沉没的场景,该海域的海水可以看成4.3%的盐水,难怪许多落水者无法忍受寒冷,因为那里的海水温度约为 3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 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 ; (3)如图E中甲乙图中,图 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如图F,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象图象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此时水的沸点是 . 33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为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 (“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2)除需要图中的器材,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实验时记录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的变化(3)如图丙是冰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了 min;加热至第6min时,物质的状态为 . (4)小红把冰放在烧杯中,未加热冰也熔化了,此时冰熔化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水珠,这是 现象第4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C;2C;3C;4C;5B;6B;7C;8D;9C;10D;11C;12A;13A;14C;15A;16C;17B;18B;19C;20B;二、填空题(共10题)21凝固;放;22放出;运动;等于;23熔化;放出;红光;24凝固;引力;25;26凝固点;比热容;27水银或甲苯;酒精;酒精;28凝固和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