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第三篇纺织化学品与人体健康 重点 了解纺织化学品的种类及这些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1天然纤维生长过程中的化学品与人体健康 一 杀虫剂与人体健康棉纤维在耕种过程中为防治病虫害和根除杂草等必须使用杀虫剂 除草剂等农药 这些农药被纤维吸收后虽经各种加工处理 仍有可能在最终产品上有部分残留 这类农药一般均为有机化合物 对人体毒性的强弱不同 且与纺织品上的残留量有关 有些经皮肤为人体所吸收 其中高丙体六六六被视为一种会诱发癌症的杀虫剂 已禁止使用 杀虫剂还可构成其他潜在的危险 许多普遍使用的杀虫剂还有影响动物体内正常激素功能 起着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 目前被怀疑能够对人体有干扰作用的杀虫剂及其代谢物等已有60多种 二 重金属元素与人体健康 1 什么是微量元素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是相对常量元素而言的 O 65 P 1 C 18 S 0 25 H 10 K 0 2 N 3 Na 0 15 Ca 1 5 Cl 0 15 Mg 0 05 通常将含量大于0 01 的元素 每人当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上的元素称常量元素 包括C H O N S P Na K Ca Mg Cl等11种约占人体体重的99 30 而微量元素通常是指小于0 01 的元素 每人每日需要量小于100mg以下的元素称微量元素 约占人体体重的0 7 天然纤维 合成纤维 按人体中的Zn正常含量33mg kg Cu1 4mg kg 按60公斤体重的人 体内的Zn是1 98g 体内的Cu是0 084g 千万别小看这点微不足道的量 他们对人的健康 疾病 长寿 智力 美容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微量元素的分类得到多数国际微量元素学术会议和WHO 世界卫生组织 的公认 根据微量元素的营养作用特征及生理功能可分为四类 1 必需微量元素 在人体内构成细胞或特定生理成分 具有明显的营养作用 人体生理过程必不可少 缺乏该元素后会产生特征性的生理紊乱 病理变化及疾病 补充该元素即能纠正特征性疾病变化或治愈 例如 Fe Cu Zn Mn Cr Mo Co V Ni Sn F I Se Si等14种微量元素 2 可能必需元素 既具有一定有益生物学作用及医疗 预防 保健效能 又具有某些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物及生化特征的元素 这些元素尚未被生物学家认可 如Li Sr B等 3 无毒微量元素 凡未发现有营养作用 又无明显毒害作用的元素 称为无毒微量元素 如Ba Ti Nb Zr 4 有害微量元素 凡无营养作用 人体对其缺乏精密的调节作用 且在体内具有积蓄倾向和明显毒害作用的元素 如Pb Hg Cd Tl Al As Sb等 举个有害元素铅的例子 据科学家研究 铅是会引起全身性损伤的剧毒物质 它影响到大脑 心血管 胃肠道 肾脏一直到生殖系统 几乎无一幸免 铅首先会干扰血液的形成 因为它抑制红白蛋白所需的某些酶的活性 阻碍血红蛋白的形成 它还有阻止骨骼内红细胞正常成熟的恶劣作用 为此 铅 汞 隔等微量元素是有毒元素的罪魁祸首 以上分类 不是绝对的 随着人们对微量元素的生物效应研究的深入和提高 以上的归类可能会发生变化 必需元素的数目可能会增加 某些元素对人体是有益还是有害 主要取决于它在人体内的浓度含量 当某种元素的浓度刚好是人体所需时 它可以起到调节生理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 但是当浓度不足或是过量时 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导致各种疾病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不能自行合成或是自动减少 必须通过饮食 呼吸 皮肤接触等方式从外界摄取 它们在生命代谢过程中既不能分解 也不能够转化为其他元素 因此要控制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 只能通过补充不足和抑制过量的摄取这两种途径 当这些重金属是微量时 不足以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但若浓度过大则对人体有害 如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但人体内铁过量时则可诱发癌症 镉可导致肺疾病 镍可导致肺癌 钴可导致皮肤病和心脏病 锑可导致慢性中毒 铬可导致血液病等 3 纺织品中重金属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其生长和生产过程如天然纤维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 喷洒的农药等 其次来源于印染加工过程染色 印花 整理等所用到的染料和整理剂 如含锑的阻燃整理剂 抗微生物整理剂 涂层等会使纤维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 4 纺织品中重金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纺织品上含有的重金属元素通常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但是当人体出汗时 由于汗液具有一定的酸碱度 所以会从纺织品中萃取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 这些重金属离子通过与人体皮肤接触而被人体吸收 一旦进入人体则有向肝 肾 心 骨骼及脑聚集的倾向 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3 2来自衣柜内的疾病 警钟早已响起 2001年 中国消费者协会对纯棉免烫衬衫甲醛含量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 所涉及的29个品牌样品中 部分产品甲醛含量较高 2002年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全国16个省 市110家企业生产的115种男女衬衫进行抽查发现 12种衬衫存在甲醛含量超标的问题 2003年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儿童服装质量抽查结果显示 有三成以上产品甲醛超标 2006年 抽检的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31件名牌服装样品中 有20个样品不符合我国今年起实施的 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不合格率高达64 5 这其中 既有高档服饰配件 也有衬衫 内衣 婴幼儿服装等与消费者接触最亲密的衣物 一 纺织品中残留的化学性环境毒物及其摄入皮肤的机理 研究表明 人体皮肤摄入毒物的能力较弱 但液态的醇类 酚类或某些有机磷杀虫剂则较易渗入皮肤 而水溶性盐类等化合物是较难渗入的 对于固体物质 必须先溶解于皮肤上的汗水中 转变为水溶液后才能渗入皮肤 入侵后的毒物可能滞留于皮肤的表层 或进入真皮下的毛细血管后 在进一步转运到其他有关的器官组织内 图3 1人体皮肤的结构 化学性环境毒物被摄入人体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积累聚集或是在某些组织器官中富集起来 在人体内 不同的器官蓄积毒物的种类如下图所示 图3 2化学性环境毒物在人体内蓄积或毒性作用的部位 纺织品和服装上的残留毒物摄入人体后 在机体内通过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某些毒物会由高毒转化为低毒或无毒 最后的代谢物可能就是易被排除体外的水溶性物质 该过程称为生物降解作用 但是也有某些毒物会由原先的低毒性反转为高毒性 最后的代谢产物可能就是易被滞留于机体内的非水溶性物质 这样的反转化过程称为生物增毒作用 二 纺织品上残留的农药毒性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危害农作物和农产品的病 虫 鼠类 杂草以及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 但大多数农药对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个别品种甚至是剧毒 在天然纤维生长过程中和化学纤维制造过程中多形成的一些有害物质虽然是微量的 但也不容忽视 因为在集中加工时会增加废水中污染物的数量 研究表明 不同纤维品种中重金属的含量差别较大 其中棉纤维中重金属含量最高 羊毛次之 涤纶中所含重金属含量比腈纶和锦纶中所含重金属要高一些 三 纺织品加工中残留的毒性 纺织品加工中的化学品与人体健康棉纺织加工一般为物理机械过程 所施加的化学品很少 但在织造过程需上浆 目前 我国纺织厂使用的浆料有淀粉浆料 混合浆料和化学浆料 化学浆料以聚乙烯醇 PVA 为主 不仅浆料的废液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且被浆的纱线也带有某些有害物质 将会直接影响到纺织品及服装的环保性能 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印染加工中的化学品与人体健康1 pH值与人体健康一般情况下 人体皮肤的pH值在5 5到7 0之间 略呈酸性 纺织品的pH值在微酸性和中性之间有利于人体皮肤的保护 若纺织品处于较强的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不仅容易受损 而且也会刺激皮肤 据报道 青岛市公布了对儿童服装领域的监测结果 个批次样品的抽检不合格率超过六成 抽查结果表明 虽然总体合格率不高 但以往问题突出的甲醛含量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顶破强力等质量指标全部合格 不合格的项目主要集中在 值 成分含量 标志 抽查中共有 批商品的 值超过规定值 不合格率为30 0 尤其严重的是有 个批次童装的pH值达到了9 6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中 的标准要求是4 0 7 5 建议 消费者购买儿童服装尤其是内衣后 回家一定要用清水洗一遍 2 各类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A 氯化酚和有机氯载体来源 五氯苯酚 PCP 是纺织品和皮革制品采用的主要防霉剂 浆料中作为防腐剂 抗静电剂和阻燃剂中使用了多氯联苯衍生物 PCB 危害 都具有相当的生物毒性 它们的自然降解过程十分缓慢 残留在纺织品上 会通过皮肤接触 在人体内产生生物累积 危害人体健康 在洗涤时 又会随废水排入环境而产生污染 B 有机锡化合物 TBT和DBT 来源 三丁基锡 TBT 常用作纺织品的抗微生物整理 它可有效抑制臭味 二丁基锡 DBT 主要用于高分子材料合成的催化剂 危害 高浓度的有机锡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可引起皮炎和内分泌失调 对人体损害的程度取决于剂量和人的神经系统功能 C 游离甲醛来源 主要来自于各类纺织印染助剂 如作为防皱整理剂 赋予纺织品防缩 防皱 免烫 可机洗和易去污等性能 危害 由含有甲醛的纺织品做成服装后 在人们的穿着过程中会逐渐释放出游离甲醛 通过人体呼吸及皮肤接触过程 在体内的甲醛被富集在骨髓造血组织中 在体内通过去甲基作用及葡萄糖醛酸反应而将其转化 解毒 对一些因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此项解毒能力不足者 就有可能诱发白血病 淋巴癌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发生 D 邻苯二甲酸酯类来源 作为PVC聚氯乙烯的增塑剂 广泛应用于服装辅料 涂层织物 玩具及儿童用品 鞋类和运动器材 危害 在一般的使用条件下 软质PVC材料会释放出相当数量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特别是婴幼儿易把手边的物品放入口中 释放出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就有可能通过口腔对婴幼儿造成严重地损害 另外 PVC材料在合成或废弃后处置时 特别是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时 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物质 如氯气 氯乙烯 二啞英等 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E 阻燃剂来源 阻燃整理危害 阻燃剂具有一定的毒性 长期与这些高毒性的阻燃剂接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如可造成免疫系统的损害 生殖系统障碍 甲状腺功能低下 记忆力丧失和关节僵直等病症 F 抗微生物整理剂来源 用于纺织品的抗菌防臭 防虫整理的助剂 危害 它们一般为有机化合物或季铵盐 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经测试 虽然最终产品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指标都大大低于安全性限定的要求 但凡欲申请生态纺织品标签的产品 均不允许进行抗微生物整理 G 六价铬 Cr6 来源 在纺织品加工中 常将铬盐作为染色的固色剂使用 因而在纺织品上也可能存在六价铬的残留 危害 六价铬是一种强氧化剂 它能引起皮肤刺激疼痛和过敏 是一种对人体和环境具有相当毒性的重金属离子 在高浓度时具有致癌性 3 染料与人体健康在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化合成染料品种约有2000种 涉嫌可还原出致癌芳香胺的染料品种约为210种 这些染料在与人体皮肤的长期接触过程中 特别是染色牢度不佳时 部分染料会从纺织品转移到人的皮肤上 在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中分泌物的生物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还原作用 并释放出某些有致癌性的芳香胺 这些芳香胺被皮肤吸收后 成为人体病变的诱发因素 故具有潜在的致癌致敏性 A 致癌染料禁用致癌染料是指未经还原等化学变化即能诱发人体癌变的染料 目前市场上已知的致癌染料有11种 B 致敏染料所谓致敏染料是指某些可引起人体或动物的皮肤 黏膜或呼吸道过敏的染料 在纺织品加工中 为维护人体健康 除对染料的使用有一定限制外 对纺织品上染色织物的色牢度也有一定的规定 提高色牢度无疑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染料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同时也可提高纺织品的染整加工质量 4 可萃取重金属与人体健康在纺织品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除土壤中带入外 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部分染料和助剂 印染加工中使用的各种金属络合剂中都存在重金属 由于纺织品上可能含有的重金属绝大部分并非处于游离状态 故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只有在高浓度时才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所谓可萃取重金属是指采用模仿人体皮肤的表面环境 以人工酸性汗液对样品进行萃取 并用仪器分析方法测定 即可萃取的 可能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重金属 这些重金属主要有锑 砷 铅 镉 汞 铜 铬 铬 钴 镍 免烫服装给人体健康带来的隐患免烫服装的主要问题是存在甲醛 前面已介绍 甲醛含量超标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故有人称它为 贴身杀手 所以甲醛含量一直是国家质检部门对纺织品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 根据国家标准 婴幼儿类服装甲醛含量应低于20mg kg 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甲醛含量低于75mg kg 非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和市内装饰类纺织品甲醛含量应低于300mg kg 购买服装小常识 购买免烫服饰时 闻闻衣服上是否有浓重刺激性的味道 若感觉眼 鼻 咽喉部有轻度烧灼感 这样的衣服大多甲醛含量超标 不能购买 选购时最好选择小图案的童装 而且图案上的花形不要很硬 为婴幼儿购买服装 最好选择浅色服装 因深色服装经孩子穿着磨擦 易使染料脱落渗入皮肤 特别是一些婴幼儿爱咬嚼衣服 染料及化学制剂会因此进入孩子体内 损伤身体 刚买回来的免烫衣服 不要立即挂入衣柜中 最好先用清水进行充分漂洗后再穿 降低服装中的甲醛含量 也避免了污染衣柜内的其他衣服 不穿时 应把免烫衣服挂在通风处 尤其是不要长期穿着免烫衣服 对甲醛有过敏者 勿穿免烫服饰 穿新衣后 如出现皮肤瘙痒 接触性皮炎等皮肤过敏反应或情绪不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黄金业务管理办法
- 综合部工作管理办法
- 萧山区保洁管理办法
- 红领巾社团管理办法
- 东河夜市摊位管理办法
- 中学物资采购管理办法
- 专业分包过程管理办法
- 中心开放合作管理办法
- 中建项目任职管理办法
- 专利许可实施管理办法
- 火化证管理办法河北
- 小学生法律知识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组网专线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新解读《城镇供水管网运行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T-CAS 737-2023》
- 桡骨远端骨折健康宣教
- 2024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 GB/T 5974-2025起重机械钢丝绳用套环
- DB37∕T 4726-2024 轻烃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 净化空调系统培训
- 酒店携程培训
- cpk通俗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