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临死前的严监生》.doc_第1页
22.《临死前的严监生》.doc_第2页
22.《临死前的严监生》.doc_第3页
22.《临死前的严监生》.doc_第4页
22.《临死前的严监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 年级下册第 22 课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学校: 现代学校 泗店中心校 教师姓名: 刘燕 王玉英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主要依据单元目标和课后题设计)教学目标:(主要依据单元目标和课后题设计)(一)重点字词:1.应会读字:侄 痰 2趣味识字:痰,结合情景识字,人咳嗽了,就生病,容易吐痰。3易读错字:监(易读成一声)茎(易读成四声)揩(易读成ji)4.多音字: 监【jin】国子监; jin :监考5应会写字:监 侄 郎(1) 写正确:易写错字:“郎、监”“郎”:右边是双耳旁;“监”前两笔左短右长。(2) 写美观:指导书写的字:监、郎指导要点:“郎”注意右边是个右耳旁,左边不要漏下一点,左宽又窄,美观大方;“监”前两笔左短右长。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诸亲六眷、登时、医家、插口、一茎灯草、穿梭、插口、故此(二)重点读的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读出描写严监生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品味严监生的人物形象。二、理解运用(一)共性目标1.练习概括主要内容(1)课文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2)概括方法:(严监生临死前做了什么?想表达什么?利用题目扩充法来概括)2.体会重点段的表达顺序(1)重点段及表达顺序:全文。本片段主要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先写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2)体会方法:打乱句序,让学生重新排列。3.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难点)(1)重点词句: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2)体会方法:(抓住严监生的动作神态,走进人物内心感受言为心声。)4.迁移运用,仿写段落或句子: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二)本课重点问题:(教学重点)1、课后思考题:读了课文,严监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找出最能表现严监生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学生质疑:三、情感体验:1.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进一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学会运用。2.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感受名著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艺术魅力。教学准备一、教师:(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二、学生:(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二)其它准备:观看电影儒林外史 五 年级下册第 22 课临死前的严监生预习提纲一、字词初探(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评价标准1.声音洪亮。2.不添字或漏字。3、停顿恰当。)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1. 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2. 趣味识字: 我用 方法记住了( )字。(猜字谜、顺口溜等)3. 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1)我是怎么区分读音的? 。(2)我还可以根据读音组词。 。4. 易写错的字: (1)在结构上应注意: (2)在关键笔画上应注意: 。(3)我还可以找出形近字并组词: 5. 把会写字认真抄写在下面: (三)词句1.组词:给每个会写字加上拼音组两个词(其中一个是四字词语),写在课文后面的生字表中。想一想含有本课生字词的诗词或俗语。2.运用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重点词语:诸亲六眷、登时、医家、插口、一茎灯草、穿梭、插口、故此和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把你的理解写在文中词语的旁边。3.积累: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分类写在下面。(1)我根据 分类: (评价标准:1.选字典型、全面。2.书写正确、规范。3.趣味识字的方法合理。4.词语的分类恰当。5.小组分工合理、全员参与。6.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大方自然。)二、文本细读(一)整体把握。1.这篇文章的题目已经告诉我们这个片段主要描写了临死前的严监生,严监生临死前做了什么呢?你能用题目扩展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主要内容: (投影展示;方法:边展示边读内容)(二)品读赏析。1.读了课文,严监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几个词语、短语、诗句概括。)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画出相关句子,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内试着进行合作创意朗读。三、迁移运用(投影展示;方法:边展示边读内容)本文抓住严监生的动作神态刻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守财奴的形象,试着仿照这个片段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来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四、拓展延伸1.阅读链接:阅读儒林外史,进一步感悟人物形象。2.严监生是世界四大吝啬鬼之一,通过比较阅读了解其他三个吝啬鬼的特点。3.积累: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在文中标出来并分类写在下面。 教学时间1课时栏目设计预习提纲预习展示 精讲点拨导入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就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板书:严监生正音,监生读jin,你知道什么是“监生”吗?(监生是读书人的一种称号)相当于我们常说的举人、秀才之类的。严监生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严监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在儒林外史中写到:“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读后你有什么感觉?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大款、富翁、家财万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临死前又是怎样的情形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预习评价1.出示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完成全面)。 小组展示小组内进行个人预习展示1.根据预习提纲设计的内容分项进行个人展示,其他成员纠正补充。(这一环节订正提纲上的错字,修改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2.明确集体展示时本组成员分工。集体展示(二)生字识记展示小组展示:1. 展示生字认读情况:我们小队通过预习能够熟练认读本课生字 。1.下面我们小组一齐为大家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出示:侄 痰 揩 茎2.易读错字:1号:我们小组发现下面几个字容易读错:预设:茎(易读成四声)揩(易读成ji)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3.趣味识字:2号交流趣味识字:我结合生活情景认识了“痰”:人咳嗽了,就生病,容易吐痰。你还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其他小组补充其他识字方法。4.典型多音字 3号展示本课多音字:预设:监【jin】国子监; jin :监考(1)我是这样区分这个字的读音的:读一声时表示动词,读四声时表示名词。(2)我还可以根据它的不同读音组词。如:jin(太监);jin:监督、监考其他小组进行评价,然后补充自己整理的其他多音字。 生字书写 :写正确、写美观 小组展示:我们小组通过预习能够正确书写本课生字。(小组上台边讲解边范写)学生现场边讲解边上台书写,其他同学认真观看。(一人讲解一个)预设:监 郎 (生可以边写边讲解书写规则,力争把字写美观漂亮)(1)在字形结构上应注意:“监”上下结构与“临”注意区分,“监”前两笔左短右长。(2)在关键笔画上应注意:“郎”注意右边是个右耳旁,左边不要漏下一点。(3)形近字并组词:监(国子监) 临(降临) 郎(读书郎)朗(朗读)学生练习书写。评价反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书写书写较好的。 (二)词语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诸亲六眷、登时、医家、插口、一茎灯草、穿梭、插口、故此,把你的理解写在文中词语的旁边。2.积累: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分类写在下面。小组展示:1.词语理解:预设:我们组运用结合课文注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下列词语的意思。哥子:文中称男孩子。郎中:指称中医的医生为又叫医家。诸亲六眷:指所有的亲戚。登时:立即、马上.穿梭:来回跑。插口:指插嘴。故此:叫因此、所以。一茎灯草:指一根灯芯。纪念:指牵挂、惦记。其他小组评价、补充。3.词语积累我根据构词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整理了下列词语:出示:一日重似一日 一声不倒一声一连三天 一进一出 虽然这些词语都带有“一”但它们的构词方式不同。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并展示自己分类整理的词语。整体感知这篇文章的题目已经告诉我们这个片段主要描写了临死前的严监生,严监生临死前做了什么呢?你能用题目扩展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投影展示;方法:边展示边读内容)小组展示我们组是这样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1.投影展示概括的主要内容。2.同学们评价、补充、修改:说说哪个谁概括得好(能抓住这个人做的最重要的事)?哪句话怎么改? 1.读了课文,严监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几个词语、短语、诗句概括)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画出相关句子,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内试着进行合作创意朗读。小组内试着进行合作创意朗读。集体交流: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其他小组进行补充。预设:1号:严监生给我留下“吝啬、守财奴”的特点,我是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的: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手指头。他生命垂危、危在旦夕,总不得断气,伸着两根手指头竟是因为灯盏点了两茎灯草由此可以看出他吝啬。2号:我还从这几句中体会到了吝啬的特点: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他总伸着的两个手指头不是为了病重不曾见面的亲人而是两茎灯草,由此看出他的吝啬。3号:我还有补充: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我从他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体会到他的吝啬。4号:我还有补充: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我从他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这处动作描写中体会到他的吝啬。2. 其他小组评价,补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朗读情况。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安排读。其他小组评价并展示自己组的朗读情况。重点品读迁移运用本文抓住严监生的动作神态刻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守财奴的形象,试着仿照这个片段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来描写,刻画人物形象。1.小组展示自己写的片段。(投影出示)2.其他同学评价。(主要看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投影展示;方法:边展示边读内容)拓展延伸1.展示背诵情况2.阅读链接:阅读儒林外史,进一步感悟人物形象。严监生是世界四大吝啬鬼之一,通过比较阅读了解其他三个吝啬鬼的特点。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悭吝人中的阿巴贡1.出示排列错乱的句子,小组展示自己的排列方法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排?( )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老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只手只是指着不动。( )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小组展示自己排列顺序并说出理由。预设:这段话写的是众人猜测严监生伸出的两个手指的意思,通过三次摇头的动作描写可以体会到他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2.小组展示背诵情况,其他小组评价并展示自己组的背诵情况。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从思考方法、理解内容、体会表达等方面来谈。限时检测五年级下册第 22课临死前的严监生限时检测题学校: 班级: 姓名:一、读拼音写词语。Yn jin shng( )的病一日重似一日,五个zh zi( )穿梭的过来陪lng zhng( )弄药。二、乱句重组。( )他把头摇了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