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升学考试模拟考试.doc_第1页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升学考试模拟考试.doc_第2页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升学考试模拟考试.doc_第3页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升学考试模拟考试.doc_第4页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升学考试模拟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巴中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升学考试模拟考试语 文 试 卷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比作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本试卷分三部分,共8页,计25题。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 分总分人得分一、 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并给加点汉字注上拼音。(4分) 突然,一幕人们意想不到的场景出现:绿衣人周身亮起银光,宛若万点繁星,组成一只振翼欲飞的和平鸽,晶莹t tu ,满场生辉。继而,演员们身形一变,翠绿如初,瞬 间在场中央搭起一个巨大的“鸟巢 ”,闪烁着绿银交织的光芒。这一幕声、光、电在人体上mn mio 变化,充满灵性和神奇,给人留下难忘印象。2古诗词默写(8分)登飞来峰中含有哲理的句子是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对朋友的劝勉的千古名句是 , 。白居易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在观刈麦中诗人也通过类似的句子“ , ”来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诗仙”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自己积极进取精神的句子是 , 。“神舟七号”太空行走,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了五天五夜,也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 ”的雄心和气概。(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请你从读过的古诗词中,写出描写乡村自然风光的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答: , 。十则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 _,_。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把游览山水的乐趣寄托在晏饮之中的句子是:_,_。3. 仿照例句,以“机遇”为题重写一句。(3分)虚荣的人就像一棵花开得太多的树,很难结出硕大的果实。答: 。4. 请用规定的符号修改下列作文片断(修改3处即可)。(3分)日前, 巴中市文化市场稽查队发现在例行检查时,有一家网吧接纳了多名未成年人。近年来, 虽然有关方面扩大了对网吧的管理力度,然而未成年人泡网吧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绝迹。未成年人上网之所以屡禁不绝, 一是少数学生懒于学业,欺骗家长,逃课上网;一是有些网吧经营者受利益驱动,顶风违纪,接纳未成年人进网吧。另外, 无法准确判断上网者是否未成年人,这也是个别网吧经营者心存侥幸的原因之一。第_处。改为 。第_处。改为 。第_处。改为 。5口语交际:(5分)收发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沟通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初中毕业在即,请给你的同窗三载的学友发一条40字以内的短信,表达你的情感。要求:请在下面两种情况中选择一种,来设计你的短信内容,短信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名,人名。(1)发给在你困难的时候曾经给予你真诚帮助的同学。(2)发给曾被你无意伤害而你一直心怀内疚的同学。你选择的是第 种情况。你的短信: 。6综合性学习: (7分)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_ (2)按下面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活动主题:_活动目的(紧扣班级活动主题):_活动方式:_(3)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的话对他作介绍。(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孔 子 屈 原 李 白 苏 轼 曹雪芹 安徒生 高尔基人物:_介绍: _。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7-13题。(25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海伦凯勒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万万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一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 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d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有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7第段中加点的“事事”二字,前一个“事”的意思是 ,后一个“事”的意思是 。(4分) 8第 段中加点的“这”和“这样”分别指代什么内容?(4分) “这”指 “这样”指_ _9作者在第 段中说“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那么,“我们的每一天”应如何度过才有意义,才能“更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呢?(请用奥斯特洛夫的一句名言回答)。(3分)10在第 段中,作者说“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如果把句中的“聋”改成“盲”或“瞎”好不好?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11第(5)段写朋友从林中散步回来,回答我说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原因是什么?(4分)12第(6)段画线句子中方便的含义是 ;更多的意义的深层含义是 。(4分)13在第(7)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从这一假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3分)(二)阅读课文选段,回答1418题。(17分) “能吞能吐”的森林(1)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2)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四亿年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的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3)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涨,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4)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康,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14第一段中画横线处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有那些?(3分)15文中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其理由是什么?(3分)16第二段的“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三段中“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采伐和毁掉”一句中的“1/3以上”强调了什么?(3分)17阅读选文第三段,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1)找出造成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原因。(2分)(2)试找出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带来的影响。(2分)18我市正积极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作为巴中市的一员,阅读本文后你对巴中市的“双创”活动有什么好的建议?请用简要文字表述出来。(提出的建议不少于四条。)(4分)(三)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1921题。(8分)祈(傅天虹)天空生动,是因为有了飞鸟那是一串移动的音符而我只是一粒石子,不祈求完美也请大地至少给我一点花纹19怎样理解“天空生动,是因为有了飞鸟”?(3分) 20诗中“我作为一粒石子,不求完美,还是请大地给一点花纹”你从中悟出作者怎样的追求?(3分) 21你认为是个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四)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2227题。(20分)(甲)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ju欺诈)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yu,黄钺,帝王用的仪仗),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 。”(世说新语)(乙)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 。”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 ?”(资治通鉴)22给(甲)中画线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2分)23为两段文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解释。(3分) 陈( ) A.chn陈列 B.zhn阵地 C.zhn阵容 D.zhn列阵 觇( ) A.zh?n察看 B.ch?n窥视 C.zhn看望 D.zh?n偷看 数( ) A.shu屡次 B.sh很多 C.sh数说 D.s经常24从下列语气词中选出三个,分别填到文中的 里。(3分) 邪 也 矣 焉 耳25(甲)中的“晋宣王”是谁?(乙)中的“帝”指谁?“辛毗”和“辛佐治”是什么关系?(4分)26(甲)中说的“亮设诱谲万方”,(乙)中是怎么说的?摘出(乙)中相关原文,并把它译成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