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中医学教研室 毛庆菊 一 解表药 一 概念 以发散表邪 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之 解表药主要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化解 从而解除表证 二 作用和适用范围1 发汗解表 改善或消除表证2 部分兼宣肺止咳平喘作用 治疗表邪犯肺 肺失宣降之咳喘3 部分兼透疹作用 治疗麻疹 风疹初期 疹出不畅4 部分兼利尿消肿作用 治疗水肿兼表证5 部分兼祛风胜湿止痛作用 治疗风湿痹证6 部分兼消疮肿作用 治疗疮疡初起兼表证 三 注意事项1 随证配伍2 已有阴津损伤者 虽有表证 当慎用 或配合调补气血 养阴生津药3 因时因地而异4 辛散轻扬之品 不宜久煎 四 分类 1 发散风寒药性味 多属辛温功效 以发散风寒为主要作用 发汗之力较强 主治 外感风寒表证 以及咳喘 水肿 麻疹 疮疡初起而兼风寒表证者 2 发散风热药性味 多辛凉 归肺经为主 功效 疏散风热 发汗作用较缓和 部分兼清头目 利咽喉 宣肺止咳透疹 主治 风热表证 兼治风热咳嗽 咽喉肿痛 目赤肿痛及麻疹初起有上述风热表证者 麻黄 辛 微苦 温 归肺 膀胱经 功效 1 辛温解表2 宣肺平喘3 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 1 用于风寒感冒 发汗力较强 尤宜于风寒表实证 2 用于咳喘实证 尤宜风寒外束 肺气壅遏之咳喘 3 用于水肿 或水肿兼有表证者 4 用于风寒湿痹证 以及阴疽 痰核 用法用量 煎服 3 10克 生用 发汗解表 利水消肿力胜炙用 辛散之性缓 偏于平喘止咳 使用注意 1 体虚多汗 肾虚喘息不宜用 2 严重器质性心脏病 高血压病不宜用 防风 辛 甘 微温 归膀胱 肝 肺 脾 功效 1 辛温解表2 除湿止痛3 祛风止痉4 透疹止痒 临床应用 1 风寒感冒及风热感冒皆可用之 发汗力弱 既散风寒 又疏风热 2 风湿痹痛 关节疼痛 祛风之力较优 为治风通药 3 风疹瘙痒 破伤风 抽搐痉挛 角弓反张 牙关紧闭 用法用量 煎服 3 10克 柴胡 性能功效 1 疏散风热2 和解表里3 疏肝解郁4 升阳举陷 辛 苦 微寒 归肺 肝 脾经 临床应用 1 和解退热 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而和解退热 外感发热 本品有良好的退热作用 疟疾寒热 前人有 疟不离少阳 之说2 条达肝气而疏肝解郁 肝气郁结证3 升提阳气而举陷 气虚下陷证 菊花 处方用名 白菊花 甘菊花 滁菊花 黄菊花 杭菊花 野菊花 苦薏 性能功效 1 疏散风热 2 平肝明目 3 解毒疗疮 因品种不同 作用各有所长 偏长疏散风热 黄菊花 辛散较强 偏长平肝明目 白菊花 兼有甘味 偏长解毒疗疮 野菊花 偏于苦味 应用要点 1 解表 治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2 明目 治肝经风热 或肝火上攻之目赤肿痛3 平肝 治肝阳肝风眩晕 头痛 惊风4 解毒 治疔疮肿毒 二 祛风湿药 一 概念 凡能祛风除湿 解除痹痛的药物 祛风湿药主要能解除肌肉 经络 筋骨间风湿邪气 二 作用和适用范围1 主要作用 祛风 除湿 部分药物兼有散寒 通络 止痛 补肝肾 壮筋骨 2 适用范围 风寒湿痹 肢体疼痛 麻木不仁 筋脉拘急等证 三 注意事项1 随证配伍2 祛风湿药 大都辛散 温燥 能耗阴伤血 故阴虚血亏者慎用 必要时配伍补阴养血药同用 独活 功效 1 祛风除湿2 散寒止痛 临床应用 1 治疗风寒湿痹证 其性下行 对腰以下痹痛尤宜 2 治疗外感风寒湿之头痛等表证 秦艽 功效 1 祛风除湿2 清热除蒸3 清利湿热 临床应用 1 治疗湿热黄疸 湿疹 2 治疗阴虚内热证 3 治疗风湿热痹证 善走四肢 祛风湿而治痹 舒经络以止痛 为治疗风湿痹痛的常用药 风药中的润剂 三 祛湿剂 一 概念 凡具有祛湿功效 以祛除湿邪 强健脾胃为主要作用 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 二 分类1 化湿燥湿药 性味 多属气味辛温芳香 多入脾胃经 功效 以辛散温通 芳香能化脾胃湿浊 主治 主要适用于湿犯中焦所致的脘腹痞满 食少倦怠 呕恶泄泻等病证 2 利水渗湿药 性味 多属甘淡 性偏于寒 多入脾 肾 肺 膀胱经 功效 利水渗湿 通利小便 主治 适用于水湿停聚所致的水肿胀满 小便不利等病证 三 注意事项1 随证配伍2 祛湿剂大多含有挥发油 不宜久煎 3 利水渗湿剂能伤阴 阴虚病人慎用 不宜久服 以免伤阴 藿香 功效 1 化湿解暑2 和中止呕3 辛温解表 临床应用 1 治疗暑湿病 湿温病 夏季伤暑所致头昏胸闷 恶心欲呕 暑多挟湿 本品能解暑湿 为暑令常用之药 2 治疗湿阻中焦所致脘痞食少 恶心呕吐 和中止呕作用强 最适宜脾胃湿浊所致之呕吐 3 治疗夏季外感风寒证挟湿滞者 解表行滞化浊 用法用量 煎服 3 10g 鲜者加倍 不宜久煎 叶偏于发汗 梗偏于和中 鲜品消暑化湿辟浊力强 茯苓 功效 1 利水渗湿2 补中健脾3 宁心安神 茯苓皮 临床应用 1 治疗水肿胀满 小便不利病症 性味甘淡 甘能和中 淡能渗湿 2 治疗脾虚湿困 水饮不化之食少便溏 痰饮 3 治疗心悸怔忡 失眠健忘等证 用法用量 煎服 10 15g 利水用茯苓皮 安神用茯神 健脾用茯苓 茵陈 功效 1 利湿退黄2 除湿止痒 临床应用 1 治疗湿热黄疸 为治黄疸之要药 配合附子 干姜等温性药还可以治疗阴黄证 2 治疗湿热内藴所致风疹隐疹等 用法用量 煎服 10 15g 大剂量可用致30 60g 不宜久煎 民间有 三月茵陈四月蒿 五月六月当柴烧 四 清热药 一 概念 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 主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之 二 性能特点 性皆寒凉 味多苦 具清泄之功 多主沉降 归经则多依所清脏腑及气血不同而异 如清气分热药多入肺胃 清热凉血药多入心肝 清虚热药则多入肝肾 三 作用及适用范围 分别具有清热泻火 燥湿 凉血 解毒及清虚热等作用 1 表邪已解 里热炽盛 内无积滞2 脏腑火热证3 各种血热证4 多种湿热证5 各种热毒证6 虚热证 四 分类 1 清热泻火药2 清热燥湿药3 清热凉血药4 清热解毒药5 清虚热药 五 使用注意1 细心辨析热邪性质 部位 以及有无兼证 以便选择用药 并作必要的配伍 2 性皆寒凉而多味苦 脾胃虚寒 食少便溏慎用 3 阴盛格阳 真寒假热证忌用 4 中病即止 不可过用 1 清热泻火药 性味 多为甘寒 或苦寒 功效 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适应证 1 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 口渴 汗出 烦躁 甚或谵语发狂 舌苔黄燥 脉洪大有力等气分实热证 2 分别适用于肺热 胃热 心火 肝火等脏腑火热证 石膏 性能功效 1 清热泻火2 除烦止渴3 生肌收敛生用 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煅后 清热收湿 敛疮生肌 供外用 临床应用 1 温热病邪在气分 壮热 烦渴 汗出 脉洪大等 2 肺热咳喘 痰黄稠 3 胃火上冲 牙龈肿痛 头痛 4 疮疡溃烂 久不收口 湿疹 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 煎服 15 60g 先煎 清热泻火生用 敛疮止血煅用 栀子 性能功效 苦寒清降 善导心 肺 胃 三焦之热及肝胆湿热之邪由小便而解 入气分能泻火除烦 入血分能凉血解毒 具有气血双清的特点 临床应用 1 热病心烦郁闷 躁扰不宁2 湿热黄疸3 血热吐血 衄血 尿血4 疮疡肿毒 跌打损伤栀子皮 果皮 偏于达表而去肌肤之热栀子仁 种子 偏于走里而清内热 夏枯草 性能功效 清泄肝胆之火而散郁结 是治肝热痰火郁结之要药 临床应用 1 肝火上炎 目赤肿痛 头痛眩晕 尤善治目珠疼痛 至夜尤甚者 2 痰火郁结 瘰疬 瘿瘤 本品久服对胃有刺激 以蜜膏为佳 2 清热燥湿药 苦寒性燥除清热燥湿外 还多具有泻火解毒作用 适用于湿热证 实火证及热毒证 黄芩 处方用名 淡黄芩 枯芩 片芩 功偏清泻肺火条芩 子芩 功偏清泻大肠湿热 炒黄芩 偏清热安胎黄芩炭 多用于止血 黄连 处方用名 川连 黄柏 处方用名 关黄柏 川黄柏盐水炒黄柏 黄芩黄连黄柏 共同点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主治各种湿热证 实火证 热毒证 常相须为用 差异 黄芩善清上焦湿热实火 尤长于清泻肺热 肺热咳嗽 痰黄稠多用 黄连善清中焦湿热实火 尤长于泻心胃之火 为治疗心热烦扰不寐 胃火呕吐 消谷及湿热泻痢之要药 黄柏善清下焦湿热实火 为治疗下焦湿热诸证所常用 不同点 黄芩清热安胎 治怀胎蕴热 胎动不安 黄柏善退虚热 治阴虚发热 盗汗遗精 为实热 虚热两清之品 前人有 黄芩治上焦 黄连治中焦 黄柏治下焦 之说 龙胆草 临床应用 1 肝胆实火 肝经湿热循经上扰下注 头痛目赤 胁痛口苦 耳聋耳肿 黄疸 尿赤 阴肿阴痒 带下湿疹等 2 肝经热盛生风 高热 惊厥 抽搐 3 清热解毒药 本类药物清热之中长于解毒而适用于各种热毒证 可根据病情需要 作相应的配伍热毒深入血分 配伍清热凉血药夹有湿邪 配伍利湿 燥湿 化湿药正气不足 配伍补益药 金银花 功效 1 清热解毒2 疏散风热3 凉血止血 处方用名 金银花 双花 二花 忍冬花 临床应用 1 疮痈疔肿 肠痈肺痈 2 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3 温热病热入气分 壮热 烦渴 脉洪大 或热入营血 神烦少寐 斑疹隐隐 舌绛而干 4 热毒血痢5 暑热烦渴 小儿热疖 痱子 用量用法 10 20克 通常生用 解表轻用 解毒宜重用 忍冬藤 银花藤 解毒作用不及花祛风湿通经络 既治风湿热痹 关节红肿热痛 屈伸不利 又治风湿皮肤瘙痒 连翘 性能功效 1 清热解毒2 消痈散结3 疏风散热 珍珠囊 连翘之用有三 泻心经客热一也 去上焦诸热二也 为疮家圣药三也 临床应用 1 热邪内陷心包 高热 烦躁 神昏以及心火亢盛 心烦失眠 口舌生疮 2 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3 痈肿疮毒 瘰疬结核 金银花偏于解毒 连翘偏于散结 蒲公英野菊花 相同点 均为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的常用药 治疗痈肿疔毒 乳痈肠痈 目赤肿痛 不同点 蒲公英散结力胜 为治乳痈良药 又能清热利湿通淋 治湿热黄疸 淋证 野菊花兼泻火利咽止痛 可治热毒上攻之咽喉肿痛 风火赤眼等证 内服外洗治皮肤瘙痒 湿疹 大青叶板蓝根 相同点 清热解毒凉血 治温热病气分热盛或气血两燔 高热斑疹 丹毒痈肿 咽喉肿痛 痄腮 不同点 大青叶苦咸而大寒 入心胃经 善解心胃二经实火热毒而长于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轻扬入肺又兼清散 能表里及气血两清 温病气血两燔 高热发斑 心胃火盛上攻 喉痹口疮 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热邪较重者 板蓝根以解头面部与局部热毒而利咽散结见长 外感风温时毒 高热头痛 大头瘟毒 痄腮 咽喉肿痛 烂喉丹痧 鱼腥草 蕺菜 鱼腥草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力强 是治疗肺痈的要药 又兼利尿通淋 用治湿热淋证 白头翁马齿苋 共同点 皆能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血痢及湿热泻痢 不同点 白头翁善清大肠湿热及血分热毒 治热毒血痢之良药 马齿苋 又能凉血止血 治崩漏 便血 尿血等 4 清热凉血药 多为甘苦咸寒之品 多归心 肝血分 具有清解营分 血分热邪的作用 适用于热入营分或血分之证热入营血 必然耗伤阴液 本类药物多清热而不伤阴 有的药兼滋阴作用 生地黄玄参 共同点 清润兼以滋补 以凉血及滋阴为主 用于热入营血 及阴虚发热 津伤口渴 肠燥便秘诸症 不同点 生地质润多汁 滋阴凉血之力较优 包括鲜地黄和干地黄两种 鲜品苦重于甘 性大寒 清热凉血生津之力较大 温病热入营血之证较宜 干品甘重于苦 养阴及清虚热作用较好 尤宜于热病后期 阴液已伤及虚热证 玄参解毒散结 治喉痹 热毒壅盛或阴虚火旺者皆宜 痈疽 瘰疬等为生地所不能 牡丹皮赤芍 共同点 清热凉血 活血散瘀 用于热入营血 斑疹吐衄 及血瘀闭经 跌仆损伤等 不同点 丹皮清热凉血之力较优 兼辛味 善于清透阴分伏热 而退虚热 多用治温病后期 邪伏阴分 夜热早凉 热退无汗之证 赤芍散瘀止痛之功较强 清泻肝火 治目赤翳障 5 清虚热药 以清虚热 退骨蒸为主要功效 多无苦燥伤阴之弊 适应证 1 阴虚内热所致骨蒸潮热 手足心热 盗汗遗精 虚烦不寐 舌红少苔 脉细数 2 温热病后期 邪热未尽 伤阴劫液 而致夜热早凉 热退无汗 舌红绛 脉细数 青蒿 既清虚热 除骨蒸 又为截疟要药 鲜品大量绞汁服 效果可靠 药源丰富 不良反应少 并解暑热 治感受暑邪之发热头痛口渴 五 泻下药 概述 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泻下药定义 能引起腹泻 或润滑大肠 促进排便的药物主要作用 里实证泻下通便 大便秘结 胃肠积滞清热泻火 实热内结逐水退肿 水肿停饮 泻下药使用注意 里实兼表邪者 先解表后攻里 或配解表药 表里双解 避免表邪陷里 里实而正虚者 配补益药 攻补兼施 攻邪而不伤正 泻下作用峻猛者 久病体虚 妇女胎前产后 及月经期 慎用或忌用 泻下药易伤胃气 当奏效即止 慎勿过剂 作用峻猛而有毒性泻下药 严格炮制法度 控制用量 避免中毒现象发生 确保用药安全 1 攻下药 多为苦寒 其性沉降 主入胃 大肠经功能 泻下通便 大便秘结 燥屎坚结清热泻火 实热积滞配伍应用 配行气药和清热药泻下清热配温里药冷积便秘攻下药清热泻火作用的应用 热病 高热神昏 谵语发狂火热上炎 头痛 目赤 咽喉肿痛 牙龈肿痛火热炽盛 吐血 衄血 咯血等上部出血证1 无论有无便秘 均可取泻下药苦寒泄降之力以清除实热 导热下行 釜底抽薪 2 对湿热下痢或饮食积滞 可配用泻下药3 对肠道寄生虫病 泻下药与驱虫药同用 可促进虫体的排出 大黄 一 别名 川军 锦纹 将军 气味重浊 直降下行 走而不守 有斩关夺门之力 故号将军 二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苦 寒 归脾 胃 大肠 肝 心经1 泻下攻积 热胃肠积滞 大便秘结2 清热泻火 止血 血热妄行之出血证 火邪上炎之目赤 咽痛 牙龈肿痛等证3 解毒 热毒疮疡 丹毒及烧烫伤4 活血祛瘀 瘀血诸证5 清泄湿热 黄疸 淋证等湿热病证歌括 大黄攻积 泻火祛瘀 便结吐衄 疮疡经闭 三 用法用量 用量 5 10g 用法 水煎服 外用适量生用 泻下力较强 后下 泻下通便酒制 活血作用较好 瘀血证炒炭 止血作用较好 出血证四 使用注意 其性沉降 且善活血祛瘀 故妇女怀孕 月经期 哺乳期应忌用大黄苦寒 易伤胃气 脾胃虚弱者慎用 六 化痰止咳平喘药 概念 凡能祛痰或消痰 治疗 痰证 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为化痰药 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为止咳平喘药 适应症 化痰药主要适用于痰多咳嗽 痰饮气喘 咯痰不爽 以及与痰有关的瘰疬 癫痫 惊厥等证 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咳嗽及气喘等证 分类 1 清热化痰药 2 温化寒痰药 3 止咳平喘药 半夏 性味归经 辛 温 有毒 一般用姜汁 明矾制过入药 归脾 胃 肺经 功效 1 温化寒痰 2 燥湿化痰 3 降逆止呕 4 消痞散结 5 外用消肿止痛 临床应用 1 用于寒痰湿痰证 本品辛温而燥 为燥湿化痰 温化寒痰之要药 尤善治脏腑之湿痰 2 用于胃气上逆呕吐 为止呕要药 对痰饮或胃寒呕吐尤宜 3 用于心下痞 梅核气等 4 用于瘿瘤痰核 痈疽肿毒及蛇毒咬伤 用量用法 煎服 3 10克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 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 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 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 主治风痰 热痰之证 桔梗 应用 1 用于肺气不宣的咳嗽痰多 胸闷不畅 2 用于咽喉肿痛 失音 3 用于肺痈咳吐脓痰 此外 又可宣开肺气而通二便 用治癃闭 便秘 性味归经 苦 辛 平 归肺经 功效 宣肺祛痰 利咽 排脓 川贝 性味归经 苦 甘 微寒 归肺 心经 功效 1 清热化痰 2 润肺止咳 3 散结消肿临床应用 1 用于虚劳咳嗽 肺热燥咳 2 用于瘰疬疮肿及乳痈 肺痈 浙贝 性味归经 苦 寒 归肺心经 功效 1 清热化痰 2 开郁散结 临床应用 1 用于风热 燥热 痰热咳嗽 2 用于瘰疬 瘿瘤 痈疡疮毒 肺痈 川贝与浙贝之异同 1 川贝与浙贝都能清肺化痰而止咳 均适用于痰热咳嗽病症 但川贝性凉而味甘 兼有润肺之效 长于润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虚久咳 肺燥干咳 痰少咽干者 浙贝苦寒之性较强 长于清肺化痰止咳 多用于外感风热 痰热郁肺引起的咳嗽病症 2 川贝与浙贝皆有清热散结作用 均适用于瘰疬痈肿等证 但浙贝偏于苦寒 清热散结效力较强 临床用治瘰疬痈肿以浙贝为佳 苦杏仁 性味归经 苦 微温 有小毒 归肺 大肠经功效 1 止咳平喘 2 润肠通便 临床应用 1 用于咳嗽气喘 为治疗咳嗽之要药 2 用于肠燥便秘 枇杷叶 性味归经 苦 微寒 归肺胃经功效 1 清肺化痰止咳 2 降逆止呕 临床应用 1 用于肺热咳嗽 2 用于胃热呕吐 此外 还可用于热病口渴及消渴 白果 性味归经 甘 苦 涩 平 有毒 归肺经 功效 1 敛肺定喘 2 止带 3 缩尿 临床应用 1 用于哮喘痰嗽 2 用于带下 白浊 小便频数 遗尿等 七 温里药 一 温里药定义 以温里祛寒 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又叫祛寒药本类药物多味辛而性温热二 本类药物因其主要归经之不同而奏多种效用 主入脾胃经者 温中散寒止痛 脾胃受寒或脾胃虚寒证 主入肺经者 温肺化饮 肺寒痰饮证 主入肝经者 温肝散寒止痛 肝经受寒少腹痛 寒疝作痛或厥阴头痛等 主入肾经者 温肾助阳 肾阳不足证 主入心肾两经者 1 温阳通脉 心肾阳虚证 2 回阳救逆 亡阳厥逆证 三 温里药使用注意 温里药辛热燥烈 易耗阴助火 1 实热证 阴虚火旺 津血亏虚者忌用 2 孕妇及气候炎热时慎用 附子 性味归经 辛 甘 热 有毒 归心 肾 脾经功效 1 回阳救逆 2 助阳补火 3 散寒止痛 临床应用 亡阳证 附子上助心阳 中温脾阳 下补肾阳 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虚寒性的阳痿宫冷 脘腹冷痛 泄泻 水肿等证 寒痹证 善治寒痹痛剧者 用法用量 煎服 3 15g 宜先煎0 5 1小时 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使用注意 1 辛热燥烈 凡阴虚阳亢及孕妇忌用 2 反半夏 瓜蒌 贝母 白蔹 白及 3 因有毒 内服须经炮制 若内服过量 或炮制 煎煮方法不当 可引起中毒 八 理气药 一 理气药定义 以疏理气机 行气解郁 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又叫行气药 性味多辛苦温而芳香二 理气药临床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 气机不畅1 气滞证 A 脾胃气滞 B 肝气郁滞 2 气逆证 A 胃气上逆 B 肺气上逆 又可用于 肝旺乘脾 肝脾或肝胃不和 以及脾肺气滞 咳嗽纳少等症 三 理气药使用注意 理气药性多辛温香燥 易耗气伤阴 气阴不足者慎用 橘皮 性味归经 辛 苦 温 归脾 肺经 功效 1 理气健脾 2 燥湿化痰 临床应用 脾胃气滞证 尤适用于寒湿阻中的脾胃气滞 脘腹胀痛 恶心呕吐 泄泻者 湿痰 寒痰咳嗽 为治痰之要药 用法用量 煎服 3 10g 木香 性味归经 辛 苦 温 归脾 胃 大肠 胆 三焦经 功效 1 行气止痛 2 健脾消食 临床应用 脾胃气滞证 善通行脾胃之滞气 泻痢里急后重 善行大肠之滞气 为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 常与黄连配伍 腹痛胁痛 黄疸 现代用治胆石症 胆绞痛 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 煎服 3 10g 生用行气力强 煨用行气力缓而多用于止泻 香附 性味归经 辛 微苦 微甘 平 归肝 脾 三焦经功效 1 疏肝理气 2 调经止痛 临床应用 气滞胁痛 腹痛 肝郁月经不调 痛经 乳房胀痛 用法用量 煎服 6 12g 醋炙行气止痛力增强 九 理血药 概念 凡具有调理血液功能 以补血 活血 凉血 止血为主要作用 治疗血分证的药物 分类 1 补血药 2 凉血药 3 活血药 4 止血药 川芎 性味归经 辛 温 归肝 胆 心包经 功效 1 活血行气 2 祛风止痛 临床应用 1 用于血瘀气滞痛证 本品为 血中之气药 故可治气滞血瘀之胸腹 腹部诸痛 又善 下调经水 中开郁结 为妇科要药 2 头痛 风湿痹痛 为治头痛要药 丹参 性味归经 苦 微寒 归心 肝 心包经功效 1 活血调经 2 凉血消痈 3 祛瘀止痛 4 清心除烦 临床应用 1 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 产后淤滞腹痛 有 一味丹参散 功同四物汤 之说 能破宿血 补新血 2 血瘀心痛 脘腹疼痛 跌打损伤 风湿痹痛等3 疮痈肿毒4 热病神昏 心悸失眠 红花 性味归经 辛 温 归心 肝经 功效 1 活血通经 2 祛瘀止痛 临床应用 1 血滞经闭 痛经 产后淤滞腹痛 是活血通经的要药 2 癥瘕积聚 3 胸痹心痛 血瘀腹痛 胁痛 4 跌打损伤 淤滞肿痛 5 淤滞斑疹色暗 益母草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 归心肝膀胱经 功效 1 活血调经 2 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 1 用于血滞经闭 痛经 产后瘀阻腹痛等 是妇产科要药 2 水肿 小便不利 适宜水瘀互结的水肿 3 跌打损伤 疮痈肿毒 皮肤瘾疹 三七 性味归经 甘 微苦 温 归肝胃经功效 1 化瘀止血 2 消肿止痛 临床应用 1 用于各种出血证 尤以瘀滞者为佳 2 用于跌打损伤 瘀血肿痛 艾叶 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遇险预案合同
- 2025年贵州省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专项题库及答案
- 安全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
- 数学北师大版面积单位教案
- 2025年度烟草职业技能鉴定题库检测试题及答案
- 施工现场应急预案方案和措施
- 高空作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 2025年计量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华夏银行社会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设备维护与操作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
- GB/T 18287-2013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
- 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公开招聘相关专业工程咨询业务人员考前预测冲刺卷一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
- 劳动者个人信息卡
- 光盘m3352工控核心板-n128li用户手册-v1
- Q∕SY 02004-2016 油气井氮气排液技术规程
- 工艺学异丁烯合成MTBE
- 门诊慢性病病种及鉴定标准
- 初中语文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习题
- 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与稳定沉降观测总报告
- HSS膝关节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