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泰花园40#楼住宅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1页
金泰花园40#楼住宅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2页
金泰花园40#楼住宅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3页
金泰花园40#楼住宅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4页
金泰花园40#楼住宅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金泰花园金泰花园 40 40 楼楼 测量施工方案测量施工方案 编编 制制 人 人 审审 核核 人 人 审审 批批 人 人 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日日 期 期 20172017 年年 1010 月月 2525 日日 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目目 录录 1 1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1 1 2 2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1 1 3 3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 1 1 3 1 仪器配备 2 3 2 测量部署 2 3 3 定位依据 2 4 4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2 2 4 1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2 4 2 作业依据 3 4 3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3 5 5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4 4 5 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4 5 2 基坑轴线控制桩及各楼栋号高程内控点布置 5 6 6 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 保护及复测 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 保护及复测 6 6 6 1 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 6 6 2 测量控制桩的保护 7 6 3 控制桩点的复测 7 7 7 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 7 7 7 1 桩基础施工测量 7 7 2 测量放线程序及控制 8 7 3 基础 0 000 以下轴线投测 8 7 4 基础 0 000 以下高程传递 8 7 5 主体 0 000 以上轴线施工测量 9 7 6 主体 0 000 以上高程传递 11 7 7 装修测量 11 8 8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 1212 8 1 施测的目的 任务及观测点的布置 12 8 2 测量执行规范 12 8 3 沉降观测的周期 12 9 9 变形观测 变形观测 1313 9 2 观测方法 14 9 3 观测点的监测要求 14 9 4 注意事项 14 9 5 成果资料 15 1010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保证措施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保证措施 1515 1111 施工测量管理 施工测量管理 1515 11 1 测量管理制度 15 11 2 复核验线制度 16 11 3 测量仪器管理 16 工程测量方案 1 1 1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序号项 目内 容 1工程名称金泰花园 40 楼工程 2工程地址 本工程位于位于金泰花园四期期 金泰花园东临燕 山路 南至曹雪芹东道 西临新丰路 北至幸福道 3建设单位唐山金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设计单位圣帝国际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勘察单位河北冀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6监理单位唐山科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7质量监督单位唐山市丰润区质量监督站 8施工总承包单位唐山鹏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 2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序号 规范 规程 法规名称 规范 规程 法规编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2 国家三 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 200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4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 2007 5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2007 6 施工图纸 3 3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 测量控制的总体思路如下 本工程以业主方提供的施工图纸和第三方测量单位确定的坐标点及其他相关控制 资料为依据 遵循整体控制局部的原则 对凤凰首府工程采用一级导线并逐级控制 用高精度来控制低精度 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 测量时 对基础 轴线投测 高程传 递 等重点 难点部位作为重点考虑 以确保本工程测量的精度 工程测量方案 2 3 1 仪器配备 根据本工程的情况 配备当代成熟的 先进的测量仪器 集中光学 微电子技术 通信联络 计算机等技术 仪器名称规格及型号数量用途 电子经纬仪 DT 2 1 台轴线投测 平面放线 普通水准仪 DZS3 1 1 台高程测量 激光铅垂仪 DJC 2 1 台轴线传递 钢卷尺 塔尺 对讲机 计算机等若干为辅助工具 以上设备使用前按 计量法 规定将仪器送往有资质的法定计量检测单位鉴定 并取得检定合格证书后方可使用 3 2 测量部署 先建立一级控制导线 再测设二级导线并加密控制网进行定位 施放主轴线 建 立高程控制网 控制测量放线的要求是 快 准 严 高 即放线快 点线准 要 求严 标准高 3 3 定位依据 本工程以业主方提供的施工图纸和第三方测量单位确定的坐标点及其他相关控制 资料为依据 使用 2 级电子经纬仪在施工现场测设一条闭合导线 其精度可达 1 30000 以上 作为一级导线控制网 再以此精密导线为依据测设二级导线控制网和 轴线控制桩 因此 我们选择业主方提供的控制点为依据定位 可以做到国家测量规 程中要求的一级导线的技术要求 同时也可以发挥其灵活布点的优点 能够满足佳本 工程施工的需要 4 4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4 1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4 1 1 从整体考虑 遵循 先整体后局部 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的原则 4 1 2 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 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4 1 3 点位应选用在通视条件好 安全 易保护的地方 4 1 4 桩位应用混凝土浇注 并用钢管进行围护 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工程测量方案 3 4 2 作业依据 4 2 1 放线依据 本工程的起算导线点为业主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 4 2 2 校核 根据业主方提供的放线依据和设计图纸确定的定位条件 使用经 纬仪校核控制点的坐标是否正确 4 3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4 3 1 导线控制网 结构竖向偏差直接影响工程受力情况 施工测量中要求轴线控制精度要高 测点 要准 我们将布控一级平面控制网 考虑场区实际情况 设计与施工的要求采用导线 网 测角中误差 5 边长相对中误差 1 30000 并用经纬仪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出建 筑的主控轴线交点 再使用三角平差闭合法来校核点位的闭合差是否满足要求 并定 期对所设点位进行校核 建筑物放线的允许误差 长度 L 宽度 B 的尺寸 m 允许误差 mm 30 L B 60 60 L B 90 90 L B 5 10 15 角度观察的主要技术要求 方格 网等 级 经纬仪型 号 测角 中误 差 测回 数 测微器两次 读数差 半测回归 零差 一次回中两 次照准差变 动范围 各测回 方向校 差 DT 252 1 6 9 6 级 DT 253 3 8 13 9 级 DT 282 12 18 12 4 3 2 二级导线加密控制网 工程测量方案 4 根据施工部署 先在基坑周围建立二级导线控制网 形成闭合图形 要求导线 全长相对闭合差小于 1 20000 方位角闭合差小于 10mm 校核后作为导线加密控 n 制网 并根据施工的需要随时加密观测控制点 导线加密控制网作为建筑物定位放 线的主要依据 5 5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5 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5 1 1 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业主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 并采用水准仪对所提 供的水准 基点用附和测法进行校测检查 校测合格后 用水准仪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 路线 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 以此作为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5 1 2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 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场内设四个高程控制点 分 别位于场内四角 详见下图 5 1 3 场区高程控制网的高程控制点宜设在附近 且控制点间距不大于 150m 的 原则 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 结合场区情况 在场区由业主方所提供的测量控制点 引测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 并进行联测 测出场区半永久性水准点的高程 现场内共 设 4 个高程控制点 在本工程施工期间对高程控制网要进行定期校测 其布设如图 点名X 坐标Y 坐标高程备注 K1X 4410997 631Y 468485 26329 90 院内 K2X 4410984 989Y 468558 42629 90 院内 K3X 4410953 194Y 468556 18329 90 院内 K4X 4410956 800Y 468478 64429 90 院内 工程测量方案 5 5 2 基坑轴线控制桩及各楼栋号高程内控点布置 基坑轴线控制桩共 8 个 全部由轴向引出 在基坑上口 距离轴线约 6 米位 置 如下图 楼内高程内控点各布置 4 个 位置为两端山墙处详见示意图 工程测量方案 6 根据每公里全中误差公式 M L N 1 2 其中水准测量按国家三等水 准测量标准进行 则 M 6mm L 为水准路线的公里数取 L 1 5km N 为附合或闭合 水准路线的条数取 N 1 得 7mm 即施测时水准环线的闭合差或附合差应小于 7mm 当闭合环线的闭合差满足要求时 利用按距离加权的方法将闭合差分配到各 点高程上 即按公式 Vi Si Si Vi 表示第 I 测段的改正数 Si L Si 表示第 I 点至起始水准点的距离 经改正后的各点高程方可作为结构施工 过程中的高程已知点 6 6 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 保护及复测 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 保护及复测 6 1 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 由于本工程的工期较紧 为确保我们现场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的稳定性 场区 内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 即首级采用永久点的方法来布设 其布设形式如图平面控 制点和水准点 工程测量方案 7 平面控制点 水准点示意图 6 2 测量控制桩的保护 在控制桩点周围用脚手架搭设 2 米 2 米的护栏 并制作圆盘形的标识 写上 测量点位 注意保护 的字样 测量人员应经常去现场巡视桩点的情况 6 3 控制桩点的复测 控制桩点的复测应定期进行 轴线控制线的施工测量过程中 每利用一次方格网 线 都应复测一次 首级控制点也应在 3 6 月间检查一次 如有变动应及时恢复 作好检查记录 记录填写应真实 签字应齐全 具有可追溯性 7 7 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 7 1 桩基础施工测量 根据本工程现场情况建立桩基矩形控制网布控 保证每条桩均在矩形控制网内 再用内分法测定 并且在每条桩定位的时候用经纬仪复测 复测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 道工序 桩基础矩形控制网的技术要求如下表 工程测量方案 8 7 2 测量放线程序及控制 7 2 1 工程桩线点位测量程序 首先桩工程施工队有自己的测量人员根据项目部给定的最新有效图纸对现场各桩位定向 放线 工长通知项目部质检部去现场验测 数据由项目部测量组配合质检提取 7 2 2 土方开挖标高控制 土方开挖负责人员根据项目部测量组给定的高程控制点对土方开挖进行控制 土方开挖 是分段开挖每当开挖一段由土方分包单位检测再由测量组配合质检部复测 桩基础施工标高的控制 首先用水准仪联测场区标高方格网 方格 2x2 米 并绘制成图以了解现场的地势 桩基 施工过程中每根桩都抄测标高 以控制桩长及桩底标高 并且对所有的标高统一进行校 核 最后报监理验线 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7 3 基础 0 000 以下轴线投测 先用外控法作好轴线控制点 然后再用轴线点控制平面施工 具体叙述如下 首先使用经纬仪校测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桩位 经过校测无误后方可投测 接下来用 经纬仪向基坑内投测主控轴线 使用三角平差闭合法来校核点位的闭合差是否满足要 求 按着不同施工段的进度来分期测设 最后请监理部门验线 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 序 7 4 基础 0 000 以下高程传递 采用水准仪悬吊钢尺法 将高程传递到基坑 传递标高个数应满足每个施工流水 段 标高传递完毕后 将水准仪搬至基坑底 校检各个标高 当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作为工程向上传递标高依据 要每次对各个施工流水段的标高进行统一校核 以免出 现累积误差 最后报验监理验线 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平均 边长 m 量距相对中 误 差 导线相对闭 合 差 DSZ2 测回数 测角中 误 差 多边形方 位闭合差 高程闭 合 差 mm 100 20000 1 1 10000210 20 n 10 n 工程测量方案 9 铅锤 a b YFH1 L1 L2 塔尺 高程控制点 塔尺 7 5 主体 0 000 以上轴线施工测量 0 000 以上用激光垂准仪竖向投测主控线 根据本工程的形体 内部结构的几 何尺寸及施工流水段划分 确定平面控制采用矩形控制网 在首层楼板上各埋设钢板 内控点 埋设方法如图所示 钢板 内控点埋设平面图 200 200 10 焊接 钢筋 与上筋焊接 结构层面 顶板上筋 顶板下筋 焊接 内控点埋设剖面图 工程测量方案 10 首层以上在各层楼板施工浇注混凝土顶板时 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 150mm 150mm 孔洞 以便于控制轴线向上投测 每层楼板浇注后 将激光垂准仪安 置在首层 或 N 层 已作好的控制点上 对中整平后 垂准仪开机并调整激光光斑大 小 激光光斑穿过楼板预留洞而直接投射到接收靶上 用同样方法将其余各点投测在 同一施工层上 控制点投测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 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在规 范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然后用检定过的 50m 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是否与相 对应的控制点间距离相等 分析边 角是否相匹配 若相匹配证明投测无误 若不匹 配证明投测有误 应重新投测 直至正确 控制点投测正确后 用经纬仪根据控制点 施测出各轴线 并弹墨线于楼板面上 以后各层轴线投测方法均相同 最后请监理验 线 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工程测量方案 11 内控点投测方法 轴线施放方法 7 6 主体 0 000 以上高程传递 首先先用水准仪根据已校核的水准点 将标高建筑 0 000 控制线引测至结构外 墙及各楼号的外墙转角部位 并用红色油漆标注 作为标高向上传递的基准线 再根 据本工程特点 用水准仪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 以此作为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 要条件 首层电梯井拆模后 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将控制点引测在电梯井内便于向上引 侧标高的位置上 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起始高程线 每个施工流水段要至少设置两个 传递点 7 7 装修测量 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 引放其他墙体 门窗洞口尺寸 各层的建筑 50cm 控制线弹在各层墙体的一侧 且周圈闭合 电梯井的 50cm 线在四角弹设 并且与相临建筑 50cm 闭合 室内装饰面施工时 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 标高控制引测建筑 50cm 标高线 要求交圈闭合 50cm 设置在每层墙体一侧和电梯井四角位置上 在主体四面的边墙上用经纬仪投射二条垂直的墙体中线 以保证外窗的准确安装 并 工程测量方案 12 对所有的标高线和施工线进行检查 校验 最后请监理部门验线 合格后进行下一道 工序 8 8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 8 1 施测的目的 任务及观测点的布置 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 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 沉降变形是不可避 免的 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 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 就会危及建筑物 的安全 因此 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 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 以便及时 掌握变形情况 发现问题 采取措施 保证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运营期间均安全有效 沉降观测依据以下原则布设 1 参照设计图纸 2 建筑物的四角极大转角处 3 高低层建筑物 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 4 建筑物沉降缝两侧 基础埋深相差悬 殊处 具体施测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完负责完成 8 2 测量的内容 方法和精度要求 水准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布设和测定 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基本控制 拟在场地外适当位置设置3 4个水准基准点 并准确 测定其高程 为保证准确无误 将分时间段 往返观测 往返观测之差满足 M 小于 0 3mm 工作基点用作直接测定观测点的起始点或终点 选择适当位置布置工作基 点 与基准点一起布设成水准环线 按要求进行联测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和观测 沉降观测点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由我方埋设好由市质检站统一监制的沉降观测标志 点 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 窗台线 暖气片 暖水管 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 与观测的障碍物 埋设于 0 0 如 0 0与室外地平不一致 则按室外地平 以上约 0 2m的位置 8 3 沉降观测的周期 1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 工程测量方案 13 在建筑物一层浇注完后 埋设好沉降观测标 并进行初次观测 之后每上一层荷载 观测一次直至主体封顶 2 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 建筑物竣工后半年每隔2 3个月观测一次 以后每隔4 6个月观测一次 直至建筑 物沉降稳定 预计共观测3次 当建筑物出现下沉 上浮 不均匀沉降比较严重 或裂缝发展迅速 应每日或数日 连续观测 3 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 地基变形沉降的稳定标准应由沉降量 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 2007 中指出 一般工程若沉降速率小于0 01 0 04mm d 可认为建筑物已经进 入稳定阶段 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8 4 具体施测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完负责完成 9 9 变形观测 变形观测 边坡观测包括对坡顶及坡面的水平位移观测 采用经纬仪用极坐标法观测边坡的 位移 9 1 观测点制作 对于坡面上的观测点 将 20cm 长 12 钢筋插入坡内 坡面外露出 2cm 用薄刀 片作十字标记 涂彩色油漆编号 观测点的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 加强对观测点的保护 不得随意破坏 附图 工程测量方案 14 水平位移观测点埋设 9 2 观测方法 采用极坐标法 在支护桩冠梁顶部每隔 20 米作一个观测点 并根据场区内已知 坐标点采用极坐标法对观测点进行观测 把每次所测坐标数据做好记录 9 3 观测点的监测要求 见下表 1 表 2 表 1 监测频率序 号项目数目监测目的基坑开挖期 间 底板施工完 后 1 位移观测点 4 基坑周边土体的位移每三天一次每周一次 表 2 基坑周边的位移 维护结构的测斜 控制值 报警值 预警值 位移 倾斜35 30 30 25 25 20 9 4 注意事项 1 各观测点和基准点要严格保护并做明显标记 2 观测严格按时进行 不许漏测 开挖接近槽底时 观测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工程测量方案 15 3 变形观测通常由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单位来做 没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或个 人其成果无效 9 5 成果资料 对观测的成果 及时进行评定 并根据变形趋势作出预报 在施工观测中 如果 发现变形异常 应及时提交变形资料 观测完毕后 提交完整观测资料 1010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保证措施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保证措施 施工测量中应遵循先整体 后局部 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即遵循主轴线 轴线 细部放线的放线原则 达到整体控制局部的目的 施工测量过程中 应遵循步步有校核的原则 即 在轴线投测前应先校测轴线控制桩准确无误后 再进行投测 投测后还应用 其他方法进行检查 施工层放线时 先校核轴线投测是否准确 再进行细部放线 细 部放线完毕后 也应复核检查 这样做到步步有校核 为保证高程的准确性 每个施工层的高程点至少应传递三个 复核后较差在 3mm 以内 利用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 引测水平线时 水准仪尽量安置在测点范围内的中 心位置 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 1111 施工测量管理 施工测量管理 11 1 测量管理制度 11 1 1 本工程测量管理体系如下 11 工程部 测量负责人 测量员 1 2 各级施测人员应认真学习与执行国家法令与规范 认真阅读施工图纸 做 工程测量方案 16 到按规范工作 按图纸施工 11 1 3 各参施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测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并服从于总承包 测量部门的业务工作协调 11 1 4 测量工作应严格遵循自检 互检的作业程序 合格后方可报上级管理部 门复核验线 11 1 5 外业测量成果的记录要求做到 原始真实 数值正确 内容完整 字体 工整清晰 记录应当场及时填写 不允许先写在草稿纸上后再转抄 保持记录的原始 性 11 1 6 草图 点志记图等 应当场勾绘 方向 有关数据和地名等一并标注清 楚 测量记录多有保密内容 应妥善保管 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