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永吉县第七中学 张春艳一、导入新课:师:在桃花源记一文中,陶渊明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平等)师:这是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其实,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大屏幕展示课题1)(板书课题)二、常识知识简介1、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了,接下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常识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常识2)2、师: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查找到一些与本文有关的更多的常识性知识或背景资料。师:我这里又给大家补充了一些资料,来看大屏幕(大屏幕显示常识3)。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礼记这部著作。(大屏幕出示礼记简介)。找同学来读一下。3、师:我们常说古人读书离不开四书五经,礼记就是其中的一部。我们来看。(大屏幕出示知识拓展4)三、朗读课文:1、(音频朗读)师: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动乱不安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课文中这番言论。接下来我们就来听一遍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字音和朗读节奏。2、检查字音(大屏幕5。)3、自读,注意停顿、节奏,大家可以按照大屏幕给出的停顿标志来自读。(大屏幕6)4、找同学读文5、看大屏幕,齐读课文。注意节奏、停顿、语气。四、疏通文意:1、师:读文时准确地把握节奏、语气,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分组合作学习,疏通文意(大屏幕7)。疏通过程中有障碍的词句可提出来共同解决。2、质疑后小组推举翻译得好的在班上互相交流。五、理解课文内容1、结合课文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理解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进而理解文题。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屏幕8)。找学生读师补充:也就是说,用大道去治理社会,这样的社会就是大同社会。2、默读课文,小组成员合作探究讨论(大屏幕9)中出示的几个问题。讨论要激烈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板书)是什么?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板书)的 ? 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样的?(点到哪组哪组推举出一个中心发言人)A、 学生找出这个答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师:这个句子还有什么作用?(总领全文)(板书)讲解一下。讲解:“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包括政权和财富在内,都属于大家共有的。“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用一个成语表示这样的人必须是 德才兼备 “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B、(探讨出一点说一点)(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板书)师: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人人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对偶),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排比),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板书)“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板书)“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师:怎样才能做到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呢?用自己的话说说。(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C、学生找出这个答案师: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与当时的现实社会的状况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对比的关系,是相对照的)目的就是要(板书:影射现实)从而顺理成章的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个结论有什么作用?(非常鼓舞人心,让人们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努力奋斗。)3、借助前面的分析,我们能够非常容易的把本文划分成三个层次,试着在文中划分一下,找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划分方法。生:理清文章脉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通过对比,勾画出一个“外户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师:这样来看,本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形式来为文的?(总分总)板书师:可见本文在写作上做到了脉络清晰,层次分明。4、师:梳理了文章的层次,把握了文章的内容,让我们知道大道施行的时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同,犹和也,平也。既和且平,用我们的话来讲,就是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说到这,我们不免要联想到我们刚刚学过的桃花源记,那么,)讨论探究: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大屏幕10)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启发: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由此我们也能看出,本文的表达方式与桃花源记又有着不同之处,桃花源记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而本文是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议论)板书5、简介时代背景(大屏幕11)师:无论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还是孔子所论的大同社会,实际上都是与当时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是有据可查的。课文此前就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奠,蜡,读zha),事毕,出游于观(guan,宫门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古礼)。言偃(即孔子的学生子游)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师: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什么?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动荡不安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课文中这番言论。6、由此可见,孔子所论“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就在于什么呢?师: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实和不合理的地方。7、把握了这些内容,我想请同学们来提炼一下本文的主旨。(本文通过阐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明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六:拓展1、师: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如洪秀全、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林觉民等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大屏幕12-17)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大屏幕18)(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3请写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然后小组之间交流,选出你们组写得最好的,写到黑板上。七、总结课文:“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姻终止后子女户籍迁移与财产分配执行协议
- 离婚协议书:子女监护权与财产分割综合协议
- 离婚协议签订时关于共同财产继承权的详细合同
- 铝基材料深加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单壁碳纳米管生产线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离婚财产归属协议:女方全面拥有全部家庭财产
-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路径
- 新能源展厅营销方案设计
- 中专电气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大数据在新能源行业投资热点分析报告
- 2025年小学部分国防教育知识竞赛答案
- 2025秋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第三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 借车给他人免责协议书
- 基于AI的智能运维解决方案
- 2022年甬统表全套
- 法理学原理与案例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
- 智能IT运维监控平台解决方案
- 山东大学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课件第5章 粘性流体的一维流动
-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建议书
- 800 稳定大底
- 金属结构制造与安装-第七章平板钢闸门的安装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